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三十五 (2)
卷三十五 (2)
1. 治血虛頭眩之劑
嚴氏芎藭湯治一切失血過多眩暈不蘇
芎藭 當歸(酒浸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服
良方治風六合湯治風虛眩暈
四物湯加秦艽羌活(詳見中風門)
按以上二方皆補血和血之藥並出厥陰例然芎歸補血之陽而四物則陰陽俱補秦艽羌活可為佐使不宜等分而用
白話文:
嚴氏芎藭湯主治各種失血過多導致的頭昏眼花、昏迷不醒。方劑使用當歸和川芎(以酒浸泡,兩者比例相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服。
此外,風六合湯也可用於治療因風虛引起的頭昏眼花,而四物湯加秦艽、羌活亦可治療中風,詳情請見中風門。
值得注意的是,芎藭湯和四物湯都是補血的藥方,但芎藭湯偏重於補血陽,而四物湯則補血陰陽。秦艽和羌活則可作為輔助藥材,不宜與主藥等量使用。
2. 治氣虛頭眩之劑
直指香橘飲治氣虛眩暈
木香 白朮 半夏曲 橘皮 白茯苓 砂仁(各半兩) 甘草(炙) 丁香(各一分)
上銼,每服三錢,姜五片,煎吞。蘇合香丸本方加芎歸各三分,官桂半兩,治血虛眩暈。
按直指方云:淫欲過度,腎家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此眩暈出於氣虛也。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眩暈生於血虛也。夫既曰腎家不能納氣,使氣奔上,而用此香散辛熱之藥,此藥果能降氣乎?又曰氣虛,此藥果能補氣乎?又曰血虛加芎歸官桂。
白話文:
香橘飲專治氣虛眩暈,由木香、白朮、半夏曲、橘皮、白茯苓、砂仁(各半兩)、甘草(炙)、丁香(各一分)組成。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加入姜五片煎煮服用。若為血虛眩暈,可在香橘飲中加入芎歸各三分,官桂半兩。
夫血虛用芎歸則可矣,所加官桂與丁香木香等藥,縱使血有虛寒亦難例用,若血虛有熱者,其害將何如哉?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者,正此類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的血氣不足,使用川芎和當歸來治療是可行的。然而,如果加入肉桂、丁香和木香等藥物,即使血氣有虛寒的情況,也未必適合這樣配伍使用。若一個人的血氣雖然不足但同時伴有熱症,這樣的治療方式又會帶來什麼危害呢?這正是孟子曾經說過的「完全相信書本的理論,不如不讀書」的典型例子。
3. 治下虛頭眩之劑
局方黑錫丹治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頭目眩暈
養正丹治虛風頭旋吐涎不已此藥升降陰陽
二方並見局方以乳香泡湯送下
順氣散治體虛痰盛氣不順頭目眩暈
南星(一兩炮) 川烏 附子(各半兩) 木香(二錢半)
上每服三錢姜十片煎
嚴氏沉香磁石丸治上盛下虛頭目眩暈耳鳴耳聾
沉香(半兩另研) 磁石(火煆醋淬七次研) 胡蘆巴(炒) 川巴戟(去心) 陽起石(煆) 附子(炮) 椒紅(炒) 山茱萸肉 山藥(炒各一兩) 青鹽(另研) 甘菊花 蔓荊子(各半兩)
白話文:
黑錫丹用於治療陰陽失調,上熱下虛導致的頭昏眼花;養正丹用於治療虛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流口水不止,這兩種藥都能調節陰陽平衡。兩種藥方都適合用乳香泡水送服。順氣散用於治療體虛痰多、氣機不暢導致的頭昏眼花。南星、川烏、附子、木香等藥材用於治療頭昏眼花,每服三錢,用薑十片煎服。嚴氏沉香磁石丸用於治療上熱下虛導致的頭昏眼花、耳鳴耳聾,用沉香、磁石、胡蘆巴、川巴戟、陽起石、附子、椒紅、山茱萸、山藥、青鹽、甘菊花、蔓荊子等藥材製成。
上為細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按以上諸方皆是溫熱金石鎮墜之藥雖能補下焦之陽虛然金石體質雖重必候火煆而成佐以燥熱之藥多致飛越之亢況眩暈多有屬風屬火之證用者宜致思焉
雜方
本事鉤藤散治肝厥頭暈清頭目
鉤藤 陳皮 半夏 麥門冬 茯苓 茯神 人參 甘菊花 防風(各半兩) 甘草(一分)石膏(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米糊做成丸子,每丸如梧子大小,共七十丸,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以上這些方劑都是溫熱金石鎮墜的藥物,雖然能補益下焦的陽虛,但金石的藥性沉重,必須經火煅煉才能成藥,再加上燥熱的藥物,容易導致藥力過於亢進,而眩暈多屬風火之證,用藥時應慎重考慮。
雜方:
本事鉤藤散治肝厥頭暈,清頭目。
鉤藤、陳皮、半夏、麥門冬、茯苓、茯神、人參、甘菊花、防風各半兩,甘草一分,石膏一兩。
上㕮咀每四錢姜七片煎
按前許學士所論近是則此方用藥其義未詳
謹按頭暈諸方用藥俱未切當直指香橘飲之說尤為背理大抵外邪之感理宜解表但隨其風寒暑熱以治痰涎內蓄者必當清痰為先氣虛者宜補氣如東垣之法血虛者宜補血如四物增損之類若腎虛而氣不降者又當益陰而補腎若專執前藥豈能中其肯綮耶
白話文:
以前,每用四錢薑七片煎服,治療上焦之症。但依照許學士的論述,此方藥物使用目的並不清楚。仔細觀察,治療頭暈的方子,用藥都欠妥當,尤其是香橘飲的说法更是違背道理。總之,外邪入侵,理應解表,但要根據風寒暑熱的不同來治療。痰涎內蓄,必須先清痰;氣虛,應當補氣,如東垣的醫法;血虛,應當補血,如四物湯加減之類。如果腎虛而氣不降,更要滋陰補腎。單憑以前所用的藥方,豈能真正治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