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1. 卷十一
2. 暑門
3. 諸經敘暑熱脈證
內經曰: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因於暑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難經曰:傷暑得之為正邪火自病也,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傷寒論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謹按許學士云:傷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內經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而朱肱亦曰中暑脈細弱,則皆虛脈也可知矣。
白話文:
【對於各種暑熱病症的敘述】
根據內經所述:從夏至日之後,若生病且症狀為發熱的,這種情況被歸類為暑病。在暑病的情況下,汗液會大量排出,應順其自然,不要刻意阻止。在暑熱影響下,患者可能出現煩躁、喘息、口渴,或者安靜時卻變得健談的現象,身體可能像被火燒一樣熱,但只要汗出就能得到緩解。如果出現脈搏虛弱,同時伴隨高燒的症狀,這就是因為暑熱所導致的。
難經記載:受暑熱影響的病情,可視為正邪之火自發的疾病,患者可能對異味產生厭惡感,病情特徵為身體發熱,心情煩躁,並可能出現心痛,脈搏呈現浮大而散的狀態。
傷寒論指出:太陽中熱,也就是暍病,患者會有大量出汗、怕冷、身體發熱及口渴的症狀。對於太陽中暍的情況,表現為身體發熱、肌肉沉重,脈搏微弱,這可能是夏天接觸冷水,使水氣滲入皮膚造成的。太陽中暍的患者,會有發熱、怕冷、身體沉重和疼痛的症狀,脈搏呈現弦細芤遲,小便後會感到全身寒冷,皮毛豎立,手腳冰冷,稍微活動身體就會發熱,口脣乾燥,若強制發汗,怕冷的情況會更嚴重,使用溫針治療則會讓發熱更厲害,多次排泄會造成尿路感染。
根據許學士的觀點:受暑熱影響的脈搏會呈現弦細芤遲的狀況,這是為什麼呢?根據內經所述:寒氣傷害身體,熱氣傷害氣血。換句話說,暑熱只傷害氣血,不會傷害身體,因此會導致氣血消耗,脈搏虛弱。所謂的弦細芤遲,都是代表虛弱的脈象。仲景認為弦象代表陰性,而朱肱也提到中暑的脈象會細弱,這都顯示了虛弱的脈象。
4. 論中暑中熱受病不同
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
東垣曰: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多以大順散熱藥主之,是也。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涼劑主之。
按此論,中暑即仲景所謂暍是也。此只作暑熱分之,可見有陰陽二證,受病不同。然夏月受病,有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以大順散主之者,為中暑。蓋當暑月名之,猶冬月發熱為傷寒也。但中熱治例,雖云用蒼朮白虎湯,而又處清暑益氣之法。況大順散一方,是仲景太陽例藥。
然東垣施用,諒不如此,必有若蓋氣湯證例發揮𩵲𩵲者,惜乎無傳,故使後人不能無疑也。詳後所論。矧中暑證,亦有於勞役動而得之中熱證,亦有於避暑靜而得之。大抵因人元氣虛實不同,故所受亦異,為治豈得而無變法哉?
白話文:
潔古先生說,靜止時得到的病是中暑,活動時得到的則是中熱。中暑屬於陰性病症,而中熱則是陽性病症。
李東垣先生指出,在炎熱的夏季,健康的人為了躲避酷暑,待在深宅大院中乘涼,若因此生病,這種情況被稱為中暑。患者會出現頭痛、畏寒、身體僵硬、肢節疼痛和心煩等症狀,皮膚感覺熱,卻不出汗。這是因為室內陰冷環境抑制了全身的陽氣,無法正常運行。治療上多使用大順散等熱性藥物,這是非常合適的。然而,對於那些在烈日下勞動的路人或農夫,他們因高溫而患病,我們稱之為中熱。這種病的特徵是劇烈頭痛,極度燥熱,怕熱,觸摸皮膚會感到非常熱,並且會極度口渴,大量出汗,這是由於高溫導致肺部氣虛。治療上應使用蒼朮白虎湯等涼性藥物。
根據此論述,中暑實際上就是張仲景所說的暍病。這裡只是將暑熱分為兩類,可以發現存在陰性和陽性兩種病症,病因各不相同。然而,在夏季患病的情況下,如果因為室內陰寒抑制了全身的陽氣,使其無法正常運行,使用大順散來治療的,被診斷為中暑。因為在夏季,這種情況被命名為中暑,就如同冬季發燒被診斷為傷寒一樣。然而,對於中熱的治療,雖然說使用蒼朮白虎湯,但也提到了清暑益氣的治療方法。況且,大順散這個方子,是張仲景太陽經的常用藥。
