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5)

1. 痙痓門(十一則)

脾胃虧損,肝木必來相侮,脾胃又無津液以供給肝木之取資,則肝木大燥,燥極生火,火極生風,又其常也。肺金見肝木之克脾胃也,欲出其清肅之令,制肝以報土母之仇,無奈脾胃為肝所傷,則土弱而金不能強,力難制肝,反為肝之所凌。而肺金畏肝中之風火,惟恐逼干肺氣,自顧不遑,何能救母,故不敢出聲也。

然則治法可不急治肝,以救脾胃之虧乎。方用活兒湯:

白芍(三錢),茯苓(五錢),人參(二錢),白朮(三錢),梔子(五分),麥芽(五分),枳殼(三分),半夏(五分),甘草(一分),神麯(五分),水煎服。一劑彎急搐搦之症止,二劑口噤之聲出,三劑全愈。

此方平肝之氣以扶其脾胃之土。脾胃之氣生,而肺氣自旺,足以制肝,何風火之不息哉。或謂肺弱不能制肝,自宜補肺。不知用補肺之藥,必用潤劑,不又助脾胃之濕乎。痙病正苦濕也,方中用茯苓之多正去其濕,而反可用濕乎?故不若平肝以安肺,不可潤肺以害脾胃耳。

此症用四君湯亦可效。

人參(一錢),茯苓(二錢),白朮(三錢),甘草,肉桂(各二分),神麯,柴胡(各三分),水煎服。

小兒偶感風邪,發熱身顫,手背反張,人以為驚風之角弓反張也,誰知是痙病中之寒邪乎。小兒氣血未旺,不耐傷寒壯熱,故一時昏沉,非因風而動驚也。故治小兒之傷寒,斷不可與大人一例同治,動用風藥以祛風。蓋因虛入風,治其虛則風自外出。況止犯寒而不犯風,是原無風也,何可祛風哉。

倘輕施祛風之藥,則風門大開,內既無風可散,勢必損傷正氣,致營衛無所蔽,而腠理不密,且句引外風深入內臟,遂成不可救之症矣。治法補其正氣,而少加散邪之味,寒既易解,臟腑不傷,手到便可奏功。方用護子湯: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柴胡(五分),桂枝(二分),水煎服。

一劑驚定,不必再劑。亦何方法之神乎?蓋小兒初傷風寒,必先從太陽而入。今用桂枝、柴胡兩解其太陽、少陽之邪,則邪不敢遁入於陽明。況有人參以固其脾胃之氣,則邪尤不敢入於中宮。加入白朮以利腰臍,茯苓以通膀胱,則邪從外入者即散。

即無外邪,而柴胡以舒肝氣,桂枝以暖脾胃之土,正有利益,又何損哉?無如世不知此等治法,妄捏驚風名色,輕施發散、鎮墜之味,以至殺兒無算,醫工不悟,而病家未知,皆委於天數,而不責其誤,誰知萬鬼啼號於夜臺哉。吾願世人盡消滅驚風二字名目,庶幾小兒之福乎。

此症亦可用救嬰丹: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柴胡(三分),白芍(二錢),神麯(五分),砂仁(一粒),炮姜(三分),水煎服。

婦人新產之後,忽然手足牽搐,口眼喎斜,頭搖項強,甚則角弓反張,人以為產後驚風,誰知是亡血過多而成痙乎。產後舊血已虧,新血未長,血舍空虛風尤易入。原不必戶外之賊風也,即一舉一動,風自內生。覺兩腋之間陰寒逼人,一不慎而風入之矣。然風因虛而入,補虛而風即能出也。

白話文:

痙攣病(共十一則)

如果脾胃虛弱,肝木一定會來侵犯它。而脾胃又沒有足夠的津液來供應肝木,肝木就會變得非常乾燥,乾燥到極點就會產生火,火到了極點就會產生風,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肺金看到肝木剋制脾胃,想用它清肅的力量來制約肝木,為被欺負的脾胃報仇,但是無奈脾胃已經被肝木傷害,導致脾土虛弱,肺金也無法強大,難以制約肝木,反而被肝木欺凌。肺金又害怕肝中的風火,擔心會損害肺氣,自身都難以保全,哪還有力量去幫助脾胃呢?所以不敢發聲。

