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 (1)
卷十 (1)
1. 卷十
2. 火門
3. 內經敘火為諸證
4. 論相火動為諸證
丹溪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而變陰,靜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質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動而見,故謂之相。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
其所以恆於動者,皆相火助之為也。見於天者,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之氣也。具於人者,寄於肝腎一部。肝屬木,而腎屬水也。膽者肝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心胞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天之火雖出於木水,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龍,非蟄海,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也,動而為火者也。腎肝之陰,悉其相火,人而同乎天也。或曰:相火天人所同,何東垣為元氣之賊?又曰:火與元氣不相兩立,一勝則一負。然則如之何?則可使之無勝負乎?曰:周子曰: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萬事出。
有知之後,五者之性,為物所感,不能不動,謂之動者,即內經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君火之氣,經以暑與熱言之;相火之氣,經以火言之。蓋表其暴悍酷烈,有甚於君火者也。
故曰:相火元氣之賊。周子又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朱子亦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此善處乎火者。人心聽命於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靜,彼五火將寂然不作,而相火者,惟有裨補造化,而為生生不息之運用。爾何賊之有?或曰:內經相火注言少陰少陽矣,未曾言及厥陰太陽,而吾子言之何也?曰:足太陽少陰,東垣嘗言之矣。治以炒柏,取其味辛,能瀉水中之火是也。
戴人亦言膽與三焦尋火,治肝和胞絡,都無異。此歷指龍雷之火也。予亦備述天人之火,皆生於動,如上文所云者,實推廣二公之意也。或曰:內經言火者不一,往往於六氣中見之,言臟腑者未之見也。二公豈他有所據耶?子能為我言之乎?經曰: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之動而為變者。
岐伯歷舉病機一十九條,而屬火者五。此非相火為病之出於臟腑者乎?考之內經:少陽病為瘛瘲,太陽病時眩僕,少陰病瞀暴喑鬱冒,不知人,非諸熱瞀瘈之屬火者乎?少陽病惡寒鼓慄,膽病振寒,少陰病灑淅惡寒振慄,厥陰病灑淅振寒,非諸振鼓慄如喪神守之屬火者乎?少陽嘔逆厥氣上行,膀胱病沖頭痛,太陽病厥氣上衝胸,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少陰病氣上衝胸嘔逆,非諸逆衝上之屬火者乎?少陽病譫妄,太陽病譫妄,膀胱病
白話文:
丹溪說:太極運動而產生了陽,靜止而產生了陰。陽在動中轉變,陰在靜中聚合,從而產生了水、火、木、金、土,各自具有獨特的特性。其中,火有兩種:一種是君火,即人間的火;另一種是相火,即天上的火。火的本質是內在的陰,外顯的陽,主導著運動。因此,所有的運動都可以歸屬於火。
從名稱上講,由形質生成,配合五行的,我們稱之為君;從位置上講,生於虛無,守護位置,秉承使命,因運動而顯現的,我們稱之為相。天主要負責生命的創造,所以總是處於運動狀態;人有了生命,也總是處於運動之中。
讓人能持續運動的原因,都是相火在輔助。在天界,這表現為龍雷的閃電,那是木的氣息;或是海洋的波浪,那是水的氣息。在人身上,這寄寓在肝和腎兩個部位。肝屬木,腎屬水。膽是肝的腑,膀胱是腎的腑,心胞絡是腎的配對,三焦以焦的方式運作,下焦掌管肝和腎的分工,這些都是陰性的,位於下方的部位。沒有這種火,天無法創造生命,人無法生存。
天界的火雖然源自木和水,但其根本來自地。所以,如果沒有潛藏的龍,沒有沉睡的海,雷就無法鳴響,無法飛翔,無法激起波浪。鳴響,飛翔,激起波浪,這些都是運動,都是火的表現。腎和肝的陰性,全都是相火,人和天的規律是一樣的。有人問:相火在天界和人間都存在,為什麼東垣會稱它為元氣的敵人?又說:火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一方強大,另一方就會弱小。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才能讓它們不分勝負?
回答是:周子說:神識啟發智慧,五感受到外界刺激,萬事萬物便應運而生。有了智慧後,五感受到外界刺激,無法不動,所謂的動,就是內經中的五種火。相火容易被激發,五感的陽性之火相互煽動,就會妄動。火因妄想而起,變化莫測,隨時都在煎熬著真正的陰性。陰虛就會生病,陰盡就會死亡。君火的特性,經典用暑和熱來描述;相火的特性,經典用火來描述。這是因為相火的猛烈和殘酷,比君火更甚。
所以說:相火是元氣的敵人。周子還說:聖人以公正、仁義為原則,以靜為主。朱子也說:必須讓道德之心成為身體的主宰,而肉體之心則要服從道德之心。這就是善於處理火的人。當肉體之心服從道德之心,又能保持靜態,那些五火將不會輕易出現,而相火只會補充自然法則,為永不停息的生命活動提供動力。這樣,相火還有什麼可被稱為敵人的呢?
有人問:內經中對相火的註釋,只提到少陰和少陽,並未提及厥陰和太陽,你為什麼要提到這些呢?回答是:足太陽和少陰,東垣曾經討論過。治療方法是炒柏,因為它的味道辛辣,能瀉去水中的火。戴人也談到了膽和三焦的火,治療肝和心胞絡,這都沒有什麼不同。這些都是在討論龍雷之火。我也詳細描述了天界和人間的火,它們都是由運動產生的,正如上面所述,實際上是在擴展前兩位的思想。
有人問:內經中對火的描述不止一種,往往在六氣中看到,但並未在臟腑中看到。這兩位先賢是否另有根據?你能為我解釋一下嗎?經典說:所有疾病都源於風、寒、暑、濕、燥、火的運動和變化。岐伯列出了19種疾病機制,其中5種與火有關。這不是相火導致臟腑疾病的證據嗎?
考察內經:少陽病會引起抽搐,太陽病會引起眩暈和昏倒,少陰病會引起眼睛模糊、突然失聲和意識模糊,這些不都是屬於火的熱性疾病嗎?少陽病會引起惡寒和戰慄,膽病會引起寒冷和戰慄,少陰病會引起寒冷和戰慄,厥陰病會引起寒冷和戰慄,這些不都是屬於火的戰慄和精神混亂的疾病嗎?少陽病會引起嘔吐和逆氣上升,膀胱病會引起頭痛,太陽病會引起逆氣上升至胸部,少腹控制睪丸並牽拉腰部和脊椎向上衝擊心臟,少陰病會引起氣上衝胸和嘔吐,這些不都是屬於火的逆氣上升的疾病嗎?少陽病會引起妄想,太陽病會引起妄想,膀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