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三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21)

1. 鬢疽門(一則)

人有兩鬢之中忽然生疽,紅腫高突數寸,頭面眼鼻俱浮,其狀不堪,異乎平常相貌,此陽毒也。蓋兩鬢近於太陽,乃陽之位也,陰氣不能到此部位,故兩鬢生疽,當作陽症治之。然是陽症,往往有變為陰症者,所以陽藥中必加入陰分之藥,以豫防其害。若已潰破腐,更須陰藥多於陽藥,消息而善治之也。

今有一方,名曰理鬢湯,治未潰已潰,未爛已爛,無不收功。方用:

金銀花(三兩),白芷(二錢),川芎(一兩),當歸(一兩),夏枯草(三錢)水煎服。未潰者二劑即消,已潰者四劑全愈。

此方用金銀花、夏枯草以解火毒,用白芷、川芎以引入兩鬢太陽之間,則金銀花、夏枯草更得施其祛逐之功。又妙在當歸之補氣血,陰陽雙益,正足而邪自難變,安得不速愈哉。

白話文:

有人在兩側鬢角突然長出膿腫,紅腫且高高隆起達數寸,連帶頭部、臉部、眼睛和鼻子都跟著浮腫,模樣令人不忍直視,與平時大相逕庭,這就是所謂的「陽毒」。因為兩側鬢角靠近「太陽」穴,是屬陽的位置,陰氣一般不會到達這個部位,因此,兩鬢長出的膿腫,應按照陽證來治療。然而,即便是陽證,也有轉變成陰證的可能性,所以,在使用陽性藥物治療時,必須加入陰性藥物,以防萬一。如果已經潰爛腐敗,則更需使用更多的陰性藥物,妥善地進行調節治療。

現在有一個處方,叫做「理鬢湯」,無論膿腫是否已潰破、是否已腐爛,都能有效治療。所需藥材如下:

金銀花(三兩)、白芷(二錢)、川芎(一兩)、當歸(一兩)、夏枯草(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未潰破者,服用兩劑即可消腫;已潰破者,服用四劑就能痊癒。

這個處方中,金銀花和夏枯草用來清除火毒,白芷和川芎能引導藥效至兩鬢的「太陽」穴,讓金銀花和夏枯草得以發揮更大的療效。而當歸的補氣養血作用,對陰陽都有裨益,使正氣充足,邪氣自然難以侵擾,當然能快速痊癒。

2. 唇疔門(一則)

人之唇上生疔瘡者,或在口角之旁,或在上下唇之際,不必論其大小,大約皆脾胃之火毒也。最宜速散,否則毒氣熾炎,必且艱於飲食,往往有腐爛而死者。疔瘡毒愈小而愈橫也。治法宜急泄其火毒,而又不可損傷脾胃之氣,則毒不難散矣。方用救唇湯:

紫花地丁(一兩),金銀花(一兩),白果(二十個),桔梗(三錢),生甘草(三錢),知母(一錢),水煎服。一劑而疼痛止,二劑瘡口消,三劑全愈。若已腐爛者,五劑自然奏功。

此方治頭面上之疔瘡俱可獲效,而治口唇之疔更能神驗。此方有白果、桔梗善走唇口,引金銀花、紫花地丁至於生瘡之處,一概盡去其毒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的嘴脣上方長了疔瘡,無論是在嘴角邊,還是上下脣交界處,不管大小,大致都是因為脾胃的火毒所導致。這種情況應迅速治療,否則毒氣旺盛,會讓人飲食困難,嚴重時甚至會因潰爛致死。疔瘡的毒性越小反而越橫行。治療方法應緊急排除火毒,但同時不能損傷脾胃的功能,這樣毒氣就不難被消除了。

可用的藥方為救脣湯: 紫花地丁(一兩)、金銀花(一兩)、白果(二十顆)、桔梗(三錢)、生甘草(三錢)、知母(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第一劑就能緩解疼痛,第二劑能讓瘡口消退,第三劑就能完全痊癒。如果是已經腐爛的情況,五劑後自然能見效。

這個藥方對於治療頭面部的疔瘡都能有效,特別是對口脣的疔瘡更有奇效。藥方中的白果和桔梗能針對脣口,引導金銀花和紫花地丁到達生瘡的位置,全面清除其毒素。

3. 瘰癧門(二則)

人有生痰塊於頸項,堅硬如石,久則變成瘰癧,流膿流血,一塊未消,一塊復長,未幾又潰,或耳下,或缺盆,或肩上下,有流出患走之狀,故名鼠瘡,又名串瘡,言其如鼠之能穿也。世人謂其食鼠竊余物,以成此症,而不盡然也。蓋瘰癧之症,多起於痰,而痰塊之生,多起於郁,未有不鬱而能生痰,未有無痰而能成瘰癧者也。故治瘰癧之法,必須以開鬱為主。

然郁久則氣血必耗,況流膿流血,則氣血更虧,徒消其痰,不解其鬱,但開其鬱,而不化痰,皆虛其虛也,不能奏功。方用消串丹:

