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九 (6)
卷十九 (6)
1. 論局方用諸熱藥補虛之失
丹溪曰:虛者補而養之。局方何例用辛香燥熱之劑,以火濟火,不無實實虛虛之禍。若曰菟絲子丸之治腎虛,金釵石斛丸之治氣不足,茴香丸之治臟虛冷,玉霜丸之治氣虛,養正丹之治諸虛,樸附丸之治脾虛弱,按氣丹之治真元虛,四神丹之治五臟虛,蓯蓉大補丸之治元臟虛,鍾乳白澤丸之治諸虛,三健湯之治氣不足,甚者內聚丹劑,悉曰補脾胃,補腎,補五臟,補真氣,而方各條下曰口苦面黃,曰氣促喘急,口淡,曰舌澀,曰噫酸,曰舌乾,曰溺數,曰水道澀痛,曰唇口乾燥等證,悉是明具熱論,如何類聚燥熱,而謂可以健脾溫胃而滋腎補氣乎?又骨碎補丸治肝腎風虛,乳香宣經丸治體虛,換腿丸治足三陰經虛,或因感風而虛,或因虛而感寒,既曰體虛,肝腎虛,足三陰經虛,病非輕小,理宜補養,而自然銅、半夏、威靈仙、荊芥、地龍、川楝、烏藥、防風、牽牛、靈脂、草烏、羌活、石南、天麻、南星、檳榔等疏通燥疾之藥,俱補劑之大半,果何以補虛乎?地仙丹既曰補腎,而滋補之藥與僣燥走竄之藥相半用之,腎惡燥而謂可以補腎乎?借曰足少陰經非附子輩不能自達,八味丸仲景腎經藥也,八兩地黃以一兩附子佐之,觀此則是非可得而定矣。
白話文:
丹溪說:對於虛弱的情況,應該進行補充和養護。然而,為什麼局方會常常用到辛辣、香濃、燥熱的藥物,這就像在火上加火,難免會導致過補或者虛補的災禍。比如說,菟絲子丸用來治療腎虛,金釵石斛丸用來治療氣力不足,茴香丸用來治療臟腑虛冷,玉霜丸用來治療氣虛,養正丹用來治療各種虛弱,樸附丸用來治療脾虛弱,按氣丹用來治療真元虛弱,四神丹用來治療五臟虛弱,蓯蓉大補丸用來治療元臟虛弱,鍾乳白澤丸用來治療各種虛弱,三健湯用來治療氣力不足,更嚴重的,內聚丹藥,全都被稱為補脾胃,補腎,補五臟,補真氣。然而在每種藥方的說明中,卻寫著口苦臉黃,氣喘吁吁,口淡無味,舌頭發澀,嘔吐酸水,舌頭乾燥,頻繁小便,尿道刺痛,嘴脣和嘴邊乾燥等等症狀,這些全是明確的熱性病症,怎麼可以聚集一堆燥熱的藥物,然後說它們能健脾暖胃滋腎補氣呢?
再者,骨碎補丸用來治療肝腎風虛,乳香宣經丸用來治療體虛,換腿丸用來治療足三陰經虛弱,有的是因為感受風邪而虛弱,有的是因為虛弱而感受寒冷,既然都說是體虛,肝腎虛弱,足三陰經虛弱,這些病並不是輕微的小病,理論上應該進行補養,然而自然銅、半夏、威靈仙、荊芥、地龍、川楝、烏藥、防風、牽牛、靈脂、草烏、羌活、石南、天麻、南星、檳榔等這些通絡燥疾的藥物,佔了補藥的一多半,這真的能夠補虛嗎?地仙丹既然說是補腎的,但滋補的藥物和那些燥熱散亂的藥物卻是一比一的使用,腎臟最怕燥熱,怎麼可以說它可以補腎呢?就算有人認為足少陰經只有附子這類藥物才能達到,但是八味丸是張仲景用來治療腎經疾病的藥物,其中八兩的地黃只有一兩的附子輔助,從這裡看,事情的是非對錯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