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二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1)

1. 諸經敘積之始

黃帝針經百病始生第三云積者蓋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飲食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

或外中於寒,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里不散,津液凝澀滲著而不去而成積矣。

難經曰肝之積名曰肥氣(見後方下云云),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積名曰伏梁(云云),脾之積名曰痞氣(云云),肺之積名曰息賁(云云),腎之積名曰奔豚(云云,並見本文)。

白話文:

《黃帝針經》的「百病始生第三」篇提到,積聚的形成是因為厥氣在腳底產生,導致小腿寒冷。小腿寒冷會使血液循環凝滯,血液循環凝滯會導致寒氣上升進入腸胃,進而導致腹脹。腹脹時,腸腔外的水分和黏液無法正常散發,逐漸積聚成塊。如果突然大量飲食,腸道容易飽滿;生活作息不規律,勞累過度,則可能損傷血管,陽絡受傷時血液外溢,造成鼻出血;陰絡受傷時血液內溢,造成下痢;腸胃的絡脈受傷時,血液會溢出腸腔外,與冷的水分和血液結合,形成積聚。

也可能由外受寒氣,內受憂慮和怒氣影響,導致氣機上逆,氣機上逆使六經運行不暢,熱氣不能流通,凝滯的血液在體內堆積,水分和血液凝滯在一起,無法排出,形成積聚。

《難經》中提到,肝的積聚稱為肥氣(詳細內容請見下文)。這是因為夏季五月份(戊己日)時,肺病傳至肝,按理應傳至脾,但脾在夏季是最強壯的,不易受病邪侵入,因此肝病未能傳至脾,而是返回肺部,但肺不接受,所以積聚在體內。由此可知,肥氣在夏季五月份的戊己日形成。

心的積聚稱為伏梁(詳細內容請見下文),脾的積聚稱為痞氣(詳細內容請見下文),肺的積聚稱為息賁(詳細內容請見下文),腎的積聚稱為奔豚(詳細內容請見原文)。

按滑氏本義曰越人之意,蓋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勢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論其情感,亦不必論其遠不遠與其必然否也。讀者但以所勝傳不勝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結為積觀之,則不以辭害志而思過半矣。

謹按越人論五臟積傳受之本病也。然針經又主絡脈傷及飲食七情所致而論之,可謂詳悉然。今較之積聚因飲食傷及七情而成者多,且三因方於五積無主治引經,況他書乎?故具法不取。今以東垣方附於後。

白話文:

根據滑氏的本義,這是關於越人的理論,主要通過五行的原理來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勢,並以此形成理論。我們不需要討論情感因素,也不需要討論距離的遠近或結果的確定性。讀者只需理解「所勝傳不勝」、「王者不受邪」的概念,並注意到這些理論的結論,就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圖,這樣思考就會深入許多。

現在我們要按照越人的理論來論述五臟積聚的基本疾病。然而,針灸經典也從脈絡損傷以及飲食、情緒等因素的角度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可以說,這理論非常全面。現在,我們比較一下,發現導致積聚的原因主要是飲食問題和情緒因素,這種情況比針灸經典中提到的要多得多。此外,東垣的方子在治療五積病時並無明確的對應方法,更不用說其他書籍了。因此,我們不會採用這些方法。現在,我們將東垣的方子附在後面。

2. 脈法

脈經曰: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積在氣街,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脈來小沉而實者,胃中有積聚,不食食即吐。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

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肝積脈弦而細。腎積脈沉而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癥陽在胸中,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癥也。

白話文:

《脈經》中提到:脈搏來得細且貼近骨頭,表示身體有積聚。在寸口脈中,若積聚在胸部稍高處,若在喉嚨與關節交界處,若在腹部肚臍周圍與關節交界處,若在心下方接近關節處,若在小腹靠近腳踝處,若脈搏從氣街處出現,脈搏在右側出現表示積聚在右側,脈搏在左側出現表示積聚在左側,脈搏從兩側同時出現表示積聚在中央,應根據其位置進行對症治療。

脈搏來得小、深且實,表示胃部有積聚,飲食後會嘔吐。肺部積聚的脈搏顯得浮動且毛糙,按壓時有跳動感。

心部積聚的脈搏深沈且脈象中空,位置不定。肝部積聚的脈搏堅硬且細膩。腎部積聚的脈搏深沈且緊繃。脈搏沈重而中間散亂,是因為受寒食影響而成癥狀。脈搏左旋且沈重,表示胸中存在氣癥(即氣瘤),右旋但未能達到寸口處,表示體內存在肉癥(即肉瘤)。

