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1. 卷三十四
2. 頭痛門
3. 論厥頭痛真頭痛
靈樞云厥頭痛,取足六經,手少陰,真頭痛,頭痛其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詳見厥病篇)
難經雲: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按:靈樞有厥頭痛之名,而不指何邪為病,至難經始言風寒伏留不去,而三因嚴氏論雲:氣血俱虛,風寒暑濕之氣所侵傳於陽經,伏留不去,名曰厥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衝於頭也,痛引腦巔陷至泥丸宮者,名真頭痛,非藥之能愈。夕發旦死,旦發夕死,則根氣先絕也。斯言得之矣。
白話文:
【討論厥頭痛與真正頭痛】
《靈樞》提到的厥頭痛,是指通過治療足部六條經絡和手部的少陰經來處理的頭痛。而所謂的真正頭痛,指的是頭痛到連腦部都感到疼痛,且手腳冷到關節的情況,這種頭痛是無法治療的,預後不佳(詳細內容可參考《厥病篇》)。
《難經》指出:手部三陽脈受到風寒影響,如果風寒滯留在體內無法排出,就會導致厥頭痛;若風寒進入並影響到腦部,則稱之為真正頭痛。
進一步解釋,《靈樞》雖然有提到厥頭痛這個名詞,但未明確指出是由何種病因導致。直到《難經》才明確指出是由風寒滯留體內無法排出所導致。而根據三因嚴氏的理論,當人體的氣血皆虛弱時,若再受到風、寒、暑、濕等外在環境因素的侵擾,且這些外在影響傳導到陽經,滯留無法排除,就會形成厥頭痛。這裡的"厥"字代表逆反,即氣血逆流上衝到頭部導致頭痛。若是頭痛嚴重到影響到腦部,甚至讓人感覺像是腦袋要炸開一般,那就是真正頭痛,這種頭痛不是用藥就能治癒的。可能晚上發作,隔天早上就死亡,或者早上發作,晚上就死亡,這表示身體的根本氣力已經斷絕。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4. 頭痛脈法
內經云:「寸口脈中短者曰頭痛。」
脈經雲:「陽弦則頭痛。」又云:「寸口脈浮中風發熱頭痛,脈緊頭痛是傷寒,脈緊上寸口者風頭痛。」
脈訣雲:「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述,如果在寸口脈搏處摸到的脈象較短,這可能代表有頭痛的情況。
在脈經中提到,如果脈象呈現出陽性且弦緊,這也是頭痛的徵兆。另也指出,若寸口脈象浮動,可能是因風邪入侵導致發熱和頭痛;脈象緊繃時頭痛,這是傷寒的症狀;若脈象緊繃且位置偏上在寸口處,則是風邪引起的頭痛。
脈訣中則記載,頭痛且脈象短而滯澀,這情況比較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然而,若脈象浮滑,這多是由風邪或痰濕引起,相對容易治療。
5. 傷寒頭痛
活人書雲:頭痛者陽證也。太陽證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若已發汗,未發汗,頭痛如破者,連須蔥白湯;不止者,葛根蔥白湯。陽明證頭痛,不惡寒,反惡熱,胃實也,調胃承氣湯。少陽頭痛,小柴胡湯。太陰、少陰並無頭痛之證。仲景只有厥陰一證,吳茱萸湯。
按:傷寒以足三陽經上行至頭,並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故止言四經頭痛。若雜病所感者,諸經皆能頭痛也。活人用蔥白湯以通上下之陽氣也。
白話文:
根據《活人書》所述,頭痛通常屬於陽證的表現。如果是太陽經證的頭痛,會伴有發燒、怕冷以及無汗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可用麻黃湯治療;若是有汗出,則應使用桂枝湯。無論是已經發汗還是未發汗,如果頭痛劇烈到像是頭要裂開一樣,可以服用連須蔥白湯;如果頭痛仍然持續不減,則應該改為葛根蔥白湯。對於陽明經證的頭痛,患者通常不怕冷反而怕熱,這可能是因為胃部實火所致,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是少陽經證的頭痛,則可使用小柴胡湯。然而,太陰和少陰經證通常不會出現頭痛的症狀。在張仲景的醫學理論中,只有厥陰經證會出現頭痛,其治療方法是使用吳茱萸湯。