然而,李東垣的應用,可能並非如此簡單,他一定有如蓋氣湯等更詳細的論述和應用方式,可惜這些都沒有傳下來,因此使得後人對此有所懷疑。關於此點,後面會有更詳細的討論。再者,中暑的病症,也可能發生在勞動中;同樣地,中熱的病症,也可能發生在休息中。大致來說,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虛實不同,所以受到的影響也會有所差異,治療上當然也就不能一成不變。
5. 論暑傷五臟為證不同
陳無擇曰暑熱喜歸心,心中之使人噎悶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凡中暍死治之,切不得用冷,唯宜溫養,得冷則死。道途中無湯,即以熱土熨臍中,仍使更溺,概可見矣。凡覺中暑,急嚼生薑一大塊,水送下。如已迷悶,嚼大蒜一大瓣,水送下。如不能嚼,水研灌之,立醒。
謹按暑暍之證,變異不等,亦豈止歸五臟也。冷熱當憑脈證用之。蓋人之形氣有虛實,所感有輕重。輕則後時而發,至秋成瘧痢是也。重則即時發者,如以上之證。至有輕變重,重變輕,亦自感有淺深,傳有兼併。爾況人之形志苦樂不一,豈得無變異乎?大抵四時之證皆然。
白話文:
陳無擇表示,暑熱天氣容易影響心臟,造成胸悶、頭昏,甚至失去意識。暑熱影響肝臟會導致頭暈、肢體麻木;影響脾臟會讓人昏睡不醒;影響肺臟會引發呼吸困難和肌肉萎縮;影響腎臟則可能造成口渴多飲的症狀。對於中暑的人,千萬不可使用冷敷,應採用溫暖的方式護理,若使用冷敷反而可能致命。在野外沒有熱水時,可以使用熱土敷於肚臍上,或讓患者排尿,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若發現自己中暑,應立即咀嚼一大塊薑,並用水吞服。若已感到頭昏目眩,則應咀嚼一大瓣大蒜,用水吞服。若無法咀嚼,可用水磨碎後灌服,很快就能清醒。
仔細研究中暑的症狀,其變化多端,並不僅限於影響五臟。治療時應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使用冷敷或溫敷。人的體質有虛實之分,受到暑熱的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若影響較輕,可能過一段時間才會發病,例如秋季時可能轉為瘧疾或腹瀉。若影響較重,則可能立即發病,就像上述的症狀。此外,有的病情可能會由輕轉重,或由重轉輕,這取決於人體對暑熱的感受程度以及病情的傳導情況。再者,人的身體狀況和心情也會影響病情,難道不會有變化嗎?事實上,四季的疾病都存在這樣的現象。
6. 論暑熱傷氣為痿厥諸證
東垣曰: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也。
或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利出黃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
或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髓虛,足不任身,發為骨痿者,主於火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或熱厥而陰虛,或寒厥而氣虛,厥者,四肢如在火中,為熱厥,四肢寒冷者,為寒厥,寒厥則腹中有寒,熱厥則腹中有熱,為脾主四肢故也。
按此論暑熱證候,即同冬月傷寒,傳變為證之不一也,彼為寒邪傷形,此則暑熱傷氣,若真氣元氣虛甚,受病忽有於一時,不救者,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故東垣啟是病例,大開後人之盲瞶矣,學者當審究其機宜,與痿門兼者。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當脾胃功能虛弱時,上半身的能量必然不足。在夏季酷熱的情況下,元氣會受到損傷,這會讓人感到慵懶想睡,四肢無力,精神疲憊,兩腿感覺軟弱。早晨和夜晚因為氣溫較低會感到冰冷,但到了白天氣溫升高,身體又像著了火一樣熱,這是因為陰陽氣血都處於不足的狀態。
或者出現四肢疲倦,精力不足,不想動彈,胸部悶脹,呼吸急促,關節沉重疼痛,或者呼吸困難而喘息,身體熱且煩躁,胸口脹滿,小便黃且量少,大便稀且頻繁,或者拉出黃色的糞便,或者像米泔水的顏色,或者口渴,或者不渴,不想吃東西,自覺出汗多,或者出汗少,這是血液先有問題,但氣還沒有問題。如果脈象顯示洪緩,那就是濕氣在作怪,這種情況下脈搏會更慢。病情雖然可能交替出現,但稍微好轉,但夏天的潮濕和高溫卻始終存在,應該使用清燥的藥物來治療。