既然如此,那麼治療方法是不是應該先急著治療肝木,來拯救虛弱的脾胃呢?可以選用活兒湯這個方子:

白芍三錢、茯苓五錢、人參二錢、白朮三錢、梔子五分、麥芽五分、枳殼三分、半夏五分、甘草一分、神麯五分,用水煎服。服用一劑,彎曲抽搐的症狀就會停止;服用二劑,牙關緊閉的聲音就會消失;服用三劑,就能完全痊癒。

這個方子能平息肝氣,扶助脾胃的功能。脾胃之氣恢復正常,肺氣自然就會旺盛,足以制約肝木,那麼風火自然就會平息了。有人認為肺氣虛弱不能制約肝木,應該補肺。卻不知道用補肺的藥,通常會用到滋潤的藥物,這樣豈不是又會加重脾胃的濕氣?痙攣病最怕的就是濕氣,而這個方子中用大量的茯苓就是為了去除濕氣,怎麼可以用滋潤的藥物呢?所以不如平息肝氣來安穩肺氣,不要用滋潤肺氣的方法來傷害脾胃。

這個病症也可以用四君湯來治療,也能見效。

人參一錢、茯苓二錢、白朮三錢、甘草、肉桂各二分、神麯、柴胡各三分,用水煎服。

小孩子偶爾感受了風寒邪氣,發熱身體顫抖,手背反張,人們都以為是驚風引起的角弓反張,卻不知道這是痙攣病中的寒邪引起的。小孩子的氣血還沒有旺盛,經不起傷寒引起的壯熱,所以一時會昏沉,並不是因為風而動了驚。因此,治療小孩子的傷寒,絕對不可以像治療大人一樣,隨便使用祛風的藥物。因為是虛弱才導致風邪入侵,治療虛弱,風邪自然就會外出。況且只是感受了寒邪,並不是風邪,本來就沒有風,怎麼可以祛風呢?

如果輕易地使用祛風的藥物,就會讓風邪進入的門戶大開,體內又沒有風可以散發,必定會損傷正氣,導致營衛之氣失去了屏障,皮膚腠理不緊密,反而會引導外來的風邪深入內臟,最終形成無法救治的疾病。治療的方法應該補益正氣,稍微加上一些散邪的藥味,寒邪就能容易解除,臟腑也不會受損,很快就能見效。可以選用護子湯這個方子: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二錢、柴胡五分、桂枝二分,用水煎服。

服用一劑,驚悸就會平定,不需要再服用第二劑。這難道是什麼神奇的方法嗎?其實是因為小孩子剛開始感受風寒,必定是從太陽經進入的。現在用桂枝、柴胡這兩種藥來解除太陽經和少陽經的邪氣,邪氣就不敢侵入陽明經。而且有人參來固護脾胃之氣,邪氣更不敢侵入中焦。加上白朮來疏通腰腹,茯苓來疏通膀胱,那麼從外部進入的邪氣就會散去。

即使沒有外來的邪氣,柴胡也可以疏理肝氣,桂枝可以溫暖脾胃的土,對身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無奈世人不了解這種治療方法,胡亂捏造驚風的名目,隨意使用發散、鎮靜的藥物,導致殺害了很多孩子,醫生不明白,病人家屬也不知道,都把責任推給天命,而不追究醫生的錯誤,這真是讓那些枉死的孩子在陰間哀號啊。我希望世人都能消除驚風這個名目,這樣或許能為孩子們帶來幸福。

這個病症也可以用救嬰丹來治療: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柴胡三分、白芍二錢、神麯五分、砂仁一粒、炮姜三分,用水煎服。

婦女剛生產完,突然出現手腳抽搐,口眼歪斜,頭搖脖子僵硬,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角弓反張,人們都以為是產後驚風,卻不知道這是因為失血過多引起的痙攣。產後舊的血已經虧損,新的血還沒有生成,血脈空虛,風邪就容易進入。本來不是外來的賊風,即使只是稍微動一下,風邪也會從內部產生。感覺兩腋之間陰冷逼人,一不小心風邪就會侵入。但是風邪是因為虛弱而進入,補益虛弱,風邪自然就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