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三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9)

1. 血症門(二十一則)

人有一時狂吐血者,未有不本之火者也。然血已吐出如傾盆,則火必變為虛火矣。實火可瀉,而虛火斷不可瀉,況血已吐出,無血養身,而又用瀉火之藥,以重傷其胃氣,毋論血不能驟生,而氣亦不能遽轉,往往有至氣脫而死者。治法不可止血,而當活血,尤不可活血,而急當固氣。蓋氣固則已失之血可以漸生,未失之血可以再旺耳。方用固氣生血湯:

黃耆(一兩),當歸(五錢),荊芥(炒黑,二錢),水煎服。一劑血止,再劑氣旺,四劑血各歸經,不致再吐矣。

此方即補血湯之變,全在荊芥引血歸於氣分之中,引氣生於血分之內,氣血之陰陽既交,則水火之陰陽自濟,斷不至臟腑經絡再有拂逆,使血衝擊而再嘔也。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宜急固,吐血不治血而治氣,前人已有言之者,余不必再論也。大約此方,治初起嘔狂血者,若吐血既久,尚宜斟酌。

此症用黃荊湯亦神。

生地(四兩),炒黑荊芥(三錢),煎服血止。

人有久吐血而未止,或半月一吐,或一月一吐,或三月數吐,或終年頻吐,雖未咳嗽,而吐痰不已,委困殊甚,此腎肝之吐也。夫吐血未必皆是腎肝之病,然吐血而多,經歲月未有不傷腎肝者。腎肝既傷,則水不能養肝,而肝木必燥,龍雷之火不能安於木中,必下克於脾胃,而脾胃寒虛,龍雷之火,乃逆衝於上,以欺肺金之弱,挾胃中之血,遂火旺而沸騰,隨口而出矣。治法必腎、肝、肺三經統補之。

方用三臺救命湯:

熟地(半斤),麥冬(三兩),丹皮(二兩),水煎二碗,一日服盡,不再吐。

熟地補腎以滋肝,麥冬清肺以制肝,丹皮去肝中浮游之火,又能引上焦之火以下歸於腎臟,使血歸經也。然非大用之,則火勢燎原,何能止抑其炎炎之勢,故必用重劑,則滂沱大雨,而遍野炎氛始能熄焰。至於火息血靜,用地黃丸調理三年,乃延生之善計,願人守服以當續命膏也。

此症用填精止血湯甚佳。

熟地(二兩),山茱萸(四錢),麥冬(五錢),北五味子(一錢),炒黑荊芥(三錢),白芍(一兩),水煎服。十劑血不再吐。

人有吐黑血者,雖不至於傾盆,而痰嗽必甚,口渴思飲,此腎經之實火也。蓋腎中之火,又挾心包相火併起而上衝耳。然而心包之火可瀉,而腎火終不可瀉,瀉心包之火,必致有傷於腎,吾乃瀉其肝,則二經之火不瀉而自瀉也。肝為心包之母,而腎之子也,母弱而子不能強,子虛而母亦自弱耳。方用兩瀉湯:

白芍(一兩),丹皮(一兩),地骨皮(一兩),炒黑梔子(三錢),玄參(一兩),水煎服。連服二劑,而黑血變為紅色矣,再服二劑而咳嗽除,血自止,神效也。

夫黑乃北方之色也,黑血宜屬腎,而乃兼屬之心火者,亦猶火熱之極,投於水中,則化為烏薪。心包之火同入於腎中,則火極似水,又何疑乎。今用兩瀉之湯,雖瀉肝木,其實仍是兩瀉心包與腎經也。火得水而解,血得寒而化,此黑血之所以易變,而吐血之所以易止也。

白話文:

血症門(二十一則)

