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四十八 (2)
卷四十八 (2)
1. 治痰飲之劑
茯苓湯治支飲手足麻痹,多唾眩冒
半夏 赤茯苓 橘紅(各一兩) 枳實 桔梗 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五錢,入姜七片,水煎。
按此言支飲能為痹證,即飲能為腳氣證是也。大抵因虛而傳注,邪客日久,榮衛壅鬱,多致濕熱,經緩不能自收持,如逢熱則縱也。以上方未能盡其例,用者自宜通變也。
白話文:
【治療痰飲的藥方】
使用茯苓湯來治療由痰飲所導致的手腳麻木,以及頻繁吐口水和頭暈目眩的情況。
藥材包含:半夏、紅茯苓、橘紅(各30克)、枳實、桔梗、甘草(各15克)。
這些藥材需切碎,每次服用約12至15克,加入七片薑,用水煎煮服用。
根據這段描述,痰飲能夠引發類似痹證的症狀,即也能導致類似腳氣的問題。基本上,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導致病邪滲透,長時間存在,使得營養和防禦系統受阻,形成濕熱,經絡鬆弛無法自我調節,就像遇到熱氣就會放縱一樣。以上的藥方並不能涵蓋所有情況,使用者應靈活調整。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