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1)

1. 論九氣動為諸證

子和云:夫天地之气常则安,变则病,而况人禀天地之气,五运迭侵于外,七情交战于中,是以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投物而反伤大和。此轩岐所以论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遂有九气不同之说。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怒、喜、悲、恐、寒、暑、惊、思、劳也。

其言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逆上矣。王太僕曰: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木乘脾,故甚则呕血及飧泄也。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太僕云:恐则伤精却上而不下流,下焦阴气亦回还而不散,故聚而胀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气还,故气下行也。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太僕云:身凉则卫气沉,故皮肤文理及渗泄之处皆闭密而气不流行,卫气收敛于中而不散也。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出,故气泄矣。

太僕云: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故热则肤腠开发,荣卫大通,津液而汗大出也。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太僕云:疲劳役则气奔速,故喘息,气奔速则阳外发,故汗出,内外皆逾越于常纪,故气耗损也。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太僕雲:系心不散,故气亦停留。此素问之论九气其变甚详,其理甚明,然论九气所感之疾则略,惟论呕血及飧泄,余皆不言。惟灵枢论思虑、悲哀、喜乐、愁忧、盛怒、恐惧而言其病曰:思虑而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毛瘁色夭死于冬;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务则恍乱,四肢不举,毛瘁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正当人阴而挛筋,两胁不举,毛瘁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毛革焦,毛瘁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腰脊不可俯仰屈伸,毛瘁色夭死于季夏;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灵枢论神意、魂魄、志精所主之病,然无寒暑、惊、劳四证,余以是推而广之: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飧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焇癉,为肥气,为日暴盲,耳暴闭,筋纵发于外,为疽癰。喜气所至,为笈不休,为毛革焦,为肉病,为阳气不收,甚则为狂。

悲气所至,为阴缩,为筋挛,为肌脾,为脉痿,男为数溲血,女为血崩,为酸鼻辛頞,为目昏,为少气不能报息,为泣则臂麻。恐

白話文:

子和說:天地間的氣候如果平穩則萬物安寧,一旦變異就會引發疾病。況且人體吸收天地之氣,外部受到五行運行的更替侵擾,內部則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相互衝擊,因此聖人會像珍視寶物一樣節制自己的氣,而普通人則往往因為外物的影響而傷害了身體的調和。

這就是黃帝內經中提到所有疼痛的原因都與氣相關,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氣的不順暢產生的,進而有九種不同的氣的概念。氣原本是一體的,但根據不同的觸發因素,可以分為九種,分別是:怒、喜、悲、恐、寒、暑、驚、思、勞。

例如:生氣時氣會逆流,嚴重時會導致嘔血或消化不良,因此氣會逆向上升。開心時氣會變得和諧,意志達成,營衛氣通暢,因此氣會放緩。悲傷時心臟會緊縮,肺部擴張,上半身的血液循環受阻,營衛氣無法分散,熱氣聚集在身體中,因此氣會消耗。

恐懼時精神會退縮,上半身的血液循環閉塞,閉塞後氣會迴流,迴流到下半身導致腫脹,因此氣的運行會受阻。寒冷時皮膚毛孔會關閉,氣的運行也會受阻,因此氣會收縮。過熱時皮膚毛孔會打開,營衛氣通暢,大量出汗,因此氣會流失。

驚嚇時心無所依,精神無所歸屬,思考無所定,因此氣會紊亂。勞累時會呼吸急促,出汗,內外都會超出正常範圍,因此氣會損耗。思考時心有所寄託,精神有所歸宿,正常的氣會停留在身體中,不會運行,因此氣會凝結。

靈樞經中詳細描述了九種氣的變化,理論非常清晰,然而對於由九種氣引起的疾病則略顯簡略,只討論了嘔血和消化不良,其他都沒有提及。靈樞經中則詳細描述了思考、悲傷、快樂、憂慮、憤怒、恐懼等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並解釋了這些情緒如何影響五臟的功能。

例如:過度思考會傷害精神,精神受傷會導致恐懼和失去自我控制,肌肉萎縮,毛髮枯槁,顏色蒼白,冬季容易死亡;脾臟長期憂慮不解會傷害意志,意志受傷會導致恍惚和混亂,四肢無力,毛髮枯槁,顏色蒼白,春季容易死亡;肝臟悲傷會傷害魂魄,魂魄受傷會導致瘋狂和記憶力減退,肌肉萎縮,兩側肋骨無法抬起,毛髮枯槁,顏色蒼白,秋季容易死亡;肺部過度高興會傷害魄力,魄力受傷會導致瘋狂,瘋狂的人意識不清,毛髮枯槁,夏季容易死亡;腎臟長期憤怒不止會傷害意志,意志受傷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腰背無法彎曲和伸展,毛髮枯槁,顏色蒼白,季節交替的季節容易死亡;持續的恐懼會傷害精神,精神受傷會導致骨頭萎縮和抽搐,精神會自行下降。

因此,五臟是負責儲存精神的地方,不能受傷,一旦受傷就會失去控制,導致陰虛,陰虛會導致氣虛,氣虛會導致死亡。靈樞經中還描述了神、意志、魂、魄、精神對身體的影響,但沒有描述寒冷、酷熱、驚嚇、勞累四種情況,我認為這是需要進一步探討和擴展的。

例如:生氣時會導致嘔血、消化不良、煎厥、薄厥、陽厥、胸部滿脹、肋骨疼痛、吃飯後氣會逆流無法下嚥、喘息、口渴、煩躁、心悸、焇癉、肥氣、突然失明、耳朵突然閉塞、筋絡鬆弛、外部組織發炎、瘍癰。開心時會導致不停笑,毛髮枯槁,肌肉病變,陽氣無法收斂,嚴重時會導致瘋狂。

悲傷時會導致陰部收縮、筋絡收縮、肌肉萎縮、脈絡萎縮、男性頻繁尿血、女性月經失調、鼻子酸、額頭疼痛、視力模糊、呼吸短促、哭泣時手臂麻木。恐懼時會導致精神退縮、骨頭萎縮、腳部抽搐、精神會自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