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五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 (5)

1. 論發搐有風有熱有痰有食補瀉不同

br>

驚癇發搐

錢氏曰男發搐目左視無聲右視有聲,女發搐目右視無聲左視有聲,相勝故也。潔古曰男為木,左視木位,右視金位,相擊則有聲。男反右視,女反左視,亦皆有聲。

早晨發搐

錢氏曰因潮熱寅卯辰時,身體壯熱,上視,手足動搖,口內生熱涎,項頸急,此肝旺,當補腎治肝也。潔古曰潮熱於寅卯辰木之位,是肝旺也。當補水以制心火,瀉肝木以止其搐。

日午發搐

錢氏曰因潮熱已午未時發搐,心神驚悸,目上視,白睛赤色,牙關緊,口內涎,手足動搖,此心旺也。當補肝治心。

潔古曰已午未火之位而發潮搐者,心熱也。導赤散及涼驚丸。

日晚發搐

錢氏曰因潮熱申酉戌時,不甚搐而喘,目微邪視,身體似熱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黃水,是肺旺,當補脾治心肝。

潔古曰肺之位而肝強,法當補脾,恐被木之賊所克害,先瀉心肝以銼其勢,瀉心導赤散,瀉肝瀉青丸,而後補脾益黃散。

夜間發搐

錢氏曰亥子丑時,不甚搐而臥不穩,身體溫壯,目睛緊斜視,喉中有痰,大便銀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補脾治心,導赤涼驚主之。

潔古曰皆因大病之後,脾胃虛損多有此疾,法當補脾涼心。

傷寒後發搐

錢氏曰傷風后得之,口中氣出熱,呵欠頓悶,手足動搖,當發散大青膏主之。小兒本怯者多此病也。

潔古云因傷風而得以上證者,同大人傷風寒之類,當辯有汗無汗陰陽二證,用大青膏仲景小續命之類開發則愈。

傷食後發搐

錢氏曰因食得之,身體溫,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而發搐,當先定搐,搐退,白餅子下,之後與安神丸。潔古曰傷食發搐,謂不因他病忽然而搐,此因飲食過度致損脾胃,故見多睡或吐,不思食,脾胃既虛,引肝風則發搐,當先定其搐,加羌活防風煎下,瀉青丸後,用白餅子下其食,漸漸用調中丸異功散養其氣。

百日內搐

錢氏曰真者不過三兩次,必死。假者發頻不為重。真者內生驚癇,假者外傷風冷,蓋血氣未實,不能任之,乃發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氣出熱也。治之可發散大青膏,及用塗囟浴體法。

錢氏曰惟癍疹能作搐,風火相爭故也。治當瀉心肝補母。

雜病目赤兼青者,欲發搐;咬牙甚者,發搐。

全嬰方曰凡身體壯熱,耳輪鼻尖及手足稍俱冷,忽發搐者,此非驚是豆搐也。夫驚搐有陰陽兩證,陰者拇指在內,陽者拇指在外,陽拳者順,陰拳者逆也。

凡目鮮,目貶,目白,目青,目斜,目鬥,目轉,目瞪,聲焦,聲嗄,聲顫,聲輕咂口弄古,捲舌露筋,噓氣,哽氣,噎氣,撮唇,噎乳,噎食,忽然定睛,吐涎,吐沫,拗頸,仰身,搖頭,擦面,藏頭,畏明

白話文:

驚癇導致的抽搐

錢氏指出,男孩抽搐時若向左看眼睛,沒有聲音,向右看眼睛則會有聲音,女孩的情況則相反,這是由於陰陽五行相剋的原因。張潔古進一步解釋,男孩屬木,向左看是在木的位置,向右看則到了金的位置,兩者相剋時就會發出聲音,同樣的,男孩如果反向右看,女孩反向左看,也會有聲音產生。

早晨的抽搐

錢氏說,如果在早晨時段(寅、卯、辰時)出現潮熱和抽搐,伴隨高燒、向上凝視、手腳抖動、口腔熱且有口水、脖子僵硬,這是肝臟功能亢進,應當通過補腎來治療肝臟。張潔古認為,潮熱在寅、卯、辰時,代表肝臟活動旺盛,應當補水以控制心火,減緩肝木的抽搐。