或者長途跋涉勞累後,遇上酷熱而口渴,口渴表示體內的陽氣被消耗,陽氣被消耗後,熱氣就會積聚在腎臟。腎臟本屬水,現在水無法剋服火,就會導致骨頭乾枯,骨髓虛弱,雙腳承載不了身體,進而發展成骨痿,這是由於火熱引起的。這是濕熱造成的痿症,讓人感到全身無力,或者因熱而昏厥,這是陰虛的表現,或者因冷而昏厥,這是氣虛的表現。昏厥,就是四肢感覺像在火中,這是熱厥,四肢冰冷,這是寒厥,寒厥表示腹部有寒,熱厥表示腹部有熱,這是因為脾臟主管四肢的原因。
根據以上理論,夏季高溫的症狀,和冬季的風寒症狀類似,只是風寒傷的是身體的形態,而夏季高溫傷的是氣。如果真的氣和元氣非常虛弱,突然間就生病了,如果不立即救治,就像風寒陰毒一樣,可以在瞬間致人於死地。所以東垣先生提出了這個病例,為後人打開了一扇新的視野,學習者應該深入研究其中的細節,並將它與其他痿症相結合。
7. 論暑為瘧痢
詳見瘧門、滯下門
白話文:
詳細內容請參閱關於瘧疾和腹瀉的專門章節。這段古文的意思是在討論暑熱如何導致瘧疾和痢疾的問題,但具體的症狀描述和治療方法需要參考專門討論瘧疾和痢疾的部分。
8. 論暑為吐瀉霍亂
詳見本門
白話文:
詳細內容請參閱相關章節,這段古文中醫文字主要在討論因暑熱導致的嘔吐、腹瀉及霍亂等症狀。在現代白話文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深入探討在炎熱夏季,由高溫環境所引發的胃腸道疾病,如嘔吐、腹瀉和霍亂等情況。需參考特定章節獲取更全面的信息。
9. 論中暑宜補真氣
東垣曰:夫脾胃虛弱,遇六七月間,河漲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行步不正,腳欹眼黑,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則止津液,七神無所依,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腸所主。
三伏之義,庚金受囚木無可制,故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一身盡痛。亢則害,承乃制,是也。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大腸,益五臟之元氣。壬膀胱之寒已絕於己,癸腎水已絕於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真氣,非補熱火也。
今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生脈𩸔者,元氣也。
謹按王太僕曰:蒼天布氣,尚不越於五行,人在氣中,豈不應乎天道?然為醫者,不審陰陽消長,升降浮沉之理,將何所據焉?故丹溪先生有夏月伏陰在內論,深明東垣未悉之旨,因附於左,宜參考焉。
丹溪曰:天地以一元之氣化生萬物,根於中者曰神機,根於外者曰氣立萬物。天地同此一氣,人靈於物,形肖天地,參而為三者,以其得氣之正而通之。故天地之氣升,人之氣亦昇,天地之氣浮,人之氣亦浮,降亦降,沉亦沉,人與天地同一槖籥也。子月一陽生,寅月三陽生,此氣之升也。
已月六陽生,陽盡出地之上矣,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地氣,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之陽虛矣。經曰:夏月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經絡皆盛,內𥻅嗌肌中。又曰: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所以表實者里必虛。世言夏月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其誤甚矣。
或曰:以手捫腹,明知其冷,而何?前人治暑病,有用玉龍丹、大順散、桂苓丸、單煮良薑與縮脾飲,用草果等,皆行溫熱之劑,何吾子不思之甚也?子曰:經言春夏養陽,王太僕謂春食涼夏食寒,所以養陽也,其意可見矣。若夫涼臺水館,大扇風車,陰木寒泉,水果冰雪,寒涼之傷,自內及外,不用溫熱,病何由安詳?玩其意實非為內伏陰冷而用之也。前哲又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
若謂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寧免實實虛虛之患乎?或曰:已月純陽,於理或通,五月一陰,六月二陰,陰氣既動,豈無陰冷?曰:此陰之初動於地下也,四陽浮於地上,燔灼焚炎,流金爍石,何冷之有?孫真人生脈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虛而何?
