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七 (4)
卷十七 (4)
1. 治熱之劑
局方龍腦雞蘇丸治膈熱咳嗽或吐血衄血
方見熱門
甘露飲治男女血妄流溢或吐或咯衄血齒齦臭出血並治之
方見熱門
簡易選奇黃耆散治咳血成勞
黃耆 麥門冬 熟地 桔梗 白芍(各半兩) 甘草(四錢)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煎
按此手太陰足少陰藥也
白話文:
[局方龍腦雞蘇丸治療膈熱咳嗽或者吐血衄血。
相關方法見於熱門療法
甘露飲治療男女血不正常流出或吐出、咳出、鼻血出血,以及牙齦臭味出血等問題。相關方法見於熱門療法
簡易選奇黃耆散治療咳血導致的勞損。
黃耆、麥門冬、熟地、桔梗、白芍(各半兩)和甘草(四錢)。
以上藥物研磨後,每次服用半兩,用湯水煎煮。
根據這組藥方,可以知道它們是手太陰和足少陰經的藥物。]
濟生犀角地黃湯治鬱熱不解干經絡隨氣湧泄為衄血或清道閉塞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如鼻衄吐血不盡余血停留致面色痿黃大便黑者並宜服
犀角 生地黃 白芍 牡丹皮(等分)
上㕮咀每四錢水煎
按此足太陰藥也
良方四生丸凡吐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宜此
生荷葉 生艾葉 生柏葉 生地黃(等分)
上爛研丸如雞子大每一丸水煎服或用鹽湯化下河間生地黃散治鬱熱衄血咯血吐血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治因情緒抑鬱導致的熱病未解,堵塞經絡,隨氣流動而表現為鼻血或消化系統阻塞,導致胃部排出清色血液,如鼻血未盡,餘血留滯,造成面色蒼白、大便黑色的情況。對於這類症狀,適合服用【犀角地黃湯】。
- 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 生地黃:能清熱涼血、養血安神。
- 白芍:具有緩和疼痛、調理肝氣的作用。
- 牡丹皮:清熱涼血,涼血消瘀。
以上各味藥材等量,先切碎再煎煮,每次取四錢量即可。
按照這點,這是針對足太陰經的藥方。
【四生丸】適用於鼻血、口腔出血等情況,當體內陽氣過盛,使血液運行無序時,使用此方有療效。
- 生荷葉:清熱利水,止血。
- 生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 生柏葉:清熱涼血,止血。
-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血安神。
以上各味藥材等量,混合後研磨成丸,大小約如雞蛋,每次服用一丸,用清水煎煮後飲服,也可用鹽水調服。河間的【生地黃散】,同樣適用於治療情緒抑鬱引起的鼻血、咳嗽出血、吐血。
枸杞 柴胡 黃連 地骨皮 天門冬 白芍 甘草 黃芩 黃耆 生地黃 熟地黃(等分)
上㕮咀水煎服下血者加地榆
按此二方手足少陰太陰藥也
局方槐角丸治五種腸風下血痔痿脫肛下血並宜服之
槐角(炒一兩) 地榆 黃芩 當歸 防風 枳殼(麵炒各半斤)
白話文:
枸杞、柴胡、黃連、地骨皮、天門冬、白芍、甘草、黃芩、黃耆、生地黃、熟地(各等份)。
上等份的藥材切細,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出血,可加入地榆。
這兩個方子是針對手足少陰及太陰的藥物。
局方槐角丸可以治療五種腸風下血、痔瘡、脫肛和下血的情況,適合服食。
材料:槐角(炒至一兩)、地榆、黃芩、當歸、防風、枳殼(麵炒各半斤)。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四十丸空心米飲下
按此雖有治風例而性味辛苦寒故從熱劑少陽藥也
秘方枳殼湯治便血下血
枳殼(一兩面炒) 黃連(一兩以槐花四兩同炒去花不用)
上二味水煎取濃食前溫服
按此又氣例藥也
白話文:
上文中提到的藥方如下:
-
一種酒糊丸,大小類似梧桐籽,每次服用約30到40粒。在空腹時,用米飲送服。
-
此方雖有治療風症的方法,但因其性味屬苦、辛、寒,所以從熱性藥物的角度來看,它應該被歸類於少陽藥。
-
祕方枳殼湯,用於治療便血和下血癥狀。
- 枳殼(一兩,需炒熟後使用)
- 黃連(一兩,與四兩槐花一同炒製,炒後去掉槐花部分)
將上述兩種材料用水煎煮,取濃厚的汁液,在餐前溫熱後服用。
- 此方是基於氣理療法的藥方。
2. 治火之劑
黃連解毒湯
大金花丸
方並見火門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大金花丸和方都見於火門。這裡的"火門"應該是指中醫典籍或相關治療指南。黃連解毒湯和大金花丸都是傳統中藥方劑,具體用法和適用症狀請參照專業中醫意見。
3. 理氣之劑
