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五 (2)
卷十五 (2)
1. 瘡辨五善七惡
外科精要云熱發於皮膚之間,浮腫根小,至大不過三二寸者為癤。六腑積熱,騰出於外,肌肉之間,其發暴盛,腫皮光軟,侵展廣大為癰。五臟風毒,積熱攻焮肉骨,風毒猛暴,初生一如蓓蕾形,自焦枯,觸之應者,乃疽也。
夫五善七惡者,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清腫消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語聲清爽,四善也。體氣和平,五善也。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痢無度,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泄,腫焮尤甚,膿色敗臭,痛不可近者,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三惡也。
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者,四惡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飲食不下,服藥而嘔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敗,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五善見三則瘥,七惡見四則危。然則病有源同。七惡者,乃皮緊急而知善也。病有源同,五善者,乃皮緩虛而知惡也。
白話文:
《外科精要》提到,熱病如果發作在皮膚與皮膚之間,初期腫塊小,最大不過三二寸,這類情況被稱為「癤」。若是六個臟腑的熱毒聚集,使得熱氣在肌肉間爆發,形成快速膨脹、皮膚光滑且軟的腫塊,這種情況稱為「癰」。如果五個內臟受到風毒和熱毒的侵襲,熱毒猛烈地攻擊骨骼,初期形狀像花蕾,隨後乾枯,碰到會有反應,這類症狀稱為「疽」。
「五善七惡」是評估病情的一種方式。「五善」指的是:病人能安靜休息,能正常飲食,這是一種好現象;大便調節正常,這是第二個好現象;膿液清澈,腫塊消退,沒有異味,這是第三個好現象;精神清晰,聲音清爽,這是第四個好現象;身體平和,這是第五個好現象。「七惡」則是相反的現象,包括:常感到煩躁,咳嗽頻繁,腹部疼痛,口渴難耐,或是經常拉肚子,小便像尿瀉,這是第一個惡象;膿液大量排出,腫塊更加嚴重,膿液色澤敗壞且有臭味,碰到會很痛,這是第二個惡象;喘息粗重,呼吸困難,心神不定,喜歡躺著,這是第三個惡象。
眼睛不正常,黑眼珠緊縮變小,白眼珠呈現青紅色,瞳孔向上看,這是第四個惡象;肩背活動不便,四肢沈重,這是第五個惡象;吃不下東西,服用藥物後反而吐出食物,失去味覺,這是第六個惡象;聲音嘶啞,鼻子呈青紅色,臉部及四肢出現浮腫,這是第七個惡象。「五善」現象出現三個以上,表示病情有所改善;「七惡」現象出現四個以上,表示病情危急。然而,無論是「善」還是「惡」,都表明病源相同,只是皮膚的緊張程度不同,可以預測病情的好轉或惡化。
知是者,豈凡醫之所知哉。
此事難知,論中定癰疽死之地分:
一伏菟;二腓腨;三背;四五臟俞;五項上;六腦;七髭;八髩;九頤。
謹按素問靈樞諸篇,具瘡瘍之由,生死之要,針治之法,甚詳。宜玩本文。大抵以上所言地分,皆脈絡所會,內系腑臟。然患者得而早言,醫者審證,按法治之,則皆為不死矣。設不早治,治不對證,雖發於不死之地分,乃恐亦致死矣。
白話文:
瞭解這些知識的,不是普通醫生所能知道的。這件事難以理解,論文中確定了癰疽死亡的位置:
一、伏菟(腳踝);二、腓腨(小腿);三、背;四、五臟俞(脊椎的五臟穴);五、項上(脖子);六、腦;七、髭(鬍子);八、髩(頭髮);九、頤(下巴)。
嚴格遵循《素問》、《靈樞》等篇的書籍,詳細說明瞭創傷的原因、生死的重要因素以及針灸治療的方法。應當細讀原文。大致上,上述提及的部位,都是脈絡相交的地方,與內臟有密切聯繫。然而,如果患者及時告知,醫生能進行仔細診斷並按照正確的治療方法進行,那麼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避免死亡。但如果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方式不符合病情,即使在看似不會致命的部位出現問題,也有可能導致死亡。
2. 論瘡瘍攻補法
元戎云陷脈為瘻,留連肉腠,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榮逆血鬱,血鬱則熱聚為膿。正理論曰:熱之所過則為癰腫,營氣不從亦有不熱者乎?答曰:膏粱之變,芳草之美,金石之過,氣血不盛,榮衛之氣充滿而抑遏不能行,故閉塞血氣腐而為癰也。當泄之以奪盛熱之氣。
