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十五 (2)
卷十五 (2)
1. 瘡辨五善七惡
外科精要云熱發於皮膚之間,浮腫根小,至大不過三二寸者為癤。六腑積熱,騰出於外,肌肉之間,其發暴盛,腫皮光軟,侵展廣大為癰。五臟風毒,積熱攻焮肉骨,風毒猛暴,初生一如蓓蕾形,自焦枯,觸之應者,乃疽也。
夫五善七惡者,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清腫消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語聲清爽,四善也。體氣和平,五善也。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痢無度,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大泄,腫焮尤甚,膿色敗臭,痛不可近者,二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三惡也。
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者,四惡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飲食不下,服藥而嘔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敗,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五善見三則瘥,七惡見四則危。然則病有源同。七惡者,乃皮緊急而知善也。病有源同,五善者,乃皮緩虛而知惡也。
知是者,豈凡醫之所知哉。
此事難知,論中定癰疽死之地分:
一伏菟;二腓腨;三背;四五臟俞;五項上;六腦;七髭;八髩;九頤。
謹按素問靈樞諸篇,具瘡瘍之由,生死之要,針治之法,甚詳。宜玩本文。大抵以上所言地分,皆脈絡所會,內系腑臟。然患者得而早言,醫者審證,按法治之,則皆為不死矣。設不早治,治不對證,雖發於不死之地分,乃恐亦致死矣。
白話文:
【瘡辨五善七惡】
《外科精要》提到,熱氣在皮膚間發作,腫脹但根部小,最大也不超過兩三寸的稱爲癤。六腑積聚的熱氣,向外爆發,影響到肌肉之間,突然發作且腫脹明顯,皮膚光亮柔軟,擴散面積廣大的稱爲癰。五臟的風毒,積熱侵襲肌肉和骨骼,風毒猛烈,初生時形狀如同蓓蕾,自行乾枯,觸碰即應手的,那就是疽。
所謂的五善七惡,指的是:活動休息都感到安寧,飲食有味道,這是第一善。大小便順暢均勻,這是第二善。膿液清澈,腫脹消退且無惡臭,這是第三善。精神煥發,說話聲音清晰,這是第四善。身體氣息平和,這是第五善。煩躁且時常咳嗽,腹痛且口渴嚴重,或者腹瀉不止,小便像淋病一樣,這是第一惡。膿血大量泄漏,腫脹尤其嚴重,膿色敗壞且有惡臭,疼痛難忍,這是第二惡。呼吸急促,短氣,恍惚想睡,這是第三惡。
眼睛看東西不正,黑眼珠緊小,白眼球青紅,瞳孔向上看,這是第四惡。肩背不適,四肢沉重,這是第五惡。飲食難以下嚥,服藥後嘔吐,嘗不出味道,這是第六惡。聲音嘶啞,面色敗壞,鼻子青紅,臉部和四肢浮腫,這是第七惡。出現三種以上的五善則病情好轉,出現四種以上的七惡則病情危急。然而,病症的根源相同。七惡中,皮膚緊張是病情好轉的跡象。病症的根源相同,五善中,皮膚鬆弛是病情惡化的跡象。
能理解這些的人,豈是一般的醫生所能知曉的。
這事情很難知道,論中確定了癰疽致命的位置:
- 伏兔穴區;2. 腓腨區;3. 背部;4. 五臟俞穴;5. 頸項上方;6. 腦部;7. 鬢須部位;8. 髮際線;9. 頰部。
仔細閱讀《素問》、《靈樞》等篇章,詳細闡述了瘡瘍的原因,生死的關鍵,鍼灸治療的方法。應當深入研究本文。總的來說,以上所說的位置,都是脈絡匯聚之處,與內臟有關聯。但是,如果患者能夠及早表達病情,醫生準確診斷,並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那麼這些地方都不會致命。假使沒有及時治療,或治療方法不對症,即使發生在非致命位置,也可能導致死亡。
2. 論瘡瘍攻補法
元戎云陷脈為瘻,留連肉腠,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榮逆血鬱,血鬱則熱聚為膿。正理論曰:熱之所過則為癰腫,營氣不從亦有不熱者乎?答曰:膏粱之變,芳草之美,金石之過,氣血不盛,榮衛之氣充滿而抑遏不能行,故閉塞血氣腐而為癰也。當泄之以奪盛熱之氣。
若其人飲食疏,精神衰,氣血弱,肌肉消薄,榮衛之氣短促而澀滯,故寒薄腠理閉鬱而為癰腫也。當補之以接虛怯之氣。亦當以脈浮沉別之。既得盛衰,泄之則連翹大黃,補之則內托之類是也。
按此辨瘡瘍因熱因寒及氣血鬱而成,當攻補之法不同,宜與前後諸篇兼看,殆無餘蘊矣。但世俗昧此理而云是瘡不是瘡,且服五香連翹湯,然或中或否,致誤者多。蓋不審形氣虛實,瘡毒淺深,發表攻裡所因不同故也。今以丹溪先生外科精要發揮諸法之義,附於後方例之下,庶學者幸有所鑑焉。
白話文:
【討論瘡瘍的治療方法—攻法和補法】
元戎曾說,當脈絡受損,病邪滲入肌腠,營養氣血無法順利運行,反向滲入肌膚組織,就可能形成腫瘍。營養氣血逆亂,血液淤積,熱量聚集,最終化為膿液。根據正統的理論,熱力過剩會導致癰腫,但營養氣血不暢,是否就一定不會產生熱度呢?
