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五 (24)
卷之五 (24)
1. 春溫門(三十三則)
既熱有輕重,而頭汗出無異者何故?以血室之部位在下焦,而脈實走於頭之上,故熱一入於血室,而其氣實欲從頭之巔,由上而下泄,特因下熱未除,各腑之氣不來相應,所以頭有汗至頸而止。傷寒與傷風內熱同,而頭汗出亦同也。治法散其氣,引熱外出,而各病自愈。方用導熱湯:
當歸,白芍(各三錢),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丹皮(三錢),甘草,天花粉(各一錢),水煎服。
一劑譫語除,二劑熱退汗止矣。
此方亦小柴胡之變方。但小柴胡湯,純瀉熱室之火,而此兼補其肝膽之血,使血足而木氣不燥,不來克脾胃之土,則胃氣有養,胃火自平,所謂引血歸經,即導火外泄耳。
此症清室湯亦效。
柴胡,黃芩,半夏(各一錢),丹皮(三錢),枳殼(五分),白芍(五錢),水煎服。
傷風潮熱,大便微硬,人以為傷寒之邪入於陽明,又將趨入於大腸也,誰知是肺經乾燥乎。蓋大腸與肺為表裡,肺燥則大腸亦燥,正不必邪入大腸而始有燥屎也。風傷肺金,最易煽干肺氣,不同寒傷肺金之清冷,故風邪一入肺,而大腸容易燥結。然邪終隔大腸甚遠,非大腸之中即有邪火結成燥屎,而必須下之也,是則傷風潮熱,大便微硬,乃金燥之症,非火盛之症明矣。治法宜潤肺金之燥,然而大便之開合,腎主之也,腎水足而大腸自潤矣。
方用金水兩潤湯:
熟地(一兩),麥冬(一兩),柴胡(一錢),甘草(一錢),丹皮(三錢),水煎服。連服二劑而微硬解,再服二劑而潮熱除矣。
此方用熟地以補水,水足則肺金不必去生腎水,而肺之氣不燥,又得麥冬直補肺金,金水兩潤,自然大腸滋灌輓輸有水,可以順流而下,既無阻滯之憂,何有餘熱之猶存哉。
此症用地榆解熱湯亦效。
當歸(五錢),生地(三錢),地榆,天花粉(各二錢),黃芩,甘草,蘇葉,大黃(各一錢),水煎服。
春月傷風,譫語潮熱脈滑,人以為陽明胃熱,乃傷寒傳經之病,誰知春溫之症亦有胃熱乎。春令發生,胃中本宜熱也,又加春風之熏蒸,其胃中自然之熱,原不可遏,今一旦逢違逆春令之寒風以阻抑之,而不能直達其湮鬱之氣,所以譫語而發熱也。然胃中無痰,則發大熱而譫語聲重;胃中有痰,則發潮熱而譫語聲低。脈滑者有痰之驗也。方用消痰平胃湯:
玄參,青蒿(各一兩),半夏,茯神,麥冬,車前子(各三錢),水煎服。一劑譫語止,再劑潮熱除,不必三劑也。
此方主青蒿者,以青蒿能散陰熱,尤能解胃中之火;得玄參、麥冬更能清上焦之炎,火熱去而痰無黨援;又得半夏、茯苓、車前以利其水,則濕去而痰涎更消,痰消而火熱更減,欲作鬱蒸潮熱,迷我心君,胡可得哉。
白話文:
春溫門(三十三則)
發熱的程度有輕有重,但頭部出汗的情況卻沒有差別,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血室的位置在下焦,而脈搏的氣血卻是往頭部走的,所以當熱進入血室,氣就想從頭頂由上往下散發。但因為下焦的熱還沒消除,其他臟腑的氣無法配合,所以頭部的汗水只到脖子就停了。傷寒和傷風都會有內熱,所以頭部出汗的情況才會一樣。治療的方法應該是疏散氣機,引導熱邪往外散發,這樣各種病症自然就會痊癒。可以使用導熱湯:
當歸、白芍(各三錢)、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丹皮(三錢)、甘草、天花粉(各一錢),用水煎服。
服藥一劑,胡言亂語的症狀就會消失;服藥兩劑,發熱就會退去,汗也會停止。
這個藥方其實是小柴胡湯的變化。小柴胡湯只是單純地瀉除血室的火熱,而這個藥方還能兼顧補養肝膽的血,讓血足夠而肝木之氣不燥熱,就不會反過來剋脾胃之土,這樣胃氣就能得到滋養,胃火自然就平息了。這就是所謂的引血歸經,也就是引導火熱往外散發。
這個症狀使用清室湯也有效。
柴胡、黃芩、半夏(各一錢)、丹皮(三錢)、枳殼(五分)、白芍(五錢),用水煎服。
傷風引起潮熱,大便稍微硬結,人們以為是傷寒的邪氣進入陽明經,又要進入大腸了,卻不知道其實是肺經乾燥。因為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肺乾燥則大腸也會乾燥,並不是邪氣進入大腸才開始有燥屎。風邪傷了肺金,最容易使肺氣乾燥,不像寒邪傷肺金的清冷。所以風邪一進入肺,大腸就容易乾燥結屎。但邪氣畢竟離大腸很遠,並不是大腸裡有邪火結成燥屎,所以不需要用瀉下的方法。這樣看來,傷風引起的潮熱、大便微硬,是肺金乾燥的症狀,而不是火熱過盛的症狀。治療方法應該是滋潤肺金的乾燥。然而大便的開合是由腎臟主管的,腎水充足,大腸自然就會滋潤了。
可以使用金水兩潤湯:
熟地(一兩)、麥冬(一兩)、柴胡(一錢)、甘草(一錢)、丹皮(三錢),用水煎服。連續服用兩劑,大便微硬的情況就會解除;再服用兩劑,潮熱就會消除。
這個藥方使用熟地來補水,水足夠了,肺金就不需要再耗損來生腎水,肺氣就不會乾燥。再加上麥冬直接滋潤肺金,金水兩方面都得到滋潤,自然大腸就會得到水分灌溉,可以順暢地排出,既然沒有阻礙,又怎麼會還有餘熱呢?
這個症狀使用地榆解熱湯也有效。
當歸(五錢)、生地(三錢)、地榆、天花粉(各二錢)、黃芩、甘草、蘇葉、大黃(各一錢),用水煎服。
春天傷風,出現胡言亂語、潮熱、脈滑,人們以為是陽明胃熱,是傷寒傳經的疾病,卻不知道春溫的症狀也會有胃熱。春天萬物生長,胃中本來就容易有熱,再加上春風的蒸騰,胃中的熱自然會更旺盛,但如果遇到違反春令的寒風阻礙,導致氣機無法順暢疏通,就會出現胡言亂語和發熱。如果胃中沒有痰,就會發高熱且胡言亂語的聲音較大;如果胃中有痰,就會發潮熱且胡言亂語的聲音較小。脈滑就是有痰的徵兆。可以使用消痰平胃湯:
玄參、青蒿(各一兩)、半夏、茯神、麥冬、車前子(各三錢),用水煎服。服用一劑,胡言亂語的症狀就會停止;再服用一劑,潮熱就會消除,不需要服用三劑。
這個藥方主要使用青蒿,因為青蒿能散陰熱,尤其能解除胃中的火熱;再搭配玄參、麥冬,更能清除上焦的炎症,火熱去除後,痰也就失去了支持。再加上半夏、茯苓、車前子來利水,這樣濕邪去除後,痰液也就會消散,痰消散了,火熱也會減輕,又怎麼會再出現鬱悶蒸發的潮熱,來迷惑心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