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11)

1. 調經門(十四則)

二火發動,血乃奔失,有似行經而實非行經也。遇此等之病,非大補脾肝則血不能驟止。然而補肝脾者,不可全補血以止血,尤當兼補氣以止血也。方用安老丹:

人參(一兩),黃耆(一兩),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甘草(一錢),木耳灰(一錢),當歸(五錢),阿膠(一錢),香附(五分),荊芥(一錢),白朮(五錢)水煎服。一劑少減,二劑又減,四劑全止,十劑全愈。

此方補益肝脾之氣,氣足自然生血,且能攝血也。況且大補腎水,腎水足而肝氣益舒,肝氣舒而脾氣得養,肝藏血,脾統血,安有漏泄乎。血既無漏泄之失,何慮於血崩乎。

此症亦可用耆朮調經散治之。

人參,三七根末(各三錢),白朮,當歸,黃耆(各一兩),生地(五錢)水煎調服。一劑即止,四劑愈。

婦人有經水忽來忽斷,時痛時止,往來寒熱,人以為血結之故,不知乃肝氣不舒耳。夫肝屬木,最惡者寒風也。婦人行經,則腠理大開,適逢風吹,則肝氣閉塞,經水之門亦隨之而俱閉,於是腠理經絡各皆不宣,而作寒熱。氣行於陽而熱生,氣行於陰而寒生也。然此猶感寒之輕者,倘外寒更甚,則內熱益深,往往有熱入血室,變為似狂之症,一如遇鬼之狀。今但往來寒熱,是寒未甚而熱未深耳。

治法補肝中之血,通鬱而散其風,則病隨手而效也。方用加味四物湯:

熟地(一兩),川芎(三錢),白芍(五錢),當歸(五錢),白朮(五錢),甘草(一錢),延胡索(一錢),丹皮(三錢),柴胡(一錢)水煎服。

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腎;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揚風鬱;用甘草、白朮、延胡利腰臍以和腹痛。入於表裡之間,通於經絡之內,用之得宜,自然奏功如響也。

此症用開結湯亦佳。

柴胡,續斷,神麯(各一錢),香附,川芎,丹皮(各三錢),當歸,熟地(各一兩),白朮(五錢),甘草(一錢)水煎服。十劑全愈。

婦人有經前疼痛數日後行經者,其經水多是紫黑之塊,人以為熱極也,誰知鬱極而火不能化乎。夫肝中有火鬱則不揚,經欲行而肝氣不應,則拂抑其氣而痛生。然經滿則不能內藏,肝中火氣焚燒,內逼經出,而火亦隨之而怒泄。其色紫黑者,水火兩戰之象也。成塊者,火煎成形之狀也。

經失其為經,正鬱火內奪其權耳。治法似宜大瀉肝中之火矣。然瀉肝之火,不解肝之郁,則熱之標可去,熱之本未除也。方用宣郁調經湯:

白芍(五錢),當歸(五錢),柴胡(一錢),香附(一錢),鬱金(一錢),丹皮(五錢),白芥子(二錢),甘草(一錢),黃芩(一錢),炒梔子(三錢)水煎服。連服四劑,下月斷不先腹痛而後行經也。

白話文:

調經門(十四則)

有一種情況,身體內的火氣突然旺盛,導致大量出血,看起來像月經來潮,但實際上並不是。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大力補養脾臟和肝臟,才能迅速止血。然而,補養肝脾時,不能只用補血來止血,更應該同時補氣來止血。可以使用安老丹這個方子:

人參(37.5克)、黃耆(37.5克)、熟地(37.5克)、山茱萸(18.75克)、甘草(3.75克)、木耳灰(3.75克)、當歸(18.75克)、阿膠(3.75克)、香附(1.875克)、荊芥(3.75克)、白朮(18.75克),用水煎服。服用一劑,出血會減少一些,兩劑又會減少,四劑就能完全止住,十劑就能完全康復。

這個方子可以補養肝脾之氣,氣足了自然可以生血,並且能夠固攝血液。而且還可以大補腎水,腎水充足肝氣就會舒暢,肝氣舒暢脾氣就會得到滋養。肝臟負責儲藏血液,脾臟負責統攝血液,這樣一來,血液怎麼會洩漏呢?血液沒有洩漏的問題,又何必擔心血崩呢?

這種情況也可以用耆朮調經散來治療。

人參、三七根粉(各11.25克)、白朮、當歸、黃耆(各37.5克)、生地(18.75克),用水煎好後調服。服用一劑就能止住出血,四劑就能痊癒。

有些婦女的月經忽來忽斷,時而疼痛時而停止,還會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人們認為這是血瘀造成的。其實,這是肝氣不舒暢引起的。肝臟屬木,最怕寒風侵襲。婦女在月經期間,身體的毛孔會張開,如果這時吹到風,肝氣就會閉塞,月經的通道也會跟著關閉,於是毛孔和經絡都無法順暢運行,就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氣在陽氣運行時會產生熱,在陰氣運行時會產生寒。這還只是輕微的受寒,如果外來的寒氣更重,體內的熱就會更深,往往會出現熱邪進入血室,變成像發狂一樣的症狀,就像是鬼附身一樣。現在只是出現忽冷忽熱,說明寒氣還不嚴重,熱邪也還不深。

治療的方法是補養肝臟中的血液,疏通鬱結之氣,驅散風邪,這樣病就會立刻見效。可以使用加味四物湯這個方子:

熟地(37.5克)、川芎(11.25克)、白芍(18.75克)、當歸(18.75克)、白朮(18.75克)、甘草(3.75克)、延胡索(3.75克)、丹皮(11.25克)、柴胡(3.75克),用水煎服。

這個方子用四物湯來滋養脾腎;用柴胡、白芍、丹皮來疏散風邪和鬱結之氣;用甘草、白朮、延胡索來疏通腰腹部,緩解腹痛。藥力滲透到身體的內外,疏通經絡,如果使用得當,自然會像敲鼓一樣立刻見效。

這種情況用開結湯也很好。

柴胡、續斷、神麴(各3.75克)、香附、川芎、丹皮(各11.25克)、當歸、熟地(各37.5克)、白朮(18.75克)、甘草(3.75克),用水煎服。服用十劑就能完全痊癒。

有些婦女在月經來之前會腹痛數日,月經來的時候,經血多是紫黑色的血塊,人們認為這是熱氣太盛造成的。實際上,這是因為鬱結太久,火氣無法宣洩。肝臟中有火氣鬱結而無法宣發,月經想要來潮,肝氣卻沒有回應,這樣就會使氣滯不順而產生疼痛。然而,月經滿溢時無法繼續藏於體內,肝中的火氣就會焚燒,逼迫月經排出,火氣也會隨之怒發。經血呈現紫黑色,是水火交戰的現象。血塊則是火將經血煎熬成形的狀態。

月經之所以不正常,正是因為鬱火奪走了主導權。治療方法似乎應該大力瀉肝火,然而,瀉肝火卻不解除肝鬱,那麼,熱的表面現象可以去除,但熱的根本原因還沒有消除。可以使用宣郁調經湯這個方子:

白芍(18.75克)、當歸(18.75克)、柴胡(3.75克)、香附(3.75克)、鬱金(3.75克)、丹皮(18.75克)、白芥子(7.5克)、甘草(3.75克)、黃芩(3.75克)、炒梔子(11.25克),用水煎服。連續服用四劑,下個月就不會再出現先腹痛後行經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