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三 (21)
卷之三 (21)
1. 血症門(二十一則)
熟地與生地同用,補精之中,即寓止血之妙,荊芥引血而歸於經絡,三七根即隨之而斷其路徑,使其入而不再出也。火得水而消,氣得水而降,此中自有至理也。
此症單用三七根末三錢,加入童便一碗,調服即止。
人有大怒吐血,色紫氣逆,兩脅脹滿作痛,此怒氣傷血,不能藏而吐也。肝本藏血,逢怒則肝葉開張,血即不能藏矣。肝氣本急,怒則更急,急則血自難留,故一湧而出,往往有傾盆而吐者。況肝中原有龍雷之火,因怒而擊動其火,於是劈木焚林,而血乃上越矣。血既上湧,肝無血養,自然兩脅作痛,輕則脹滿矣。
治法急宜平其肝氣,而少加清涼之品,則怒氣一平,而龍雷之火自收,血症可愈。倘一味用止血之藥,反足以拂其火熱之性也。方用平肝止血散:
白芍(二兩),當歸(一兩),荊芥(炒黑,三錢),炒梔子(二錢),甘草(一錢),丹皮(二錢),水煎服。
一劑而肝氣平,二劑而吐血止,三劑氣不逆,而脹痛盡除也。
芍藥平肝,而又能益肝中之氣血,同當歸用之,則生血活血,實有神功。丹皮、梔子不過少涼其血,以清其火,以便荊芥之引經,甘草之緩急也。
此症用斷紅飲亦神效。
白芍,當歸(各一兩),荊芥(炒黑,三錢),三七根末(三錢),水煎調服。一劑即止血。
人有咯血者,血不驟出,必先咳嗽不已,覺喉下氣不能止,必咯出其血而後快,人以為肺氣之逆也,誰知是腎氣之逆乎。腎氣者,腎中之虛火也。虛火之盛,出於真水之衰,不能制火,致火逆沖而上,血遂宜大吐矣,又何必咳而後出,蓋肺氣阻之也。夫肺為腎之母,腎水者肺之順子,腎火者肺之驕子也。
肺本生腎水,而不生腎火,惡驕子之凌犯也,其驕子因肺母之偏於腎水,乃上犯劫奪肺金之血,而肺又不肯遽予,故兩相牽掣而咯血也。方用六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三錢),山藥(三錢),麥冬(一兩),五味子(一錢),茯苓,澤瀉,丹皮(各二錢),
水煎服。連服四劑,血必不咯矣,服一月全愈。
用六味湯以大資其腎水,用麥冬、五味以大益其肺金,自足以制火之有餘,何至於血之再咯而出哉。此治水所以不須瀉火也。
此症用生熟二地湯亦妙。
生地,熟地(各二兩),水煎服。十劑即愈。
人有嗽血者,因咳嗽而出血也。其症多因勞傷而成,耗損腎水,水不能分給於各臟,而又不慎於女色,則水益涸矣。水涸而肺金必來相生,以泄肺金之氣,而無如腎水日日之取給也,則子貧而母亦貧矣。
夫貧子盜母之資,則母有剝膚之痛,欲求救於胃,而胃又受肝火之凌,則胃不敢生肺,肝木生火,則心火必旺,心火一旺,必來乘肺,肺受外侮,必呼子以相援,而腎子水衰,不能制火,火欺水之無用,凌肺愈甚,肺欲避之子宮,而腎子之家,又窘迫乾枯,無藏身之地,勢不得不仍返於本宮,而咳嗽吐血矣。治法自宜救肺,然而徒救肺,而腎之涸如故,則肺之液仍去顧腎而肺仍傷也。
白話文:
血症門(二十一則)
熟地和生地一起使用,在補養精氣的同時,也能達到止血的效果。荊芥能引導血液回到正常的經絡,三七根則能阻斷血的異常流動路徑,使血進入經絡後不再外溢。火遇到水就會消退,氣遇到水就會下降,這其中有其深刻的道理。
