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9)

1. 疰夏門(二則)

人有時值夏令,便覺身體昏倦,四肢無力,朝朝思睡,全無精神,腳痠腿軟,人以為疰夏之病,誰知腎水之虧乏乎。夫夏令火炎,全藉腎水之潤,則五臟六腑得以灌注,不至有乾燥之患。然而夏日正當水衰,人之腎水,未有全旺者也。凡人至夏,雖多困倦,但未若疰夏之甚。

疰夏者,腎水虧乏,乃冬不藏精之故也。精不藏於冬,火難盛於夏,故困乏矣。雖然夏令火勝,多傷脾胃,人之困乏,自是脾胃之氣衰弱故也。與腎水似乎無涉,詎知腎中無水,不能分潤於脾胃,則脾胃水乾,何能制外火之旺乎。火無水制,脾胃受火之刑,則脾胃無津,僅可自顧,勢難轉輸於手足,四肢無力,精神倦怠,亦其宜也。治法必須健脾開胃為主。

脾健胃開,則所用飲食,自然變化精微,以生腎水,又得補腎之藥,以蒸動脾腎之氣,則水土不相剋而相生,何慮疰夏之病哉。方用勝夏丹:

白朮(二錢),茯苓(二錢),陳皮(三分),人參(五分),北五味子(三分),熟地(五錢),山茱萸(二錢),神麯(三分),白芥子(一錢),山藥(三錢),芡實(三錢),炒棗仁(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服十劑,精神煥發矣。再服十劑,身體健旺。

此方視之,若平平無奇,而輕重多寡,配合入妙,既無陽勝之虞,又無陰衰之弊,醒脾胃之氣,生心腎之津,可久餌以取效,亦可近服以圖功也。

此症用鼓神湯亦效。

熟地,麥冬(各五錢),白芍,地骨皮,沙參(各二錢),甘草,貝母(各三分),人參,神麯(各五分),白朮(三錢),丹皮(一錢)水煎服。日服一劑,服一月,精神自旺,不困倦矣。

人有三伏之時,悠悠忽忽,懶用飲饌,氣力全無,少貪美味,腹中悶脹,少遇風涼,大便作瀉,人以為疰夏之病,誰知脾氣之困乏乎。夫人之先天乃腎,後天乃脾也。脾氣健,則所用飲食自化精微,足以供腎水之不足。苟或春冬之際,先傷脾土,則土衰難以化物,所用飲食勢必停住於胃中,腎水無脾土之資生,則腎氣更涸,何能分布於筋骨,此精神氣力之倦乏也。

似乎治法宜急補其脾矣,然脾土非腎火不生,腎火非腎水不長,故補脾者,必須補腎中之水火也。方用八味丸:

熟地(八兩),山茱萸(四兩),山藥(四兩),澤瀉,丹皮,茯苓(各三兩),附子(一枚,甘草水制之),肉桂(二兩)蜜為丸。每日晚服八錢,服半月健飲,服一月飽悶除矣,服兩月疰夏之病全愈。

夫肉桂補火,而六味丸則純補水者也。補水之味多於補火,則火得水之益而不燥,土得火之利而不濕矣。此仍補先天以益後天之法也。

此症用健脾飲亦效。

白朮,葳蕤(各五錢),茯苓,山茱萸,白芍(各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五分),當歸,牛膝,麥冬(各三錢),北五味(三分),肉桂(一錢)水煎服。連服一月,精神自健。

白話文:

有人在夏季來臨時,會感到身體疲憊不堪,四肢無力,每天只想睡覺,毫無精神,腳酸腿軟,人們常認為這是疰夏的疾病,但其實是因為腎水不足。夏天火氣旺盛,身體極需腎水滋潤,這樣五臟六腑才能得到充足的水分,避免乾燥的問題。但在夏日,正是水份減少的時候,人體的腎水並不會完全充盈。人們到了夏天,即使偶爾會感到疲倦,但通常不會像疰夏那樣嚴重。

所謂的疰夏,是因為腎水虧損,這是在冬天未能好好儲存精氣的結果。如果冬天無法儲存精氣,那麼夏天就難以承受炎熱,因此會感到疲憊。夏天火氣旺盛,容易傷害脾胃,導致人們疲倦,這是由於脾胃氣血衰弱。這似乎和腎水無關,但實際上,如果腎臟缺乏水分,就不能滋潤脾胃,脾胃缺水,怎能抑制外面的火氣?沒有水的控制,脾胃受到火氣的侵害,脾胃就會缺乏津液,只能勉強維持自身運作,難以將營養輸送到四肢,導致四肢無力,精神疲憊。治療方法應該以健脾開胃為主。

脾胃健康,飲食就能轉化為精微物質,生成腎水,再加上補腎的藥物,可以激發脾腎的功能,這樣水土就能相輔相成,何必擔心疰夏的疾病呢。可以使用勝夏丹:

白朮、茯苓各二錢,陳皮三分,人參五分,北五味子三分,熟地五錢,山茱萸二錢,神麯三分,白芥子一錢,山藥三錢,芡實三錢,炒棗仁一錢。用水煎煮服用。每天一劑,服用十劑,精神就會煥發。再服用十劑,身體就會變得強壯。

這個處方看似平淡無奇,但藥物的配比恰到好處,既不會有陽氣過剩的問題,也不會有陰氣衰弱的副作用,既能醒脾胃之氣,又能滋養心腎,可以長期服用以求效果,也可以短期服用以見成效。

此病也可使用鼓神湯治療。

熟地、麥冬各五錢,白芍、地骨皮、沙參各二錢,甘草、貝母各三分,人參、神麯各五分,白朮三錢,丹皮一錢。用水煎煮服用。每天一劑,服用一個月,精神就會旺盛,不再感到疲倦。

有些人在三伏天,總是提不起精神,不想吃飯,氣力全無,稍微吃點美食,肚子就悶脹,稍微吹點冷風,就會拉肚子,人們常認為這是疰夏的疾病,但其實是脾胃氣血不足。人的先天之本是腎,後天之本是脾。脾胃健康,飲食就能轉化為精微物質,足以補充腎水的不足。但如果在春天或冬天傷害了脾胃,脾胃功能就會減弱,無法消化食物,食物就會停滯在胃中,腎水得不到脾胃的滋養,腎氣就會更為枯竭,無法滋潤筋骨,這就是為什麼精神氣力會疲憊。

看來治療方法應該立即補脾,但脾胃離不開腎火,腎火離不開腎水,所以補脾必須補腎中的水火。可以使用八味丸:

熟地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澤瀉、丹皮、茯苓各三兩,附子一枚(用甘草水炮製),肉桂二兩。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晚服用八錢,服用半個月,食慾就會增加,服用一個月,飽脹感就會消失,服用兩個月,疰夏的疾病就會痊癒。

肉桂補火,六味丸則主要補水。補水的成分多於補火,這樣火氣得到水的滋潤就不會過於燥熱,脾胃得到火的溫暖就不會過於濕潤。這就是通過補先天以益後天的方法。

此病也可使用健脾飲治療。

白朮、葳蕤各五錢,茯苓、山茱萸、白芍各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五分,當歸、牛膝、麥冬各三錢,北五味三分,肉桂一錢。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一個月,精神就會變得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