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5)

1. 小產門(五則)

婦人因行房顛狂,遂至小產,血崩不止,人以為火動之極也,誰知是氣脫之故乎。凡懷孕婦人,惟藉腎水蔭胎,水原不足,水不足而火易沸,加之久戰不已,則火必大動。若至顛狂,則精必大泄,腎水益干,腎火愈熾,水火兩病,胎何能固。胎墮而火猶未息,故血隨火崩,有不可止之勢。

治法自當以止血為主,然而火動由於水虧,血崩本於氣脫,不急固其氣,則氣散不能速回,血將何生。不大補其精,則精涸不能遽長,火且益熾。方用固氣填精湯治之。

人參(一兩),熟地(一兩),白朮(五錢),當歸(五錢),黃耆(一兩),炒黑荊芥(二錢),三七根末(三錢),水煎調服。一劑血止,再劑身安,四劑全愈。

此方全不清火,惟補氣補精,救其匱乏,奏功獨神者,以諸藥甘溫能除大熱也。蓋此熱乃虛熱,非實熱耳。實熱可以寒折,虛熱必須溫補,故補氣自能攝血,補精自能止血也。

用固氣止脫湯亦效。

人參,熟地,山茱萸(各一兩),白朮,麥冬(各五錢),甘草(一錢),丹皮(三錢),水煎服。

婦人因跌、撲、閃、損遂至小產,血流紫塊,昏暈欲絕,人以為瘀血之作祟也,誰知是血室傷損乎。夫婦人血室與胞胎相連,胞胎損而血室亦損。然傷胞胎而流血者,其傷淺;傷血室而流血者,其傷深矣。傷淺者,漏在腹;傷深者,暈在心。同一跌閃之傷也,未小產與已小產治各不同。

未小產而胎不安者,宜顧其胎,不可輕去其血;已小產而血大崩者,宜散其血,不可重傷其氣。蓋胎已墮矣,血既盡脫,則血室空虛,惟氣存耳。倘又傷其氣,保無氣脫之憂乎。故必須補氣以生血,新血生而瘀血可止也。方用理氣止瘀湯:

人參(一兩),黃耆(一兩),當歸(五錢),紅花(一錢),丹皮(三錢),炒黑乾薑(五分),茯苓(三錢),水煎服。一劑瘀血止,二劑昏暈除,三劑全安。

此方用人參、黃耆以補氣,氣旺而血可攝也。用當歸、丹皮以補血,血生而瘀難留也。用紅花、黑姜以活血,血活而暈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流而血易歸經也。

用加味補血湯亦神。

黃耆(二兩),當歸,人參(各一兩),丹皮(三錢),荊芥(三錢),益母草(三錢),水煎服。

婦人懷娠,口渴煩躁,舌上生瘡,兩唇腫裂,大便乾結,至數日不通,以致腹痛小產,人以為大腸之火也,誰知是血熱爍胎乎。夫血所以養胎者也,然血溫則胎受其利,血熱則胎受其損。兒在胞中,不啻如探湯之苦,如何存活,自然外越下奔,以避炎氛之逼耳。夫血乃陰水所化,血日蔭胎,則取給甚急,陰水不能速生以變血,則陰虛火動,陰中無非火氣,則血中亦無非火氣矣。兩火相合,焚逼兒胎,此胎之所以下墮也。

白話文:

小產門(五則)

一、婦人因房事過度而小產,出血不止,人們以為是陽氣過盛,其實是氣血衰竭。懷孕婦人依靠腎水滋養胎兒,腎水不足,則容易虛火上炎,加上房事過度,則虛火更盛。若至神志恍惚,則精氣大泄,腎水更虧,腎火更旺,水火不濟,胎兒焉能保住?胎兒流產,但虛火未息,故出血不止。

治療應以止血為主,但虛火旺盛源於腎水虧虛,出血根本在於氣虛,如果不急於益氣,則氣散難以回補,血又從何而生?如果不大力補益精氣,則精氣虧虛難以恢復,虛火還會更旺。故使用固氣填精湯治療。

藥方:人參、熟地、白朮、當歸、黃耆、炒黑荊芥、三七末。一劑止血,二劑身安,四劑痊癒。

此方不瀉火,只補氣補精,效果奇佳,是因為諸藥甘溫能緩解虛熱。此熱為虛熱,非實熱。實熱可用寒涼之藥治療,虛熱則必須溫補,故補氣能攝血,補精能止血。

另用固氣止脫湯亦有效。

藥方:人參、熟地、山茱萸、白朮、麥冬、甘草、丹皮。

二、婦人因跌打損傷而小產,出血伴有紫塊,昏迷欲絕,人們以為是瘀血作祟,其實是血室受損。婦人的血室與胎兒相連,胎兒受損,血室亦受損。但傷及胎兒而出血者,傷勢較輕;傷及血室而出血者,傷勢較重。傷勢輕者,腹痛;傷勢重者,昏迷。同樣是跌打損傷,未小產與已小產的治療方法不同。

未小產而胎兒不穩者,應保胎,不可輕易止血;已小產而大量出血者,應散瘀止血,不可再傷及元氣。因為胎兒已流產,血已流盡,血室空虛,只有元氣存在。如果再傷及元氣,則會導致氣虛。故必須補氣以生血,新血生則瘀血可止。方用理氣止瘀湯:

藥方:人參、黃耆、當歸、紅花、丹皮、炒黑乾薑、茯苓。一劑瘀血止,二劑昏迷除,三劑痊癒。

此方用人參、黃耆補氣,氣旺則血可攝;用當歸、丹皮補血,血生則瘀血難留;用紅花、黑薑活血,血活則昏迷可除;用茯苓利水,水利則血易歸經。

另用加味補血湯亦有效。

藥方:黃耆、當歸、人參、丹皮、荊芥、益母草。

三、孕婦口渴煩躁,舌生瘡,嘴唇腫裂,大便秘結數日不通,致腹痛小產,人們以為是大腸火盛,其實是血熱灼傷胎兒。血是養胎的,血溫則胎兒受益,血熱則胎兒受損。胎兒在腹中如同在熱水中一樣痛苦,如何存活?自然會流產以逃離炎熱。血由陰液化生,血日夜滋養胎兒,陰液消耗很快,陰液不能及時化生為血,則陰虛火旺,陰中全是火氣,血中也全是火氣。兩火相合,焚傷胎兒,這就是胎兒流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