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二十五 (1)
卷二十五 (1)
1. 敘吐脈證
金匱云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白話文:
金匱雲: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
腳背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
根據金匱的理論,如果病人的脈象頻率過高,通常表示身體內部有熱邪,應當能夠消化食物並飲水,但實際上反而出現反胃、嘔吐的情況,這是因為發汗過度,導致陽氣不足,膈肌功能虛弱,使得脈象仍然頻率過高。這說明熱邪不能正常消化食物,胃部出現虛冷的狀態。
-
如果脈象呈現弦狀,這表示是虛弱的脈象,胃部的功能不足。這種情況會導致早晨吃的食物在傍晚就吐出來,或者傍晚吃的食物在早晨就吐出來,無法消化,這種現象被稱為「胃反」,即胃部的問題在於上部,但醫治時卻採取了下部治療的方法。現在脈象反而表現出弦狀,所以可以稱為虛弱的脈象。
-
腳背的脈象如果浮動且乾燥,浮動表示體內可能出現虛弱的狀況,乾燥則可能傷害到脾臟,脾臟受損後無法充分消化食物,導致早晨吃了食物傍晚就吐,傍晚吃了食物早晨又吐,食物在胃裡沒有被完全消化,這種情況被稱為「胃反」,即胃部的問題主要在上部。如果脈象緊繃且乾燥,那麼這個疾病的治療就會變得困難。
2. 論膈噎治病之因
丹溪云:胃為水穀之海,脾為消化之器。清和則健而運行。世人以痰飲嘔吐諸氣,多服香熱之藥,偏助氣血沸騰,其始也,胃液凝聚;其久也,脾氣耗敗,傳化漸遲。又以烏附丹劑服之,積久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
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或曰:千金治噎膈反胃,未嘗廢薑桂等藥,何吾子之多言也?予曰:氣之鬱滯,久留清道,非借香熱,不足以行。然悉有大黃、石膏、竹茹、芒硝、澤瀉、前胡、朴硝、茯苓、黃芩、蘆根、栝螯等藥為之佐,使其始則同,其終則異也。病邪易伏,其病自安。
白話文:
丹溪認為:胃是飲食的來源,脾是消化的工具。當胃液清潔且溫和時,身體就會健康並能順利運作。然而,現代人因痰、飲、嘔吐等問題,常服用香料及熱性的藥物,導致身體的氣血過於活躍。起初,這可能只造成胃液的積聚;但長時間下去,脾氣會被消耗,消化功能逐漸減弱。此外,還有人服用烏頭、附子等類型的藥物,導致血液大量流失,胃部乾燥。當乾燥的部位位於上部,接近咽喉時,可以流動水分,但食物不易進入;偶爾可以進入,但量很少,這種情況被稱為「噎」。
當乾燥的部位位於下部,靠近胃部,雖然食物可以進入,但不容易完全進入胃部,長時間後會再次排出,這種情況被稱為「膈」或「反胃」。大便困難,小便像羊屎一樣。雖然病名不同,但都是同一個疾病的表現。有人問:千金方治療噎、膈、反胃,從未停止使用薑、桂等藥物,為什麼您要多此一舉?我回答說:當氣體阻塞,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必須藉助香料和熱性藥物才能流通。然而,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配合大黃、石膏、竹茹、芒硝、澤瀉、前胡、朴硝、茯苓、黃芩、蘆根、栝螯等藥物作為輔助,使初始階段的治療方式相同,但最終結果會有所不同。疾病容易隱藏,自然也就容易康復。
3. 論五噎五膈
嚴氏云(三因同)五噎五膈者由喜怒不常,七情傷於脾胃,鬱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蓋氣留於咽嗌者則成五噎,結於胸膈者為五膈。五噎之名憂思勞食氣也,五噎之名憂恚寒熱氣也。其病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治法調順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則病無由而作矣。
按膈噎之證,皆由氣聚成積,自積成痰,痰積之久,血液俱病。以其為病在咽在膈,故前人立膈噎二者之名。三因方又分五噎五膈,病狀徒有其名,為治則一而已,故不敘焉。又嚴氏為化痰下氣之說。夫氣之不下,痰之不化,必有為病之因。苟不治其本,而專以香燥之藥治其標,痰氣何由而自下也?
