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手足太陰之劑

東垣曰:肺痿者,肺氣虛而不能收斂,故津液下泄而為咳嗽也。肺痿之治,當補肺氣而收斂其津液,故用紫參、白前以補肺氣,澤漆以收斂津液,桂枝以通陽而散寒也。東垣加減瀉白散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嘔吐喘急。

桑白皮(一兩) 地骨皮(七錢) 甘草、陳皮、青皮、五味子、人參(各五錢) 白茯苓(三錢)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煎入粳米二十粒。

寶鑑加減瀉白散治咳而口乾,煩熱,胸膈不利,氣喘促。

桑白皮(一兩) 地骨皮、知母、陳皮、桔梗(各五錢) 青皮、細黃芩、甘草(炙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後溫服。

按:此一方手太陰氣分藥也。寶鑑曰:華陀云:「盛則為喘,減則為枯。」活人云:「發喘者,氣有餘也。」凡看文字,須要會得本意。「盛而為喘者,非肺氣盛也;喘為氣有餘者,亦非肺氣有餘也。」氣盛當認作氣衰,有餘當認作不足。肺氣果盛為有餘,當清肅下行而不喘;以其火入於肺衰與不足而為喘焉。故言盛者,非言肺氣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餘者,非言肺氣有餘也,言肺中之火有餘也。故瀉肺以苦寒之劑,非瀉肺也,瀉肺中之火,實補肺也。用者不可不知。然以上一方,略有加減不同,故兩存之。

局方款冬花散,止嗽祛痰,散風熱。

知母、桑白皮、款冬花、麻黃、阿膠、貝母、杏仁、甘草、半夏。

上㕮咀,入薑煎。

按:此手太陰之藥,出足太陽麻黃,例兼發表也。然治風與寒皆宜解表,但亦有可下者,如傷風有下證同。況咳證多兼痰飲,宜後滾痰,小胃選用。

金匱澤漆湯,治咳而脈沉。

小柴胡內減柴胡,加紫參、白前(各五錢)、桂枝(三錢)、澤漆(三合另煮)。

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汁中煮取溫服。

按:此出太陽解肌例,然未至為肺痿藥也。東垣曰:肺痿者,肺氣虛而不能收斂,故津液下泄而為咳嗽也。肺痿之治,當補肺氣而收斂其津液,故用紫參、白前以補肺氣,澤漆以收斂津液,桂枝以通陽而散寒也。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肺痿的情況,是因為肺氣虛弱無法有效收縮,因此導致體內津液向下流失,進而產生咳嗽的症狀。對於肺痿的治療,應該著重在補充肺氣並收縮津液,所以使用紫參和白前來補強肺氣,澤漆來幫助津液的收斂,以及桂枝來通暢陽氣並且驅散寒氣。東垣先生調整了瀉白散的配方來治療下焦陰氣過剩,上焦陽氣過剩,引發的咳嗽、嘔吐及呼吸急促。

藥材包括:桑白皮一兩,地骨皮七錢,甘草、陳皮、青皮、五味子、人參各五錢,白茯苓三錢。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時取半兩用水煎煮,加入二十粒粳米一同煎煮。

寶鑑先生也調整了瀉白散的配方來治療咳嗽口乾,煩躁熱感,胸部不舒適,呼吸困難。藥材包含:桑白皮一兩,地骨皮、知母、陳皮、桔梗各五錢,青皮、細黃芩、甘草各三錢。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水煎煮,飯後溫服。

此配方是專門針對手太陰肺經氣分的藥物。寶鑑先生提到,華陀說:「氣血過剩會造成喘息,氣血不足會導致身體枯槁。」活人書也說:「出現喘息的症狀,表示氣血過剩。」在閱讀醫學文獻時,必須理解原文的意思。「氣血過剩導致喘息,並非指肺部的氣血過剩;喘息代表氣血過剩,也不是指肺部的氣血過剩。」氣血過剩應被視為氣血衰弱,過剩應被視為不足。如果肺部的氣血真的過剩,那麼它應該能清潔肅清,往下運行,不會出現喘息的現象;但因為火氣進入肺部,導致肺部氣血衰弱或不足,才會造成喘息。所以,當我們說氣血過剩,實際上是在說肺部的火氣過剩;當我們說氣血過剩,實際上是指肺部的火氣過剩。因此,使用苦寒的藥物來瀉肺,並非真的在瀉肺,而是瀉肺中的火氣,實際上是在補肺。使用此藥方的人必須瞭解這一點。然而,上述兩個藥方雖然有些微差異,但都保留了下來。

局方款冬花散,可以止咳、化痰、散風熱。藥材包括:知母、桑白皮、款冬花、麻黃、阿膠、貝母、杏仁、甘草、半夏。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薑一起煎煮。

這個藥方是專門針對手太陰肺經的藥物,加入了足太陽膀胱經的麻黃,有發汗解表的作用。然而,對於風邪或寒邪的治療,都應該考慮解表,但也有可能需要下法,例如風邪引發的病症可能需要下法。此外,咳嗽的病症常伴有痰飲,應先用滾痰法,再選擇性地使用小胃的藥物。

金匱澤漆湯,適用於治療脈搏沉鬱的咳嗽。在小柴胡湯中減去柴胡,加入紫參、白前各五錢,桂枝三錢,澤漆三合單獨煮。將所有藥材切碎,放入澤漆汁中煎煮,溫服。

這個藥方出自太陽解肌的例子,但尚未成為肺痿的專門藥物。東垣先生再次強調:肺痿的情況,是因為肺氣虛弱無法有效收縮,因此導致體內津液向下流失,進而產生咳嗽的症狀。對於肺痿的治療,應該著重在補充肺氣並收縮津液,所以使用紫參和白前來補強肺氣,澤漆來幫助津液的收斂,以及桂枝來通暢陽氣並且驅散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