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二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2)

1. 論治噎之法並治驗

丹溪曰:或云胃脘乾槁,其治可得用乎?予曰:古方用人參以補肺,御米以解毒,竹瀝以清痰,乾薑以養血,粟米以實胃,蜜以潤燥,正是此意。張雞峰亦曰:噎當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治法亦為近理。夫噎病生於血乾。夫血陰氣也,陰主靜,內外而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大勝,陰血自生,腸胃津潤,傳化合宜,何噎之有?因觸類而長之。

曾制一方,治一中年婦人,以四物湯加和白陳皮去皮留尖,桃仁生甘草酒紅花濃煎,入驢尿飲,以防其或生蟲也。與數十帖而安。又台州一匠者,年僅三十,勤於工作而有艾妻且喜酒,面白其脈澀重則大而無力,令謝去工作,臥於牛家,取新溫牛乳細細呷之,每頓盡一杯,一晝夜可五七次,盡卻食物,以漸而至八九次,半月大便潤,月餘而安。或口乾蓋酒毒未解,間飲甘蔗汁少許。

或又曰:古方治膈噎,未有不言寒者,何也?予曰:古人著方,必為當時抱病設也。其證實因於寒,故用之得效,非以為定式也。但今人為染此病,率因痰氣久得醫藥傳變而成,其為無寒也明矣。

謹按反胃之證,其始也,或由飲食不節,痰飲停滯,或因七情過用,脾胃內虛而作。古方不察病因,悉指為寒,用香燥大熱之藥治之。夫此藥止能逐寒邪行滯氣,其於飲食痰積,豈能祛逐七情之火?反有所熾,脾胃之陰反有所耗,是以藥助病邪,日以深痼。其中病情,丹溪先生言之詳矣。

夫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胸膈痞悶,似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而致者,當補氣而自運。大便燥結而羊矢,似屬血熱,然服通利藥過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當補血潤血而自行。有因火逆衝上食不得入,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當清痰泄熱,其火自降。

有因脾胃陽火亦衰,其脈沉細而微者,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養胃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若夫不守戒忌,厚味房勞之人,及年高無血者,皆不能療也。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有人認為胃部乾枯萎縮,這種情況我們能治療嗎?我回答:古方中使用人參來補肺,稻米來解毒,竹瀝來清除痰液,乾薑來滋養血液,粟米來強化胃部,蜂蜜來潤滑消化道,這些都是為了應對此種情況。張雞峯先生也表示:噎食可能是由於精神壓力或情緒問題導致,只有內心平靜,自我調養,才能真正治癒。這番話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核心,治療方式也貼近常理。噎食病症主要源於血液乾涸。血液是陰性氣質,陰性代表靜態,內外都保持平靜,臟腑的火氣就不會升騰,金水兩種氣息就會佔據優勢,陰血自然生成,腸胃得到滋潤,消化吸收功能適度,哪還會有噎食的問題?根據類似的理論,我進一步發展出一套治療方法。

曾經制訂一個處方,治療一位中年婦女,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白陳皮(去皮留尖)、生桃仁、生甘草、酒紅花,濃煎後,加入驢尿飲,防止可能產生的寄生蟲。給她開了幾十帖,病人恢復了健康。又有一個台州的工匠,年僅三十歲,工作勤奮,有愛妻相伴,喜歡喝酒,臉色蒼白,脈搏沉澀且重,脈搏雖大但無力。我讓他停止工作,住在牛舍旁,每天喝新鮮溫暖的牛乳,每一餐喝一杯,一天大概五到七次,完全不吃其他食物,慢慢增加到八到九次。半個月後,他的大便開始變得潤滑,一個多月後,他康復了。如果口乾,可能是酒毒尚未完全排出,偶爾喝些甘蔗汁。

有人又問:古方中治療噎食,總是提到寒冷,這是為什麼呢?我回答:古人編寫藥方,一定是針對當時病患的情況。因為病狀確實是由寒冷引起的,所以藥方纔有效,並不是說這就是固定的模式。但現在的人,大多因為長期痰氣鬱結,經過多次治療後轉變為此病,並沒有寒冷的因素。

仔細研究反胃症狀,起初可能是因為飲食不規律,痰飲在體內滯留,或是因為情緒過度,導致脾胃虛弱而發病。古方未能深入分析病因,統一歸咎於寒冷,使用香燥大熱的藥物治療。這種藥物只能驅散寒氣,調節氣滯,對於飲食引發的痰積,以及情緒導致的火氣,根本無法消除,反而可能使火氣更旺盛,脾胃的陰氣更加耗損,這樣一來,藥物反而助長了病邪,病情日益嚴重。對於這種病情,丹溪先生已有詳細的論述。

治療這種疾病,如果咽喉堵塞,胸膈痞悶,似乎是氣滯的表現,然而,有些病人因為服用過量的耗氣藥物,導致中氣不足,應該補氣讓氣機自行運轉。如果大便乾燥結塊,像羊糞一樣,似乎是血熱的表現,然而,如果服用過多的通利藥物,導致血液耗竭,情況反而更糟,應該補血潤燥,讓身體自行調節。有的患者因為火氣上沖,食物難以下嚥,脈象洪大有力且頻繁,或者是痰飲阻滯,脈象結澀,應該清痰泄熱,讓火氣自然下降。