白話文:
[對於中暑應補充真氣的討論]
東垣先生說:當脾胃虛弱時,在六、七月間,正值河水漲漲,雨水連綿,萬物都顯得濕潤,人們也會汗流浹背,感到身體沉重,呼吸短促。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四肢無力,走路不穩,腳步搖晃,眼前發黑,這都是腎水和膀胱精氣枯竭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應立即進行救治,通過滋養肺氣來補充水源的上游,同時確保大腸不受邪熱侵擾,防止大量出汗。如果汗出過多,就會消耗津液,使精神無處依附,津液與精神相互依存,精神才能自行產生津液,這是大腸的功能。
三伏的意義,庚金被囚禁,木無從剋制,因此風濕交加,骨節疼痛,全身疼痛。過度就會導致危害,但得到平衡就能控制,就是這個道理。五月常服用五味子,能抑制丙火,補充大腸的元氣,增強五臟的原氣。膀胱的寒冷在己時已經消失,腎水在午時也已經枯竭,現在再遇到濕氣旺盛,助長了邪熱,西方和北方的寒冷已經完全消失。聖賢制定法則,夏天適合補充的是補充天元真氣,而不是補充熱火。
現代人在夏天吃冷食,這是因為熱量傷害了元氣,用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生脈散等藥物,這些都是補充元氣的。
根據王太僕的觀點,蒼天布氣,不會超出五行的範圍,人在氣中,難道不應對天道有所反應嗎?然而,醫生如果不瞭解陰陽消長,升降浮沉的原理,那麼他們將依據什麼呢?因此,丹溪先生有關於夏季伏陰在內的理論,深入闡明瞭東垣先生未完全闡述的意旨,這裡附上他的觀點,供參考。
丹溪先生認為:天地以一元之氣化生萬物,內在的叫做神機,外在的叫做氣立萬物。天地與萬物共享這一氣息,人類比萬物更有靈性,形態像天地,成為天地人三才之一,因為他們得到的氣息最為正統,且能夠通達。因此,天地之氣上升,人的氣息也上升;天地之氣浮起,人的氣息也浮起;下降也下降,下沉也下沉,人與天地共有一個氣囊。子月是陽氣初生的時刻,寅月是三陽生的時刻,這是氣息上升的時候。
巳月是六陽生的時刻,陽氣全部出現在地面以上,這是氣息浮起的時刻。人的腹部屬於地氣,在這個時候,它會浮在肌膚表面,散佈在皮毛上,腹部中的陽氣就變得虛弱。經典上說:夏天,經脈充盈,氣息溢出進入孫絡接受血液,皮膚變得飽滿。長夏時節,經絡都處於旺盛狀態,內裡的咽嗌肌中。又說:夏天,氣息在孫絡中,長夏,氣息在肌肉中,所以外表實則內裡必定虛弱。有人說夏天有伏陰在內,這個「陰」字有虛弱的意思,如果理解為陰冷,那就大錯特錯了。
有人問:用手摸肚子,明明感覺到冷,這是怎麼回事?前人治療暑病,會使用玉龍丹、大順散、桂苓丸、單煮良薑和縮脾飲,使用草果等,都是溫熱的藥物,為什麼你不思考一下呢?回答是:經典上說春夏要養陽,王太僕認為春天應該吃涼食,夏天應該吃寒食,這樣可以養陽,他的意思很明確。至於那些涼亭水閣,大扇風車,陰暗的樹木和冰冷的泉水,水果和冰雪,這些寒涼的食物,從內到外都可能造成傷害,不用溫熱的藥物,疾病怎能安然無恙?但實際上,他們的用意並不是為了治療內伏的陰冷,而是為了其他目的。前輩們還說:升降浮沉順其自然,寒熱溫涼逆其本質。
如果說在夏天火氣旺盛的時候,盲目使用溫熱的藥物,難道不會導致實實虛虛的麻煩嗎?有人說:巳月是純陽的,從理論上來說或許可行,但是五月是一陰,六月是二陰,陰氣一旦開始活動,難道不會有陰冷的情況嗎?回答是:這是陰氣剛開始在地下活動,而陽氣則浮在地面上,烈日炎炎,流金熾熱,哪裡還有冷氣?孫真人讓人們在夏天服用生脈散,如果不是因為虛弱,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