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回本書目錄

1. 卷七

2. 瘧門

3. 內經敘瘧

內經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又云:先寒後熱者名曰寒瘧,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

按內經論瘧,謂陰陽相併之虛實,發為寒熱,歷敘四時及六經、五臟與胃之瘧,以至連日、間日發之早晏,最為詳盡。學者必通考全文,以熟玩之。

白話文:

《內經》提到,如果在夏天受到暑氣的傷害,到了秋天就很有可能會得瘧疾。還說,若先是感到寒冷然後再發燒,這種情況被稱作寒瘧;反之,如果先是發燒再感到寒冷,則被稱為溫瘧;若是隻有發燒而沒有寒冷感,這就被定義為癉瘧。

根據《內經》對瘧疾的討論,認為這是身體陰陽失調,虛實交錯所導致的寒熱現象。詳細地描述了四季以及人體六經、五臟和胃部的瘧疾表現,甚至還講解了瘧疾每天發作或隔天發作的時間點,可謂是極其詳細。對於學習醫學的人來說,必須全面理解這些內容,並深入研究。

4. 瘧脈

略要雲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脈經云:瘧脈自弦,微則為虛,代散則死。

白話文:

[關於瘧疾的脈象]

大致上,老師說到:瘧疾的脈象自然是弦脈,如果脈象弦而數,表示體內多有熱症;脈象弦而遲,代表體內多有寒症;脈象呈現細小且緊繃,適合用下法治療;脈象弦而遲,可用溫補方法;脈象弦且緊,可採取發汗療法,或使用針灸治療。若脈象浮大,可用催吐法;脈象弦而數,代表由風邪引發,應調整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以減輕症狀。

根據脈經記載:瘧疾的脈象自然是弦脈,如果脈象微弱,代表體質虛弱;脈象出現代脈或散脈,則是病情危急,預後不良的徵兆。

5. 瘧備三因

陳無擇云:夫瘧備三因,外則感四氣,內則動七情,飲食飢飽,房室勞逸,皆能致之。經所謂「夏傷暑,秋痎瘧」,者此則因時而敘耳,不可專以此論。外所因證有寒瘧,有溫瘧,有癉瘧,並同素問。有濕瘧者,寒熱身重,骨節煩疼,脹滿,自汗善嘔,因汗出復浴濕舍皮膚,及冒雨濕。

有牝瘧者,寒多不熱,但慘慼䱙慄,病以時作。此則多感陰濕,陽不能制陰也。五種瘧疾,以外感風寒暑濕與衛氣相併而成,除癉瘧獨熱,溫瘧先熱,牝瘧無熱,外諸瘧皆先寒後熱。

內所因證病者,以蓄怒傷肝,氣鬱所致,名曰肝瘧;以喜傷心,心氣耗散所致,名曰心瘧;以思傷脾,氣鬱涎結所致,名曰脾瘧;以憂傷肺,肺氣凝痰所致,名曰肺瘧;以失志傷腎,所致名曰腎瘧。所致之證不同,素問此五種瘧疾,以感氣不和,鬱結痰飲所致。

不內外因,有疫瘧者,一歲之間,長幼相似;有鬼瘧者,夢寐不祥,多生恐怖;有瘴瘧者,乍熱乍寒,乍有乍無,南方多病;有胃瘧者,飲食飢飽傷胃而成,世謂食瘧;有勞瘧者,經年不瘥,前後復發,微勞不任,亦有數年不瘥,結成癥癖在腹脅,名曰老瘧,亦曰母瘧。以上諸證,各有方治,宜推而用之。

按:無擇有七情感動鬱氣成瘧之論,可謂發千古之未發,但所集隨證施治之方,皆是溫熱脾胃之劑,止有四獸飲云治五臟氣虛結聚涎飲。夫以各臟君臣之藥,補虛瀉實之法,各各不同,豈可以一方通治七情之瘧哉?豈欲學者自求之與?嗟夫!醫之為學,宋三百年,錢仲陽之下一人而已,其集方者尚如是,欲使人據證撿方,烏可得也?