若其人飲食疏,精神衰,氣血弱,肌肉消薄,榮衛之氣短促而澀滯,故寒薄腠理閉鬱而為癰腫也。當補之以接虛怯之氣。亦當以脈浮沉別之。既得盛衰,泄之則連翹大黃,補之則內托之類是也。
按此辨瘡瘍因熱因寒及氣血鬱而成,當攻補之法不同,宜與前後諸篇兼看,殆無餘蘊矣。但世俗昧此理而云是瘡不是瘡,且服五香連翹湯,然或中或否,致誤者多。蓋不審形氣虛實,瘡毒淺深,發表攻裡所因不同故也。今以丹溪先生外科精要發揮諸法之義,附於後方例之下,庶學者幸有所鑑焉。
白話文:
元戎雲陷脈為瘻,留連肉腠,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榮逆血鬱,血鬱則熱聚為膿。正理論曰:熱之所過則為癰腫,營氣不從亦有不熱者乎?答曰:膏粱之變,芳草之美,金石之過,氣血不盛,榮衛之氣充滿而抑遏不能行,故閉塞血氣腐而為癰也。當洩之以奪盛熱之氣。
如果一個人的飲食過於奢華,或者過於享受美食,或者使用過量的金屬和礦物質,導致氣血不足,使得身體的榮衛之氣受到抑制而無法正常流通,這會導致血液閉塞、腐爛,從而形成癰腫。對於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例如使用連翹和大黃來排出體內的熱氣。
如果一個人的飲食過於清淡,精神狀態不佳,氣血較弱,肌肉消瘦,使得身體的榮衛之氣變得短促且阻塞,這也會形成癰腫。對於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補益的方法,例如使用能補充虛弱之氣的藥物。同時,還需要根據脈象的浮沈來判斷病情的輕重,以便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這個論述指出,癰腫可以由熱或寒,或是氣血阻滯所引起,因此在治療上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這段話提醒我們,在治療時需要考慮到患者的情緒、飲食、身體狀況等多方面因素,並根據脈象的特徵來進行診斷。在現今社會,很多人對於這些原理不清楚,常常認為所有的癰腫都是同種疾病,並且使用同一種治療方式,這很容易造成誤診和錯誤的治療。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像丹溪先生這樣的醫學大師,深入理解這些醫學原則,以便正確地診斷和治療疾病。
3. 論瘡瘍宜灸
元戎云瘡瘍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內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內,內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經云「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潰,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潰,所以痛;而次及將潰,所以不痛也。」
按此亦約法也。因以東垣等法附於左,宜參用之。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薄,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
白話文:
古代的醫學理論認為,傷口或膿包是由外來物質進入或是體內病變所引起。對於由外部進入體內的傷口不宜使用艾灸治療,因為這類傷口通常不會自行向內擴散。相反地,由內部病變所產生的傷口,則適合使用艾灸治療,因為它有助於病情向外發展。因此,有句古語說「陷者灸之」,意思是對於難以癒合的傷口,可以透過艾灸來促進其癒合。
進行艾灸治療時,若傷口在灸治過程中並未感到疼痛,應當在感到疼痛後才停止灸治,這是因爲艾灸能夠先作用於傷口的腐敗組織,使其不感到疼痛;而在傷口周圍的健康組織上進行灸治時,則會感到疼痛。如果在灸治過程中傷口開始感到疼痛,應當在疼痛消失後再繼續灸治,這是因爲灸治能先對尚未破潰的傷口產生效果,使其感到疼痛;然後再對即將破潰的傷口進行灸治,使其不再感到疼痛。
