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2)

1. 產後諸病門(十一則)

婦人產後,小腹疼痛,甚則結成一塊,手按之益痛,此名兒枕痛也。夫兒枕者,前人謂兒枕頭之物也。兒枕之不痛,豈兒生不枕而反痛乎?是非兒枕可知。既非兒枕,何故作痛?乃瘀血成團未散之故也。此等之痛,多是健旺之婦,血之有餘,非血之不足,似可用破血之藥。

然血活則瘀血自除,血結則瘀血作祟,不補血而敗血,雖瘀血可消,畢竟耗損血氣,不若於補血中行其逐穢之法,則瘀血既去,氣血又復不傷。方用散結安枕湯:

當歸(一兩),川芎(五錢),山楂(十粒),丹皮(二錢),荊芥(二錢),益母草(三錢),桃仁(七個),乳香(一錢),水煎調服。一劑痛即止,不必再劑。

此方逐瘀於補血之中,消塊於生血之內,不專攻痛而其痛自止。人一見兒枕之痛,動以延胡、蘇木、蒲黃、五靈脂之類以化塊,何足論哉。

用歸荊安枕湯亦神。

當歸(五錢),丹皮(一錢),荊芥(三錢),山楂(十粒),水煎服。一劑即止痛。

產後小腹痛,按之即止,人亦以為兒枕之痛也,誰知血虛之故乎。產後亡血過多,則血舍空虛,原能腹痛,但痛實不同。如燥糠觸體光景,此乃虛痛,非實痛也。凡虛痛宜補,而產後之虛痛尤宜補。惟是血虛之病,必須用補血之劑,而補血之味,大約潤滑居多,恐與大腸不無相礙。

然而產後則腸中乾燥,潤滑正相宜也。故補血不特腹中甚安,腸中亦甚便耳。方用腹寧湯:

當歸(一兩),續斷(二錢),阿膠(三錢),人參(三錢),麥冬(三錢),炙甘草(一錢),山藥(三錢),熟地(一兩),肉桂(二分),水煎服。一劑痛輕,二劑痛止,多服更美。

此方補氣補血之藥也。然補氣無太甚之憂,補血無太滯之害,氣血既生,不必止痛而痛自止矣。

用術歸桂草湯亦神。

白朮,當歸(各五錢),肉桂(五分),炙甘草(一錢),水煎服。二劑愈。

產後氣喘最是危症,苟不急治,立刻死亡,人以為氣血之兩虛也,誰知氣血之兩脫乎。夫氣血既脫,人將立死,何故又能作喘?此血已脫,而氣猶未脫也。血脫欲留,而氣又不能留,血之脫,故氣反上喘。但其症雖危,而可救處正在於作喘。肺主氣也,喘則肺氣若盛,而不知是肺氣之衰。

當是時,血雖驟生,止存些微之氣,望肺之相救甚急,肺因血失,氣實無力,難以提挈,則氣安保不遽脫乎。是救氣必須提氣,而提氣必須補氣。方用救脫活母丹:

人參(二兩),肉桂(一錢),當歸(一兩),麥冬(一兩),山茱萸(五錢),熟地(一兩),枸杞子(五錢),阿膠(三錢),荊芥(炒黑三錢),水煎服。一劑喘輕,二劑喘又輕,三劑喘平,四劑全愈。

此方用人參以接續元陽,然徒補其氣,不補其血,則血燥而陽旺,雖回陽於一時,而不能制陽於永久,亦旋得旋失之道也。即補其血矣,不急補其腎肝之精,則水實不固,陽將安續乎。所以又用熟地、茱萸、枸杞以補其肝腎之精,後益其肺氣,則肺氣健旺,升提有力也。又慮新產之後,用補陰之藥,膩滯不行,加入肉桂以補其命門之火,非惟火氣有根,易助人參以生氣,且能運化地黃之類,以化精微也。然過於助陽,萬一血隨陽動,瘀血上行,亦非萬全之計。

白話文:

產後諸病門(十一則)

