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1)

1. 補血之劑

四物湯滋榮血不足。

方見婦人門。

當歸補血湯。

方見熱門。

按此二方滋榮氣藥也。

丹溪大補丸降陰火補腎水。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 熟地黃(酒蒸) 敗龜板(酥炙黃為末各六兩)

上為末豬脊髓和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補陰丸

黃柏(半斤鹽酒炒) 知母(酒浸炒) 熟地黃(各三兩) 敗龜板(四兩酒浸炙) 白芍(炒)陳皮 牛膝(各二兩) 鎖陽 當歸(各一兩半) 虎骨(一兩酒浸酥炙)

上為末酒煮羊肉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鹽湯下冬加乾薑半兩。

按此二方滋陽之藥也。

白話文:

[補血之劑]

四物湯用於滋養因不足而虛弱的血液。此方在婦科門中有詳細記載。

當歸補血湯。此方亦在熱門病症中有所介紹。

這兩種方劑主要是滋養身體的營氣。

丹溪大補丸能降低陰火並補充腎臟的水分。具體配方為:炒至褐色的黃柏、酒浸後炒的知母(各四兩)、酒蒸的熟地黃、酥炙黃的敗龜板(各六兩)。將這些材料研磨成末,用豬脊髓和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空腹時用淡鹽湯吞服七十粒。

補陰丸的配方為:鹽酒炒的黃柏(半斤)、酒浸炒的知母、熟地黃(各三兩)、酒浸炙的敗龜板(四兩)、炒白芍、陳皮、牛膝(各二兩)、鎖陽、當歸(各一兩半)、酒浸酥炙的虎骨(一兩)。將所有材料磨成末,再用酒煮羊肉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用鹽湯吞服,冬季可添加半兩乾薑。

這兩種方劑主要是滋養陽氣的藥物。

請注意,以上皆為古方,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

2. 補氣血之劑

局方十全大補湯治心肺損及胃損,飲食不為肌膚。

方見熱門

十四味建中湯治榮衛失調,血氣不足,勞損形體瘦弱,短氣嗜臥。

當歸 白芍 白朮 麥門冬 黃耆 甘草(炙) 蓯蓉 人參 川芎 官桂 半夏 熟地黃 茯苓(各半錢) 附子(三分)

上㕮咀作一服,入薑棗煎,食前服。

按此並手足三陰藥也。

養氣丹治諸虛百損,真陽不固,上實下虛,氣不升降,一切體弱氣虛之人。

禹餘糧石 紫石英 赤石脂 代赭石 磁石 以上各煅法見局方

附子(二兩) 肉蓯蓉(一兩半) 當歸 茴香 破故紙 木香 肉桂 巴戟 肉豆蔻 丁香 山藥 鹿茸 白茯苓 沉香 遠志(並制) 乳香 五靈脂 沒藥 硃砂 陽起石(煅) 鍾乳粉(並別研各一兩)

上同碾為細末,糯米粉糊為丸。

按此固滑脫,鎮虛逆,復陽助陰藥也。出太陽例,古方類此者甚多,姑存此一法。如真氣結薄,氣不升降,陰寒濕勝,胃冷肝虛者,非此藥不可蓋宜重劑劫之是也。然有陰陽兩虛,濕熱自甚,元氣下陷,津液涸竭,氣血無所滋養,濁陰下溜,虛火上乘,惟宜調之補之以輕清之劑者,此方安能盡其變乎?用者自宜詳審。

金匱腎氣丸治形體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下血。

乾山藥 山茱萸肉(各四兩)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溫水下。拔萃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

天門冬 熟地黃 人參(各半兩) 黃柏(炒三兩) 砂仁(一兩半) 甘草(七錢半炙,一方無)

上為細末,水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心送丸下。除前三味,五臟治要作鳳髓丹。

按此二方足少陰,手太陰藥也。

機要八物湯治心肺虛損,皮聚而毛落,血脈虛損,婦人月水愆期,宜益氣和血。

四君子合四物湯。

按此手足太陰少陰藥也。

白話文:

[補充氣血的藥方]

局方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心肺功能受損及胃部問題,導致飲食無法轉化為肌膚營養。

方子詳情請參考熱門藥方。

十四味建中湯適用於血氣運行失調、血氣不足、勞損導致身體瘦弱、呼吸短促、喜愛躺臥的人。

藥方成分包括:當歸、白芍、白朮、麥門冬、黃耆、炙甘草、蓯蓉、人參、川芎、官桂、半夏、熟地黃、茯苓(各半錢)、附子(三分)。將這些藥材一同煎煮,加入薑和棗,飯前服用。

這些都是適用於手足三陰的藥方。

養氣丹適用於各種虛弱症狀、真陽不固、上實下虛、氣血不能正常運行,以及所有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的人。

藥方成分包括:禹餘糧石、紫石英、赤石脂、代赭石、磁石、附子、肉蓯蓉、當歸、茴香、破故紙、木香、肉桂、巴戟、肉豆蔻、丁香、山藥、鹿茸、白茯苓、沉香、遠志、乳香、五靈脂、沒藥、硃砂、陽起石、鍾乳粉。將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細粉,用糯米粉和成藥丸。

這個藥方可以固攝脫滑、平定虛逆、恢復陽氣、幫助陰氣。出自太陽例,古方中有很多相似的例子,這裡只舉了一個例子。如果真氣凝滯、氣血不能正常運行、陰寒濕氣過盛、胃寒肝虛,非這個藥方不可,因為它適合作為強效藥物。然而,對於陰陽兩虛、濕熱嚴重、元氣下降、津液枯竭、氣血缺乏滋養、濁陰下流、虛火上升的情況,只適合使用較為輕盈的補品,這個藥方可能無法完全應對這種變化。使用時需詳細審查病情。

金匱腎氣丸適用於身體瘦弱無力、容易疲倦、腎氣長期虛弱、面色憔悴、睡覺時出汗、發燒、五臟功能受損、身體瘦弱且易出血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乾山藥、山茱萸肉、澤瀉、牡丹皮、白茯苓、熟地黃。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五六十粒,溫水送服。拔萃三才封髓丹可以降低心火、滋補腎水。

藥方成分包括:天門冬、熟地黃、人參、炒黃柏、砂仁、炙甘草。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水和成藥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粒。取半兩蓯蓉切片,用一大杯酒浸泡一夜,第二天煎煮三四次,去除渣滓,空腹服用藥丸。除了前三種成分外,五臟治要將其稱為鳳髓丹。

這兩個藥方都是適用於足少陰、手太陰的藥方。

機要八物湯適用於心肺虛損、皮膚聚集、毛髮脫落、血脈虛損、婦女月經不調,可以補氣和血。

藥方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組成。

這是適用於手足太陰、少陰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