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卷之三 (8)
卷之三 (8)
1. 口舌門(二則)
有婦人產子,舌出不能收,人以為舌脹也,誰知是難產心驚之故乎。夫舌乃心之苗,心氣安而舌安,心氣病而舌病,產子而胞胎已破,子不能產,欲顧子而母命恐亡,欲全母而子命難保,其心中驚恐,自必異於常時,心氣既動,心火必不寧矣。胎胞之系,原通於心,用力產子,而心為之懼,故子下而舌亦出也。
舌出不收,心氣過升之故,治法必須降氣為主。古人有以恐勝之者,然舌出由於心驚,復因驚以增其恐,吾恐愈傷心氣矣,雖舌驟收,未必不隨收而隨出也,故降氣必須補心,而不可增其恐。方用助氣鎮心丹:
人參(三錢),茯神(二錢),菖蒲(五分),硃砂(一錢,不可火制),五味子(一錢),水煎含漱,久之然後嚥下。一劑即收,二劑全愈。
此方用硃砂以鎮心,又得人參以生氣,氣旺則火自歸心,火歸而焰息,舌亦隨焰而自收矣,何必增其恐懼,而氣始下哉。
此症亦可用斂舌神丹:
人參(一兩),五味子(一錢),麥冬(二錢),附子(一片),菖蒲,良薑(各三分),水煎含漱嚥下,一劑即收。
人有舌下牽強,手大指、次指不仁,兩臂麻木,或大便閉結,或皮膚赤暈,人以為風熱之病也,誰知是惱怒所致,因鬱而成者乎。夫舌本屬陽明胃經之土,而大腸之脈,散居舌下,舌下牽強,是陽明胃與大腸之病也。然非無因而至,因肝氣不伸,木克胃土,則土虛而不能化食,遂失養於臂指經絡之間,而麻木不仁之症生。臂指經絡失養,何能外潤於皮膚乎,此赤暈之所以起也。
胃土受肝木之克,則胃氣大燥,無血以資大腸,因熱以生風,腸中秘結,益失其傳導之職矣。治法必須通大腸而健胃,又必平肝以補血。方用八珍湯加減治之。
人參(一錢),當歸(五錢),白芍(五錢),柴胡(一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槐角(一錢),白朮(一錢),熟地(五錢),半夏(五分),茯苓(一錢),水煎服。二劑輕,四劑又輕,十劑全愈。
八珍湯補氣補血之方也,加入柴胡以舒肝,增入槐角以清火,肝之郁解,而胃之氣自旺,胃氣旺,而轉輸自暢矣。
此症用頤養湯亦妙:
當歸(一兩),香附,茯神,丹皮,玄參(各三錢),柏子仁,沙參,黃芩(各二錢),遠志(五分),麥冬(五錢),甘草(一錢),水煎服。四劑愈。
白話文:
有位婦女在生產後,舌頭伸出無法收回,大家都以為是舌頭腫脹,但實際上卻是因為生產過程中的驚嚇所導致。舌頭被認為是心臟的外顯,心臟平穩舌頭就安穩,心臟有問題舌頭也會有反應。在生產過程中,胎兒已經破膜,但卻無法順利產出,如果要顧及胎兒,母親可能有生命危險;若要確保母親安全,胎兒的生命就難以保住。這種情況下的驚恐,必然比平常更嚴重,心臟活動受到影響,心火也就無法平靜。胎兒和心臟之間原本就有聯繫,當產婦使力生產時,心臟會產生恐懼感,因此,子宮收縮,舌頭也跟著伸出。
舌頭伸出無法收回,是因為心氣上升過度。治療方式應該以降氣為主。古人的方法是用恐懼來克服,但是,舌頭伸出是因為驚嚇,再用驚嚇來增加恐懼,恐怕會進一步傷害心氣,雖然舌頭可能會迅速收回,但也很可能隨即再次伸出。所以,降氣必須配合補心,而不是增加其恐懼。可以使用「助氣鎮心丹」:
人參3錢,茯神2錢,菖蒲5分,硃砂1錢(不要經過火燒處理),五味子1錢,用水煎煮,含在口中漱口,一段時間後吞下。服用一劑就能見效,兩劑就可以完全康復。
這個藥方中,硃砂可以鎮定心神,人參可以生氣,氣旺火自然回歸心臟,火回歸心臟後,火焰就會熄滅,舌頭也會隨著火焰熄滅而自動收回,何必再增加其恐懼,讓氣下降呢?