回答是,高脂食物的變化,芳香藥草的使用,金石藥物的副作用,都可能導致氣血不盛。當營養和防護的氣血充滿身體卻無法正常流通時,就會導致氣血堵塞,血氣腐敗形成癰腫。這種情況下,應採取泄法,去除過盛的熱氣。
如果一個人飲食不節制,精神衰弱,氣血不足,肌肉消瘦,營養和防護的氣血流動緩慢且阻滯,這也會導致寒氣侵襲肌腠,淤積形成癰腫。這種情況下,應採取補法,補充虛弱的氣血。我們也可以通過脈象的浮沉來判斷。一旦確定病情的盛衰,就可以選擇泄法使用連翹、大黃等藥物,或補法使用內託類藥物。
根據上述理論,我們可以判斷瘡瘍是由熱或寒引起,以及氣血淤積所致,攻法和補法的選擇應有所不同,應該結合其他相關篇目一起參考,這樣就能對病情有全面的理解。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並不懂這些道理,往往會把瘡瘍錯當作其他疾病,隨便服用五香連翹湯,結果效果時好時壞,誤診的情況很多。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評估患者的體質和病情,不知道瘡毒的程度,也不知道何時該表發,何時該攻裡,導致了治療的失誤。
現在,我將丹溪先生在外科領域的精要和各種治療方法的意義,附加在下面的範例中,希望學者們能夠從中得到啟示。
3. 論瘡瘍宜灸
元戎云瘡瘍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內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內,內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經云「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潰,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潰,所以痛;而次及將潰,所以不痛也。」
按此亦約法也。因以東垣等法附於左,宜參用之。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薄,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
一日三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薄,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按此謂癰疽所發宜灸之也。然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厚三二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麵、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
後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互相用之,紝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大抵始發宜灸,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證。至灸冷瘡亦須內托之藥,切當設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轉生他病之患也。」
瘡分三因
陳無擇云:「發背癰疽者,該三因而有之。」論曰:「癱疽瘰癧,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亦云『氣宿於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此乃內因喜怒憂思有所鬱而成也。身有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亦有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成則肉腐為膿者。
此亦外因寒熱風濕所傷而成也。又服丹石及灸爆酒面溫床厚被所致,又盡力房室精虛氣節所致者,此乃因不內外所傷而成也。故知三因備矣。」
