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1. 卷五
2. 滯下門
3. 腸澼生死脈法
內經曰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腸澼下白沫,脈沉則生,浮則死。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臟期之。又曰陰陽虛,腸澼死。又曰泄而脫血,脈實皆曰難治。
按此云生死,亦是大概言之,必須更兼證以詳審,之下同。
脈經云: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數疾且大有熱者死。又腸澼筋攣,其脈小細安靜者生,浮大緊者死。
嚴氏云:凡下利之脈微小者生,浮洪者難治。腸澼下膿血者,脈宜滑大,若弦急者死。
白話文:
【腸澼生死脈法】
《內經》指出,患腸澼(一種腸道疾病)而大便出血,如果身體伴有高燒,病情危急,預後不良;反之,如果身體發冷,則預示著病情可能有所好轉。對於腸澼病患排出白色泡沫的情況,如果脈象沉穩,則表示病情有恢復的希望;如果脈象浮躁,則顯示病情惡化,預後不佳。對於腸澼類疾病,只要患者體溫正常,脈象沒有突然斷絕,呈現滑順且強大的脈象,則有機會康復;反之,如果脈象呈現懸澀狀態,則表示病情嚴重,預後不良。這些判斷需要根據臟腑的狀況來決定。另外,《內經》還提到,如果陰陽兩虛,則腸澼病情會更為嚴重,甚至致命。再者,如果病患除了腹瀉之外,還出現脫血癥狀,且脈象實硬,都表明病情難以治療。
這些生死預測只是大體上的判斷,實際上仍需結合病患的具體症狀進行詳細分析,以下同理。
《脈經》指出,腸澼病患如果排出膿血,但脈象沉細且流連不斷,則病情有好轉的可能;相反地,如果脈象急促且大,並伴隨高熱,則病情危急,預後不良。另外,對於腸澼病患出現肌肉抽搐的情況,如果脈象細微且平穩,則病情有好轉的機會;相反地,如果脈象浮大且緊繃,則病情嚴重,預後不佳。
嚴氏認為,對於所有腹瀉類疾病,如果脈象微弱且細小,則病情有望好轉;如果脈象浮動且洪大,則病情難以控制。對於腸澼病患排出膿血的情況,脈象應當滑順且強大,如果出現弦急的脈象,則病情嚴重,預後不良。
4. 仲景治痢大法
下痢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痢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痢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痢氣蔽者,當利其小便。
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攻表宜桂枝湯。
下痢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
下痢脈遲而滑者,實也。痢為未止,急下之。下痢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安。
下痢不欲食,有宿食者,當下之。
下痢腹滿痛,為寒實,當下之。
下痢腹堅者,當下之。
下痢譫語,有燥屎者,當下之。
下痢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急下之。
下痢已瘥,至其時復發者,此為下未盡,更下之安。
下痢脈大浮弦,下之,當自愈。
風寒下痢者,不可下。下後,心下堅痛,脈遲,此為寒,宜溫之。
下痢脈浮大,此為虛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溫之。
下痢脈遲緊,痛未欲止,當溫之。下痢心痛急,當救里,可與理中、四逆、附子輩。
下痢大孔痛,宜溫之。
按丹溪曰:仲景治痢,可下者十法,可溫者五法,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區別易治、難治、不治之證,至為詳密。但與泄痢袞同立論,而未分。今載於滯下門內,故於瀉痢條內不載。宜於此通考焉。
