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遺尿門(三則)
人有夜臥遺尿者,其人畏寒喜熱,面黃體怯,大便溏泄,小水必勤,人以為小腸之虛,誰知腎氣之虛乎。夫腎與膀胱為表裡,膀胱之開闔,乃腎主之也。蓋膀胱奉令於腎,腎寒則膀胱自不尊腎之令,故腎不閉而膀胱亦不閉也。治法約腎之水而水寒,不若溫腎之水而水縮也。方用溫泉飲:
白朮(一兩),巴戟天(一兩),益智仁(三錢),肉桂(一錢)水煎服。一劑即止遺,連服四劑,不再遺矣。
此方脾腎兩補之法。肉桂溫命門之寒,益智斷膀胱之漏,且白朮通腰臍之氣,自然病與藥宜。蓋遺尿之病,雖成於腎寒,亦由腰臍之氣不通,則水不走於小腸,而竟走於膀胱也。通其腰臍之氣,則水迂迴其途,自走小腸。小腸與心為表裡,而心氣能攝之而不遽遺也。且白朮又上能補心之氣,心氣虛則水瀉,心氣旺而水又難瀉矣。
心腎交而泉溫,亦心腎交而泉縮矣。
此症可用萸術益桂湯治之。
山茱萸(五錢),白朮(一兩),肉桂(一錢),益智仁(一錢)水煎服。
人有年老遺尿者,不必夜臥而遺也,雖日間不睡而自遺,較前症更重,此命門寒極不能制水也。夫老人孤陽,何至寒極而自遺乎?蓋人有偏陰偏陽之分,陽旺則有陰虛火動之憂,陽衰則有陰冷水沉之患。少年時,過泄其精,水去而火又何存。水火必兩相制者也,火無水制則火上炎,水無火制則水下泄。
老人寒極而遺,正坐水中之無火耳。惟是補老人之火,必須於水中補之,以老人火衰,而水亦不能甚旺也。方用八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一兩),山藥(五錢),茯苓(二錢),澤瀉(一錢),丹皮(一錢),附子(一錢),肉桂(一錢)水煎服。連服二劑,溺即止矣,服十日全愈。約照此方分兩,修合丸散,每日服一兩,永不再遺。
八味地黃湯正水中補火之聖藥。水中火旺,則腎中陽氣自能通於小腸之內,下達於膀胱。膀胱得腎之氣,能開能闔,一奉令於腎,何敢私自開關,聽水之自出乎?氣化能出,即氣化能閉也。惟是八味湯中,茯苓、澤瀉過於利水,老人少似非宜,丹皮清骨中之熱,遺尿之病助熱而不可助寒,故皆略減其分量,以制桂附之橫,斟酌得宜,愈見八味湯之妙。然此方但可加減,而不可去留,加減則奏功,去留則寡效也。
此症亦可用助老湯治之。
熟地(一兩),山茱萸(一兩),益智(一錢),肉桂(二錢),遠志(一錢),炒棗仁(五錢),人參(三錢),北五味(二錢)水煎服。
人有憎熱喜寒,面紅耳熱,大便燥結,小便艱澀作痛,夜臥反至遺尿,人以為膀胱之熱也,誰知是心火之炎亢乎。夫心與小腸為表裡,心熱而小腸亦熱。然小腸主下行者也。因心火太盛,小腸之水不敢下行,反上走而顧心,及至夜臥,則心氣趨於腎,小腸之水不能到腎,只可到膀胱,以膀胱與腎為表裡,到膀胱即是到腎矣。
白話文:
有這樣的人,他們在夜晚睡覺時會失禁遺尿,他們通常畏懼寒冷而喜愛暖和,臉色泛黃,身體瘦弱,大便稀軟不成形,頻繁排尿。一般人可能認為這是小腸功能虛弱導致的,但實際上,這是由腎氣不足所引起的。要知道,腎臟和膀胱是相輔相成的,膀胱的開合主要由腎臟控制。如果腎臟虛寒,膀胱就不會完全服從腎臟的指令,因此腎臟無法有效封閉,膀胱也會跟著無法有效封閉。治療上,直接約束腎臟的水分效果有限,不如溫養腎臟,讓腎臟能夠收縮水分。治療方針為使用溫泉飲:
使用白朮、巴戟天各一兩,益智仁三錢,肉桂一錢,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劑即可阻止遺尿,連續服用四劑,就不再遺尿了。
這個方法同時補充脾胃和腎臟。肉桂可以溫暖身體深處的寒氣,益智仁能幫助膀胱控制排尿,而且白朮能疏通腰部和肚臍的氣血,使藥物作用更加明顯。遺尿的問題,雖然主要是由腎臟虛寒造成的,但也因為腰部和肚臍的氣血不通暢,使得水分無法正常通過小腸,反而直接流向膀胱。疏通腰部和肚臘的氣血,可以改變水分流動的路徑,使其進入小腸。小腸和心臟相互影響,心臟的能量可以控制小腸,防止過早遺尿。此外,白朮也能向上補充心臟的能量,心臟能量不足時水分容易失控,而心臟能量旺盛時水分就更難失控。
