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四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一 (1)

1. 敘癇病之始

靈樞云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天柱穴足太陽也)。又云癲癇瘛瘲,不知所苦,兩蹺之下,男陽女陰。

按潔古云,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各二七壯。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申脈穴也)。陰蹺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照海穴也)。

又按內經言癲而不言癇,古方以癲癇或並言,或言風癲,或言風癇,或言癲狂,所指不一。蓋癇病歸於五臟,癲病屬之於心,故今以風癇另立一門,而癲狂合為一門也。又癇與痓略相類而實不同,其病發身軟時醒者謂之癇也,身強直反張如弓不時醒者謂之痓也。癇病隨其痰之潮作,故有時而醒。痓病比癇為甚,而有挾虛者,故因其昏冒而遂致亡者多矣。

白話文:

《靈樞》中說,突然抽搐、昏眩、腳使不上力,要取天柱穴,它是足太陽經的穴位。書中又提到,癲癇發作時,患者不知所苦,可取兩側的陽蹺穴和陰蹺穴,男子取陽蹺,女子取陰蹺。

潔古說,白天發病灸陽蹺穴,晚上發病灸陰蹺穴,每次灸二十一壯。陽蹺穴從腳跟開始,沿著外踝向上行至風池穴。陰蹺穴也從腳跟開始,沿著內踝向上行至咽喉,與衝脈相交。

《內經》中說癲病和癇病不同,古方中,有時將癲癇並稱,有時稱為風癲或風癇,有時又稱為癲狂,其所指並不一致。因為癇病歸屬於五臟,癲病則屬於心臟,所以現在將風癇另立一門,癲狂則歸為一門。癇病與痓病略有相似之處,但其實不同,發病時身體軟弱,但能清醒的稱為癇病;身體僵硬,反弓而起,不能清醒的稱為痓病。癇病隨痰的潮氣變化而發作,所以有時會清醒。痓病比癇病更嚴重,有些患者體虛,昏迷後會導致死亡。

2. 論癇病所因

三因云:夫癲癇病皆由驚動使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驚,或幼小感風寒暑濕,或飲食不節逆於臟氣而成。蓋忤氣得之外,驚恐得之內,飲食屬不內外三因不同,忤氣則一。

按此所論三因固皆切當,但胎內受驚與飲食作癇者多,而外感者間而有之。

白話文:

三因論癲癇

三因說: 癲癇病的發生,都是因為受到驚嚇,導致臟腑氣血不調、鬱結,從而產生涎液,阻塞經絡,引發抽搐,最終形成癲癇。

病因分為三種:

  • 一是母體懷孕期間受到驚嚇;
  • 二是幼年時受到風寒暑濕的侵襲;
  • 三是飲食不節,導致臟腑氣血失調。

總的來說,癲癇的病因有內外之分:

  • 外因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忤氣(指風寒暑濕等);
  • 內因是受到內心的驚恐;
  • 飲食則屬於內外兼有。

三種原因中,忤氣導致的癲癇只佔一種,而胎內受驚和飲食不節導致的癲癇比較常見,外感導致的癲癇則較少見。

分析: 這段文字闡述了中醫對癲癇病的三因論,即母體懷孕期間受驚、幼年時外感、飲食不節,以及內外兼有的病因。文章還強調了不同病因的常見程度,並指出胎內受驚和飲食不節是癲癇病的主要病因。

3. 論三癇

千金方云小兒之癇有三:風癇、驚癇、食癇也。風癇緣衣暖汗出,風因入也。初時先屈指如數,乃作驚癇。起於驚怖大啼,乃作食癇。其先不哺乳,吐而變熱,後發。然風癇、驚癇時時有之,十兒之中未有一二。凡是先寒後熱,熱者皆食癇也。驚癇皆按圖灸之。風癇當與豬心湯。食癇當下乃愈。紫霜丸佳。

按此論三癇,蓋有三因之分:風癇屬外因,驚癇屬內因,食癇屬不內外因也。

白話文:

《千金方》說小兒的癇症有風癇、驚癇、食癇三種。風癇是因為衣服暖和,孩子出汗,風邪乘虛而入引起的。剛開始時手指會屈伸,像在數數,然後就會變成驚癇。驚癇是由於受驚嚇、大哭引起的,而食癇則是因為孩子最初不願意吃奶,吐奶,身體發熱後發作的。風癇和驚癇時常出現,十個孩子中可能只有一兩個會得。凡是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的,都是食癇。驚癇可以參考圖示進行灸治。風癇可以用豬心湯治療,食癇需要立即治療才能痊癒,紫霜丸效果很好。

這段論述三種癇症,說明了它們有不同的病因:風癇屬於外因,驚癇屬於內因,食癇則屬於不屬於外因也不屬於內因的特殊情況。

4. 論五癇

三因云古方有三癇、五臟癇、六畜癇等名證不同,難於備載。別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以馬屬在午,手少陰君火主之,故其病生於心。二曰羊癇,作羊叫聲,以羊屬未,足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脾。三曰雞癇,作雞叫聲,以雞屬酉,足陽明燥金主之,應乎胃。四曰豬癇,作豬叫聲,以豬屬亥,手厥陰心包主之,應乎右腎。