白話文:
[仲景治療痢疾的大原則]
-
若痢疾患者脈象沉弦,表示病在下焦;脈象大,代表病情尚未停止;脈象微弱且頻數,則是病情有望自行緩解的跡象,即使有發燒的情況,也不會危及生命。
-
痢疾導致四肢冰冷,甚至摸不到脈象,即使經過灸法治療仍無法回暖,且脈象未恢復,反而出現輕微喘息,這可能是致命的症狀。
-
痢疾伴隨微熱和口渴,脈象弱,通常可以自行康復。若痢疾脈象頻數,伴隨微熱和出汗,也有自愈的可能。然而,若脈象緊繃,表示病情尚未得到緩解。
-
痢疾患者脈象頻數並感到口渴,一般也能自行康復。然而,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能會出現血水樣的痢疾,這是因為體內有熱所致。
-
痢疾患者脈象反常地呈現弦狀,同時有發燒和身體出汗,通常可以自愈。
-
痢疾導致氣機阻塞,應促進小便排泄。
-
痢疾伴隨腹部脹滿和身體疼痛,應先溫暖體內,再處理外在病徵。溫暖體內可用四逆湯,處理外在病徵可用桂枝湯。
-
痢疾患者脈象滑且頻數,可能有食物積滯,應使用下法。
-
痢疾患者脈象遲緩且滑,表示實證,病情尚未停止,應迅速使用下法。痢疾患者脈象反常地滑,表示體內有物需要排除,使用下法可使患者康復。
-
痢疾患者食慾不振,且有食物積滯,應使用下法。
-
痢疾患者腹部飽脹且疼痛,表示寒實,應使用下法。
-
痢疾患者腹部堅硬,應使用下法。
-
痢疾患者出現譫語,且有乾燥的糞便,應使用下法。
-
痢疾患者三處脈象都平穩,但按壓心下部位感覺堅硬,應迅速使用下法。
-
痢疾患者已經康復,但在特定時間再次發作,表示體內的病原尚未完全清除,再度使用下法可以使患者康復。
-
痢疾患者脈象大且浮弦,使用下法後,病情應能自行康復。
-
風寒型痢疾不宜使用下法。使用下法後,若出現心下堅硬且疼痛,脈象遲緩,表示體內有寒氣,應使用溫補方法治療。
-
痢疾患者脈象浮大,表示虛脫且強烈,這是由於使用下法所導致。若脈象浮起且皮膚緊繃,伴隨腸鳴,應使用溫補方法治療。
-
痢疾患者脈象遲緩且緊繃,表示疼痛尚未緩解,應使用溫補方法治療。若患者心臟部位劇烈疼痛,應先治療體內的問題,可使用理中湯、四逆湯或附子等藥物。
-
痢疾患者肛門周圍劇烈疼痛,應使用溫補方法治療。
根據丹溪先生所述,仲景治療痢疾,有十種情況適合使用下法,五種情況適合使用溫補方法,有的情況需解表,有的情況需促進小便排泄,有的情況可等待病情自行康復。他清楚地區分了易治、難治和不治的病情,非常詳細。然而,他將痢疾和泄痢混為一談,並未明確區分。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痢疾的治療方法,在瀉痢相關條目中未提及。我們應全面考量這些資訊。
5. 東垣治痢法
病机机要云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脓血稠黏以重剂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惊溏为利当温之,又云在外者发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至者止之,兵法曰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之谓也
秘藏云假令伤寒饮食䐜胀满而传飧泄者宜温热之剂以消导之,伤湿热之物而成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胜者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腹痛者和之,洞泄肠鸣无力不及拈衣,其脉弦细而弱者温之收之,脓血稠黏至圊而不能便,其脉洪大而力者寒之下之
按此分风寒湿热表裡温补寒下等治至为切当,学者尤宜熟玩,但其里急后重腹痛之义未详,今别论于下
白話文:
【東垣治痢法】