進一步地講,傷寒疾病會沿著腳部的三條陽經上行至頭部,同時也會影響厥陰和督脈,因此主要討論的是四種經絡的頭痛。然而,對於其他非傷寒類的疾病導致的頭痛,身體的各種經絡都可能成為致病因素。《活人書》中提到的蔥白湯,其作用是幫助疏通全身的陽氣。
6. 諸經內外頭痛用藥法
太陽頭痛惡風寒,川芎。 少陽頭痛,往來寒熱,脈弦,柴胡。 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熱,白芷。 太陰頭痛,體重痰實,腹痛,半夏。 少陰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逆為寒厥頭痛,細辛。 厥陰頭痛,項痛,脈微浮緩,欲入太陽,其疾痊然,亦當用川芎(寶鑑作藁本,一作吳茱萸)。 氣虛頭痛,黃耆。 血虛頭痛,當歸(寶鑑作川芎,下同)。 諸氣血俱虛頭痛,黃耆當歸。 傷寒太陽頭痛,麻黃湯,桂枝湯。 陽明頭痛,白虎湯,少陽頭痛,柴胡湯。 太陰頭痛,脈浮,桂枝湯,脈沉,理中湯。 少陰頭痛,脈沉微,熱,麻黃附子細辛湯。 厥陰頭痛,外傷本經,桂枝麻黃各半湯。 嘔而微吐水,吳茱萸湯。 按此與後論重出者眾,然中間藥味略有不同,故兩存之。
東垣頭痛論
金匱真言論云: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頭項,故春氣者病在頭。又諸陽會於頭面,如足太陽之脈病沖,頭痛;足少陽之脈病,頭角頷痛。夫風從上受之,風寒傷上邪,從外入客於經絡,令人振寒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池風府,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汗之則愈。此傷寒頭痛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者,腸胃之所生,乃氣虛頭痛也。心煩頭痛者,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乃濕熱頭痛也。如氣上不下,頭痛巔疾者,下虛上實也,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寒濕頭痛也。如頭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此偏頭痛也。也有真頭痛,甚則腦盡痛,手足寒至節者,死不治。有厥逆頭痛者,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凡頭痛者,木也,風則溫也,治以辛涼,秋克春之意,故頭痛皆以風藥治之者,總其大體而言之,高巔之上,惟風可到,故味之薄者,陰中之陽,乃自地昇天者也。然有三陰三陽之異,故太陽頭痛,脈浮緊,惡風寒,川芎、羌活、獨活、麻黃之類為主。少陽經頭痛,脈弦細,往來寒熱,柴胡為主。陽明頭痛,身熱目疼鼻乾,惡寒發熱惡熱,其脈浮緩而長,升麻湯或石膏、白芷為主。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為痰癖,其脈沉緩,蒼朮、半夏、南星為主。少陰經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湯為主。厥陰頭痛,項痛或痰吐涎沫,厥冷,其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諸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諸氣虛頭痛,人參、黃耆為主。為主者,主治也,兼見何證,以佐使藥治之,此立方之大法也。氣血俱虛頭痛者,於調中益氣湯中少加川芎、蔓荊子、細辛,其效如神。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痰厥頭痛藥也。青空膏乃風濕熱頭痛藥也。羌活附子湯,厥逆頭痛藥也。如濕氣在頭者,以苦吐之,不可執
