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十六 (1)
卷十六 (1)
1. 卷十六
2. 氣證門
3. 內經敘諸氣動為病
陰陽應象論云: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玉機真藏論云:憂喜悲恐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
舉痛論云: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為病。(詳見本文)
白話文:
在《陰陽應象論》中有提到:過度的喜悅與憤怒會損傷氣,極端的寒冷和酷熱會傷害身體。突然的暴怒會傷害到陰氣,而突然的狂喜會傷害到陽氣。當這股逆氣上升,充滿了脈絡,就會導致身體的機能失調。情緒的喜怒無常,或是環境的冷暖超過了身體能承受的程度,生命也就無法穩固。因此,過度的陰必將轉化為陽,過度的陽也會轉化為陰。
《玉機真藏論》中有說:憂慮、歡樂、悲傷、恐懼和憤怒,如果這些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的調節,就會引發嚴重的疾病。例如,過度的歡樂會讓腎氣過盛,憂鬱會讓心氣過剩,憤怒會導致肝氣過旺,悲傷會使肺氣過強,恐懼會導致脾氣過盛。
《舉痛論》中提到: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氣的失調所引起的。憤怒時氣會上沖,歡樂時氣會鬆弛,悲傷時氣會消耗,恐懼時氣會下沉,寒冷時氣會收縮,酷熱時氣會散發,驚嚇時氣會紊亂,勞累時氣會消耗,思考過度時氣會凝結。不同的氣的狀態,會導致不同的疾病。(詳細內容請參閱原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