《病機要訣》指出:當病人感到肛門墜脹不適,有排便未盡感時,應採用瀉下法;腹部疼痛,應調和脾胃;身體沉重,應祛濕;脈象弦緊,應袪風。若排出的膿血稠厚黏膩,需使用強效藥物來清除;若出現身體冰冷、自汗等症狀,應使用溫熱性藥物來調理;風邪內縮,應發汗解表;驚恐引起水瀉不止,應溫中止瀉。此外,《病機要訣》還提到,對於外感疾病,應從外發散;內傷疾病,應從裡瀉下;上部疾病,應催吐;下部疾病,應瀉下。身體表面有熱感,應疏導體內熱氣;小便不通暢,應利尿。對於病情較重的,應調和;病勢已去的,應補益;病情剛到的,應制止。兵法中有「避其鋒芒,擊其惰歸」的說法,這也是治病的原則。
《祕藏》指出:對於因傷寒導致的飲食積滯、脹滿不適,並轉為餐後即瀉的情況,應使用溫熱性藥物來消導。因濕熱所致的膿血便,應使用苦寒性藥物來疏導。風邪下陷,應升舉提神;濕氣過重,應利尿排濕。對於腹部緊迫感,應採用瀉下法;排便未盡感,應調和;腹部疼痛,應調和。若患者出現洞泄、腸鳴、無力,甚至連衣物都無法拿起,脈象細弱,應使用溫熱性藥物來溫中固本。若膿血稠厚黏膩,排便困難,脈象洪大有力,應使用寒涼性藥物來瀉下。
總結來說,東垣先生根據風、寒、濕、熱等不同病因,以及表、裡、溫、補、寒、下等不同治療原則,制定了非常恰當的痢疾治療方案。學習者應深入研究這些理論。然而,對於「裡急」、「後重」、「腹痛」等症狀的具體含義,尚需進一步探討。關於這些症狀的詳細解釋,將在後續討論中闡述。
6. 太陰受濕傳腎為膿血痢
機要云:有太陰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和穀味,久則防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者。若先利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
再有風寒二證,在泄痢條下。
論風寒暑濕皆能作痢。
陳無擇云:滯下之證,內經所載血溢,血泄,血便注下,古方則有清膿血,近世呼為痢疾,其實一也。多由脾胃不和,飲食過度,停積於腸胃,不能克化,又為風寒暑濕之氣干之,故為此疾。傷熱則赤,傷冷則白,傷風則純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汁,冷熱交併,赤白兼下。治法當先用通利之藥,疏滌臟腑。
嚴氏云:以巴豆等劑推其積熱,後辨以冷熱風濕之證,用藥調治。熱赤者清之,冷白者溫之。傷風而下清血者,則祛逐之。傷濕而下豆汁者,分利之。冷熱相併,溫涼以調之。仍須先調胃氣,切不可驟用罌粟訶子之藥止之,澀之,使停滯不泄,多致危殆。
按:赤白分冷熱之說,河間論之甚詳。其云:風下清血,濕下豆羹汁者,蓋謂風喜傷肝,肝主血,故下清血者為風也。濕喜傷脾,脾胃為五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蓋豆汁之色,如五色之相雜,故下豆羹汁者為濕也。又云:治法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若有虛者,亦宜審之,使果有積滯在腸胃者,方所當通利。
然嚴氏謂巴豆等藥,使用之於傷冷物則可,若用之於熱者,為害非輕。又云:風則祛逐,所謂祛逐者,果何法何藥與?若以邪氣當祛逐,則豈獨於風而寒濕熱為不可耶?此又失於明白。
白話文:
內容翻譯如下:
機要提到,如果太陰經絡受到濕氣影響,會導致水樣腹瀉,身體虛弱乏力,感到微微脹滿,對食物失去胃口,長期下來可能演變成膿血痢疾。這是因為脾經傳遞病邪到腎臟,被稱為「賊邪」,因此病情難以痊癒。但如果先是排便順暢,之後纔出現滑泄,這種情況被視為「微邪」,因此病情較容易恢復。這些都是由於脾臟受到濕氣影響所導致的問題。
另外,風寒兩種症狀,都在腹瀉痢疾的條目下討論。
關於風、寒、暑、濕都可能引發痢疾的討論。