這個病症也可以用「斂舌神丹」:
人參1兩,五味子1錢,麥冬2錢,附子1片,菖蒲,良薑各3分,用水煎煮,含在口中漱口並吞下,一劑就能見效。
有人舌頭下垂,手指麻木,兩臂麻痺,或者大便閉塞,或者皮膚出現紅色的斑點,大家以為這是風熱病,但實際上是因為惱怒所導致,因為鬱悶而產生的。舌頭本來屬於陽明胃經的範疇,而大腸的脈絡,分佈於舌頭下方,舌頭下垂,這是陽明胃和大腸的疾病。然而,這並非無緣無故發生的,因為肝氣無法舒展,木克土,導致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進而在臂指經絡間失去養分,產生麻木不仁的症狀。臂指經絡失去養分,怎麼可能滋潤皮膚呢?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紅色斑點的原因。
脾胃受到肝木的剋制,脾胃氣血極度乾燥,無法提供大腸所需的血液,因熱產生風,腸道祕結,更失去了傳導的功能。治療方法必須通暢大腸,強健脾胃,同時平肝補血。可以用「八珍湯」加減來治療。
人參1錢,當歸5錢,白芍5錢,柴胡1錢,陳皮5分,甘草1錢,槐角1錢,白朮1錢,熟地5錢,半夏5分,茯苓1錢,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兩劑後病情會有所改善,四劑後會更輕,十劑後就能完全康復。
八珍湯是補氣補血的藥方,加入柴胡以疏肝,槐角以清火,肝鬱得到解決,脾胃氣血自然旺盛,脾胃氣血旺盛,運輸功能自然暢通。
這個病症也可以用「頤養湯」來治療:
當歸1兩,香附,茯神,丹皮,玄參各3錢,柏子仁,沙參,黃芩各2錢,遠志5分,麥冬5錢,甘草1錢,用水煎煮服用。服用四劑後就能康復。
2. 鼻淵門(三則)
人有無端鼻流清水者,久則流涕,又久則流黃濁之物,如膿如髓,腥臭不堪聞者,流至十年,而人死矣。此病得之飲酒太過,臨風而臥,風入膽中,膽之酒毒,不能外泄,遂移其熱於腦中。夫腦之竅通於鼻,而膽之氣,何以通於腦,而酒之氣何以入於膽耶?凡善飲酒者,膽氣自旺,且多叫號,故酒先入膽,而膽不勝酒,即不及化酒,而火毒存於其中矣。夫膽屬木,最惡者寒風也,外寒相侵,則內熱愈甚。
膽屬陽,而頭亦屬陽,膽移熱而上走於頭,腦在頭之中,頭無可藏熱之處,故遇穴而即入。況膽與腦原是相通,腦之穴大過於膽,遂樂於相安居之,而不肯還入於膽矣。迨居腦既久,而動極思遷,又尋竅而出,乃順趨於鼻矣。火毒淺而涕清,火毒深而涕濁,愈久愈流而愈重,後則涕無可流,並腦髓而盡出,欲不死而不可得矣。治法治其腦可也,然治其腦,必仍治其膽者,探源之治也。
方用取淵湯:
辛夷(二錢),當歸(二兩),柴胡(一錢),炒梔子(三錢),玄參(一兩),貝母(一錢),水煎服。一劑涕減,再劑涕又減,三劑病全愈。
蓋辛夷最能入膽,引當歸以補腦之氣,引玄參以解腦之火,加柴胡、梔子以舒膽中之鬱熱,則膽不來助火,而自受補氣之益也。然不去止鼻中之涕者,清腦中之火,益腦中之氣,正所以止之也。蓋鼻中原無涕,遏抑上游出涕之源,何必截下流之水乎。此治法之神耳。或疑當歸過於多用,不知腦髓盡出,不大補則腦之氣不生。
辛夷耗散之物,非可常用也,故乘其引導,大用當歸以補腦添精,不必日後之再用。倘後日減去辛夷,即重用當歸無益矣。此用藥先後之機,又不可不識也。人疑當歸之不可多用者,不過嫌其性滑,有妨於脾耳,誰知腦髓直流之人,必髓不能化精者也,精不能化,則精必少,精少則不能分布於大腸,必有乾燥之苦,然則用當歸以潤之,正其所喜,何慮之有。
此症用探淵丹亦能奏功。
辛夷(一錢),當歸(五錢),麥冬(二兩),茯苓(三錢),黃芩(二錢),白芍(一兩),天花粉(三錢),生地(五錢),桔梗(二錢),水煎服。
四劑全愈。
