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4)

1. 調理之劑

金匱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諸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人夢交

桂枝 白芍 生薑(各三錢) 甘草(一錢) 大棗(一枚) 龍骨 牡蠣(各三錢)

上㕮咀水煎食前服

小建中湯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桂枝 甘草(炙各三錢) 大棗(二枚) 白芍 生薑(二錢) 阿膠(炒一合)

白話文:

金匱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用於治療脈象芤、動、微、緊等症狀,以及男性失精、女性夢見交合的情況。

桂枝(三錢)、白芍(九錢五分)、生薑(三錢)、甘草(一錢)、大棗(一枚)、龍骨(三錢)、牡蠣(三錢)。以上藥物均需切碎後加水煎煮,在飯前服用。

小建中湯用於治療虛勞引起的內臟緊張、心悸、出血、腹痛、失精、四肢痠痛、手腳煩熱、咽乾口渴的情況。

桂枝(三錢)、甘草(炙,三錢)、大棗(二枚)、白芍、生薑(二錢)、阿膠(炒,一合)。以上藥物均需切碎後加水煎煮。

上㕮咀水煎

黃耆建中湯治虛勞裡急諸不足

前方加黃耆(二錢)

炙甘草湯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二錢炙) 桂枝 生薑(各一錢半) 麥門冬(一合) 麻子仁(一合) 人參 阿膠(各一錢) 大棗(二枚) 生地黃(三錢)

上㕮咀水煎入酒些小,日作三四料服

局方人參養榮湯

白話文:

上等的草藥研磨後加水煎煮。

黃耆建中湯,用於治療虛弱症狀,如疲勞、內臟不適等各種不足之症狀。

在原方中加入黃耆(兩錢)。

炙甘草湯,用於治療虛弱症狀伴隨出汗、胸悶,脈搏緊張或跳動不規則,活動時無異常,預測在不到一百天內可能出現危急情況,預計十一天內死亡。

甘草(兩錢炙)、桂枝、生薑(各一錢半)、麥門冬(一合)、麻子仁(一合)、人參(各一錢)、阿膠、大棗(二枚)、生地黃(三錢)。

將上述草藥研磨後加水煎煮,並加入少量酒,每天分三次服用。

局方人參養榮湯。

方見熱門

按以上諸方並太陽例藥也十味人參散

人參黃耆散

東垣補中益氣湯

方並見熱門

益胃升陽湯,血脫益氣,古聖人之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氣,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舉世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理,故先理胃氣,人之身內谷為寶

前方加炒曲(一錢半) 生黃芩(瀉盛暑之伏庚金肺逆,每服少許,秋涼去之)

白話文:

  1. 方見熱門:這裡指的是方子(藥方)在熱門的討論或使用情況。

  2. 按以上諸方並太陽例藥也十味人參散:這句描述了根據上述方子,像是太陽的例子,使用了十味人參散。人參散是一種以人參為主的中藥方。

  3. 人參黃耆散:這是另一個藥方,主要成分是人參和黃耆。

  4. 東垣補中益氣湯:這是一個補中益氣的湯方,來自東垣的藥方集。

  5. 方並見熱門:這個方子也在熱門的討論中被提及。

  6. 益胃升陽湯:這是一個有益於胃部、提升陽氣的湯方。

  7. 血脫益氣,古聖人之法也:意思是補充氣血是古人的治療原則。

  8. 先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氣:這表示首先需要補充胃部的氣息來幫助新陳代謝。

  9. 故曰陽生陰長:這是說,當陽氣生起時,陰氣也會自然增長。

  10. 諸甘藥為之先務:這表示各種甘味的藥物是治療的首要工作。

  11. 親之身內谷為寶:意思是人體內的食物是寶貴的資源。

  12. 前方加炒曲(一錢半) 生黃芩(瀉盛暑之伏庚金肺逆,每服少許,秋涼去之):這部分描述了在前面的方子上添加了炒曲和生黃芩。炒曲可以幫助消化,生黃芩則可以清熱解毒,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用來對抗肺部的不適。但隨著季節轉換到秋天,就不需要繼續服用生黃芩了。

