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中醫古代典籍:玉機微義
作者:徐彥純
朝代:明朝
基本介紹:
綜合性醫書。五十卷。明·徐彥純撰,劉宗厚續增。書成於1396年。徐氏原著撰於洪武初(1368),書名《醫學折衷》,立論以《內經》為本,旁採金元諸家學說以闡析中風、痿證、傷風、痰飲、滯下、泄瀉、瘧、頭痛、頭眩、咳逆、痞滿、吐酸、痓、癘風、風癇、破傷風、損傷,計17門。劉氏除對徐氏原撰17門病證內容有所補充外,又較有系統。此書流傳頗廣,影響亦大,現存大量明清刻本及日本刻本,仿其體例續增咳嗽、熱、火、暑、濕、燥、寒、瘡瘍、氣、血、內傷、虛損、喉痹、眼目、牙齒、腰痛、心痛、黃疸、痹、婦人、小兒等共33門,改名《玉機微義》。全書以內科雜病為主,分門詳述,有論有按,證方俱備。
重新編輯及補充內容:
《玉機微義》是一部綜合性醫書,由明朝醫家徐彥純撰寫,劉宗厚續增。全書五十卷,以內科雜病為主,分門詳述,有論有按,證方俱備。
《玉機微義》立論以《內經》為本,旁採金元諸家學說,內容豐富,體例嚴謹,是一部重要的醫學著作。
《玉機微義》原名《醫學折衷》,成書於洪武初年(1368年)。徐彥純在書中闡述了中風、痿證、傷風、痰飲、滯下、泄瀉、瘧、頭痛、頭眩、咳逆、痞滿、吐酸、痓、癘風、風癇、破傷風、損傷等17種病證的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方法。
劉宗厚在《玉機微義》成書後,對其內容進行了補充和增訂,並改名為《玉機微義》。劉宗厚在補充和增訂的過程中,吸收了金元諸家學說,使《玉機微義》內容更加豐富。
《玉機微義》流傳甚廣,影響很大。現存大量明清刻本及日本刻本,仿其體例續增咳嗽、熱、火、暑、濕、燥、寒、瘡瘍、氣、血、內傷、虛損、喉痹、眼目、牙齒、腰痛、心痛、黃疸、痹、婦人、小兒等共33門,改名《玉機微義》。
《玉機微義》是一部重要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原序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二 (1)
卷二 (2)
卷三 (1)
卷三 (2)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十二 (1)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五 (7)
卷五 (8)
卷五 (9)
卷六 (1)
- 卷六
- 泄瀉門 此門宜與滯下者
- 瀉痢生死脈法
- 仲景治利大法
- 東垣治利大法 按此並見滯下門
- 瀉分寒熱
- 論瀉痢有濕有熱有風有寒
- 論暴注屬火
- 論胃氣下降為飧泄
- 論春傷於風夏必飧泄
- 治風寒濕之劑
- 去積之劑
- 升發之劑
- 調補脾胃之劑
- 補腎之劑
- 治濕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