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五 (18)
卷五 (18)
1. 治寒之劑
皆治寒疝之要方也。
金匱烏頭桂枝湯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者。
烏頭(蜜一斤煎減半,去滓三個) 桂枝(湯煎解蜜半兩)
上每服三合,不知二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也。若自汗出,脈沉弦者,止用烏頭煎。
按此用桂枝,因身疼痛兼表有寒也,太陽例藥。
二因大烏頭桂枝湯治風寒疝氣,腹中刺痛,手足不仁,身體拘急不得轉側,或致陰縮。
大烏頭(五個,去皮尖蜜煎過洗切) 桂心 白芍(各三錢) 甘草(一錢)
上㕮咀,每四錢入薑棗煎。
補腎湯治寒疝入腹,小腹疼痛,時復泄瀉,胸膈痞塞。
人參 茯苓 黃耆 附子(炮) 白朮(各一兩) 沉香(四錢) 木瓜(一兩半) 羌活(半兩) 甘草(炙) 川芎(各二錢) 紫蘇(三錢)
上㕮咀,每三四錢入薑棗煎。
局方奪命丹治遠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抓成瘡。
吳茱萸(淨一斤四兩,用酒醋湯童便各浸過一宿焙乾) 澤瀉(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茱萸內消丸治腎經虛弱,膀胱為邪氣所搏結成寒疝,陰㿗偏大。
山茱萸(去核) 陳皮 吳茱萸 馬藺花 木香 肉桂 山藥 川楝子 青皮 茴香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百一選方十補丸治小腸寒疝。
附子(一兩,用防風一兩,銼鹽四兩,黑豆一合同炒,取附子去皮尖用) 葫蘆巴 木香 巴戟肉 川楝肉 官桂 玄胡 蓽澄茄 舶上茴香 破故紙(炒各一兩)
上為末,糯米粉酒打糊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五十丸空心酒下。
葫蘆巴丸治小腸氣,蟠腸氣,奔豚疝氣,偏墜陰腫,小腹有形如卵,上下來去痛不可忍,或絞結繞臍攻刺嘔吐者。
葫蘆巴(炒一斤) 大巴戟(炒六兩) 川楝子(炒一斤二兩) 吳茱萸(湯洗七次炒十兩) 川烏(炮去皮六兩) 茴香(二十兩炒)
上末,酒糊丸梧子大,每十五至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按此與前方加減不同,故兩存之。
寶鑑沉香桂附丸治中氣虛弱,其脾胃虛寒,臟腑積冷,心腹疼痛,手足厥逆,冷便利無度,七疝引痛不可忍,喜熱熨少緩者。
沉香 附子(炮) 川烏(炮) 乾薑(炮) 良薑 官桂 吳茱萸(湯炮去苦水) 茴香(炒各一兩)
上為末,好醋煮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至七八十丸空心米飲下。
按以上諸方,皆治寒疝之要方也。
白話文:
這些都是治療寒疝的主要方劑。
金匱烏頭桂枝湯用於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疝氣,症狀包括腹部劇痛、四肢冰冷麻木,以及身體疼痛,即使使用灸法、針刺或其它藥物都無法緩解的情況。
烏頭(需先用一斤的蜂蜜煎煮至量減半,去掉渣滓後剩下三個)和桂枝(用湯煎煮以去除蜂蜜的半兩)。這種藥每次服用三合,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增加到二合,有效的反應會使人感到像醉酒一樣,如果有嘔吐反應則表示藥效已達病竈。如果病人自汗,脈象顯示沉弦,則只使用烏頭煎。
此處使用桂枝是因為患者同時有身疼痛和表寒的症狀,這是太陽經的常規用藥。
二因大烏頭桂枝湯用於治療由風寒引起的疝氣,症狀包括腹部刺痛、四肢麻木、身體僵硬難以轉動,甚至導致陰部收縮。
大烏頭(五個,去皮尖後用蜂蜜煎煮,再清洗切片)、桂心、白芍(各三錢)、甘草(一錢)。這些藥材切碎後,每次使用四錢,加入薑棗煎煮。
補腎湯用於治療寒疝進入腹部,引起小腹疼痛,時常伴有腹瀉,胸膈部位有阻塞感。
人參、茯苓、黃耆、炮製過的附子、白朮(各一兩)、沉香(四錢)、木瓜(一兩半)、羌活(半兩)、炙甘草、川芎(各二錢)、紫蘇(三錢)。這些藥材切碎後,每次使用三四錢,加入薑棗煎煮。
局方奪命丹適用於長期或近期出現的小腸疝氣,症狀包括疝氣偏側下垂,抽搐疼痛,腹部下方有撮痛感,導致昏亂,以及外生殖器腫脹硬化,逐漸增大,間隙處濕癢被抓成瘡。
吳茱萸(淨重一斤四兩,用酒、醋、湯、童便各浸泡一夜,然後烘乾)、澤瀉(二兩)。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服用五十粒,用鹽湯吞服。
茱萸內消丸適用於腎臟虛弱,膀胱被邪氣侵襲,結成寒疝,陰囊偏大的情況。
山茱萸(去核)、陳皮、吳茱萸、馬藺花、木香、肉桂、山藥、川楝子、青皮、茴香。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服用五十粒,用溫酒吞服。
百一選方十補丸適用於小腸寒疝。
附子(一兩,用防風一兩、銼鹽四兩、黑豆一合同炒,取出附子去皮尖後使用)、葫蘆巴、木香、巴戟肉、川楝肉、官桂、玄胡、蓽澄茄、舶上茴香、破故紙(炒各一兩)。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糯米粉和酒打成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表面裹上硃砂,每次空腹服用五十粒,用酒吞服。
葫蘆巴丸適用於小腸氣、蟠腸氣、奔豚疝氣、疝氣偏側下垂、陰部腫脹、小腹有如卵石般的硬塊,上下移動劇痛難忍,或絞結繞臍攻擊,引發嘔吐。
