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4)

1. 安胎門(十則)

玄參(二兩),甘菊(三錢),青蒿(五錢),茯苓(三錢),生地(一兩),知母(二錢),白朮(五錢),人參(三錢),天花粉(二錢),水煎服。一劑狂少平,二劑狂大定,三劑火盡解,胎亦安也,不必四劑。

此方藥料頗大,恐有不勝之憂,第懷妊而火盛若此,非用大劑之藥,火不肯息,狂不肯止,而胎不肯寧也。然而藥料雖多,均是補水之味,亦正有益無損,不必顧忌耳。

用滋胎飲亦效。

麥冬(二兩),黃芩(三錢),生地,歸身(各一兩),天花粉(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服。二劑狂定,四劑愈。

婦人懷子在身,痰多吐涎,偶遇鬼祟,忽然腹痛,胎向上頂,人以為子懸之病也,誰知亦有中惡而胎不寧乎。凡不正之氣,最能傷胎。蓋陰邪陽祟多在神宇,潛蹤幽陰巖洞,實其往來之所,觸之最易相犯,故孕婦不可不戒也。治法似宜治痰為主,然而治痰必至耗氣之虛,則痰雖消化,胎必動搖,必須補氣以生血,補血以治痰,少加消痰之味,則氣血不虧,痰又易化,方用消惡安胎湯:

白朮(五錢),甘草(一錢),白芍(一兩),陳皮(五分),蘇葉(一錢),沉香末(一錢),乳香末(一錢),天花粉(三錢),當歸(一兩),人參(三錢),茯苓(五錢),水煎調服。一劑腹痛定,鬼神亦遠矣。

此方大補氣血,惟圖顧本,正足而邪自消,痰清而胎自定也。

用散惡護胎丹亦效。

人參(三錢),茯苓(五錢),白朮(五錢),半夏(一錢),貝母(一錢),甘草(一錢),白薇(一錢),管仲(三錢),水煎服。一服胎安。

婦人懷妊之後,未至成形,或已成形,其胎必墮,而性又甚急,時多怒氣,人以為氣血之衰,不能固胎,誰知肝火之盛,常動而不靜乎。蓋木中實有相火也,相火宜靜不宜動,靜則安,動則熾。然而木中之火,又最易動而難靜,況加大怒,則火更動而不可止遏,火勢飛揚,不能生氣化胎,反致食氣傷精,自然難廕而易墮。治法必須平其肝中之火,大利其腰臍之氣,使氣生血,而血清其火也。

方用利氣瀉火湯:

白朮(一兩),當歸(三錢),甘草(一錢),黃芩(二錢),人參(三錢),白芍(五錢),熟地(五錢),芡實(三錢),水煎服。服二月,胎不墮矣。

此方名為利氣,其實乃補氣也。補氣而不加之瀉火之藥,則氣旺而火不能平,轉害夫氣矣。加黃芩於補氣之中,益以熟地、歸、芍之滋肝,則血不燥而氣益和,氣血既和,不必利氣而無不利矣。況白朮最利腰臍者哉。

用息怒養妊湯亦佳

白芍(二兩),茯苓(五錢),人參(三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熟地(一兩),生地(五錢),白朮(五錢),神麯(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安胎門(十則)

第一方: 使用玄參(2兩)、甘菊(3錢)、青蒿(5錢)、茯苓(3錢)、生地(1兩)、知母(2錢)、白朮(5錢)、人參(3錢)、天花粉(2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一劑就能讓煩躁不安的情況減輕,兩劑就能讓情況穩定下來,三劑就能完全消除火氣,胎兒也會安定下來,不必用到四劑。

這個處方藥材的份量比較大,可能有人會擔心身體承受不住。但懷孕時如果火氣這麼旺盛,不用大劑量的藥物,火氣就無法平息,煩躁也無法停止,胎兒也無法安穩。雖然藥材份量多,但都是滋養身體水分的藥材,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不必顧慮。

也可以使用滋胎飲來達到相同效果。

第二方(滋胎飲): 使用麥冬(2兩)、黃芩(3錢)、生地、當歸身(各1兩)、天花粉(2錢)、甘草(1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兩劑就能讓煩躁不安的情況穩定下來,四劑就能痊癒。

第三方: 孕婦懷孕期間,痰多、容易吐口水,有時會遇到不明原因的驚嚇,突然腹痛,胎兒向上頂,一般人認為這是「子懸」的疾病。但實際上,也有可能是因為外邪入侵而導致胎兒不安。凡是不正之氣,最容易傷害胎兒。陰邪和陽祟通常在神壇、幽暗的洞穴等地方活動,容易侵犯人。所以孕婦不得不小心。治療方法應該以化痰為主,但化痰容易耗損元氣,導致氣虛,這樣雖然痰消了,胎兒也會不穩定。必須補氣以生血,補血以化痰,再少量加入化痰的藥材,這樣氣血就不會虧虛,痰也容易化解。可以用消惡安胎湯:

使用白朮(5錢)、甘草(1錢)、白芍(1兩)、陳皮(5分)、蘇葉(1錢)、沉香末(1錢)、乳香末(1錢)、天花粉(3錢)、當歸(1兩)、人參(3錢)、茯苓(5錢),用水煎煮後調勻服用。通常一劑就能讓腹痛停止,鬼神也會遠離。

此方可以大補氣血,主要在於固本培元,當身體正氣充足,邪氣自然會消退,痰液清除了,胎兒自然會安定下來。

也可以使用散惡護胎丹來達到相同效果。

第四方(散惡護胎丹): 使用人參(3錢)、茯苓(5錢)、白朮(5錢)、半夏(1錢)、貝母(1錢)、甘草(1錢)、白薇(1錢)、管仲(3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一服就能讓胎兒安定。

第五方: 婦女懷孕後,無論是胎兒尚未成形或是已經成形,都容易有流產的風險,而且性情急躁,常常容易發怒。一般人認為這是因為氣血衰弱,無法固胎。但實際上,這是因為肝火旺盛,常常躁動不安。肝火本來就容易躁動,不宜過於活躍,安靜則安穩,躁動則火勢更盛。肝火本身就容易躁動,難以平靜。如果又加上大怒,火勢會更加難以控制。火勢上漲,無法產生精氣化育胎兒,反而會耗損精氣,自然容易導致流產。治療方法必須平息肝火,增強腰部和臍部的氣,讓氣血旺盛,清降肝火。

可以使用利氣瀉火湯:

第六方(利氣瀉火湯): 使用白朮(1兩)、當歸(3錢)、甘草(1錢)、黃芩(2錢)、人參(3錢)、白芍(5錢)、熟地(5錢)、芡實(3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服用兩個月,胎兒就不會流產。

這個處方名稱叫做「利氣」,其實是補氣。補氣而不加入瀉火的藥材,氣雖然旺盛但火無法平息,反而會傷害氣。在補氣的藥材中加入黃芩,並配合熟地、當歸、白芍等滋養肝臟的藥材,這樣血就不會乾躁,氣也會更加平和。氣血平和,不用特別利氣,一切自然會順利。況且白朮最能增強腰部和臍部的氣。

也可以使用息怒養妊湯來達到相同效果。

第七方(息怒養妊湯): 使用白芍(2兩)、茯苓(5錢)、人參(3錢)、陳皮(5分)、甘草(1錢)、熟地(1兩)、生地(5錢)、白朮(5錢)、神麯(1錢),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