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卷之二

2. 中風門(二十五則)

人有入室向火,一邊熱而一邊寒,遂致左頰出汗,偶爾出戶,為賊風所襲,覺右頰拘急,口喎於右,人以為中風之症也。而余以為非中風也,乃向火而火逼其熱,以並於一邊耳。若作風治,而中實無風。和其氣血,而佐之以解火之味,則火平而喎斜自正也方用和血息火湯:

升麻(一錢),當歸(五錢),黃耆(三錢),防風(三分),秦艽(一錢),白芷(五分),桂枝(三分),天花粉(二錢),甘草(一錢),麥冬(三錢),玄參(五錢)

水煎服。一劑輕,二劑而喎斜正矣。

方中以補血補氣為先,而佐輔之藥多用陽明之味者何居?蓋陽明之脈起於鼻,交於頞中,循鼻外入上齒中。是兩頰與齒正陽明之部位也。升麻、白芷乃陽明經藥也,故用之以引入於齒、頰,而秦艽能開口噤;防風能散風邪;桂枝實表而固營衛,與歸、耆、玄、麥同用,自善通經絡而活臟腑,使真有風邪亦於何處存活。矧原無大風之犯,不過些小之風乎,自然效應如桴鼓也。

此症亦可用偏解散:

當歸,炒梔子,生地(各三錢),烏藥,防風,白芷(各三分),半夏(一錢),黃耆,茯苓(各一錢),白芍(五錢),秦艽(一錢)

水煎服。

人有久痢之後,一旦昏僕,手撒眼瞪,小便自遺,汗大出不止,喉作拽鋸之聲,人以為中風之症也,而余獨以為不然。蓋此病乃下多亡陰,陰虛而陽暴絕也。本不可救,然急灸其氣海之穴,而陽氣得續,亦有生者。雖然陽氣回,而不用補氣之藥,陽氣隨回而隨絕也。方用獨參湯:

人參(三兩),附子(三分)

煎湯灌之,而人不死矣。

夫氣海之穴,前與丹田相通,乃生氣之原也,故灸之而陽回。非助之以人參,則氣回於無何有之鄉,而不能生生於無盡,徒為接續,又何益乎。此人參所以為奪命之藥歟。

此症亦可用參朮加桂湯:

人參(二兩),白朮(二兩),肉桂(一錢)

水煎灌服。

人有兩手麻木而面亦麻者,人以為中風將現之症也,誰知乃氣虛而不能運化夫血乎?夫頭乃六陽之經,而面尤陽之外見也。氣旺則陽旺,氣衰則陽衰。陽旺則氣行夫血,而面乃和。陽衰則氣滯於血,而面乃木矣。面既木矣,而陽氣之衰可知,何能運動於臂指間,毋怪兩手十指盡麻也。治法宜補其氣之虛,通其陽之閉方用助陽通氣湯:

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五錢),防風(五分),當歸(三錢),葳蕤(五錢),廣木香(三分),附子(二分),烏藥(二錢),麥冬(二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二錢)

水煎服。連服二劑,而手之麻木解矣,再服二劑,而面之麻木亦解矣,更服二劑,不再發。

此方大補其氣,氣旺而血行,又何麻木之有?

白話文:

中風門(二十五則)

有人靠近火爐取暖,一邊身體溫熱,一邊卻寒冷,導致左臉頰出汗。偶然出門,被風吹襲,感覺右臉頰緊繃,嘴巴歪向右側,旁人以為是中風。但我認為這不是中風,而是靠近火爐,火氣逼迫導致一邊身體過熱。如果用治療中風的方法,而實際上並沒有中風,那就錯了。應該調和氣血,輔以清熱的藥物,這樣火氣平息,嘴巴歪斜的症狀自然會恢復正常。方用和血息火湯:

升麻一錢,當歸五錢,黃耆三錢,防風三分,秦艽一錢,白芷五分,桂枝三分,天花粉二錢,甘草一錢,麥冬三錢,玄參五錢。

水煎服。一劑藥效輕微,服用兩劑,嘴巴歪斜的症狀就能痊癒。

此方以補血補氣為主,輔助藥物多用陽明經藥物的原因是:陽明經脈起於鼻,交於鼻樑中間,沿著鼻外側進入上齒。因此,兩頰和牙齒正是陽明經所循行的部位。升麻、白芷都是陽明經藥物,所以用它們來疏通齒頰經絡;秦艽能解除口噤;防風能散風寒;桂枝溫和表裡,固護營衛。它們與當歸、黃耆、玄參、麥冬一起使用,能很好地疏通經絡,活化臟腑,即使真的有風寒侵襲,也無處藏身。更何況本來就沒有嚴重風寒侵犯,只是一點點風寒而已,藥效自然如同桴鼓相應一般迅速。

此症也可以用偏解散:

當歸、炒梔子、生地各三錢,烏藥、防風、白芷各三分,半夏一錢,黃耆、茯苓各一錢,白芍五錢,秦艽一錢。

水煎服。

有人久患痢疾後,突然昏倒,手腳抽搐,眼睛瞪大,尿失禁,大量出汗不止,喉嚨發出像鋸木頭一樣的聲音,旁人以為是中風。但我認為不是。這種病是因長期下痢損傷陰液,陰虛導致陽氣暴脫。本應難以救治,但緊急灸刺氣海穴,可以續接陽氣,也有活命的可能。雖然陽氣回來了,但不能使用補氣的藥物,因為陽氣一來一去,可能再次暴脫。方用獨參湯:

人參三兩,附子三分。

煎湯灌服,就能救活病人。

氣海穴,前面與丹田相通,是人體元氣的根本,所以灸刺它可以使陽氣回歸。如果不輔以人參,陽氣回歸後又會消失,不能持續產生,徒然接續,又有什么益處呢?這就是人參之所以被稱為「奪命藥」的原因。

此症也可以用參朮加桂湯:

人參二兩,白朮二兩,肉桂一錢。

水煎灌服。

有人兩手麻木,臉也麻木,旁人以為是中風的先兆。殊不知這是因為氣虛,不能運化血液。頭部是六陽經循行的地方,面部更是陽氣外顯之處。氣旺則陽旺,氣衰則陽衰。陽氣旺盛,氣血運行通暢,面色就紅潤。陽氣衰弱,氣血瘀滯,面色就發木。面色發木,說明陽氣衰弱,怎麼可能使氣血運行到手臂和手指呢?所以兩手十指都麻木也就毫不奇怪了。治療方法是補益氣虛,通暢陽氣。方用助陽通氣湯:

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五錢,防風五分,當歸三錢,葳蕤五錢,廣木香三分,附子二分,烏藥二錢,麥冬二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二錢。

水煎服。連服兩劑,手麻木的症狀就解除;再服兩劑,臉麻木的症狀也解除;再服兩劑,就不會再復發了。

此方大補元氣,氣旺則血行,又哪裡會有麻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