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九 (3)
卷九 (3)
1. 升陽滋陰之劑
局方十全大補湯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者
白茯苓 人參 當歸 白朮 黃耆 川芎 肉桂 白芍(炒) 熟地黃 甘草(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入薑棗水煎。
按此手足三陰氣血藥也。
人參養榮湯治久病虛損,口乾食少,咳而下利,心驚悸熱而自汗
前方減芎,加陳皮、五味、遠志
上㕮咀,入薑棗煎。
按此手足太陰藥氣血之劑也。
黃耆鱉甲散治男女虛熱,身瘦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
人參 肉桂 桔梗(各一錢半) 生地黃 半夏 紫菀 知母 白芍 黃耆 甘草 桑白皮(各二錢半) 天門冬 鱉甲(各五錢) 秦艽 茯苓 地骨皮 柴胡(各三錢)
上㕮咀,入姜煎,每服一兩,衛生寶鑑減桂芍、地骨皮、人參、黃耆散
按此手太陰例藥氣血之劑,然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者,須加氣藥以理之,又不必拘此,如氣液衰陰血竭,古方有兼用烏梅、蛤蚧、豬腎、脊髓、人屎等物,皆其法也。
白話文:
【升陽滋陰的藥方】
局方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各種虛弱不足,包括因過度勞累或疾病導致的身體損耗,食慾不振,長期患病後的虛弱,以及偶爾發作的潮熱現象。
配方包含:白茯苓、人參、當歸、白朮、黃耆、川芎、肉桂、炒白芍、熟地黃、甘草(各成分等量)。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加入薑和棗子一同用水煎煮。
這個方子是針對手足三陰經絡的氣血調理藥方。
人參養榮湯適用於長期病後虛弱,口乾舌燥、食慾不佳,咳嗽且伴有下痢,心悸、易出汗及感覺到熱的情況。
在前一個方子基礎上減去川芎,並加入陳皮、五味子、遠志。
同樣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薑和棗子煎煮。
這個方子是專門針對手足太陰經絡的氣血調理藥方。
黃耆鱉甲散適用於男女虛熱,身體消瘦、五心煩熱(即手心、腳心和胸口感到熱),四肢無力,咳嗽、咽喉乾燥,自汗、食慾不振。
配方包含:人參、肉桂、桔梗(各一錢半)、生地黃、半夏、紫菀、知母、白芍、黃耆、甘草、桑白皮(各二錢半)、天門冬、鱉甲(各五錢)、秦艽、茯苓、地骨皮、柴胡(各三錢)。
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薑煎煮,每次服用一兩。在《衛生寶鑑》中,減去了肉桂、白芍、地骨皮、人參、黃耆,形成了黃耆散。
這個方子是根據手太陰經絡的原則來配製的氣血調理藥方。然而,對於胸中氣亂、清濁混雜的情況,需加入理氣藥材進行調理,這時就不必嚴格遵守上述方子。例如,對於氣液衰竭、陰血枯竭的情況,古方中會同時使用烏梅、蛤蚧、豬腎、脊髓、人屎等物質,都是遵循同一調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