按此所分三因雖備,但未具瘡瘍之邪在經在表在裡之異,故其治法亦不能詳備也。」
白話文:
標題:[討論瘡瘍適合使用艾灸的情況]
內容如下:
元戎說,瘡瘍如果是從外部侵入的,則不適合使用艾灸治療;如果是由內向外發展出來的,則適合使用艾灸。從外部侵入的,使用艾灸可以防止其進一步向內擴散;由內向外發展的,使用艾灸可以促進其向外部排膿。因此,古籍中有“深陷的瘡瘍應進行艾灸”的說法。在艾灸過程中,如果感覺不到疼痛,應該繼續灸到感到疼痛才停止。剛開始可能因爲瘡瘍已經潰爛,所以沒有痛感;但是當艾灸接觸到健康的肉時,就會開始感到疼痛。如果在艾灸過程中感到疼痛,應該繼續灸到不疼了再停。一開始可能因爲瘡瘍還沒有潰爛,所以會感到疼痛;但當瘡瘍即將潰爛時,疼痛感就會消失。
這是一個大致的規則。接下來,我將參照東垣等人的方法,給出一些具體的建議。當你剛剛發現背部有發炎的跡象,但還沒有形成明顯的結節,皮膚紅腫疼痛,你可以先在上面覆蓋溼紙,觀察其變化。最先乾燥的地方,就是即將形成膿包的位置。然後,取一片切好的大蒜,厚度大約爲三錢,放在即將形成膿包的位置,使用大艾炷進行艾灸,每次灸三次後更換一片大蒜。如果一開始覺得疼痛,就持續灸到不疼爲止;如果一開始不疼,就灸到開始感到疼痛爲止。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症狀,就要儘早進行艾灸。
如果一天之內,每三天進行一次艾灸,十次灸療後,病情有望完全恢復。如果每三天進行一次艾灸,四天後,成功率會下降到六七成;五六天後,成功率會降到三四成。超過七天後,就不建議再進行艾灸了。如果有十幾個膿包聚集在一起生長,可以將大蒜搗成膏狀,做成薄餅鋪在膿包上,在大蒜餅上放置艾絨進行灸療,這樣也有助於病情好轉。如果背部剛出現一大片紅腫,中間有一個小米粒大小的黃色點,可以用獨頭蒜切去兩頭,取中間部分,厚度約半寸,正好放在瘡口上,用艾絨灸十四次,最多可灸四十九次。
這表明,對於癰疽等瘡瘍,初期進行艾灸是適宜的。然而,對於長期存在的瘡瘍,如果已經形成了瘻管,不斷有膿液流出,且膿液無異味,內部沒有壞死組織,此時最適合使用浸泡過附子的大片,厚度約二三分,放在瘡口上,再用艾絨進行灸療。同時,還需要服用內託藥物,每隔兩三日再進行一次灸療。經過五到七次灸療後,瘡口周圍的肌肉會自然長滿。對於膿液惡臭,瘡口深度較大的情況,郭氏推薦使用白麪粉、硫磺和大蒜三種物質混合搗碎,根據瘡口大小,捏成餅狀,厚度約三分,放在瘡口上,用艾絨灸二十一次,每次灸完後更換新的餅狀混合物。
之後,每隔四五日,再使用翠霞錠子和信效錠子交替使用,將它們插入瘡口內,去除壞死組織,促進健康組織生長,然後貼上收斂藥物,同時服用對症的內服藥物,這樣就能達到治癒的效果。因此,艾灸不僅適用於瘡瘍初期,對於其他階段的瘡瘍也有很好的療效。總的來說,初期的瘡瘍適合進行艾灸,同時需要配合使用汗下補養類藥物,以達到對症治療的目的。至於冷瘡,進行艾灸時,也需要配合使用內託藥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艾灸過程中出現異常反應,不僅不會治癒病情,還可能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瘡瘍分爲三種原因:
陳無擇指出:“背癰疽的發生,源於三種不同的原因。”他解釋說:“癱疽、瘰癧等病症,無論是虛證還是實證,無論寒熱,都是由於氣滯鬱結所致。正如經文中所說,‘氣血在經絡中停滯不前,導致瘀滯,最終形成癰疽’。這裏並沒有特別提到由熱邪引發的癰疽,是因爲這類病症通常是由於情緒波動、憂慮過度或過度思考等內在因素引起的氣滯。當身體發熱並受到風寒侵襲時,血液流動受阻,熱氣積聚形成癰疽。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陰虛體質的人,陽氣過於旺盛,導致寒邪轉化爲熱邪,熱邪持續作用使得肌肉腐敗產生膿液。
這種情況是由外在的寒熱、風溼等因素傷害而引發的。還有另一種情況,是由於服用丹石藥物、過度飲酒、食用辛辣食物、溫牀、厚重被褥等因素,以及過度性生活導致精氣虛弱,這些都屬於非內外因素引發的瘡瘍。因此,我們可以說,瘡瘍的成因包括了這三種情況。”
這裏雖然詳細劃分了三種原因,但並未充分考慮到瘡瘍的病因可能存在於經脈、表皮或深層組織中的差異,因此在治療方法上也不能做到詳盡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