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錄》~ 卷之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5)

1. 目痛門(十四則)

此症用抑火散亦效。

熟地,麥冬(各一兩),北五味,肉桂(各一錢),巴戟天,葳蕤(各五錢),

水煎服。一劑效,二劑全愈。

人有能近視而不能遠視者,近視則蠅腳細字辨晰秋毫,遠視則咫尺之外不辨真假,人以為肝血之不足,誰知是腎火之本微乎。腎火者,先天之火也,是火存於腎水之中,近視之人,既非水之不足,何致火之無餘?不知先天之火,天與之也,生來火微,光焰自短。蓋眼目之中,不特神水涵之,抑亦神火藏之,故凡光能照遠者火也,近視之人,正神火之微耳。神火藏於目中,而發於腎內,治近視之病,必補腎火為主。

然而火非水不養,雖近視之人,原有腎水,然能保其後天之不斫削乎。水中補火,不易之道也。方用養火助明湯:

熟地(五錢),山茱萸(三錢),葳蕤(五錢),巴戟天(一兩),肉桂(一錢),麥冬(三錢),北五味子(三分),枸杞(三錢),水煎服。一月之後,自然漸能遠視矣。仍將前藥修合丸散,日日吞服,一年之後,遠近俱能視也。但服藥之時,必須堅忍色欲為妙,否則僅得半之道耳。

此方補命門之火,所以助其陽也。雖助陽無非益陰,本無他害,誠恐不善受益者,借陽以作樂,故戒之如此。

此症用鑑遠湯亦佳。

附子,北五味(各一錢),熟地,葳蕤(各一兩),山茱萸(五錢),水煎服。

人有目痛,二瞳子大於黃精,視物無准,以小為大,人以為內熱之故也,誰知是氣血之虛,而驟用熱物火酒以成之者乎。夫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瞳子尤精之所注也。故精足則瞳子明,精虧則瞳子暗。視物而昧大小者,蓋筋骨氣血之精而為脈併為系,上屬於腦。腦熱則瞳子散大,而腦之所以熱者,由於多食辛熱之物也。

火酒者,酒中至熱之漿,且其氣又主散,腦中之精最惡散而最易散,熱而加散,腦氣又烏能安然無恙乎?自必隨熱而隨散矣。腦氣既熱,則難於清涼,更難於靜,固欲瞳子之不散大而不可得,又烏能視物有準哉。治法以解熱益氣為主,而解熱必須滋陰,滋陰自易降火,然後於滋降之中佐之酸收之味,始克斂瞳神之散大也。方用斂瞳丹:

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白芍(一兩),當歸(五錢),黃連(三錢),五味子(一錢),人參(三錢),甘草(一錢),地骨皮(五錢),柴胡(五分),柞木枝(三錢),陳皮(五分),黃柏(五分),水煎服。連服四劑,瞳子漸小,再服四劑,而視物有準矣,服一月全愈。

此方涼血於補血之中,瀉邪於助正之內,祛酒熱於無形,收散精於不覺,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較東垣治法為更神也。

此症用束睛丹亦效。

熟地,白芍,麥冬(各一兩),人參(五錢),炒梔子,川芎(各三錢),北五味(一錢),水煎服。十劑全愈。

白話文:

目痛門(十四則)

這個眼痛的病症,使用抑火散也能見效。

藥方:熟地黃、麥冬(各約37.5克),北五味子、肉桂(各約3.75克),巴戟天、葳蕤(各約18.75克)。

用水煎服。通常服用一劑就能見效,服用兩劑就能完全痊癒。

有的人能看清楚近處的東西,卻看不清遠處的,看近處時,連像蒼蠅腳那麼細小的字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看遠處時,即使是很近的距離也看不清。人們認為這是肝血不足造成的,但卻不知道其實是腎火不足的緣故。腎火是先天的火氣,它存在於腎水之中。近視的人,既然不是腎水不足,又怎麼會是火氣不足呢?要知道先天的火氣是天生的,生下來火氣就微弱,光芒自然就短。眼睛裡面,不僅有神水滋潤,也有神火藏在其中。所以,凡是目光能照遠的,是火的作用,近視的人,正是神火衰微的表現。神火藏於眼睛中,而發源於腎臟內。治療近視的病,必須以補腎火為主。

然而火沒有水的滋養就無法生長,即使近視的人原本就有腎水,但誰又能保證後天不會損耗呢?在水中補火,是最好的方法。藥方用養火助明湯:

熟地黃(約18.75克),山茱萸(約11.25克),葳蕤(約18.75克),巴戟天(約37.5克),肉桂(約3.75克),麥冬(約11.25克),北五味子(約1.125克),枸杞子(約11.25克)。用水煎服。服用一個月後,自然就能漸漸看清遠處的東西。接著把前面的藥材製成丸或散劑,每天服用,一年之後,無論遠近都能看清楚。但是,在服藥期間,必須堅守戒色,這樣效果才會最好,否則只能收到一半的效果。

這個藥方是補命門的火,所以能助長陽氣。雖然助陽氣,但實際上也是在滋養陰氣,本身沒有其他的害處。只是擔心那些不能好好利用藥效的人,會借補陽氣來縱慾享樂,所以這樣告誡。

這個病症使用鑑遠湯也很好。

藥方:附子、北五味子(各約3.75克),熟地黃、葳蕤(各約37.5克),山茱萸(約18.75克)。用水煎服。

有人的眼睛疼痛,兩個瞳孔比黃精還大,看東西不準確,把小的看成大的。人們認為這是內熱引起的,卻不知道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又突然使用熱性的藥物和飲酒造成的。五臟六腑的精華,都上注於眼睛,而瞳孔更是精華所匯聚的地方。所以,精華充足,瞳孔就明亮;精華虧損,瞳孔就暗淡。看東西大小失真,是因為筋骨氣血的精華化為脈絡,向上連結到大腦。大腦發熱,瞳孔就會散大,而大腦之所以發熱,是因為吃了太多辛辣燥熱的食物。

酒是酒類中最熱的,而且它的性質又是散的,大腦中的精華最怕散而且很容易散開。用熱來加劇散失,大腦的氣又怎麼能安然無恙呢?必然會隨著熱而散開。大腦氣血既然發熱,就難以清涼,更難以安靜,所以想要瞳孔不散大是不可能的,又怎麼能看東西準確呢?治療方法以清熱益氣為主,而清熱必須滋陰,滋陰自然容易降火,然後在滋陰降火的基礎上佐以酸澀收斂的藥味,才能收斂散大的瞳孔。藥方用斂瞳丹:

熟地黃(約37.5克),山茱萸(約18.75克),白芍(約37.5克),當歸(約18.75克),黃連(約11.25克),五味子(約3.75克),人參(約11.25克),甘草(約3.75克),地骨皮(約18.75克),柴胡(約1.875克),柞木枝(約11.25克),陳皮(約1.875克),黃柏(約1.875克)。用水煎服。連續服用四劑,瞳孔就會逐漸縮小,再服用四劑,看東西就能準確了,服用一個月就能完全痊癒。

這個藥方在補血的同時能涼血,在扶正的同時能瀉邪,在不知不覺中祛除酒熱,在無形中收斂散失的精華,確實有種自然而然的奇妙效果,比東垣的治法更為神效。

這個病症使用束睛丹也有效。

藥方:熟地黃、白芍、麥冬(各約37.5克),人參(約18.75克),炒梔子、川芎(各約11.25克),北五味子(約3.75克)。用水煎服。服用十劑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