五曰牛癇,作牛吼聲,以牛屬醜,手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肺。此五癇應乎五畜,五畜應乎五臟者也。發則旋暈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乃蘇。各隨所感施以治法。

錢氏云:凡治五癇,皆隨臟治之。每臟各有一獸。犬癇反折上竄,犬叫肝也。羊癇目瞪吐舌,羊叫心也。牛癇目直視腹滿,牛叫脾也。雞癇驚跳反折手縱,雞叫肺也。豬癇如屍吐沫,豬叫腎也。五癇重者死,病後甚者亦死。輕者五色丸主之。

白話文:

古書《三因》記載,古代醫學認為癲癇有「三癇」、「五臟癇」、「六畜癇」等不同名稱,症狀繁多,難以一一列舉。

《別錄》中記錄了五種癲癇症狀,分別稱為:

  1. 馬癇:患者會發出馬嘶鳴的聲音,因為馬與午時相應,而手少陰經屬火,主掌心臟,所以這種癲癇症狀源於心臟。
  2. 羊癇:患者會發出羊叫聲,因為羊與未時相應,而足太陰經屬土,主掌脾臟,所以這種癲癇症狀源於脾臟。
  3. 雞癇:患者會發出雞叫聲,因為雞與酉時相應,而足陽明經屬金,主掌胃臟,所以這種癲癇症狀源於胃臟。
  4. 豬癇:患者會發出豬叫聲,因為豬與亥時相應,而手厥陰經屬心包,主掌右腎,所以這種癲癇症狀源於右腎。
  5. 牛癇:患者會發出牛吼聲,因為牛與醜時相應,而手太陰經屬土,主掌肺臟,所以這種癲癇症狀源於肺臟。

這五種癲癇症狀與五種動物相應,而五種動物又與五臟相應。發病時,患者會出現頭昏眼花、身體翻滾、口眼歪斜、眼球上翻、手腳抽搐、背部僵直等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正常。根據不同症狀,應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錢氏醫書記載,治療五種癲癇,都應根據其所屬的臟器進行治療。每種臟器對應一種動物,其表現分別是:

  1. 犬癇:患者會翻滾向上竄,發出犬叫聲,屬於肝臟病變。
  2. 羊癇:患者會眼球突出、吐舌頭,發出羊叫聲,屬於心臟病變。
  3. 牛癇:患者會直視前方、腹部脹滿,發出牛叫聲,屬於脾臟病變。
  4. 雞癇:患者會驚跳、翻滾、手腳抽搐,發出雞叫聲,屬於肺臟病變。
  5. 豬癇:患者會像死人一樣、吐口水,發出豬叫聲,屬於腎臟病變。

五種癲癇症狀中,病情嚴重的患者會死亡,即使痊癒後,後遺症也很嚴重。輕症患者可以使用五色丸進行治療。

按千金方敘六畜癇曰馬、曰牛、曰羊、曰豬、曰犬、曰雞,並不以六畜分屬五臟。今三因所引五癇無犬癇一證,錢氏敘五癇一證無馬癇一證。二書以五獸分配五臟各各不同,俱不知所由然也。三因雖有馬無犬癇及五臟有胃無腎之說,亦難據憑,無所載焉。

白話文:

根據《千金方》的記載,六畜的癇症包括馬、牛、羊、豬、犬、雞,並沒有依照六畜歸屬於五臟來區分。然而,現代醫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所提及的五種癇症中,並沒有犬癇這一症狀,而錢氏醫書中所記載的五種癇症則沒有馬癇這一症狀。兩本書對於五種動物與五臟的對應關係各有不同,其依據難以理解。雖然《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提到了馬癇而非犬癇,以及五臟中有胃而無腎的說法,但這些論述缺乏證據支持,無法作為依據。

5. 論癇有陰陽

千金方云:病先身熱掣瘲,驚啼叫喚,而後發癇,脈浮者,為陽癇,病在六腑外,在肌膚,猶易治也;病先身冷,不驚掣,不啼呼,而病發時,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內,在骨髓,難治也。

按此論癇之陰陽,後世有認為寒熱者,誤也。蓋此疾皆以痰熱所作,而得其傷於陽分,在表而淺,則曰陽癇,故云易治;其傷於陰分,入里而深,則曰陰癇,故云難治。所論陰陽者,乃表裡臟腑淺深之謂,非寒熱之謂也。

白話文:

《千金方》說:病人起初身體發熱,手腳抽搐,驚恐啼哭,之後才發作癲癇,脈象浮的,屬於陽癇,病症在六腑之外,在肌膚,比較容易治療。病人起初身體發冷,沒有驚恐抽搐,也沒有啼哭,發病時脈象沉的,屬於陰癇,病症在五臟之內,在骨髓,難以治療。

根據這個論述,後世有些人認為癲癇有寒熱之分,這是錯誤的。其實這種疾病都是由痰熱引起,如果傷及陽氣,在表淺部位,就稱為陽癇,所以說容易治療;如果傷及陰氣,深入內裡,就稱為陰癇,所以說難以治療。這裡說的陰陽,指的是表裡、臟腑、淺深,並不是指寒熱。