三因茯苓補心湯治心氣虛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黃瘁,五心煩熱,咳嗽唾血
半夏 前胡 紫蘇 茯苓 人參 枳殼(炒) 桔梗 甘草 乾葛(各半兩) 當歸(一兩三錢) 川芎(三分) 陳皮 白芍(各二兩) 熟地黃(一兩半)
白話文:
【茯苓補心湯】治心氣虛弱導致血液無法儲存,導致臉色黃而憔悴,五心煩熱,咳嗽吐血。
【半夏】、【前胡】、紫蘇、【茯苓】、【人參】、【枳殼】(炒)、【桔梗】、【甘草】、乾葛(各半兩)、【當歸】(一兩三錢)、【川芎】(三分)、【陳皮】、【白芍】(各二兩)、【熟地黃】(一兩半)。
上㕮咀,每半兩入薑棗煎。
本事槐角散治腸胃不調,脹滿下血
蒼朮 厚朴 陳皮 當歸 枳殼(各一兩) 槐角(二兩) 甘草 烏梅(各半兩)
上㕮咀,每五錢水煎服。
按以上又氣血藥也,然三因方雖云補劑而雜以發表之藥,姑存之,收入此理氣例。
白話文:
「取以上各味藥物磨成粉末,每半兩加入薑和大棗一同煎煮。原本的槐角散用於治療腸胃功能紊亂、腹脹以及便血的情況。
主要成分包括:蒼朮、厚朴、陳皮、當歸、枳殼(各一兩)、槐角(二兩)、甘草、烏梅(各半兩)。
取以上粉末,每次取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按照這個配方,它既是調理氣血的藥方,但三因方雖然被稱為補益之劑,卻混有發汗解表的藥物,這裡暫且保留,納入理氣的範疇。」
4. 補劑
濟生雞蘇散治勞傷肺經唾內有血咽喉不利
雞蘇葉 黃耆 生地黃 阿膠(炒) 貝母 白茅根(各一兩) 桔梗 麥門冬 蒲黃 甘草(各半兩炒)
上㕮咀每四五錢入姜煎
歸脾湯治思慮傷脾不能統攝心血以此致妄行或吐血下血
白話文:
【濟生雞蘇散】治勞傷肺經,咳嗽帶血,咽喉不適。
- 鳥蘇葉
- 黃耆(1兩)
- 生地黃(1兩)
- 阿膠(炒過,1兩)
- 柑橘貝母
- 白茅根(1兩)
- 桔梗(1兩)
- 麥門冬(8分之1斤)
- 蒲黃(1兩)
- 甘草(半兩,炒過)
以上材料磨碎,每次煎煮約4至5錢,加入生薑一起煎煮。
【歸脾湯】治因思慮過度傷害脾臟,導致血液不能被正常控制,由此引發的異常出血,如吐血、下血等。
白朮 茯神 黃耆 龍眼肉 酸棗仁(各一兩) 人參 木香(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上㕮咀每四五錢入棗姜煎
東垣麥門冬飲子治吐血久不愈者
五味子(十個) 麥門冬(去心) 黃耆(各一錢) 當歸身 人參 生地黃(各半錢)
上㕮咀水煎服
白話文:
-
白朮、茯神、黃耆、龍眼肉、酸棗仁(各一兩)、人參、木香(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上述藥材研磨後,每次取四至五錢,加入紅棗和薑片一起煎煮。
-
東垣麥門冬飲子治療長期吐血未愈者 五味子(十個)、麥門冬(去心)、黃耆(各一錢)、當歸身、人參、生地黃(各半錢) 上述藥材研磨後,加水煎煮,服用。
請注意,藥物使用前應諮詢專業中醫師,以確定是否適合您的身體狀況,以及正確的用法與用量。
金匱赤豆當歸散治先血後糞此近血也
赤豆(浸出芽) 當歸
上二味為散漿水調服
三因伏龍肝湯治先糞後血此遠血也
伏龍肝(半斤) 甘草(炙) 白朮 阿膠 黃芩 熟地黃(各三兩)
上㕮咀每四五錢水煎服
發灰散治小便尿血或便前便後亦遠近之謂也發灰
上一味每二錢以米醋二合湯少許服井花水調亦得
白話文:
【金匱赤豆【當歸散】治療先有出血後有大便,這稱為「近血」。
赤豆(浸泡至生根)和當歸。
以上兩種材料研磨成散粉,用麥芽汁調和服用。
【三因【伏龍肝湯】治療先有大便後有出血,這稱為「遠血」。
伏龍肝(半斤)、甘草(炙)、白朮、阿膠、黃芩和熟地黃(各三兩)。
以上材料切碎,每次約四五錢的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發灰散】治療小便出血,或者在大小便前後出現出血,這也被稱為「遠近之謂也發灰」。
以上僅有一味材料,每次二錢,用米醋二合、少量的湯或是井花水調和服用。】
玉屑膏治尿血
黃耆 人參(等分)
上為末用蘿蔔大者切一指厚四五片蜜淹少時蜜炙乾盡蜜二兩為度勿令焦點藥末吃不以時仍以鹽湯送下
按以上諸方平補藥也然病體亦有寒熱氣積等因不同用者自宜求責
白話文:
【玉屑膏】治療尿血:
黃耆、人參(比例相同)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使用大蘿蔔,切成約一公分厚,四到五片,用蜂蜜浸泡後,再用蜂蜜煎烤至蜂蜜完全蒸發,確保蜂蜜量在二兩左右,但不要讓它燒焦。服用時,可以不用特定時間,並可以用鹹水送服藥粉。
參考以上的各個方子,都是平和補益的藥物。然而,患者體質也可能存在寒熱、氣血積聚等不同因素,使用這些藥物時,使用者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