此種情況,單用三七根末三錢,加入一碗童子尿調和服用即可止血。
有些人因大怒而吐血,血色呈紫色且氣往上逆,兩側脅肋脹滿疼痛,這是因為怒氣傷了血,血無法藏於體內而吐出。肝臟本來是儲藏血液的,但遇到憤怒時肝葉會張開,血就無法被藏住。肝氣本來就急促,憤怒時會更加急促,急促則血難以停留,所以會一下子湧出來,有時甚至會像傾盆大雨般吐出。更何況肝臟內本有龍雷之火,因憤怒而引動此火,於是便如烈火焚燒樹林一般,血就往上衝了。血既然往上湧,肝臟就會因缺少血液滋養而導致兩側脅肋疼痛,輕則感到脹滿。
治療方法應當立即平息肝氣,並稍微加入一些清涼的藥物,那麼怒氣一平,龍雷之火自然收斂,血症就能治癒。如果一味使用止血藥,反而會助長其火熱之性。可用平肝止血散:
白芍(二兩)、當歸(一兩)、荊芥(炒黑,三錢)、炒梔子(二錢)、甘草(一錢)、丹皮(二錢),用水煎服。
服用一劑可平肝氣,服用二劑可止吐血,服用三劑可使氣不逆,脹痛也完全消除。
白芍能平肝,又能補益肝臟的氣血,與當歸一起使用,能生血活血,效果神奇。丹皮、梔子只是稍微涼血,以清火,以方便荊芥引導藥效,甘草緩解急迫。
此症用斷紅飲也很有效:
白芍、當歸(各一兩)、荊芥(炒黑,三錢)、三七根末(三錢),用水煎調服。一劑即可止血。
有些人咯血,血不是立即吐出,而是先咳嗽不止,感覺喉嚨下氣無法停止,必須咯出血液才會感到舒服,人們以為這是肺氣上逆,卻不知是腎氣上逆。腎氣指的是腎中的虛火。虛火旺盛,是因為真水衰竭,無法制約火,導致火氣上逆衝擊,血就容易大量吐出。又何必非要咳嗽才出血呢?這是因為肺氣阻礙了血液的流動。肺是腎的母親,腎水是肺的順子,腎火是肺的驕子。
肺本來是生成腎水的,而不是腎火,它厭惡驕子侵犯自己。這驕子因為肺母偏愛腎水,就向上侵犯奪取肺的血液,而肺又不肯輕易給予,所以兩相牽制導致咯血。可用六味地黃湯:
熟地(一兩)、山茱萸(三錢)、山藥(三錢)、麥冬(一兩)、五味子(一錢)、茯苓、澤瀉、丹皮(各二錢),用水煎服。連續服用四劑,血就不會咯出了,服用一個月就能完全康復。
用六味湯大量滋補腎水,用麥冬、五味子大量補益肺金,自然足以制約多餘的火,何至於血再次咯出呢?這是因為治療水的問題,所以不需要瀉火。
此症用生熟二地湯也很有效:
生地、熟地(各二兩),用水煎服。服用十劑即可痊癒。
有些人咳嗽出血,是因為咳嗽而導致出血。這種情況多因勞累損傷而形成,損耗了腎水,水無法分配給各個臟器,又不節制性慾,則水更加枯竭。水枯竭了,肺金必定會來相生,以宣洩肺金的氣,但無奈腎水日益減少,那麼兒子貧困,母親也跟著貧困了。
貧困的兒子盜取母親的財產,母親就會感到切膚之痛,想要向胃求救,但胃又受到肝火的欺凌,因此胃不敢生養肺,肝木生火,心火必然旺盛,心火一旺,必然會來侵犯肺,肺受到外部侵害,必然呼喚兒子來相助,而腎子水衰弱,無法制約火,火欺負水的無用,侵犯肺更加厲害,肺想要躲避到子宮,而腎子的家,又窘迫乾枯,沒有藏身之地,只好仍然回到自己的本宮,於是咳嗽吐血。治療方法自然應當救治肺,然而單單救治肺,而腎的枯竭依舊,那麼肺的津液仍會去顧及腎,而肺仍然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