中午的抽搐

錢氏提到,如果在中午時段(巳、午、未時)出現潮熱和抽搐,心悸、向上凝視、眼球泛紅、牙關緊閉、口腔有口水、手腳抖動,這是心臟功能亢進,應當通過補肝來治療心臟。

張潔古認為,在巳、午、未時發病,是因為心臟過熱,可用導赤散及涼驚丸治療。

傍晚的抽搐

錢氏指出,如果在傍晚時段(申、酉、戌時)出現潮熱和抽搐,呼吸困難、眼神偏斜、身體看似發熱但昏睡、眼睛外露、手腳冰涼、大便呈淡黃色水狀,這是肺臟功能亢進,應當通過補脾來治療心臟和肝臟。

張潔古認為,肺臟位置肝臟強大,應當先補脾,防止被木剋制,先減少心肝的影響,再補脾。

夜間的抽搐

錢氏說,如果在夜晚時段(亥、子、醜時)出現抽搐,躺臥不安、身體溫熱、眼睛緊閉且斜視、喉嚨有痰、大便銀褐色、消化不良、多睡且無意識,應當通過補脾來治療心臟,使用導赤涼驚丸。

張潔古認為,這些症狀常在大病後出現,是因為脾胃虛弱,應當補脾和清心。

感冒後的抽搐

錢氏提到,感冒後出現抽搐,口腔呼出的氣體熱,打哈欠、悶悶不樂、手腳抖動,應當使用大青膏發散。

張潔古認為,感冒後出現上述症狀,和成人感冒相同,應當根據有無汗液、陰陽兩種症狀來判斷,使用大青膏或小續命湯等藥物治療。

飲食過量後的抽搐

錢氏指出,飲食過量導致的抽搐,身體溫暖、多唾液、多睡、偶爾嘔吐、食慾不振,應當先穩定抽搐,然後使用白餅子排空腸胃,最後使用安神丸。

張潔古認為,飲食過量導致的抽搐,不是其他疾病突然引起的,而是飲食過度損傷脾胃,導致多睡或嘔吐、食慾不振,脾胃虛弱時,肝風引發抽搐,應當先穩定抽搐,使用羌活防風煎下,然後使用白餅子排空腸胃,最後使用調中丸和異功散調理氣血。

百日內的抽搐

錢氏指出,真正的抽搐通常只會發生兩三次,如果超過這個次數,很可能會死亡。假性的抽搐頻繁發生,但並非嚴重。真正的抽搐是內部產生驚癇,假性的抽搐是外部受風寒影響,由於血氣未成熟,無法承受,因此發生抽搐。想要區分真假,可以觀察口腔呼出的氣體是否熱,可使用大青膏發散或塗囟浴體法。

錢氏還指出,只有疹子可能引起抽搐,因為風火相爭。治療時應當減緩心肝功能,補充母親的營養。

混合疾病中,如果眼睛泛紅且帶有青色,可能會發生抽搐;咬牙嚴重,也可能發生抽搐。

全嬰方提到,如果身體高熱,耳輪、鼻子尖端以及手腳末端都冰涼,突然發生抽搐,這不是驚嚇,而是豆子抽搐。驚嚇抽搐有陰性和陽性兩種,陰性拇指內縮,陽性拇指外展,陽性握拳是正常的,陰性握拳是反常的。

以下是一些抽搐的徵兆:眼睛鮮亮、眼睛眨動、眼睛泛白、眼睛泛青、眼睛斜視、眼睛鬥雞眼、眼睛轉動、眼睛瞪大、聲音嘶啞、聲音顫抖、聲音輕微咂嘴、舌頭捲曲露出筋絡、呼氣、哽咽、吞嚥困難、嘴脣捲起、噎住乳汁、噎住食物、突然定睛、口吐涎沫、頸部僵硬、身體仰起、搖頭、摩擦臉部、藏頭、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