有人突然狂吐鮮血,必定是體內有本源之火。但如果血吐得像傾盆大雨般多,那火就變成了虛火。實火可以瀉去,但虛火絕對不能瀉,況且血已經吐出來了,身體沒有血液滋養,再用瀉火藥,會嚴重損傷胃氣,更別說血液不能馬上再生,氣也不可能立刻恢復,往往會導致氣虛而死。治療方法不能止血,而應該活血,更重要的是,活血的同時要急著固護元氣。因為元氣固護住了,已經失去的血液可以慢慢再生,未失去的血液也可以恢復旺盛。方劑用固氣生血湯:

黃耆一兩,當歸五錢,荊芥(炒黑)二錢,水煎服。一劑血止,再劑氣旺,四劑後血液各歸經絡,就不會再吐血了。

這個方子是補血湯的變化,關鍵在於荊芥能引導血液回歸氣分,引導元氣進入血分,氣血的陰陽平衡了,水火的陰陽自然就調和了,就不會再有臟腑經絡逆亂,導致血液衝擊而再次嘔血。因為有形的血液不能很快再生,無形的元氣更需要及時固護,治療吐血不治血而治氣,前人已經說過了,我就不再多說了。總之,這個方子治療初期狂吐鮮血有效,如果吐血時間長了,還需斟酌使用。

這個症狀用黃荊湯也很有效。

生地四兩,炒黑荊芥三錢,煎服,血即可止住。

有人久吐鮮血不止,或半個月吐一次,或一個月吐一次,或三個月吐幾次,或終年頻頻吐血,雖然沒有咳嗽,卻不停地吐痰,身體極度虛弱,這是腎肝虧虛引起的吐血。吐血未必都是腎肝的病,但是如果吐血很多,時間長了,就一定會傷到腎肝。腎肝受損,水就無法滋養肝臟,肝木就會乾燥,肝臟的火不能安於肝木之中,就會下克脾胃,脾胃寒虛,肝火就逆衝向上,欺負肺金虛弱,挾裹胃裡的血液,於是火旺盛沸騰,就從口中吐出來了。治療方法必須整體調理腎、肝、肺三經。

方劑用三臺救命湯:

熟地半斤,麥冬三兩,丹皮二兩,水煎兩碗,一天服完,不再吐血。

熟地滋補腎陰以滋養肝陰,麥冬清肺以制約肝火,丹皮清除肝臟中的浮游之火,又能引導上焦之火下歸於腎臟,使血液歸於經絡。但如果不用重劑,火勢蔓延,怎麼能抑制住它熊熊的火焰呢?所以必須用重劑,就像滂沱大雨,才能熄滅遍野的火焰。等到火熄血靜,再用地黃丸調理三年,才是延年益壽的好辦法,希望人們堅持服用,把它當作續命的良藥。

這個症狀用填精止血湯也很好。

熟地二兩,山茱萸四錢,麥冬五錢,北五味子一錢,炒黑荊芥三錢,白芍一兩,水煎服。十劑後就不再吐血了。

有人吐黑血,雖然不像傾盆大雨那樣多,但咳嗽痰多,口渴想喝水,這是腎經的實火。因為腎中的火,又和心包的相火一起向上衝擊。但是心包的火可以瀉去,腎火絕對不能瀉,瀉心包的火,必定會傷到腎,我們瀉肝火,則二經之火不瀉而自瀉。肝是心包的母,腎是肝之子,母弱則子不能強,子虛則母也自弱。方劑用兩瀉湯:

白芍一兩,丹皮一兩,地骨皮一兩,炒黑梔子三錢,玄參一兩,水煎服。連服兩劑,黑血就變成了紅色,再服兩劑咳嗽就消除了,血自然就止住了,效果很好。

黑色是北方的顏色,黑血應屬於腎,但又兼有心火,就像火熱到了極點,投入水中,就變成黑炭一樣。心包之火一起進入腎中,則火極似水,有什麼好奇怪的呢?現在用兩瀉湯,雖然瀉肝木,實際上還是瀉心包和腎經。火遇水就解,血遇寒就化,這就是黑血容易變色,吐血容易止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