有的患者因為脾胃的陽火衰退,脈象沉細而微弱,應該用辛辣芳香的藥物溫暖氣血,同時以滋陰養胃為主,而不是像傳統方劑那樣一味追求燥烈。至於那些不遵守禁忌,暴飲暴食,縱欲無度的人,以及年紀大,血液不足的人,這種治療方式就無效了。

2. 反胃治法

3. 和中利痰散氣之劑

金匱大半夏湯治胃反嘔吐者,千金云治反胃不受食,食入即吐。

半夏(二升) 人參(三兩) 白蜜(一升)

千金有白朮、生薑

上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一升半,溫服一升,後再服。

茯苓澤瀉湯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甘草 桂枝(各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上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外臺有小麥一升。

按以上二方兼出太陰嘔吐噦例藥也。

病機和中桔梗湯治上焦氣熱上衝,食已暴吐,脈浮而洪。

桔梗(一兩半) 半夏曲(二兩) 陳皮(去白) 枳實(炒) 白茯苓(各一兩) 白朮(一兩半) 厚朴(一兩薑製) 煮法如前。

上㕮咀,每服一兩,取清溫調木香散二錢,隔夜空服三服,之後氣漸下,吐漸止。然後去木香等末,每料中加芍藥二兩、黃耆一兩半,服之病愈。即已如大便燥硬,食不盡,下以大承氣湯去硝微下之,少利為度,再服前藥補之。

木香散方:檳榔、木香各等分為末。

按此太陰、陽明經藥也。

白話文:

[和諧中焦、利於化痰及散氣的藥方]

金匱大半夏湯用來治療胃部反逆導致的嘔吐,千金方指出它可用於治療食物無法順利進入胃中,一吃進去就馬上吐出來的情況。

藥方包括:半夏二升、人參三兩、蜂蜜一升。

千金方另外還包含白朮、生薑。

使用方法:先以十二升水混合蜂蜜,攪拌二百四十次,再加入藥材煮至剩下一升半,先溫熱服用一升,再服用剩下的。

茯苓澤瀉湯適用於胃部反逆,伴有口渴想喝水且會嘔吐的情況。

藥方包括: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桂枝各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

使用方法:先以十升水煮藥材至剩三升,再加入澤瀉煮至剩二升半,每次溫熱服用八合,一天三次。外臺祕要方還包含一升的小麥。

以上兩個藥方都出自太陰經的嘔吐與打嗝治療範疇。

病機和中桔梗湯用於治療上焦氣熱上升,導致飯後突然嘔吐,脈象浮且大的情況。

藥方包括:桔梗一兩半、半夏曲二兩、陳皮(去白)、炒過的枳實、白茯苓各一兩、白朮一兩半、薑製的厚朴一兩。

煮法同前。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取出清澈部分溫熱服用,配合二錢的木香散,空腹服用三劑,之後氣會逐漸下降,嘔吐也會慢慢停止。接著去掉木香等末,每次藥量中加入芍藥二兩、黃耆一兩半,服用到病情好轉。若大便乾硬,食物消化不完,可用大承氣湯去掉硝石,輕微瀉下,稍微排泄為度,再服用之前的藥物進行調理。

木香散的藥方:檳榔、木香,等量磨成粉末。

此藥方適用於太陰、陽明經的情況。

4. 治風木之劑

病機青鎮丸治上焦吐頭髮痛有汗脈弦

柴胡(二兩) 黃芩(七錢半) 甘草(半兩) 青黛(二錢半) 人參(半錢)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下,食後服。

按此少陽經藥也。

金花丸治吐食而脈弦者,由肝乘於脾而吐,宜治風安脾。

半夏(一兩) 檳榔(二錢) 雄黃(二錢半)

上細末,如上法丸,薑湯下,從少至多,漸次服之。

按此厥陰例藥也。青鎮丸治肝火之藥,金花丸治風痰乘於脾胃之藥,故總入風木之劑。

白話文:

【治療風木類藥方】

對於因肝氣過盛導致的上部疼痛,例如頭痛、掉髮等症狀,且伴有出汗、脈象弦緊的患者,可使用「青鎮丸」來治療。藥方組成為:柴胡二兩、黃芩七錢半、甘草半兩、青黛二錢半、人參半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薑汁浸泡的蒸餅混合製成如梧桐籽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粒,以薑湯送服,應在飯後服用。此方為治療少陽經絡問題的藥方。

「金花丸」適用於伴有脈象弦緊、嘔吐食物的患者,這是因為肝氣侵犯脾臟導致的嘔吐,需用此方治療風邪,安定脾臟。藥方成分為:半夏一兩、檳榔二錢、雄黃二錢半。將這些藥材同樣研磨成細粉,按照上述方法製成丸藥,以薑湯送服,開始時少量服用,逐漸增加劑量。

「金花丸」是治療厥陰經絡問題的藥方。「青鎮丸」專治肝火旺盛,而「金花丸」則針對風痰影響脾胃的情況,因此這兩個藥方都被歸類在治療風木類疾病的藥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