這段話是關於艾灸治療的一種大致方法。為了提供更全面的療法,我們可以參考李東垣等人的方法,並適當地應用於治療。一般來說,當人們發現背部的膿包還未完全形成,出現紅腫和疼痛時,可以先用濕紙覆蓋在膿包上,觀察哪部分的紙最先乾燥,這表示那裡可能是膿包的頂端。接著,取大蒜切片,厚度約為三錢左右,放置在膿包上,使用大艾炷進行灸治三次,然後換一片大蒜繼續灸治。灸治的過程應根據傷口的反應調整,若傷口在灸治過程中感到疼痛,應等到疼痛消失後再繼續灸治;反之,若傷口在灸治過程中未感到疼痛,應等到疼痛出現後再停止灸治。最重要的是,應盡早發現問題並開始灸治,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一日三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薄,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按此謂癰疽所發宜灸之也。然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厚三二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麵、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
白話文:
一日三次,灸十次可以痊癒;三天四天,六到七次可以痊癒;五到六天,三次或四次可以痊癒。超過七天則不宜再進行灸療。
如果有多個癤腫聚集在一起,可以用大蒜研磨成膏,做成薄餅貼在頭部,將艾草放在大蒜餅上燃燒,也能達到治癒的效果。
如果背部剛開始出現紅色腫塊,中間有一個像粟米頭大小的黃色膿點,就使用獨蒜,去掉兩端,取中間半寸厚的部分,正好放在瘡口上,然後施灸十四壯,最多可達四十九壯。
根據這個方法,治療瘰癧(一種淋巴結腫大)時可以採用灸療。然而,對於已經形成瘻管且膿液不斷流出的瘡患,通常會有無臭膿液,內部沒有惡肉,特別適合使用附子浸透後切成大片,厚約三分,在瘡口上施灸。同時服用促進內臟恢復的藥物,每隔三到四天再施灸一次。經過五到七次治療,自然肌肉會生長充滿。
至於膿液和惡質逐漸潰破、根部很深的情況,郭氏治療方法是將白麪、硫磺、大蒜三種物質搗爛混合,根據瘡口大小,捏成餅狀,厚約三分,在瘡口上放置艾炷施灸二十一壯,每次施灸後更換一次。
後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互相用之,紝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大抵始發宜灸,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證。至灸冷瘡亦須內托之藥,切當設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轉生他病之患也。」
瘡分三因
陳無擇云:「發背癰疽者,該三因而有之。」論曰:「癱疽瘰癧,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亦云『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此乃內因喜怒憂思有所鬱而成也。身有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亦有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成則肉腐為膿者。
白話文:
在隔了四到五天後,開始使用翠霞錠子和信效錠子,這兩種藥物可以交替使用,深入傷口,去除壞死組織,促進新肉生成,接著貼上收斂藥,內服對應病情的藥物,調整身體即可痊癒。這並非僅在傷口剛出現時適用,通常在傷口剛開始時,應使用艾灸,並配合出汗、補養等藥物以對症治療。對於冷傷口,也需要使用內託藥物,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癢和瘰癧有三個原因
陳無擇說:「背、癰和疽,這三種病症都可能由這三個原因引起。」論述道:「癰和瘰癧,無論是虛實還是寒熱,都是因為氣機阻塞所造成的。經書中也提到『氣滯於經絡,與血液一同凝滯,不能流通,積聚成為癰和疽』。不提及熱的原因會導致癰,這是因為內因如喜怒憂思等情緒影響,導致氣機阻塞。身體有熱,又被風寒侵襲,血液脈絡凝結,不能正常流通,熱氣積聚形成癰和疽。還有一種情況是陰虛陽氣入侵,寒轉變為熱,熱毒使得肌肉腐爛形成膿水。」
此亦外因寒熱風濕所傷而成也。又服丹石及灸爆酒面溫床厚被所致,又盡力房室精虛氣節所致者,此乃因不內外所傷而成也。故知三因備矣。」
按此所分三因雖備,但未具瘡瘍之邪在經在表在裡之異,故其治法亦不能詳備也。」
白話文:
這些病症可能是外因如寒、熱、風、濕等因素影響所導致。此外,服用丹石、灸療、飲酒過量、使用過暖的牀鋪和厚重的被子也可能引起病症。另外,過度的房事活動導致精氣虛弱、氣血失調也可能成為病因。總而言之,這些病因可以概括為內因和外因。
雖然這三種原因都已被考慮到,但是對於病情是發生於經絡、表層還是內部的差異還未能全面分析,因此治療方法也不能完全詳盡。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這三個原因都已經被納入考量。然而,對於病情是發生在經絡、皮膚表面還是體內的詳細區別還未能充分說明,因此治療方式也無法完全覆蓋所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