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一 (1)
卷一 (1)
1. 中風敘論之始
內經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寒中,或為熱中,或為偏枯。風善行而數變,至其變化乃為他病。歷陳五臟與胃之傷及風病名,皆多汗而惡風。(詳見本文)
按風論發明,風邪系外感之病,有內外臟腑虛實寒熱之不同,別無癱瘓痿弱卒中不省僵仆喎邪攣縮眩運語澀不語之文。後世始與痿證混淆矣。
要略云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經絡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在經即重不勝;邪入腑則不識人,入臟即難言,口吐涎。
千金云岐伯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風痱於身,無痛四肢不收;三曰風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風痹,諸痹類風狀。
白話文:
《內經》說,風傷害人,會出現寒熱、寒中、熱中、偏枯等症狀。風性善於流動變化,它的變化會導致其他疾病。文中列舉了五臟和胃受風的病名,這些病都伴隨多汗、惡風的症狀。
對於風論的闡釋,風邪屬於外感疾病,根據內外臟腑虛實寒熱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並無癱瘓、痿弱、卒中、不省人事、僵仆、喎邪、攣縮、眩運、語澀、不語等描述。後世才將其與痿證混淆。
簡而言之,風引起的疾病會導致半身不遂,經絡空虛,邪氣無法排出,可能是左側或右側,邪氣緩慢,正氣卻急迫,正氣引導邪氣導致歪斜、不遂。邪氣停留在絡脈,就會導致肌膚麻木;邪氣停留在經脈,就會感到沉重無力;邪氣侵入腑臟,就會不認識人;邪氣侵入臟器,就會難以說話,口吐涎沫。
《千金方》中記載了岐伯治療中風的四種方法:一、偏枯,半身不遂;二、風痱,全身無痛,四肢不能收縮;三、風懿,突然失去意識,不認識人;四、風痹,各種痹症,症狀類似風。
按後世編集中風方治,皆祖要略巢氏千金之論,但不當以外中風邪立名,而與內臟痿證袞同出治,此千古之弊也。
2. 中風脈法
要略云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又云頭痛脈滑者中風,風脈虛弱也。又寸口脈浮而緊,寸口脈緩而遲,皆曰中風也。
脈經雲浮而大者風,又浮而緩皮膚不仁,風寒入肌肉。又滑而浮散者癱瘓風。又診人被風不仁痿蹶,其脈虛者生,堅急疾者死。
白話文:
如果脉搏微弱而跳动频率快,可能是中风造成的。头痛伴随脉搏滑利,也可能是中风,这是风邪导致脉络虚弱的征兆。此外,寸口脉浮而紧,或寸口脉缓而迟,也都是中风的表现。
《脉经》里说,脉搏浮而大是风邪所致,浮而缓伴随皮肤麻木,则是因为风寒侵袭肌肉。脉搏滑而浮散,则是瘫痪风的表现。如果有人被风邪侵袭,导致身体麻木无力,瘫痪,脉搏虚弱则预示着可以恢复,脉搏坚硬急促则预示着病情危重。
3. 中風不治證
髮直吐沫,搖頭上竄,直視,口開手撒,眼合遺尿,不知人,或面赤如妝,或頭面青黑,汗綴如珠,聲如鼾睡,皆不可治。
4. 風分在臟在腑之異
病機機要云風本為熱,熱勝則風動,宜以靜勝其燥,是養血也。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宜治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分。中腑者,多著四肢,有表證而脈浮,惡風寒,拘急不仁。中臟者,多滯九竅,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大便結秘。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表裡已和,宜治之。在經當以大藥養之。
發明雲:中血脈則口眼喎斜,中腑則支節廢,中臟則性命危,三治各不同。中血脈外有六經之形證,則從小續命加減。中腑內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湯等通利。之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宜養血通氣,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主之。
按此分在表在裡在經之三證,立汗下調養之三法,可謂開後世之盲聾。但所用諸方,學者宜詳審之。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認為,風是由熱引起的,熱盛則風動。治療時應以靜制燥,養護血液。少汗少瀉,避免過度出汗損傷衛氣,過度瀉下損傷營氣,需注重經絡調理。雖然要避免汗瀉,但也要區分中腑和中臟。中腑病症多見於四肢,有表證,脈浮,惡風寒,肢體拘急麻木。中臟病症則多見於九竅,唇舌緩慢失音,耳聾鼻塞,視力模糊,大便秘結。中腑宜汗,中臟宜瀉。表裡調和後,需用大藥滋養。
若中血脈則口眼歪斜,中腑則肢體廢弛,中臟則性命危殆,三者治療方法各不相同。中血脈若有六經症狀,則可服用小續命湯加減。中腑若有大小便不通,可用三化湯等通利之藥。若無六經症狀,亦無大小便不通,則宜養血通氣,可用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等治療。