白芍(一兩),白朮(一兩),柴胡(二錢),天花粉(三錢),茯苓(五錢),陳皮(一錢),附子(一片),甘草(一錢),蒲公英(三錢),紫貝天葵(五錢),水煎服。連服八劑而痰塊漸消,再服十劑而瘰癧盡化,再服一月全愈。愈後可服六君子湯,以為善後之計,斷不再發。

此方妙在蒲公英與紫貝天葵為消串之神藥,然非佐之以白芍、柴胡則肝木不平,非輔之以白朮、茯苓則脾胃之土不健,何以勝攻痰破塊之烈哉,惟有攻有補,則調濟咸宜。得附子之力,以引群藥直搗中堅,所以能愈宿疾沉痾於旦夕耳。

人有久生瘰癧,兩頸之間盡多潰爛,胸膈之上無非痰塊,已有頭破欲腐者,遂至身體發熱發寒,肌肉消瘦,飲食少思,盜汗自汗,驚悸恍惚,此等症原系難醫,然治之有法,尚可救也。大約瘰癧初起,宜解鬱為先,而佐之補虛,以消其毒。倘執尋常治法,以祛痰敗毒為事,鮮不速死。方用轉敗丹:

人參(一兩),柴胡(二錢),白芍(三錢),金銀花(三兩),當歸(二兩),半夏(五錢),白朮(一兩),生甘草(三錢),水煎服。四劑而胸間之痰塊盡消,再服四劑而頸上潰爛亦愈。將前方減半,再服十劑,瘡口悉平,不再發也。

此方補多於消,而開鬱寓於中,化痰存其內。世人從未有知此法者,但一味攻毒,所以愈攻而愈壞也。曷不以此方試之哉,殺運無窮,神力難信,世見此等治法,無不驚走辟易。否則,且有刺譏訕笑,摘吾方之過奇,謂大言不慚,何可為訓。孰知卻是祛病之仙,奪命之異藥哉。予不勝掩卷而三嘆也。

白話文:

有人在脖子上長了像石頭一樣堅硬的腫塊,這就是瘰癧,會慢慢變嚴重,開始流膿流血。一個還沒好,另一個又長出來,很快又會潰爛,可能出現在耳朵下面、鎖骨附近或是肩膀上,就像老鼠咬的一樣,所以又叫鼠瘡或者串瘡。人們認為這是因為吃了老鼠咬過的食物才會得這種病,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瘰癧通常是因為痰濕造成的,而痰濕的產生多是因為情緒壓抑。沒有壓抑的情緒就不會生成痰,沒有痰就不會形成瘰癧。因此,治療瘰癧,最重要的是要開導心情。

然而,如果長期情緒壓抑,氣血一定會受損,加上流膿流血,氣血更加虧損。單純消除痰濕,不解決壓抑,或者只解決壓抑,不消除痰濕,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有效治療。使用消串丹來治療:

白芍、白朮各一兩,柴胡二錢,天花粉三錢,茯苓五錢,陳皮一錢,附子一片,甘草一錢,蒲公英三錢,紫貝天葵五錢,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八次,腫塊就會逐漸消失;再服用十次,瘰癧就能完全消失;再服用一個月,就能痊癒。痊癒後可以服用六君子湯,作為後續的保健,就不會再發作。

這個藥方的妙處在於,蒲公英和紫貝天葵是消串的神藥,但是如果不搭配白芍和柴胡,肝臟功能就無法平衡;如果不搭配白朮和茯苓,脾胃功能就無法強壯,怎麼可能有力氣去消除痰塊呢?只有攻和補同時進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有了附子的力量,可以引導其他藥材直接攻擊核心問題,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治癒長期的疾病。

有人長期患有瘰癧,脖子上都是潰爛的傷口,胸口都是痰塊,頭部甚至已經開始腐爛,導致身體發熱發冷,肌肉消瘦,食慾不振,盜汗自汗,驚悸恍惚。這種情況原本非常難治療,但是隻要找到正確的方法,還是有可能救治的。通常來說,瘰癧剛開始的時候,應該先解決壓抑,然後補充體力,來消除毒素。如果只是用一般的方法,專注於排痰和解毒,很可能會加速死亡。使用轉敗丹來治療:

人參一兩,柴胡二錢,白芍三錢,金銀花三兩,當歸二兩,半夏五錢,白朮一兩,生甘草三錢,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四次,胸口的痰塊就會消失;再服用四次,脖子上的潰爛也會痊癒。將藥量減半,再服用十次,傷口就會全部恢復,不會再發作。

這個藥方的補充成分比消除成分多,並且在中間包含了解決壓抑和消除痰濕的作用。人們通常不知道這種方法,只知道一味地排毒素,結果越排越糟糕。為什麼不試試這個藥方呢?它的效果非常強大,但人們往往不相信。當他們看到這種治療方式時,都會驚慌逃走。或者,他們會嘲笑這個藥方太奇特,說這是大話,無法讓人信服。但實際上,這卻是真正能治病的靈藥。對於這種情況,我不禁要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