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脈法

經曰:脈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大者血氣俱多;脈來大而堅者血氣俱實;小者血氣俱少;脈來細而緩者血氣俱虛;代者氣衰;細者氣少;浮而絕者氣闢;大而滑中有短氣;尺脈澀而堅為血實氣虛;尺脈細而微者血氣俱不足(云云見本文)劉立之《脈理玄要》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

白話文:

【脈法】

古文經典提到:脈搏滑順的人,多數血液充盈但氣力較弱;脈象澀滯的人,通常血液較少但氣力較強;脈象大的人,血液和氣力都比較充沛;脈象既大又堅固的人,血液和氣力都非常充足;脈象細小的人,血液和氣力都比較少;脈象細且慢的人,血液和氣力都處於虛弱狀態;脈象有間歇停頓的人,氣力正在衰退;脈象細弱的人,氣力較弱;脈象浮起卻突然消失的人,氣息阻塞;脈象大且滑順,但有短暫氣息不順;尺脈(手腕內側的脈搏)澀滯且堅硬,表示血液充盈但氣力較弱;尺脈細弱且微弱的人,血液和氣力都嚴重不足。

劉立之在《脈理玄要》中說:一開始診脈如果發現脈象沉潛,就能推斷出氣力非常低落,甚至到達隱伏、澀滯、弱小的狀態,這種情況往往難以治療。若脈象同時呈現沉潛和滑順,那麼可能是氣力和痰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