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攻裡之劑

機要三化湯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者此方主之

厚朴 大黄 枳实 羌活(各八分)上銼每服一两水煎

此治风邪入里之下药也即伤寒用承气之意非内实者不可

子和搜风丸治风热上攻眼昏耳鸣鼻塞头痛眩运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

人参 茯苓 天南星 薄荷(各半两) 乾生姜 寒水石 生白礬(各一两)蛤粉 黄芩 大黄(各一两) 滑石 牵牛(各四两) 藿香(一分) 半夏(一两)

上为末水丸小豆大生姜汤下日三

按此方名为搜风其实乃下实热痰之药

2. 發表攻裡之劑

宣明防風通聖散治一切風熱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芒硝 連翹 薄荷 麻黃(各半兩) 甘草(二兩) 石膏 桔梗 黃芩(各一兩) 滑石(三兩) 白朮 山梔 荊芥穗(各半兩) 一方去芒硝加牛膝人參半夏

上咀末生薑煎

按此乃肺脾膀胱胃肝心經之藥也,又表裡血氣之藥也。海藏云防風麻黃汗劑也,大黃芒硝下劑也,梔子滑石利小便也。發表攻裡合而並進,故治雜病則佳,治傷寒傷風有失。仲景云發表攻裡本自不同。在大定間此藥盛行於世而多效,何哉?當時雖市井之徒,口腹備衣著全,但志藥而形不苦,然是涼亦多效而少失。變亂之際齏鹽糟糠有所不充,加以天地肅殺之運,敢用涼藥如平泰之世耶?故多失而少效。

有如仲景用桂枝當漢之末也,韓祗和戒桂枝當宋之隆,時時世之異不可不知。

3. 川芎石膏湯治風熱

防風通聖散去朴硝、麻黃,加人參、寒水石、甘菊、砂仁

上為末,水煎

按此乃通聖散加減藥法。劉、張此等方極多,茲不詳錄。

4. 調血養血諸劑

機要大秦艽湯治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知是血弱不能養於筋,手足不能運,口強不能語言,宜養血而筋自榮也。

秦艽 石膏(各二兩) 甘草 川芎 當歸 芍藥 羌活 獨活 防風 黃芩 白芷 生地黃 熟地 白茯苓 白朮(各一兩) 細辛(半兩) 春夏加知母一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天陰雨加生薑七片。

羌活愈風湯,療腎肝虛,筋骨弱,語言難,精神昏憒,此藥安心養神,調陰陽無偏勝,治中風,內外無邪,服此藥以行中道。

羌活 甘草(炙) 防風 蔓荊子 川芎 熟地黃 細辛 枳殼 人參 麻黃 甘菊 薄荷 枸杞 當歸 知母 地骨皮 黃耆 獨活 白芷 杜仲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厚朴 防己(各二兩) 白茯苓 黃芩 芍藥(各三兩) 桂(一兩) 生地黃 石膏 蒼朮(各四兩) 天陰雨加生薑

上每服一兩,水煎,如微汗加麻黃,如通利加大黃,更有四時加減法。

就以此湯嚥下四白丹,清肺養魄,二丹元安神定志,和血,是動以安神,靜以清肺。

天麻丸,治風因熱而生,熱勝則動,宜以靜勝其躁,是養血也,此藥行榮衛,壯筋骨。

天麻 牛膝(各六兩,同酒浸三日焙乾) 萆薢(另研細) 玄參(各六兩) 附子(一兩,炮) 杜仲(七兩) 羌活(十四兩或十五兩) 生地黃(一斤) 當歸(十兩)

一方有獨活五兩,去腎間風。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至百丸,空心食前溫酒或白湯下,良久則食,服藥半月後覺壅塞,以七宣丸疏之。

按以上三方,東垣云調經養血安神之劑,然風而挾虛理宜補養,仲景治風虛腳氣用八味丸,略露端緒,而世人莫能擴充之也,局方骨碎補丸,治肝腎風虛,換腿丸,治足三陰經虛,專用疏通燥疾之藥,既失之矣,此三方較之局方雖優,亦所得不償所失也,何以為然,秦艽湯愈風湯,雖皆有補血之藥,而行經散風之劑居其大半,將何以養血而益筋骨也,天麻丸養血壯筋骨,庶幾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