白話文:

陳無擇表示:瘧疾的發生有三個主要因素,一是外界的四時之氣影響,二是內在的情緒波動,包括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三是飲食過飽或過餓,以及房事勞累或過度休息,這些都能導致瘧疾的發生。古語說「夏天受暑,秋天發瘧」,這是根據季節來描述的,但不能單純以此定論。

從外在因素看,瘧疾有寒瘧、溫瘧、癉瘧等類型,這與《黃帝內經》中的描述相符。另有濕瘧,症狀為寒熱交錯、身體沉重、骨節疼痛、腹部脹滿、易出汗且常嘔吐,這是因為汗水後又處於潮濕環境,或是淋雨受濕所致。

再有牝瘧,特點是寒多熱少,患者會感到心情抑鬱、全身戰慄,病情會在特定時間發作。這通常是由於感受過多的陰濕,身體的陽氣無法剋制陰氣。五種瘧疾,大多是由外感風寒暑濕與體內衛氣相互作用而形成,除了癉瘧只發熱、溫瘧先熱、牝瘧無熱之外,其他的瘧疾都是先寒後熱。

從內在因素看,怒氣傷肝,氣鬱於內,稱為肝瘧;歡樂傷心,心氣耗散,稱為心瘧;思慮傷脾,氣鬱涎凝,稱為脾瘧;憂愁傷肺,肺氣凝痰,稱為肺瘧;失去意志傷腎,稱為腎瘧。這些由不同原因導致的症狀,都是因為感受的氣不和諧,氣血鬱結,痰飲內生所致。

除了內外因素,還有疫瘧,一年之內,無論老幼都可能感染;鬼瘧,夢境不祥,多生恐懼;瘴瘧,忽冷忽熱,時有時無,南方較為常見;胃瘧,飲食過飽或過餓導致胃部受損而形成,俗稱食瘧;勞瘧,多年未能痊癒,反覆發作,稍作勞動便感疲憊不堪,甚至幾年都不好轉,最後在腹部形成硬塊,稱為老瘧或母瘧。對於以上各種情況,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然而,陳無擇雖然提出了情緒波動導致氣鬱成瘧的理論,堪稱是開創了千年的先河,但他收集的隨證施治的方子,多是溫熱脾胃的藥物,僅有一個四獸飲的方子,用於治療五臟氣虛,痰飲結聚。要知道,每一個臟腑的主藥和輔藥,補虛和瀉實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怎能用一個方子來通治因七情而起的瘧疾呢?難道是希望學習者自行尋找答案嗎?哎!醫學作為一門學問,在宋代三百年的歷史中,錢仲陽之下只有他一人,他整理的方子尚且如此,想要讓人根據症狀查找方子,豈非難上加難?

6. 論痰能致瘧

嚴用和云:素問謂瘧生於風,又夏傷於暑,此四時之氣也。或乘涼飲冷,當風臥濕,飢飽失時,致脾胃不和,痰積中脘,遂成此疾,所謂無痰不成瘧。一日一發易治,間日一發難愈,三日一發者,尤其難愈。

按此謂胃氣不和,痰積中脘而成瘧,則自內而生病於外也。與素問風暑外傷雖異,然外既受傷,則內氣必郁,亦生痰,此自外而生病於內也。瘧而挾痰誠有之矣,其引以無痰不成瘧之一句,則失之偏也。其用藥治法亦且未詳。

白話文:

嚴用和說: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瘧疾是因風邪引起,同時夏季受到暑熱的影響,這都是四季的氣候因素。有些人可能在涼風下飲用冷飲,或者在風大的地方睡覺,甚至在潮濕的地方躺臥,飲食不節制,導致脾胃運作失調,痰液積聚在中脘(胃部),於是造成了瘧疾,也就是所謂的「沒有痰液就不會形成瘧疾」。如果每天發作一次比較容易治療,隔一天發作一次就難以痊癒,每三天發作一次的,更是非常難以痊癒。

對於此說法,它認為是因為胃氣不協調,痰液積聚在中脘進而引發瘧疾,這是從身體內部產生的疾病。雖然與《黃帝內經》提到的風邪、暑熱等外部因素導致的傷害有所不同,但是,一旦外部受到傷害,內部的氣血必然會鬱結,也會產生痰液,這是由外部因素導致內部生病的情況。瘧疾伴有痰液的情況確實存在,但他引用「沒有痰液就不會形成瘧疾」這一說法有些過於片面。至於他所使用的藥物及治療方法,這裡並沒有詳細說明。

7. 瘧分三陽三陰淺深之異

病機機要云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傷之淺者近而暴,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瘧者久瘧也是。知夏傷暑氣閉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為瘧。也有中三陽者,有中三陰者,其證各殊。同傷寒也在太陽經謂之寒瘧,治多汗之;在陽明經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經謂之風瘧,治多和之。此三陽受病謂之暴瘧,發在夏至後處暑前。

此乃傷之淺者近而暴。也在陰經則不分三經,總謂之濕瘧,當從太陰經論之。發在處暑後冬至前。此乃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瘧者老也,居西方宜毒藥療之。