產後婦女小腹疼痛,嚴重時會結成一塊,用手按壓會更痛,這叫做「兒枕痛」。古人認為這是因為胎兒枕頭的關係,但胎兒並非真的枕著東西才疼痛,所以「兒枕痛」並非真正的枕頭導致疼痛。真正的原因是產後瘀血凝聚未散所致。這種疼痛多發生在體質強健的婦女身上,是因為血氣過盛,而非血虛,因此可以用破血的藥物治療。

然而,血液流通則瘀血自然消除,血液凝滯則瘀血作祟。如果不補血而只破血,雖然瘀血可以消除,但畢竟會損傷氣血,不如在補血的同時去除瘀血,這樣既能去除瘀血,又能保護氣血。因此,可用散結安枕湯:當歸一兩、川芎五錢、山楂十粒、丹皮二錢、荊芥二錢、益母草三錢、桃仁七個、乳香一錢,水煎服。一劑見效,不必再服用。

此方在補血的同時去除瘀血,在生血的過程中消除腫塊,不專門針對疼痛,疼痛自然就會停止。有些人一見到「兒枕痛」,就用延胡索、蘇木、蒲黃、五靈脂等化瘀藥物,這是不必要的。

用歸荊安枕湯也同樣有效:當歸五錢、丹皮一錢、荊芥三錢、山楂十粒,水煎服。一劑即可止痛。

產後小腹疼痛,按壓即止,有些人也認為是「兒枕痛」,卻不知是血虛造成的。產後失血過多,則血氣虛弱,也會導致腹痛,但疼痛的性質不同。就像乾燥的穀糠碰到身體的感覺一樣,這是虛痛,而非實痛。凡是虛痛都應該補益,產後虛痛更應如此。但血虛的病症,必須使用補血的藥物,而補血的藥物多半滋潤,恐怕會影響腸道功能。

然而,產後腸道乾燥,滋潤恰恰是需要的。所以補血不僅能使腹部舒適,也能使腸道通暢。因此,可用腹寧湯:當歸一兩、續斷二錢、阿膠三錢、人參三錢、麥冬三錢、炙甘草一錢、山藥三錢、熟地一兩、肉桂二分,水煎服。一劑疼痛減輕,二劑疼痛停止,多服用效果更好。

此方是補氣補血的藥物。補氣沒有過度的危險,補血沒有滯塞的害處,氣血充足後,不必特意止痛,疼痛自然會停止。

用術歸桂草湯也同樣有效:白朮、當歸各五錢、肉桂五分、炙甘草一錢,水煎服。二劑痊癒。

產後氣喘是十分危險的症狀,如果不緊急治療,很快就會死亡。人們認為這是氣血兩虛,卻不知是氣血兩脫。氣血都脫失了,人就要死了,為什麼還會喘氣?這是因為血液已經脫失,而氣還沒有完全脫失。血液想停留,但氣卻不能停留,血液脫失,所以氣反而上逆而喘。雖然病情危急,但可治之處就在於喘氣。肺主氣,喘則肺氣好像很盛,卻不知是肺氣衰弱。

此時,雖然血液迅速生成,但僅剩少量氣,依靠肺部救援非常緊急。肺因失血,氣力不足,難以提昇,氣怎麼能不很快脫失呢?所以救氣必須提氣,而提氣必須補氣。因此,可用救脫活母丹:人參二兩、肉桂一錢、當歸一兩、麥冬一兩、山茱萸五錢、熟地一兩、枸杞子五錢、阿膠三錢、荊芥(炒黑)三錢,水煎服。一劑喘息減輕,二劑喘息更輕,三劑喘息平復,四劑痊癒。

此方用人參來接續元陽,但是單純補氣而不補血,則血燥而陽旺,雖然能一時回陽,卻不能永久控制陽氣,仍然是時好時壞。即使補血,如果不急於補益腎肝之精,則水液不能固攝,陽氣又怎麼能持久呢?所以又用熟地、茱萸、枸杞來補益肝腎之精,再增強肺氣,則肺氣健旺,升降有力。又考慮到產後服用滋陰藥物,容易停滯不通,所以加入肉桂來補益命門之火,不僅火氣有根,容易幫助人參生氣,還能運化地黃等藥物,化生精微。但是過於助陽,萬一血液隨陽氣而動,瘀血上行,也不是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