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二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4)

1. 疏風養血之劑

獨活寄生湯治肝腎虛弱風濕內攻,兩脛緩縱攣痛,痹弱足膝攣重。

方見腰疼門

白話文:

[疏風養血的藥方]

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因肝腎虛弱,風濕侵入體內導致的病症。具體症狀包括雙腿肌肉無力且伴有疼痛,肢體痠麻無力,特別是膝蓋和腳部有緊繃沉重感。

此藥方可在腰痛專區找到相關詳細內容。

2. 消導之劑

東垣開結導引丸治飲食不消,心下痞悶。

白朮 陳皮 澤瀉 茯苓 神麯(炒) 麥櫱曲 半夏(各一兩) 青皮 乾生薑(各半兩) 枳實(炒) 巴豆霜(各一錢半)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每四五十丸或七十丸,溫水下。

按此治內傷飲食,脾胃營運之氣有虧,不能上升,下注為腳氣,故用此導飲行水,化脾氣也。出太陽例然,亦有致腫於身腰以上及面者,意見水腫論平治法下。

雜洗

洗藥導氣除濕湯

威靈仙 防風 荊芥 地骨皮 當歸 升麻 白芍 朔藋葉

上等分銼,水二斗,煮一斗五升,去柤熱,淋洗。無時候敷藥

白芷 蒼朮 羌活(各半兩) 細辛(二錢半)

上為末,生薑汁調敷患處。

白話文:

[消化導引藥物]

東垣開結導引丸用來治療飲食不易消化,胸口悶悶的問題。

配方包含:白朮、陳皮、澤瀉、茯苓、神麯(炒過)、麥櫱曲、半夏(各一兩),青皮、乾生薑(各半兩),炒過的枳實、巴豆霜(各一錢半)。

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以湯浸泡蒸餅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籽,一次服用四十到五十粒或七十粒,用溫水送服。

這藥方適用於因飲食過量導致脾胃功能受損,無法正常運作,進而產生如腳氣等症狀的情況,能幫助導引水分排出,調整脾胃功能。有時也會造成身體腰部以上甚至臉部浮腫,具體的處理方法可參考水腫論平治法。

另外,還有一種混合洗浴的藥方:

藥材包括:威靈仙、防風、荊芥、地骨皮、當歸、升麻、白芍、朔藋葉,這些藥材份量相同,加水二斗煮至剩下一斗五升,去除渣滓後趁熱淋洗,不限時間。

至於外敷的藥方,包含:白芷、蒼朮、羌活(各半兩),細辛(二錢半),這些藥材磨成粉,以生薑汁調和後塗抹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