按此分風暑所傷有陰陽淺深之異發,前人所未論也。

詳見後論中

白話文:

根據「病機機要」所述,古籍有言:夏季若受暑氣侵害,秋季時便可能引發瘧疾。暑氣傷害較輕的,症狀會迅速且突然地出現;若是暑氣傷害嚴重,則可能延遲爆發,成為長期的瘧疾。這表示,夏季受暑氣影響,暑氣被封閉在體內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秋季時轉化為瘧疾。有時是因為受到三陽經脈的影響,有時則是三陰經脈,兩者的症狀表現不同。

類似於感冒,若是在太陽經脈影響下,稱為寒性瘧疾,治療方式通常是促進排汗;在陽明經脈影響下,稱為熱性瘧疾,治療方式常是通過排泄;在少陽經脈影響下,稱為風性瘧疾,治療方式通常是以調和身體為主。這三種由三陽經脈引起的疾病,被稱為急性瘧疾,爆發時間通常在夏至後到處暑前。

這就是所謂的輕度暑氣傷害,症狀會迅速且突然地出現。然而,如果暑氣傷害到了陰經,就不會再區分為三種經脈,統稱為濕性瘧疾,應該從太陰經脈的角度來探討。這種疾病的爆發時間通常在處暑後到冬至前。這是所謂的重度暑氣傷害,症狀會延遲爆發,成為長期的瘧疾,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居住在西方地區的人,適合使用藥物來治療。

據我所知,這種區分暑氣對人體傷害的陰陽程度和爆發時間的理論,是前人未曾討論過的。

詳細的分析,可參考後續的論述。

8. 瘧非脾寒及鬼食辨(後添論斷)

子和云內經既以夏傷於暑而為瘧,何世醫皆以脾寒治之,用姜附、硫黃之類,甚者歸之祟怪,良可笑耶!又或因夏月飲食生冷之類,指為食瘧,此又非也。豈知內經之論則不然,皆夏傷於暑,遇秋風寒而後作也。邪熱淺則連日,邪熱深則間日,併入於裡則寒,併入於表則熱。

若此論則了不相干於脾也。治平之時,其民夷靜,雖用砒石、辰砂有毒之藥,以熱治熱亦能取效。擾攘之時,其民勞苦,內火與外火俱動,以熱攻熱,轉為吐血、瀉血、瘡瘍、嘔吐之疾,豈與夷靜之人同治哉?余嘗用張長沙汗吐下三法,愈瘧病極多,大忌錯作脾寒治之。

按此云無脾寒及鬼瘧,皆是得之於暑,又謂平治與擾攘之時治瘧不同,皆確論也。然食瘧則世亦有之者,然觀其用藥,以白虎加人參湯、小柴胡、五苓、桂苓甘露之類則調之也。甚者臟用承氣、大紫胡下之,更不愈,以常山散吐之,悉是寒藥降火之劑,蓋以瘧從火之化也。

又有謂治芻蕘貧賤之人與富貴膏粱不同之論,固是然,仍用溫脾散、辰砂丹劫藥,貧賤之人豈與治平時人同歟?貧賤者脾胃虛寒,其可用劫劑歟?此恐非出於子和之筆也。學者試思之。

或問俗以瘧為脾寒何也?曰此亦有理。天地之間,惟吳楚閩廣人患此至多,為陽氣之所盛處。其地卑濕,長夏之時,人多患暍瘧、霍亂、瀉痢,傷濕熱也。本暑盛陽極,人伏陰在內,脾困體倦,腠理開發,或因納涼於水間、木陰及泉水澡浴,而微寒客於肌肉之間。經所謂遇夏氣悽愴之小寒迫之是也。

或勞役飢飽內傷而即病作,故指肌肉屬脾,發則多惡寒戰慄,乃謂之脾寒。爾實由風寒濕暍之邪鬱於腠理,夏時毛竅疏通而不為病,至秋氣斂之際,表邪不能發越,故進退不已,往來寒熱,病勢如凌瘧人之狀,所以名瘧,即四時之傷寒,故十二經皆能為病。古方治法多兼於理內傷,取效脾胃和而精氣疏通,陰陽和解,諸邪悉散,此實非脾病也。

但病氣隨經升降,其發早暮、日次不等,內經具病例已詳,專世以發表解肌、溫經散寒等法,亦未嘗執於燥脾劫劑也。又曰既瘧本夏傷於暑為病,世有不服藥餌或人與符咒厭之亦止何也?曰此夏時天地氣交,百物生髮,濕熱熏蒸,禽蟲吐毒之際,人因暑熱汗出,神氣虛耗,感得時間乖戾之氣為病,故與厭之亦止,若移精變氣之謂也。然古人稱瘧不得為脾寒者,正恐人專於溫脾之說,不明造化之源而失病機氣宜之要故也。