人有鼻流清涕,經年不愈,是肺氣虛寒,非腦漏也。夫腦漏即鼻淵也,原有寒熱二症,不止膽熱而成之也。然同是鼻淵,而寒熱何以分乎?蓋涕臭者熱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熱屬實熱,寒屬虛寒。茲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虛寒之病也。熱症宜用清涼之藥,寒症宜用溫和之劑,倘概用散而不用補,則損傷肺氣,而肺金益寒,愈流清涕矣。方用溫肺止流丹:
訶子(一錢),甘草(一錢),桔梗(三錢),石首魚腦骨(五錢,煅過存性為末),荊芥(五分),細辛(五分),人參(五分),水煎調服。一劑即止流矣,不必再服也。
白話文:
鼻淵門(三則)
有些人會無緣無故地流清水鼻涕,時間久了就變成黃濁的膿狀物,又腥又臭,難以忍受。如果這樣持續十年,人就會因此而死。這種病是因喝酒過度,又睡在風口處,導致風寒入侵膽囊,膽囊中的酒毒無法排出,於是將熱毒轉移到腦部。因為腦部的經絡與鼻腔相通,所以膽囊的氣和酒的毒氣會通過經絡到達腦部。善於飲酒的人,膽氣旺盛,常會大聲喧鬧,所以酒先進入膽囊。但如果膽囊承受不住酒的刺激,無法代謝酒精,酒的毒性就會滯留在膽囊中。膽囊屬木,最怕寒風,外受寒邪侵襲,內部的熱毒就會更加嚴重。
膽囊屬陽,頭部也屬陽,膽囊的熱毒會上升到頭部。腦部在頭顱之中,頭部沒有地方可以儲存熱毒,所以熱毒會找到穴位進入腦部。況且膽囊和腦部原本就經絡相通,腦部的穴位比膽囊大,所以熱毒更願意停留在腦部,而不願回到膽囊。當熱毒在腦部停留很久之後,就會想要移動,於是尋找出口,順著經絡流到鼻腔。熱毒淺在,鼻涕就清澈;熱毒深在,鼻涕就渾濁;時間越久,鼻涕就越多越濃稠,最後鼻涕流個不停,甚至連腦髓都流出來,最終導致死亡。治療方法是治療腦部,但治療腦部必須同時治療膽囊,才能治本。
治療方法:用探淵湯
辛夷二錢、當歸二兩、柴胡一錢、炒梔子三錢、玄參一兩、貝母一錢,水煎服。一劑藥能減少鼻涕,兩劑藥能進一步減少鼻涕,三劑藥就能痊癒。
辛夷最能進入膽囊,用當歸來補充腦部的元氣,用玄參來消除腦部的熱毒,加入柴胡、梔子來疏通膽囊鬱結的熱氣,這樣膽囊就不會再助長熱毒,反而能得到補氣的益處。不用止住鼻涕,而是要清熱、益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鼻涕本不應該存在,只要遏制鼻涕的根源,又何必去截斷下游的水流呢?這就是治療方法的神奇之處。有人可能會懷疑當歸用量過多,但要知道,如果腦髓都流出來了,不大量補氣,腦部的元氣就無法產生。
辛夷是耗散之物,不能經常使用,所以藉助它的引導作用,大量使用當歸來補腦益精,不必日後再用。如果日後減少辛夷的用量,再大量使用當歸就沒有效果了。這就是用藥先後順序的關鍵,不可不知。有人懷疑當歸不宜多用,只是擔心它性滑,會傷脾胃,但要知道,腦髓直流的人,一定是髓液不能化成精氣,精氣不足,就不能佈散到大腸,必然會出現乾燥的症狀。因此,用當歸來滋潤腸道,正合其意,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這種病症,使用探淵丹也能奏效。
辛夷一錢,當歸五錢,麥冬二兩,茯苓三錢,黃芩二錢,白芍一兩,天花粉三錢,生地五錢,桔梗二錢,水煎服。四劑痊癒。
有些人鼻涕清澈,持續多年不癒,這是肺氣虛寒,不是腦漏。腦漏就是鼻淵,本就有寒熱兩種症狀,不只是膽熱引起的。但都是鼻淵,為什麼寒熱會區分呢?因為鼻涕臭的是熱症,鼻涕清澈不臭的是寒症。熱症是實熱,寒症是虛寒。如果只是流清鼻涕而不腥臭,就是虛寒之症。熱症應該用清涼的藥物,寒症應該用溫和的藥劑。如果只用散寒的藥物而不補益,就會損傷肺氣,使肺金更加虛寒,清涕就會流得更多。治療方法:用溫肺止流丹。
訶子一錢,甘草一錢,桔梗三錢,石首魚腦骨五錢(煅過存性為末),荊芥五分,細辛五分,人參五分,水煎服。一劑藥就能止住鼻涕,不必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