此文將病症分為表裡經三證,並提出汗下調養三法,可謂開啟後世醫學的盲點。但文中所用方劑,學者應仔細審慎。
5. 治風不可下論
發明云:治風當通因通用,惟宜宣發以散之,不可便以苦寒之藥妄下,龍麝硃砂牛黃諸鎮墜之藥瀉之。
按此言風本外邪,惟宜宣散,此風在表之時也。如傷寒中風傳入於胃,亦未嘗不可下。論中「便」字、「妄」字可見其意。便者,有早與急之義;妄者,謂有不當下之義。
白話文:
治療風寒應該通暢氣血,以宣發散寒為原則,不可隨意使用苦寒藥物瀉下,更不可使用龍麝、硃砂、牛黃等鎮墜藥物瀉之。因為風寒本是外邪,應該宣散,這是在風寒表淺的時候。若傷寒風寒已經傳入胃中,則可以考慮下藥。這段文字中「便」和「妄」二字說明了作者的意圖,意指不應急於使用下藥,更不應隨意使用不應下藥的藥物。
6. 治風不可利小便
如小便少,不可以藥利之。既以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使榮衛枯竭,無以制火,煩熱愈甚。當俟熱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證乃陽明經,大忌利小便。
7. 濕病似中風論
元戎云:酒濕之為病,亦能作痹證,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渾似中風,舌強不正,當瀉濕毒,不可作風病治之,而汗也。衍義論甚當,易簡所言與此相同。
按此則知口眼喎邪,半身不遂之病,豈止風之一端而已?況六氣皆能中人,其證亦有縱急搐搦,不知人等證,不可不以脈證分別。
白話文:
元戎說:酒濕造成的疾病,也能引起痹證,表現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跟中風很像,舌頭僵硬不靈活。這時應該要瀉去濕毒,不能當成風病來治療,也不能用發汗的方法。衍義論中对此阐述得很恰当,易简中提到的內容也与之相同。
由此可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病症,不只是風邪引起的。更何况六種氣候都能使人得病,其症狀還包括抽搐、痙攣、神志不清等,不可不根據脈象和症狀加以區分。
8. 中風先調氣說
嚴用和云:人之元氣強壯,榮衛和平,腠理致密,外邪焉能為害?或因七情飲食勞役,致真氣先虛,榮衛空疏,邪氣乘虛而入,故致此疾。若內因七情而得者,法當調氣,不當治風;外因六淫而得者,亦當先調氣,後依所感六氣治之,此良法也。宜八味順氣散。
按此說,真氣先虛,榮衛空疏,邪氣乘虛而入,擴前人所未發。但既曰虛矣,邪又入矣,補虛散邪理所當然,然而止曰調者,意其謂因病而氣壅不通,調其通暢條達則真氣自復,邪氣自行之義。惜乎不能詳也。況中風治法豈止一端已耳。
白話文:
嚴用和說:人體的元氣如果強壯,營氣和衛氣和平調順,肌膚腠理緻密,外邪怎麼能侵入呢?有時是因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役等因素,導致真氣先虛,營氣和衛氣空虛,邪氣乘虛而入,才導致疾病。
如果內因七情導致疾病,就應該以調氣為主要治療方法,不應該直接治風;如果外因六淫(風寒暑濕燥寒)導致疾病,也應該先調氣,然後根據感受的六氣進行治療,這是好的方法。適合服用八味順氣散。
按:這個說法,指出真氣先虛,營氣和衛氣空虛,邪氣乘虛而入,是前人未曾提到的觀點。但是既然說已經虛了,邪氣又入侵了,理所當然應該使用補虛散來治療邪氣,然而卻只說調氣,應該是認為因病導致氣機壅塞不通,調其通暢條達,真氣自然會恢復,邪氣也會自然消散。可惜沒有詳細說明。況且中風的治療方法不止一種。
9. 氣中論
許學士云世言氣中者,雖不見於方書,然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往往得此疾,便覺涎潮昏,塞牙關緊急,若便作中風,用藥多致殺人,惟宜蘇合香丸灌之,便醒然後隨寒熱虛實而調之,無不愈者。經云:「無故而喑,脈不至,不治自已。」謂氣暴逆也,氣復則已。審如是,雖不服藥自可。
按氣中之說,即七情內火之動,氣厥逆由其本虛故也。用蘇合香丸通行經絡,其決烈之性如推枯拉朽,恐血氣虛者非所宜也。後云不治自復之意,蓋儆用藥之失實,勝誤於庸醫之手也。
白話文:
許學士說,世人常言氣中之症,雖然不見於醫書記載,但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已,導致氣逆厥逆,往往會因此病發,患者會感到口涎泛濫,昏昏沉沉,牙關緊閉,若進一步發展成中風,用藥往往會導致死亡。唯有服用蘇合香丸灌服,才能使病人清醒,之後再根據寒熱虛實調整藥物,無不痊癒。經書上說:「無故而啞,脈搏微弱,不治自愈。」是指氣逆暴逆之症,待氣機恢復便可痊癒。若情況確實如此,即使不服用藥物也能自行恢復。
按氣中之說,就是指七情所導致的內火亢盛,氣逆厥逆則是由於身體虛弱所致。服用蘇合香丸可以疏通經絡,其藥性強勁,猶如推倒枯木、拉斷朽繩,恐怕血氣虛弱者並不適合。後文所言不治自復之意,是警示人們不要盲目用藥,避免因誤用藥物而導致病情加重,勝過庸醫之手的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