6. 論癇證由熱

原病式云:風癇之發,作者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爍而氣瘲,昏冒僵仆也。

白話文:

原文所述:風癇發作的原因,是因為熱度過高導致風燥並伴隨著痰液分泌增多,使得胸腔和喉嚨乾燥,氣息不順暢,出現暈眩、昏迷和倒地的情況。

7. 治癇用吐下之法

子和書云:夫癇病不至目瞪如愚者,用三聖散投之,更用火盆於暖室中,令汗吐下,三法並行,次服通聖散,百餘日則愈矣。至於目瞪如愚者,不可治。內經曰:神不守,謂神亂也。大凡此疾,乃肝經有熱,吐後可服瀉青丸下之。

按:癇病多由風痰膠固胸膈上下,故大法先宜吐之。吐後可用清熱之藥,如東垣安神丸、守真龍會丸之類,皆可服,不獨通聖散也。痰實在裡不解,宜導痰清熱,亦不獨瀉青丸也。

白話文:

《子和書》記載,癲癇患者若不至於眼球突出、痴呆,可使用三聖散,並配合火盆在暖室中熏蒸,使其出汗和嘔吐,三法並行,之後再服用通聖散,百餘日便能痊癒。但若眼球突出、痴呆,則不可治。 《內經》說:神不守,謂之神亂。 癲癇病大多是由於肝經有熱,嘔吐後可服用瀉青丸瀉下。

另據記載,癲癇多由風痰凝結於胸膈上下,因此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先用藥物使患者嘔吐。嘔吐後可服用清熱藥物,例如東垣安神丸、守真龍會丸等,不限於通聖散。若痰積在內難解,應服用化痰清熱藥物,也不限於瀉青丸。

8. 癇分脈藥寒溫不同

難知云治洪長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灸第三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針投眼子透冷水內浸少時服之。如本方法治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李和南五生丸。

按此以脈之陰陽虛實分而用藥可謂善矣。但癇病出於風熱痰之所致而其藥有寒熱之異者由其標本虛實傳變之不同故也。

謹按癇病古方或云風癇或云驚癇或云癲癇。由此疾與中風顛狂急慢驚相類故命名不同也。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因聞大驚而得。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神不守舍舍空則痰涎歸之。或飲食失節脾胃有傷積為痰飲以致痰迷心竅而作者治法必當尋火尋痰而論。前人多用鎮墜清心之藥固可以治熱可以清痰。

白話文:

想要治療洪長伏三脈引起的風癇、驚癇、發狂,可以將惡人與火灸在第三、第九椎骨上,服用局方[妙香丸],並用針刺眼球,再將針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後服用。如果遇到弦細緩三脈的各種癇症,症狀類似狂躁,可以參考李和南的[五生丸]。

這種方法根據脈象的陰陽虛實進行用藥,可以說是非常精妙。但是癇病是由風熱痰引起的,藥物也有寒熱之分,這是因為其病情的本質、虛實、傳變都不同。

仔細觀察古代治療癇病的方子,有的稱風癇,有的稱驚癇,有的稱癲癇。這是因為這種疾病和中風、顛狂、急慢驚等症狀相似,因此命名有所不同。其病因可能是胎兒在母腹中受驚,也可能是因聽到驚嚇而得。因為小兒神氣還很虛弱,受到驚嚇就會神不守舍,神舍空虛就會導致痰涎積聚。也可能是飲食不節,脾胃受損,積聚成痰飲,導致痰迷心竅而發病。治療方法必須要找到病灶,找到痰的所在,才能對症下藥。前人多用鎮墜清心藥物,可以治療熱症,也可以清痰。

若有頑痰膠固者此藥未易驅逐。在上者必先用吐吐後方宜服此。更有痰實在裡者亦須下之隨病輕重而用也。或曰癇有陰陽何也。予曰此與急慢驚者可同論也。陽癇不因吐下由其有痰有熱客於心胃之間因聞大驚而作。若熱盛雖不聞驚亦自作也宜用寒藥以攻治之。陰癇亦本於痰熱所作醫以寒涼攻下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治之。

若曰不因壞證而有陰陽之分則是指痰熱所客表裡臟腑淺深而言。癇病豈本自有陰寒者哉?

白話文:

如果遇到頑固的痰液,這藥物不容易清除。如果痰在上面,必須先用藥物催吐,吐完後才能服用此藥。如果痰積存在裡面,也必須用藥物瀉下,根據病情輕重來使用。

有人問,癇症有陰陽之分,是為什麼呢?我說,這可以與急慢驚恐者相同論述。陽癇不是因為催吐瀉下而引起的,是因為有痰熱客滞在心胃之間,因受到驚嚇而發作。如果熱盛,即使沒有受到驚嚇也會自行發作,應該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陰癇也源於痰熱,醫生用寒涼的藥物攻下太過,損傷脾胃,轉變成陰,應該用溫和平補胃、燥痰的藥物來治療。

有人說,不是因為壞證而有陰陽之分,那是指痰熱客滞在表裡臟腑,淺深位置不同而言。癇症怎麼會天生就有陰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