葫蘆巴(炒一斤)、大巴戟(炒六兩)、川楝子(炒一斤二兩)、吳茱萸(湯洗七次,炒十兩)、川烏(炮去皮六兩)、茴香(二十兩,炒)。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服用十五到二十粒,用溫酒吞服。
寶鑑沉香桂附丸適用於中氣虛弱,脾胃虛寒,臟腑積冷,心腹疼痛,手腳冰涼,冷利無度,七種疝氣引起的劇烈疼痛難忍,偏好熱敷才能稍微緩解的情況。
沉香、炮製過的附子、炮製過的川烏、炮製過的乾薑、炮製過的良薑、官桂、湯炮製過的吳茱萸(去除苦水)、茴香(炒各一兩)。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好醋煮成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服用五十到七十粒,用米飲吞服。
以上所有方劑,都是治療寒疝的重要方劑。
2. 治濕之劑
元戎加味五苓散治疝氣卒痛小便澀
本方加川楝(一分)
上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一二錢。
按:此滲泄之劑也。
白話文:
[治療水濕的藥方]
使用增強版的元戎五苓散來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疼痛以及小便不暢。
在這個處方中加入川楝子(用量為一分)。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空腹時用米湯調和一到二錢服用。
說明:這是一個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的藥方。]
3. 攻下之劑
局方三白散治膀胱蘊熱,濕熱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 桑白皮(炒) 木通 白朮 陳皮(各半兩)
上末每二錢薑湯調下,空心服。
復元通氣散
舶上茴香 穿山甲(蛤粉炒,各二兩) 陳皮 牽牛末(炒) 玄胡 甘草(炒,各一兩) 木香(一兩半)
上細末,每一大錢,熱酒食前調下。
戴人禹功散
黑牽牛(頭末四兩) 茴香(炒,一兩)
上為末,以生薑自然汁調一、二錢,臨睡服,或加白朮一兩。
寶鑑控引睪丸,治小腸病結上而不下,痛引心臆。
茴香 川楝實(各炒) 石茱萸 陳皮 馬藺花(醋炒,各一兩) 芫花(醋炒,半兩)
上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茴香楝實丸,治陰疝痛不可忍及小腸氣痛。
川楝(炒) 茴香(炒) 山茱萸 石茱萸 吳茱萸 青皮 陳皮 芫花(醋炒) 馬蘭花(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溫酒送下,食前服。
天台烏藥散,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
烏藥 木香 茴香(炒) 青皮 良薑(炒,各半兩) 檳榔(二個) 川楝(十個) 巴豆(七十粒)
上先以巴豆微打破,同川楝麩炒黑,去麩及巴豆不用,外余藥同末,酒調下一錢,甚者姜酒亦得。
按:以上諸方,並下氣之藥也。治寒之例,宜隨輕重取擇。
白話文:
[攻下的藥物]
局方三白散用於治療膀胱內積熱,濕與熱交錯,導致陰囊腫脹,大小便不順暢。成分包括白牽牛二兩,炒過的桑白皮,木通,白朮,陳皮各半兩。服用方法是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以薑湯調和,空腹時服用。
復元通氣散,主要成分有舶來茴香,炒過的穿山甲,陳皮,炒過的牽牛末,玄胡,炒過的甘草,木香。用量上,舶來茴香和炒過的穿山甲各二兩,其餘各一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大錢,以熱酒在飯前調和服用。
戴人禹功散,主要成分有黑牽牛頭末四兩,炒過的茴香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以生薑自然汁調和一到二錢,在睡前服用,或可添加白朮一兩。
寶鑑控引睪丸,用於治療小腸疾病,導致疼痛向上延伸到心臟部位。成分有茴香,炒過的川楝實,石茱萸,陳皮,醋炒過的馬藺花,醋炒過的芫花。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以醋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空腹時以溫酒送下。
茴香楝實丸,用於治療陰部疝痛無法忍受及小腸氣痛。成分有炒過的川楝,炒過的茴香,山茱萸,石茱萸,吳茱萸,青皮,陳皮,醋炒過的芫花,馬蘭花。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以醋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以溫酒送下。
天台烏藥散,用於治療小腸疝氣,牽引肚臍及腹部疼痛。成分有烏藥,木香,炒過的茴香,青皮,炒過的良薑,檳榔兩個,川楝十個,巴豆七十粒。先將巴豆輕微敲破,與川楝一起炒至黑色,然後去掉麩和巴豆,其餘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以酒調和,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用薑酒。
以上各種藥方,均為下氣的藥物。治療寒冷的原則,應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適合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