上㕮咀水煎

按以上諸方並少陽例藥也,東垣雲表虛用桂枝黃耆,裡虛用人參芍藥,以上方有兼用者,治表裡俱虛也,然觀其法有辛溫甘溫甘寒主治之別,苦寒酸苦之佐,升降奇耦之意皆異者,蓋虛中有兼寒兼熱,或氣虛血虛,陰陽氣血俱不足,或陰虛陽虛,虛脫與夫胃氣下陷,精神不足等因不同故也,用者當細分之,補氣之劑

嚴氏耆附湯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

黃耆(蜜炙) 附子(炮等分)

上咀每四錢加生薑煎

參附湯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白話文:

上㕮咀水煎

這部分包含了多個古方,東垣指出,這些方子都是針對虛症的。桂枝和黃耆用於表虛的情況;人參和芍藥用於裡虛的情況。這些方子有可能同時用到,用於治療表裡俱虛的情況。然而,觀察這些方法,可以發現他們在主要治療原則(如辛溫、甘溫、甘寒)、輔助藥物(如苦寒、酸苦)以及升降奇偶的意圖上都有所不同。這是因為虛症中可能包含寒熱共存,或者氣虛、血虛,陰陽氣血都不足,或者陰虛、陽虛,虛脫以及胃氣下陷、精神不足等不同原因。使用這些方子的人應該細心分辨病因,再進行適當的補氣治療。

嚴氏的「耆附湯」用於治療氣虛、陽弱,以及虛汗不斷,四肢疲倦的情況。

黃耆(蜜炙) 附子(炮製,等量)

這部分方子需要切碎後,每次取四錢,加上生薑煎煮。

「參附湯」用於治療真正陽氣不足的情況,包括上氣喘息、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症狀。

人參(半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咀分作三服加生薑煎

按此二方少陰例藥也

四君子湯治肺損皮聚而毛落,宜此益氣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上㕮咀水煎服

濟生茯神湯治脈虛極,或咳則心痛喉中介或腫

茯神 人參 遠志 通草 麥門冬 黃耆 桔梗 甘草(等分)

上㕮咀每半兩入姜煎

白話文:

人參(半兩) 附子(炮後去掉皮和芽一兩)

這兩個配方都是根據少陰理論的藥方。

四君子湯治療肺部損傷導致皮膚聚積和毛髮脫落,這種情況適合用這個補氣的藥方。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加水煮沸服用。

濟生茯神湯治療脈搏極度虛弱,或者咳嗽時心痛,喉間有阻塞或腫脹的情況。

茯神 人參 遠志 通草 麥門冬 黃耆 桔梗 甘草(等量)

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每次取半兩加入薑煮沸後服用。

2. 補血之劑

四物湯滋榮血不足

方見婦人門

當歸補血湯

方見熱門

按此二方滋榮氣藥也

丹溪大補丸降陰火補腎水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 熟地(酒蒸) 敗龜板(酥炙黃為末各六兩)

上為末豬脊髓和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補陰丸

黃柏(半斤鹽酒炒) 知母(酒浸炒) 熟地黃(各三兩) 敗龜板(四兩酒浸炙) 白芍(炒)陳皮 牛膝(各二兩) 鎖陽 當歸(各一兩半) 虎骨(一兩酒浸酥炙)

白話文:

【四物湯】滋養血不足,詳細內容可見於婦科門診。

【當歸補血湯】用來補充血液,詳細內容可見於熱門門診。

按照這兩方,它們都是用滋養氣血的藥材。

丹溪的大補丸能降低陰火,補腎水。

  • 黃柏(炒至褐黑色)與知母(以酒浸泡後再炒)各取四兩。
  • 熟地(以酒蒸過)與龜板(酥油炙烤至黃色後磨成粉末)各取六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與豬脊髓和煉製的蜂蜜混合,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七十丸,並以淡鹽水送服。