白話文:
嚴氏指出,五噎和五膈的病因是情緒波動,導致脾胃受損,情緒鬱結,進而產生痰液,痰液與氣體交織,使得氣體上昇而不下落,影響飲食消化。當氣體停留在咽喉時,形成五噎;在胸膈處凝聚則為五膈。五噎指的是憂慮、勞累、飲食過量所引起的氣體問題,五膈則是憂愁、忿怒、寒熱所引起的氣體問題。這些病症會讓人感到胸膈脹滿、噁心、噎塞,影響飲食。治療的方法應調節陰陽平衡,並促進痰液排出和氣體下降。當陰陽調和,氣體順暢,痰液自然排出,疾病便不會再發生。
對於膈噎這種症狀,通常都是因為氣體聚集形成積聚,從積聚轉化為痰液,長時間的痰積會影響血液的運行。由於這些病症主要影響咽喉和胸膈,因此前人設立了膈噎兩種名稱。三因方進一步分為五噎五膈,雖然這兩者的症狀有所不同,但治療原則是一致的,因此這裡就不一一詳細說明瞭。此外,嚴氏強調了化痰和下氣的重要性。若氣體無法順利下降,痰液無法分解,那麼必定存在著導致疾病的根源。如果不處理根本原因,而是單純使用香燥類的藥物來解決表面問題,那麼痰液和氣體又如何能自行下降呢?
4. 論三陽結為膈病
子和云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小腸、膀胱也。結謂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也。此湯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故經曰:少陽所至為嘔湧,溢食不下。此理明矣。
後世強分為十膈、五噎,其𩷒既多,其惑滋甚。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或胃風欲吐。醫者不察本原,投下香、桂、胡椒、丁香之屬。設如傷酒、傷食,正可攻逐,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熱之人,三陽必結,食必上潮。醫氏猶云胃寒不納,燔針灼艾,三陽轉結,歲月彌深,遂成噎病。
白話文:
子和認為,《內經》提到的「三陽結」指的是膈疾。三陽是指大小腸與膀胱。這裡的「結」指的是熱邪積聚。若小腸熱邪積聚,血液循環會受阻;若大腸熱邪積聚,大便會乾結;若膀胱熱邪積聚,津液會枯竭。當三陽處於熱邪聚集的情況下,前後的通路都會受到阻塞,下部無法順暢排泄,熱邪就會往上走,導致食物難以下嚥,即使嘗試下嚥也會再次吐出。這是因為熱邪在體內上行所致。
後世有人將此症狀強行分為十種膈疾、五種噎疾,導致醫學上的混淆日益嚴重。溢食的現象並非一蹴可及,可能是因飲酒過量、進食不適、或是胃部熱盛想吐、胃部風邪引起想吐等。醫生在診斷時若不仔細辨別病因,可能會使用下香、桂枝、胡椒、丁香等藥物。如果只是飲酒或飲食過量,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排除異物,但不能用於虛弱體質的人,因為他們的體內本就熱盛,容易導致三陽結聚,病情隨時間加劇,最終形成噎疾。
總之,正確診斷和對症下藥是治療這種疾病的重要關鍵。
世傳五噎寬中散有姜有桂,十膈散有附有烏,其可用乎?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承氣三湯獨超。近代用藥之時,更詳輕重。假如閉久,宜先潤養,小著湯丸,累累加之,關扄自透。其或咽噎上阻痰涎,微用酸苦,湧出因而,治下藥勢易行。設或不行,蜜鹽下導,結散陽消,飲食自下。
莫將巴豆耗卻天真。
按此論,三陽結為膈病力關。世俗言胃冷用熱藥之誤,可謂明矣。但用藥專指承氣而言,則失之太峻。蓋此藥有實熱者可用之,其有脾胃衰虛,並血液枯竭之人,皆在所禁也。
白話文:
傳說中的「寬中散」和「十膈散」,配方中包含薑、桂、附、烏等中草藥,這些藥物是否有效呢?現在的劉河間治療膈氣噎食,以承氣三湯為首選,且在使用藥物時,會更加註意藥性的輕重。如果病情嚴重,應先進行滋潤養生,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讓藥性自然穿透。若喉嚨噎食阻礙痰涎,可以稍微使用酸苦類的藥物,促使其排出,這樣處理下藥的方式比較容易進行。若藥物無法發揮效果,可以使用蜂蜜和鹽來輔助下導,使結塊消散,陽氣恢復,進而使飲食順暢。
不要濫用如「巴豆」這樣的強烈藥物,以免傷害天性。
根據這個理論,三陽結合而成的膈病,是與關節有關的問題。一般認為胃寒應使用溫熱藥物,這樣的觀念顯然不夠精確。然而,若單純使用承氣三湯,可能會過於強調,忽略了藥物的適度性。這類藥物適合於有實熱症狀的人使用,對於脾胃虛弱或是血液枯竭的患者,則不宜使用。
5. 論噎為諸氣所致
針經曰:怒氣所至,食則氣逆而不下;勞氣所至,為咽噎病,為喘促;思氣所至,為中痞;三焦閉塞,為咽噎不利。
白話文:
針經提到:怒氣所至,會導致進食時氣息上逆,無法順利消化;勞氣所至,會引發喉嚨堵塞的疾病,或是呼吸困難;思慮過度所引起的氣機不暢,會導致中間部位有脹滿感;如果三焦的運行受阻,會造成喉嚨堵塞,吞嚥不暢。
6. 論噎塞由陰中伏陽所致
發明曰噎者六腑之所生陽也,氣也。塞者五臟之所生陰也,血也。二者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
謹按噎為七情所發,或因三焦傳化失常所致,此即主於氣也。或血液所虧,胃脘乾槁,或血積所致,即皆因於血也。塞由填塞不通之義,故發明有治幽門不通,噎塞不便通幽湯例。蓋陽無陰不能施化,陰之失位而陽伏其中,傳化不變而反上行矣。然人有所擊撲墜跌,內致血瘀,忽即吐而食不能納,此由氣血俱傷所可見也。
大抵始由氣致者,初當從氣治之;由血致者,當從血治之。豈可類用香熱之劑,反耗氣血耶?但世俗拘泥,不能究乎病情,遂成危證也。悲夫!
