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四十三 (3)
卷四十三 (3)
1. 破血止痛行經之劑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溫服。秘藏有:羌活(二錢),防風(一錢),蘇木(六分),桃仁(六個),沒藥(一分),乳香(一分),獨科栗子(一兩),破故紙(炒二兩)。 秘藏破血散,治乘馬損傷,跌其脊骨,惡血流於脅下,其痛苦楚,不能轉側。
羌活、防風、桂(各一錢),柴胡、連翹、當歸梢、水蛭(炒煙盡研,各二錢),麝香(少許,另研)。一方有蘇木(一錢半)。 上件分作二服,每服二大盞,酒水一盞。除水蛭、麝香外,另研如泥,煎餘藥一大盞,去滓,上火令稍熱,調二味,飢服之。
按此太陽、陽明、少陽經藥也。 地龍散,治腰脊痛,或打撲損傷,從高墮下,惡血留在太陽經中,令人腰脊或脛腨臂腰中痛不可忍。
中桂、地龍(各四分),黃柏、甘草(各一錢),羌活(二錢),蘇木(六分),麻黃(半錢),桃仁(六個),當歸梢(一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溫服。 按此足太陽經藥也。
發明乳香神應散,治從高墜下,疼痛不可忍及腹中疼痛。 雄黑豆、桑白皮、乳香、沒藥、獨科栗子(各一兩),破故紙(炒二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醋一盞,沙石器內煎至六分,入麝香少許,溫服。寶鑑有當歸(一兩),水蛭(炒半兩)。
聖靈丹,治一切打撲折傷,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五錢),烏梅(去核五個),白米(一捻,秘藏作粟),萵葵子(一盞,炒黃二兩八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熱酒送下。一伏時痛不止,一丹服。 按此二方少陰經藥也。
三因加味芎藭湯,治打傷敗血入胃,嘔吐黑血。 川芎、當歸、白芍、百合(浸半日)、荊芥穗(各等分)。 上銼,每服四錢,水酒各半煎。
元戎加味四物湯,治虛人損傷,不禁下之者。 四物湯加穿山甲煎服。 按以上二方厥陰例藥,通前六方,皆溫平之劑。
局方花蕊石散,治金刃傷及打撲損傷,貓狗咬傷,或至死者,急於傷處擦藥,其血化為黃水。如內損血入臟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許,調一錢服之,立效。婦人產後惡血奔心,胎衣不下,以小便調一錢,取下惡物,立效。 硫黃(明淨者四兩),花蕊石(一斤)。
上二味粗末,拌令勻,用紙筋和膠泥固濟丸罐子一個,入藥在內,密泥封口了,焙乾。安在四方磚上,上畫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圍燒,自已午時從下生火,直至經宿,火盡,又經宿已冷,取研極細,瓷盒內盛。 按此厥陰硫黃例藥也。海藏云:有用此藥,以童便煎服,或酒調服之者,與寒藥正分陰陽,不可不辨也。
補損當歸散,治墜馬落車,傷腕折臂,疼痛。服此藥,疼痛即止,筋骨即當相連。 澤蘭(炒)、附子(炮,各一錢),當歸(炒)、甘草(炙)、蜀椒(炒)、桂心(各五分),芎藭(炒六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溫服。秘藏有:羌活(二錢),防風(一錢),蘇木(六分),桃仁(六個),沒藥。
白話文:
[破血止痛行經之劑]
這是一種用來破血、止痛以及調節月經的藥方。藥方成分包括羌活、防風、蘇木、桃仁、沒藥、乳香、獨科栗子、破故紙等。這些藥材需先進行處理,然後每次使用五錢,加入兩杯水煎煮成一杯,去渣後溫服。
這種祕藏破血散主要用於治療騎馬受傷,導致脊骨損傷,惡血流入脅下的情況,能緩解劇烈的疼痛,讓人能夠轉動身體。
另一種藥方則包含羌活、防風、桂枝、柴胡、連翹、當歸梢、水蛭、麝香和蘇木,同樣分為兩份,每次使用兩大杯酒和一杯水煎煮,除了水蛭和麝香之外的藥材,先煎煮成一杯,去渣後,再加入水蛭和麝香研磨成的泥,趁熱服用。
這兩種藥方主要作用於太陽、陽明和少陽經脈。
地龍散,主要用於治療腰脊疼痛,或是打撲受傷,從高處墜落導致的惡血滯留太陽經脈,引起腰脊或小腿、手臂、腰部劇烈疼痛的情況。
發明乳香神應散,主要用於治療從高處墜落或腹部劇烈疼痛的情況。
聖靈丹,用於治療所有打撲折傷,疼痛難忍的情況。
三因加味芎藭湯,用於治療打傷導致敗血進入胃部,嘔吐黑色血液的情況。
局方花蕊石散,主要用於治療金刃傷害、打撲受傷、貓狗咬傷,甚至瀕死的情況。若內臟受損,血進入臟腑,可煎煮童子小便加入少量酒,調和一錢藥粉服用,立即見效。
補損當歸散,主要用於治療從馬上墜落、車禍傷腕、折臂疼痛的情況,服用此藥後,疼痛可以立即停止,筋骨也能迅速恢復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