【補陰丸】具備補充陰液的效果,其成分包括:

  • 黃柏(半斤,以鹽與酒炒過),
  • 知母(以酒浸泡後再炒),
  • 熟地黃(各取三兩),
  • 龜板(四兩,以酒浸泡後再炙烤),
  • 白芍(炒過),
  • 陳皮,
  • 牛膝(各取二兩),
  • 鎖陽,
  • 當歸(各取一兩半),
  • 虎骨(一兩,以酒浸泡後再酥油炙烤)。

上為末酒煮羊肉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鹽湯下冬加乾薑半兩

按此二方滋陽之藥也

白話文:

上文中提到的藥方是用來滋養陰陽的。具體內容如下:

  • 將羊肉磨成粉末,與酒一起煮沸,做成大小類似桐子的大丸狀,每次服用約五六十個,可用鹽水送服。冬季時,可以增加乾薑的份量至半兩。

這兩個藥方都是用來滋養陽氣的。

3. 補氣血之劑

局方十全大補湯治心肺損及胃損,飲食不為肌膚。

方見熱門

十四味建中湯治榮衛失調,血氣不足,勞損形體瘦弱,短氣嗜臥。

當歸 白芍 白朮 麥門冬 黃耆 甘草(炙) 蓯蓉 人參 川芎 官桂 半夏 熟地 茯苓(各半錢) 附子(三分)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心肺功能損傷以及胃部損傷,使得飲食無法被身體吸收,養分無法供應到肌膚。

【十四味建中湯】適用於榮衛系統失調,血氣不足,導致勞累使身體形態變瘦弱,產生呼吸困難和嗜睡的症狀。

成分:

  • 當歸:活血調經,滋陰養血。
  • 白芍:平肝調經,緩急止痛。
  • 白術:健脾燥濕,化痰消積。
  • 麥門冬:養陰潤肺,清心除煩。
  • 黃耆:補中益氣,固表止汗。
  • 甘草:調和諸藥,解毒利咽。
  • 蓯蓉:溫陽散寒,強筋骨。
  • 人參:大補元氣,益氣固表。
  • 川芎:活血行氣,止痛。
  • 官桂:溫中散寒,引火歸元。
  • 半夏: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 熟地:滋補腎精,填精益髓。
  •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安神。
  • 附子:回陽救逆,散寒止痛。

所有藥材均以半錢計量,附子則以三分計量。

上㕮咀作一服,入薑棗煎,食前服。

按此並手足三陰藥也。

養氣丹治諸虛百損,真陽不固,上實下虛,氣不升降,一切體弱氣虛之人。

禹餘糧石 紫石英 赤石脂 代赭石 磁石 以上各煅法見局方

附子(二兩) 肉蓯蓉(一兩半) 當歸 茴香 破故紙 木香 肉桂 巴戟 肉豆蔻 丁香 山藥 鹿茸 白茯苓 沉香 遠志(並制) 乳香 五靈脂 沒藥 硃砂 陽起石(煅) 鍾乳粉(並別研各一兩)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按照以下比例準備:

  • 養氣丹治療各種虛弱病症,包括真陽不固、上實下虛、氣不升降等問題,適用於所有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的人羣。

  • 禹餘糧:石頭

  • 紫石英:礦物

  • 赤石脂:礦物

  • 代赭石:礦物

  • 磁石:礦物 上述藥材需要按照局方中的方法進行煅製。

  • 附子:二兩

  • 肉蓯蓉:一兩半

  • 當歸:調和血液

  • 茴香:調理消化

  • 破故紙:補腎固精

  • 木香:調和脾胃

  • 肉桂:溫暖身體

  • 巴戟:補腎壯陽

  • 肉豆蔻:調理腸胃

  • 丁香:溫暖消化系統

  • 山藥:補脾益肺

  • 鹿茸:滋補腎陽

  • 白茯苓:利水消腫

  • 沈香:調和氣息

  • 遠志:安神定志

  • 乳香:活血止痛

  • 五靈脂:活血化瘀

  • 沒藥:活血止痛

  • 紅色硃砂:清心安神

  • 陽起石:補腎壯陽(煅製)