白話文:

子和說,《內經》已明確指出,夏季受暑所引發的疾病會轉變成瘧疾,但為什麼世上的醫生都認為是脾臟受寒,使用像薑附、硫磺這類溫熱藥物治療,甚至有些人認為這是鬼神作祟,這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又或者有人因為夏天食用生冷食物,認為這是食瘧,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要知道,《內經》的理論並非如此,所有的瘧疾都是因為夏季受暑,然後到了秋天遇到寒風才發作的。如果邪熱較輕,就會連續幾天發作;如果邪熱較重,就可能間隔一天才發作一次;如果邪熱深入體內,就會感到寒冷;如果邪熱停留在體表,就會感到熱。

按照這個理論,瘧疾和脾臟完全無關。在太平盛世,百姓生活安逸,即使使用砒霜、辰砂等有毒藥物,以熱治熱也能取得療效。但在動盪年代,百姓生活艱苦,內火和外火同時燃燒,再以熱攻熱,反而會導致吐血、便血、皮膚潰瘍、嘔吐等疾病,怎能和太平盛世的人一樣治療呢?我曾經使用張仲景的發汗、催吐、瀉下三種方法,治療了很多瘧疾患者,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誤以為這是脾臟受寒。

此段文字強調沒有脾寒和鬼神引起的瘧疾,所有的瘧疾都是因為夏季受暑,並且指出在太平盛世和動盪年代治療瘧疾的方法不同,這些都是正確的論述。然而,食瘧確實存在,從他們使用的藥物,如白虎加人參湯、小柴胡、五苓、桂苓甘露等,就可以看出這是調理身體的藥物。對於嚴重的病例,使用承氣、大紫胡等下藥,如果仍然無法痊癒,可以使用常山散進行催吐,這些都是降火的寒性藥物,因為瘧疾是由火氣引發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治療草根階層和富貴階層的瘧疾方法不同,雖然這樣說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仍然使用溫脾散、辰砂丹等劫藥,那貧窮階層的人豈不是和太平盛世的人一樣嗎?貧窮階層的人脾胃虛弱,他們能承受劫藥嗎?這恐怕不是出自子和的手筆,讀者可以思考一下。

有人問,為什麼民間認為瘧疾是脾臟受寒?這是有道理的。在吳楚閩廣一帶,人們最容易患瘧疾,因為這些地方陽氣旺盛,地勢低窪潮濕。在長夏時節,人們容易患上暑熱、霍亂、腹瀉等疾病,這是因為濕熱所導致的。夏季陽氣旺盛,人體內的陰氣受到抑制,脾臟疲憊,毛孔開放,如果在水中、樹蔭下乘涼或在泉水中洗澡,微寒就會侵入肌肉。《內經》所說的「夏氣悽愴之小寒迫之」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因為勞累、饑餓或飽食過度而生病,人們就會將肌肉歸屬於脾臟,發病時大多會感到寒冷和顫抖,因此被稱為脾寒。但實際上,這是因為風寒濕熱等邪氣鬱結在腠理之中,夏季毛細孔通暢,不會引發疾病,但到了秋季氣候收斂,表邪無法釋放,因此會反覆發作,出現寒熱交替的情況,就像瘧疾一樣,因此被命名為瘧疾,這就是四季中的傷寒,十二條經絡都可能受到影響。古代的治療方法通常會考慮到內傷,目的是使脾胃和諧,精氣順暢,陰陽和諧,各種邪氣都會消失,這其實並不是脾臟的問題。

但是,病氣會隨著經絡的升降而變化,發病時間早晚和間隔日期都不固定,《內經》已經詳細記載了相關病例,世上的治療方法通常是發汗解表、溫經散寒等,但並未專門針對燥脾和劫藥。另外,既然瘧疾是夏季受暑所致,為什麼有些人不吃藥或使用符咒也能停止發作呢?這是因為夏季天地氣息交換,萬物生長,濕熱蒸騰,禽獸昆蟲吐毒,人們因暑熱而出汗,神氣虛耗,感染了當時的異常氣息,因此使用符咒也能停止發作,這就是所謂的移精變氣。然而,古人之所以不認為瘧疾是由脾臟受寒引起,是擔心人們專注於溫脾的說法,不明白大自然運行的原則,而忽略了疾病發生的關鍵和治療的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