陳無擇指出,滯下病症,根據內經記載有血溢、血泄、血便、注下等描述,古代方書則有清膿血的提法,近世稱之為痢疾,實際上是同一類病症。這些病症多是由脾胃不和,飲食過量,食物在腸胃中停留積聚,無法消化吸收,再加上風、寒、暑、濕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因此產生了疾病。如果受到熱氣影響,排泄物會呈現紅色;受到冷氣影響,排泄物會呈現白色;受到風影響,會純粹排出鮮血;受到濕氣影響,排泄物會像豆漿一樣;冷熱交替,則會紅白混合。治療方法應首先使用通利藥物,以清理腸胃。
嚴氏認為,可以使用含有巴豆等成分的藥物來清除腸胃中的熱毒,然後根據冷、熱、風、濕的不同症狀,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調理。如果是熱性紅色痢疾,應使用清熱藥物;如果是冷性白色痢疾,應使用溫補藥物。如果是受到風影響而排出鮮血,應使用祛風藥物;如果是受到濕影響而排出豆漿狀痢疾,應使用利尿藥物;如果是冷熱交替,則應使用溫涼藥物來調節。但必須先調整腸胃氣候,切勿立即使用罌粟或訶子等收斂藥物來停止痢疾,這樣會導致腸胃中的殘留物無法排出,可能會造成危險。
根據河間的理論,對於紅白痢疾的冷熱區別有詳細的討論。他認為,風邪會傷害肝臟,肝臟主管血液,因此風邪會導致排出鮮血;濕邪會傷害脾臟,脾臟和胃部是五穀的消化中心,可以接受各種食物,並且通常會同時影響其他四臟,因此濕邪會導致排出像豆漿一樣的痢疾。他又提到,治療方法應首先使用通利藥物,這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患者體質虛弱,也應該謹慎評估,只有當腸胃中有積滯物質時,才適合使用通利藥物。
然而,嚴氏認為使用含有巴豆等成分的藥物,只適用於受到冷氣影響的情況,如果用於熱性痢疾,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他又提到,對於風邪的治療,所謂的「祛逐」具體是指什麼方法和藥物呢?如果認為邪氣應該被清除,那麼為什麼只有風邪需要被清除,而寒、濕、熱就不需要呢?這一點需要進一步澄清。
7. 論滯下分三因
陳無擇云:古方風停膚腠下瘀血,或下鮮血,濕毒下如豆羹汁,皆外所因之明文也。古方有五泄,因臟氣鬱結,隨其所發,使利膿血,作青黃赤白黑色,一一不同,即內所因也。又飲食冷熱,酒醴醯醢,縱情恣欲,房室致傷精血,腸胃黏溢,久積冷熱,遂成毒痢,皆不內外因治之。
先推其歲運,以平其外;察其鬱結,以調其內;審其所傷,以治不內外,條然明白,不致妄投也。
按此所分三因治法,其理甚當。但外因六淫所傷者,古方用藥則多有之;內因臟氣鬱結與夫飲食房勞而得者,諸方則未之見也。凡三因所傷,皆能幹犯腸胃而為痢。今陳無擇立論有三因之分,而用藥無三因之別,此又所當分而治者,失於開示焉。
白話文:
陳無擇表示:根據古方記載,風邪停留於肌膚腠理之下,導致瘀血,或者排出新鮮血液,或是因為濕毒影響,排泄物如同豆羹的稠狀,這些都是由外部因素所引發的明顯症狀。
古方中有五種泄瀉的情況,是因為臟腑氣機鬱結,根據不同的情況,排泄物呈現膿血,顏色有青、黃、赤、白、黑等不同,這就是由內部因素所導致的。再者,飲食過冷或過熱,過量飲酒,情緒失控,房事過度導致精血受損,腸胃功能紊亂,長時間累積冷熱不調,最終形成毒痢,這些情況都不屬於內外因素,但都應對症治療。
首先,要考慮年齡和體質,調節外部環境;其次,觀察體內氣機是否鬱結,調理體內狀況;最後,確定病因,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明確且正確地治療。
按照這種三分原因的治療方法,理論上非常合理。只是對於由外在的六種惡劣氣候(風、寒、暑、濕、燥、火)所導致的傷害,古方有很多藥物可以使用;而由內在的臟腑氣機鬱結,以及飲食、房事過度所導致的疾病,在各種藥方中卻沒有看到相應的治療方法。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傷害,都能影響腸胃,導致痢疾。現在陳無擇提出了三分原因的理論,但在實際用藥時並沒有區分這三種原因,這是應該進行分別治療的地方,卻沒有明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