心腎相交,溫暖如泉水;同樣地,心腎相交,也能讓泉水收縮。這種情況可以用茱朮益桂湯來治療。
使用山茱萸五錢,白朮一兩,肉桂一錢,益智仁一錢,用水煎煮服用。
有些老年人在白天清醒時也會不自主地遺尿,這比在夜晚遺尿的情況更嚴重,這是由於身體深處的寒氣極度增加,無法控制水分。為什麼老年人的陽氣單獨存在,卻會因極度寒氣而導致失禁呢?人體有陰陽偏重的差異,如果陽氣旺盛,可能會有陰虛火旺的問題;如果陽氣衰退,則可能出現陰冷水分過多的情況。年輕時,如果過度消耗精氣,水分流失後,火氣也無法存留。水火必須互相制衡,如果火氣沒有水分制約,就會往上竄;如果水分沒有火氣制約,就會向下洩漏。
老年人因極度寒氣而遺尿,正是因為身體深處缺乏火氣。對於老年人來說,補充火氣必須在有水分的基礎上進行,因為老年人的火氣已經衰退,水分也不會過於旺盛。治療方式是使用八味地黃湯:
使用熟地一兩,山茱萸一兩,山藥五錢,茯苓二錢,澤瀉一錢,牡丹皮一錢,附子一錢,肉桂一錢,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兩劑,尿失禁就能停止,服用十天後就可以痊癒。按照這個配方的比例,製成丸散,每天服用一兩,永遠不會再有尿失禁的情況。
八味地黃湯是補充深處火氣的良藥。當深處火氣旺盛,腎臟中的陽氣自然能流通到小腸中,並向下傳導到膀胱。膀胱得到腎臟的氣息,就能開合自如,完全服從腎臟的指令,怎麼會敢私自開關,任由水分自行流出呢?氣息能順利排出,當然也能順利閉合。但是,在八味湯中,茯苓和澤瀉過於利尿,對老年人來說似乎不太適合,牡丹皮能清除骨骼中的熱氣,對於遺尿這種疾病,應該幫助調節熱氣,而不是加重寒氣,所以這些成分的份量都略為減少,以制約肉桂和附子的過度作用,這樣才能適當地發揮八味湯的功效。然而,這個配方只能適度增減,不能完全去掉或保留,適當增減可以見效,完全去掉或保留效果就有限。
這種情況也可以用助老湯來治療。
使用熟地一兩,山茱萸一兩,益智仁一錢,肉桂二錢,遠志一錢,炒棗仁五錢,人參三錢,北五味子二錢,用水煎煮服用。
有些人怕熱喜涼,臉紅耳赤,大便乾硬,小便困難且疼痛,晚上睡覺時反而會遺尿。一般人可能認為這是膀胱發炎,但實際上,這是心臟火氣過旺所致。心臟和小腸相互影響,心臟火氣旺盛,小腸也會受到影響。然而,小腸的主要功能是向下運行,因為心臟火氣太旺,小腸中的水分不敢往下流,反而往上回流,接近心臟。到了夜晚睡覺時,心臟的能量向腎臟移動,小腸中的水分無法到達腎臟,只能到達膀胱,因為膀胱和腎臟相互影響,到達膀胱等同於到達腎臟。
但是,膀胱看到小腸中的水分,原本打算流向腎臟,但由於意圖不同,再加上火氣旺盛,能將氣息轉化並向外擴散,任由水分自行流動,完全不受控制,因此會發生遺尿的情況。治療方法是,本想清除膀胱,但膀胱本身並無異常;想要補充膀胱,但膀胱也沒有損傷。那該怎麼辦呢?只要清除心臟過剩的火氣,遺尿自然就會停止。治療方式是使用清心蓮子飲,進行加減治療:
使用茯苓三錢,麥冬三錢,竹葉三十片,蓮子心三錢,黃連二錢,白芍五錢,陳皮五分,牡丹皮二錢,天門冬三錢,紫菀一錢,玄參三錢,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劑後,尿量會稍微增多,再服用一劑,尿量會大幅增多,服用三劑後,就能完全痊癒。
這個方法專門清除心臟火氣,而不是阻止小腸中的水分,因為這種遺尿情況,越阻止反而越容易遺尿。
這種情況也可以用加減逍遙散來治療。
使用茯苓、白芍、當歸、車前子各五錢,山藥、牡丹皮各三錢,柴胡、黃連各一錢,人參五分,陳皮三分,甘草五分,用水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