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1. 論吐酸屬熱
內經云: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又云:少陽之勝嘔酸。
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勝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也。或言為寒者,但謂傷生硬冷物而喜噫醋吞酸,故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鬱而為熱。故傷寒熱在表,以麻黃湯熱藥發散,使腠理開通,汗泄熱退而愈也。
凡內傷冷物者,或即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搏而致腸胃陽氣怫鬱而為熱,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身涼而愈也。或微而吐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散之,亦猶解表之義。若久喜酸不已,則不宜溫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黏滑油膩者,謂能令氣鬱不通暢也。
宜食糲食菜疏,能令氣通利也。
2. 論雜病吐酸與病機外邪不同
發明云:病機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此上焦受外來客邪也。胃氣不受外邪故嘔,仲景以生薑半夏治之。以雜病論之,嘔吐酸水者,甚則酸水浸其心,不任其苦,其次則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澀不能相對,以大辛熱藥療之,必減吐酸水嘔出也。酸味者收氣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實,故用大咸熱之劑瀉其子,以辛熱為之佐而瀉肺之實,以病機作熱攻之誤矣。蓋雜病醋心濁氣不降,欲為中滿,寒藥豈能治之乎?
按:吐酸原病式為熱,而此作寒論治者,蓋東垣以內傷不足之病,末傳寒中濁氣不降,不宜用寒藥治療,乃指為寒卻,以素問病機之說作外感客邪論,與諸腹脹大論分寒熱脹義相同。以下文丹溪之論觀之,其說方備。
3. 辯素問東垣論酸不同
丹溪云:或曰吐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子曰:吐酸與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鬱積之久,濕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鬱積之久,不能自湧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鬱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者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者言其末也。
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欲瀉肺金之實,又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濕熱鬱結之法,為未合經意。予嘗治吞酸,用黃連茱萸各炒,隨時令迭其佐使,蒼朮茯苓為輔佐,湯浸炊餅為小丸吞之,仍教以糲食蔬菜自養,則病易安。
謹按吐酸一證,以病機言之,則屬於熱,以臟腑論之,則脾胃受病,以內邪言之,則痰飲宿食之所為,故治法熱者寒之,脾惡濕以苦燥之,有痰飲者清之散之分利之,有宿食者消之導之驅逐之,局方不察斯故,以噫醋吞酸醋心吐酸水之證併入於諸氣門中,率用溫熱之藥,豈吐酸專主於寒而無他證也?故此一門以敘河間東垣丹溪之論,其病源治法無餘蘊矣。
吐酸治法
4. 治寒溫胃之劑
發明藿香安胃散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參(各二錢半) 陳皮(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煎入生薑
按此手太陰足陽明太陰經藥也
加減二陳湯治痰飲為患嘔吐頭眩心悸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丁香(一兩) 半夏 陳皮(各五兩)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半)
上㕮咀四錢水煎入生薑煎服
按此出太陰嘔噦例藥也
三因曲末丸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清水
神麯(炒三兩) 蒼朮(泔浸三宿洗淨日乾炒一兩半) 陳皮(一兩)
上為末生薑汁別煮神麯糊為丸薑湯送下
按此足陽明足太陰經藥也
謹按吐酸諸方前人作寒藥治之甚多茲不詳載至於治熱之藥前人既以斯證為寒所以絕無其方也若夫消痰去食解外寒治鬱熱之法又當隨證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