白話文:
發明的噎症是六腑產生的陽氣所致,而堵塞則是五臟產生的陰血所致,這兩種病症都是陰中藏著陽而形成的。
嚴格來說,噎症可能是由情緒引起的,或者因為三焦運化功能失調造成,這主要與氣有關。也可能是血液不足,胃部乾燥,或是積血所導致,這主要是與血有關。堵塞指的是阻塞不通的意思,所以有例如治療幽門不通、噎塞不便(通幽湯)的例子。因為陽氣沒有陰血就不能發揮作用,陰氣失去正位而陽氣藏在其中,運化功能不變反而向上行了。
然而,如果有人受到打擊跌倒,內部產生血瘀,突然就嘔吐且無法進食,這是由於氣血都受損所能看到的現象。
總的來說,如果初始是由氣引起的,應該首先從氣進行治療;如果是由血引起的,應該從血進行治療。怎麼能類似使用芳香熱性的藥物,反而耗損氣血呢?只是世俗的人拘泥於成見,不能詳細研究病情,於是就形成了危險的證狀。真是令人痛心啊!
7. 治吐分三焦法
病機云治吐有三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吐者皆從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證食已暴吐,渴於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發痛,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匿,其證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檳榔、木香行其氣。
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道也,其脈沉而遲,其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以毒藥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也。
白話文:
疾病機理指出,治療嘔吐有三大原因:氣、積、寒,這些都從三焦理論來討論。上焦導致嘔吐的原因都來自氣,氣是天之陽,脈搏浮大,症狀為飯後即刻嘔吐,口渴想喝水,大便乾結,氣上沖胸引起疼痛,治療應當降氣和中。
中焦導致嘔吐的原因都來自積聚,積有陰有陽,食物和氣聚集形成積聚而疼痛,脈搏浮而隱藏,症狀可能是先疼痛後嘔吐,或是先嘔吐後疼痛,治療方法應該使用微毒藥物去除積聚,使用檳榔、木香流通氣息。
下焦導致嘔吐的原因來自寒,地之道,脈搏沈遲,症狀為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嘔吐,晚上吃的食物早上嘔吐,小便清亮,大便乾硬不通,治療方法應該使用毒藥疏通堵塞,溫暖寒氣,大便逐漸通暢,再使用中焦藥物調和,防止大便便祕而自然痊癒。
按此分三法治吐,以上焦為陽,陽主熱,下焦為陰,陰主寒,中焦為寒熱相半之分,有陰而有陽,此亦大略之法耳。蓋以其在上者則食已而暴吐,在下者則食久而始吐,久暴之間,所以為寒熱之別,難專以上下為寒熱之別也。王冰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
」與此同意。又原病式曰:「嘔湧溢食不下,火氣炎上,胃膈熱甚,則傳化失常故也。」
白話文:
根據此處分為三個療法來治療嘔吐症狀,上焦代表陽性,陽主熱;下焦代表陰性,陰主寒;中焦是寒和熱的混合部分,既有陰也有陽,這只是一種大致的療法。因為在上焦的情況下,飲食後會突然嘔吐;而在下焦的情況下,飲食後經過一段時間才開始嘔吐。這種區分長短的過程,就是判斷是否為寒或熱的依據,因此不能僅僅根據上下位置來判斷寒熱。王冰曾說過:「無法進食表明有火,食物進入卻反吐出來表示沒有火。」這與此段文字的意思相符。另外,原始病症類型說明:「嘔吐使食物無法下嚥,因火氣向上,胃和膈肌過熱,導致消化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