白話文:
[各經絡引起的內外頭痛的用藥原則]
- 如果是太陽經絡引起的頭痛,常伴隨畏風怕寒,可用川芎治療。
- 少陽經絡導致的頭痛,常有寒熱交錯的情況,且脈象呈弦狀,柴胡是適用的藥材。
- 陽明經絡引發的頭痛,通常會有自汗、發熱及怕熱的症狀,白芷是主要的治療藥物。
- 太陰經絡的頭痛,可能伴隨身體沉重、痰多和腹痛,半夏能有效治療。
- 少陰經絡的頭痛,可能是因三陰三陽經絡運行不暢,腳部寒冷而導致的寒厥頭痛,細辛可以緩解這種情況。
- 厥陰經絡引起的頭痛,可能伴有頸部疼痛,脈搏輕微浮緩,有進入太陽經絡的趨勢,病情迅速變化,應使用川芎(有些資料推薦藁本或吳茱萸)。
- 氣虛導致的頭痛,黃耆是常用的藥物。
- 血虛引起的頭痛,當歸(有些資料推薦川芎)是治療首選。
- 氣血雙虛的頭痛,黃耆和當歸是治療組合。
- 與太陽經絡相關的感冒頭痛,可用麻黃湯或桂枝湯治療。
- 陽明經絡的頭痛,白虎湯是適用的藥方;少陽經絡的頭痛,則使用柴胡湯。
- 太陰經絡的頭痛,如果脈象浮動,可用桂枝湯;脈象沉著,則使用理中湯。
- 少陰經絡的頭痛,脈象沉微且伴隨熱感,麻黃附子細辛湯是適用的藥方。
- 厥陰經絡的頭痛,若由外部創傷引起,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 若有嘔吐並輕微吐水的症狀,吳茱萸湯是治療選擇。
東垣對頭痛的理論:
根據《金匱真言》的描述,春天東風吹起時,肝臟易受影響,其反射區在頭部和頸部,因此春季的疾病常發生在頭部。此外,所有陽性經絡都在頭面部匯聚,例如足太陽經絡受損會造成頭痛,足少陽經絡受損會導致頭部側邊和顳部的疼痛。風邪一般從上方入侵,風寒侵襲上身,邪氣從外界進入經絡,會使人感到寒冷、頭痛,身體沉重且畏寒,風池穴和風府穴是主要的治療穴位,調節陰陽平衡,不足就補充,過剩就減弱,出汗有助於病情好轉。這是感冒引起的頭痛。頭痛伴隨耳鳴,九竅功能不佳,通常是腸胃疾病所導致,屬於氣虛頭痛。心煩頭痛,病根在膈肌區域,涉及手巨陽和手少陰經絡,屬於濕熱頭痛。氣血上衝而無法下降,頭頂部位疼痛,這是下虛上實的情況,問題可能出在足少陰和足巨陽經絡,嚴重時甚至影響腎臟,屬於寒濕頭痛。如果頭部僅一側感覺寒冷疼痛,首先治療手少陽和手陽明經絡,然後再處理足少陽和足陽明經絡,這是一種偏頭痛。存在一種真正的頭痛,嚴重時整個腦部都痛,手指和腳趾冰涼到關節,這種情況無法救治。還有一種厥逆頭痛,是由極度寒冷造成的,寒氣深入骨髓,腦部是骨髓的主要部分,當腦部逆向受寒時會導致頭痛,甚至牙齒也會疼痛。總體來說,頭痛主要由風邪引起,治療方法以辛涼為主,遵循秋季剋制春季的原則,因此大多數頭痛都用風藥來治療,因為高處唯有風力能達到。味道較淡的藥物,屬陰中之陽,能從地面升至天空。然而,不同的經絡有其特殊性,因此太陽經絡的頭痛,脈象浮動緊繃,畏風怕寒,川芎、羌活、獨活、麻黃等是主要治療藥材。少陽經絡的頭痛,脈象細弦,有寒熱交替的現象,柴胡是主要治療藥材。陽明經絡的頭痛,可能伴隨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畏寒、發熱和怕熱,脈象浮緩且長,升麻湯或含石膏、白芷的藥方是主要治療選擇。太陰經絡的頭痛,通常伴有痰多,身體沉重或腹痛,顯示有痰結,脈象沉緩,蒼朮、半夏、南星是主要治療藥材。少陰經絡的頭痛,三陰三陽經絡運行不暢,腳部寒冷且氣血逆流,造成寒厥,脈象沉細,麻黃附子細辛湯是主要治療藥方。厥陰經絡的頭痛,可能伴有頸部疼痛或痰液泛溢,四肢厥冷,脈象浮緩,吳茱萸湯是主要治療藥方。血虛導致的頭痛,當歸和川芎是主要治療藥材。氣虛引起的頭痛,人參和黃耆是主要治療藥材。這裡提到的主要藥材,是指主要的治療成分,如果同時出現其他症狀,應加入相應的輔助藥材進行治療,這是制訂治療方案的基本原則。對於氣血雙虛的頭痛,在調中益氣湯中添加少量的川芎、蔓荊子和細辛,效果神奇。半夏白朮天麻湯是治療痰厥頭痛的藥方。青空膏是治療風濕熱頭痛的藥方。羌活附子湯是治療厥逆頭痛的藥方。對於濕氣困在頭部的情況,可以使用苦味藥物促進吐出,但不能固執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