  • 鍾乳粉:補腎壯陽(單獨研磨)

所有藥材需要按照配方要求進行混合,然後按照以下步驟煎煮:

  • 將藥材加入水中,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煎,直至剩下約一碗的濃度。
  • 加入姜和大棗一起煎煮。
  • 在餐前空腹時服用。

上同碾為細末,糯米粉糊為丸。

按此固滑脫,鎮虛逆,復陽助陰藥也。出太陽例,古方類此者甚多,姑存此一法。如真氣結薄,氣不升降,陰寒濕勝,胃冷肝虛者,非此藥不可蓋宜重劑劫之是也。然有陰陽兩虛,濕熱自甚,元氣下陷,津液涸竭,氣血無所滋養,濁陰下溜,虛火上乘,惟宜調之補之以輕清之劑者,此方安能盡其變乎?用者自宜詳審。

金匱腎氣丸治形體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下血。

乾山藥 山茱萸肉(各四兩)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

白話文:

上部的草藥需要研磨成細末,然後用糯米粉製成藥丸。

這種藥物主要用於固守和緩解滑脫的情況,鎮定虛弱和逆轉的狀況,並促進陽氣的提升和陰氣的補充。在太陽的治療理論中,這種類型的藥方非常多,這裡暫且保留一種方法。如果一個人的真正能量薄弱,氣息不能正常升降,陰寒濕氣過重,胃部寒冷且肝臟虛弱,那麼這種藥物就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對於那些同時存在陰陽雙重虛弱,濕熱過盛,元氣下降,津液枯竭,氣血無法滋養,渾濁的陰氣下洩,虛火上行的情況,這種藥方可能無法完全應對。使用這種藥物的人應該詳細審視自己的情況。

金匱的腎氣丸適用於身體瘦弱、無力且經常感到疲倦的人羣,腎氣長期虛弱導致長期的憔悴和疲憊,夜晚出汗發熱,五臟俱損,瘦弱且有出血的情況。

所需草藥如下:

  • 幹山藥(四兩)
  • 山茱萸肉(四兩)
  • 澤瀉(三兩)
  • 牡丹皮(三兩)
  • 白茯苓(三兩)
  • 熟地黃(八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溫水下。拔萃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 熟地黃 人參(各半兩) 黃柏(炒三兩) 砂仁(一兩半) 甘草(七錢半炙,一方無)

上為細末,水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心送丸下。除前三味,五臟治要作鳳髓丹。

按此二方足少陰,手太陰藥也。

機要八物湯治心肺虛損,皮聚而毛落,血脈虛損,婦人月水愆期,宜益氣和血。

四君子合四物湯。

按此手足太陰少陰藥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兩個中醫藥方:「拔萃三才」和「機要八物湯」。

「拔萃三才」,主要成分包括:天門冬、熟地黃、人參、黃柏、砂仁和甘草。這些成分經過加工後研磨成粉末,再用水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五六十顆,空腹時用溫水吞服。這個藥方主要針對足少陰和手太陰經絡的問題,具有清熱降火、滋補腎水的效果。

另一個藥方是「機要八物湯」,主要目的是治療心肺虛弱,皮膚乾燥脫落,血液脈絡虛弱,婦女經期不調等問題。它結合了「四君子」和「四物湯」的成分,這兩個方子都是手足太陰和少陰經絡的常用藥方,主要功能是補充氣血。

請注意,這些藥方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並遵循適當的劑量和服用方法,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