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三十六 (4)
卷三十六 (4)
1. 補虛之劑
加味補中益氣湯治內傷心下痞
方見內傷門
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
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下痞,加柴胡、黃連、甘草。
大便秘燥,加黃連、桃仁,少加大黃、歸身。
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黃連。
心下痞腹脹,加五味子、白芍、砂仁,如天寒少加乾薑或中桂。
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黃連。
心下痞嘔逆者,加黃連、生薑、陳皮,如冬月加黃連少入丁香、藿香葉。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半錢、枳實三錢。如不能食心下痞者,勿加,止依方服之。
食已心下痞,別服橘皮枳朮丸。
按難知雲中滿者勿食甘,不滿者當食之。如自覺滿而外無脹急之形,乃痞,也是不滿也。當以甘而撐柱之。又太陽病下之腹滿時痛為脾,桂枝加芍藥湯,滿木也,為甘所主,故用芍藥之酸克其滿。酸涼除滿,急收能除甘所生。甘溫生滿,緩散能除酸所主也。
謹按痞證有氣不運化及陰虛損血者,前論已詳,故收入此補虛之劑。但世俗不明此理,往往例用峻快藥下之,復痞或致危篤者多矣。
白話文:
[補充虛弱的方劑]
加味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內傷造成的心下痞塞感。
這個方子在內傷門中有詳細記載。
若脈搏緩慢且伴有痰多的情況,則應加入半夏和黃連。
若脈象弦緊,四肢感到滿悶,排便困難且心下有痞塞感,則應加入柴胡、黃連和甘草。
若大便乾燥祕結,則應加入黃連、桃仁,並少量添加大黃和當歸。
若心下痞塞且感覺胸悶,則應加入白芍和黃連。
若心下痞塞且腹部脹大,則應加入五味子、白芍和砂仁。如果天氣寒冷,可以少許加入乾薑或肉桂。
若心下痞塞且體內有寒,則應加入附子和黃連。
若心下痞塞且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則應加入黃連、生薑和陳皮。若在冬季,可加入少許丁香和藿香葉。
若食慾正常但心下有痞塞感,則應加入半錢黃連和三錢枳實。若沒有食慾且心下有痞塞感,則不應加入,只需按照原方服用。
飯後心下有痞塞感,可單獨服用橘皮枳朮丸。
根據《難經》的說法,若有腹部脹滿的感覺,應避免食用甜食。若無腹部脹滿的感覺,則可以食用。如果自我感覺腹部脹滿,但在外表看來無顯著的脹急形態,這就是心下痞塞,屬於不完全的脹滿。這種情況下,應選擇甜食以支撐身體。另外,太陽病的患者,若使用下法後出現腹部脹滿且偶爾疼痛的情況,這是由於脾氣不足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桂枝加芍藥湯,因為芍藥的酸性可以抑制脹滿。酸涼的食物可以消除脹滿,而迅速收斂的食物可以消除由甜食引起的脹滿。反之,甜食會導致脹滿,而緩慢散發的食物可以消除由酸性食物引起的脹滿。
謹慎地說,對於心下痞塞的病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不運化,另一種是陰虛損血。這些已在前面的討論中詳細闡述,因此被納入補虛的方劑中。然而,社會上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個道理,常常使用猛烈的藥物來治療,結果往往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