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六 (29)
卷之六 (29)
1. 消渴門(五則)
石膏(五錢),玄參(二兩),麥冬(二兩),熟地(二兩),青蒿(五錢),水煎服。二劑而渴減,四劑而食減,十劑消渴盡除,二十劑全愈。
此方少用石膏、青蒿以止胃火,多用玄參、熟地以填腎水,重用麥門冬以益肺氣,未嘗閉胃之關門也。然而胃火之開,由於腎水之開;腎水之開,由於腎火之動也;而腎火之動,又由於腎水之乏也。今補其腎水,則水旺而腎火無飛動之機,火靜而腎水無沸騰之患。腎水既安守於腎宅,而胃火何能獨開於胃關哉。此不閉之閉,真神於閉也。
此症用止消湯亦效。
石膏,人參,茯神(各五錢),玄參(一兩),生地(二兩),知母,麥芽,穀芽,神麯(各三錢),水煎服。
消渴之症,小便甚多,飲一斗溲一斗,口吐清痰,投之水中,立時散開,化為清水,面熱唇紅,口舌不峭,人以為下消之病也,誰知是腎水泛上作消乎。夫腎水泛上,水升於咽喉口舌之間,宜乎不渴,何以渴之甚也?蓋下寒之極,逼其火於上焦,故作渴耳。此火乃腎中之火,即龍雷之火也。
一發而不可制,宜引而不宜逐,可於水中引之。論此等消渴,仲景張夫子腎氣丸最妙。世傳腎氣丸,乃張夫子定之,以治漢帝之消渴者也。然而腎氣丸止可治消渴已痊之症,不能治消渴初起之症也。當年漢帝乍患下消之時,張夫子實別有神方,未傳於世,今獨傳於鐸,鐸何敢隱秘而不出,以救萬世乎。方用引龍湯:
玄參(三兩),肉桂(三錢),山茱萸(四錢),北五味(一錢),麥冬(一兩),水煎服。一劑渴減半,三劑全愈。
龍火浮游乾燥之極,非玄參三兩,斷不能止其焰,非肉桂三錢,必不能導其歸。山茱萸、北五味非用之以益精,實取之以止渴。益之麥冬者,以龍火久居於上游,未免損肺,得麥冬以生其氣,則肺金生水,火得水而易歸也。或謂多用玄參是欲止焰矣,既恐少用不足以止之,何多用肉桂以增焰乎?蓋用肉桂者,正引火歸源也。
引火而少用肉桂,又何不可?不知玄參善消浮游之火,但其性太涼,非多用肉桂則不足以制其寒,制其寒則寒變為溫,而又非大熱,正龍雷之所喜也。蓋龍雷之性,惡大寒而又惡大熱,大寒則愈激其怒,而火上炎;大熱則愈助其橫,而火上熾。今用肉桂三錢,入於玄參三兩之中,則寒居其九,熱居其一,調和於水火之中;又有山茱、五味、麥冬之助,正不見其熱,惟見其溫也。龍雷喜溫,所以隨之直歸於腎臟。
火歸於腎,命門不寒,蒸動腎水,下溫而上熱自除。此方較腎氣丸治下消之症效更神速。鐸不惜傳方,又闡揚其義,以見鐸之論症,非無本之學也。
此症用丹桂止氛湯亦效。
熟地(三兩),肉桂(二錢),茯苓,丹皮(各一兩),麥冬(二兩),水煎服。
白話文:
這個治療消渴(糖尿病)的處方:
石膏15克、玄參75克、麥門冬75克、熟地黃75克、青蒿15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兩劑口渴會減輕,四劑食量會減少,十劑消渴的症狀會完全消除,二十劑就會完全康復。
這個處方少量使用石膏和青蒿來抑制胃火,大量使用玄參和熟地黃來滋補腎水,並加重麥門冬來增益肺氣,並沒有直接關閉胃的通道。然而,胃火的開啟是因為腎水的開啟;腎水的開啟是因為腎火的躁動;而腎火的躁動,又由於腎水的不足。現在補養腎水,那麼腎水充足,腎火就沒有躁動的機會,火平靜下來,腎水也就不會沸騰。當腎水安守在腎臟,胃火又怎麼可能單獨在胃部燃燒呢?這是一種不關閉的關閉方式,比強行關閉更有效。
這個病症使用「止消湯」也有效。
石膏15克、人參15克、茯神15克、玄參30克、生地黃60克、知母9克、麥芽9克、穀芽9克、神麴9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消渴這個病症,小便非常多,喝一斗水就排一斗尿,口中吐出清稀的痰液,放入水中,會立刻散開,化為清水。臉部發熱,嘴唇發紅,但口腔和舌頭並不乾燥。人們認為這是下消(下消型糖尿病)的病症,但誰知道是腎水向上泛濫而引起的消渴呢?腎水向上泛濫,水氣上到咽喉和口腔之間,照理說應該不渴,為什麼反而口渴得這麼厲害呢?這是因為下焦太寒,把火逼到上焦,所以才出現口渴。這種火是腎中的火,也就是龍雷之火。
一旦發作就很難控制,應該引導它而不是驅逐它,可以在水中引導它。像這種消渴,張仲景先生的腎氣丸效果最好。世傳腎氣丸是張仲景先生所定,用來治療漢朝皇帝的消渴症。然而腎氣丸只適合治療消渴症已經痊癒的病症,不能治療剛開始發病的消渴。當年漢朝皇帝剛患上消渴病的時候,張仲景先生其實另有神奇的處方,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卻獨獨傳給了我,我怎麼敢隱瞞而不公佈出來,以拯救後世的人呢?這個處方就是「引龍湯」:
玄參90克、肉桂9克、山茱萸12克、北五味子3克、麥門冬30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服用一劑口渴會減輕一半,三劑就會完全痊癒。
龍火浮游乾燥到極點,如果不用90克玄參,絕對不能抑制它的火焰,如果不用9克肉桂,一定不能引導它回歸。使用山茱萸和北五味子不是為了滋補精氣,而是為了止渴。加入麥門冬,是因為龍火長期在上部遊蕩,難免會損耗肺氣,有了麥門冬來產生氣,肺金就能夠生水,火得到水的滋潤就容易回歸。有人說大量使用玄參是為了抑制火焰,又擔心少量使用不足以抑制,為什麼反而要大量使用肉桂來助長火焰呢?這是因為使用肉桂,正是為了引導火回歸它的源頭。
引導火為什麼要少用肉桂? 因為玄參善於消除浮游的虛火,但是它的藥性太過寒涼,如果不用大量肉桂,就不足以制約它的寒性,制約寒性就會使寒變為溫,但又不是大熱,這正是龍雷之火所喜歡的。龍雷之火的特性,厭惡大寒也厭惡大熱,大寒會更加激怒它,讓火向上燃燒;大熱會助長它的橫行,讓火更加旺盛。現在使用9克肉桂,加入90克玄參之中,寒涼佔了九分,溫熱佔了一分,調和水火;再加上山茱萸、五味子和麥門冬的輔助,只看到溫和,而沒有看到燥熱。龍雷喜歡溫和,所以會跟著藥性直接回歸到腎臟。
火回到腎臟,命門不再寒冷,就能夠蒸動腎水,下部溫暖而上部的熱氣自然消除。這個處方比腎氣丸治療下消的症狀,效果更加神奇快速。我(鐸)不吝惜公開這個處方,又闡述它的道理,就是為了說明我的論證病症,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學問。
這個病症使用「丹桂止氛湯」也有效。
熟地黃90克、肉桂6克、茯苓30克、丹皮30克、麥門冬60克,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