3. 論積聚癥瘕不同

難經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在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原病式曰:證者腹中堅硬,按之應手;然水體柔順,而今反堅硬如地者,亢則害,承乃制也。瘕者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其常,故其病未及癥也。經曰:血不流而滯,故血內凝而為瘕也。小腸移熱於大腸,乃為慮瘕;大腸移熱於小腸,謂兩熱相搏,則血溢而為伏瘕;血澀不利,月事沉滯而不行,故云為慮瘕。為慮與伏同,傳寫誤爾。

白話文:

《難經》提到,「積」是陰氣的聚集,「聚」是陽氣的集合。所以,陰氣沈穩且隱藏,陽氣輕浮且活躍。氣的聚集稱為「積」,氣的集合稱為「聚」。所以,「積」是由五臟產生,「聚」是由六腑構成的。

「積」是陰氣的表現,其發病有固定位置,疼痛不離其部位;其上下的軌跡從頭到尾都有定規,左右的範圍有明確的終點。而「聚」是陽氣的表現,其發病沒有根本源頭,上下沒有固定的停留點,疼痛的位置不定,這被稱為「聚」。

因此,透過這些來分辨和瞭解「積」與「聚」的不同。

《原病式》中說明,證狀是腹部堅硬,按壓時感覺像地面一樣堅硬。然而水的本質是柔和順服,現在反而變得堅硬,這是因為過度亢進會傷害,而適度則能剋制。「瘕」是中間雖然堅硬但會時而聚團時而散開,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這種病狀還未達到結節的程度。經典中提到,血液停止流通而滯留,所以血液在體內凝固形成了「瘕」。小腸的熱邪轉移到大腸,導致了「慮瘕」;大腸的熱邪轉移到小腸,稱為兩熱相搏,則血液溢出形成了「伏瘕」;血液流通不暢,月經滯留不來,所以會說是「慮瘕」。「慮」與「伏」的含義相同,可能是傳抄錯誤所致。

謹按:積者實停蓄之總名;癥者有所成而名之,亦皆積爾。瘕者血病也,似不可言為聚;聚者陽氣也。然大小腸移熱為瘕,如此則亦聚爾。但前人施治,亦未見有分其異同者。唯丹溪先生曰:積塊在中為痰飲,在左為血積,在右為食積;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爾。此深得病情之旨。學者可因此例而求諸。

白話文:

根據:「積」是實質停留蓄積的總稱;「癥」是形成特定形狀而命名的,其實都是積聚。 「瘕」是指血液疾病,似乎難以描述為聚積;「聚」指的是陽氣。然而,如果大小腸移轉熱邪形成瘕癥,那麼它們實際上也是聚積。只是以前的醫生治療時,並沒有區分這些病狀的異同。唯有朱震亨(丹溪先生)說:積塊在腹部是痰飲,左邊是血積,右邊是食積;氣不能形成塊狀物,形成聚塊纔是有形的物質;痰飲、食積和死血就是聚塊。這深得病情的要點。學習者可以從這個例子中尋找更多的知識。

4. 論積聚分三因

陳無擇云:癥瘕屬肝部,積聚屬肺部。夫癥者堅也,瘕者假也,假物而成形。然七癥八瘕之名,經論亦不詳出。雖有蛟蛇、鱉肉、發、蝨、米等七證,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爾。若婦人癥瘕,則由內外不內外因動傷五臟氣血而成。古人謂為痼疾,以蛟蛇等為生瘕。然亦不必泥此,並屬血病。

蛇發等事,皆出偶然,但飲食間誤中之,留聚假血而成,自有活性。亦猶永微中僧病噎者,腹中有一物,其狀如魚,即生瘕也。

按此論,積聚等屬臟部,蓋分氣血爾。亦不必拘此。然生瘕亦有外因而成者,如昔之徐之才治取蛤精疾生於足間者。若此,陳於三因何不之及?

白話文:

陳無擇認為,癥瘕的問題主要發生在肝部,而積聚則與肺部有關。癥,指的是堅硬的東西;瘕,則是假設性的,是假借其他物質形成形狀。然而,關於七癥八瘕的名稱,經典理論並未詳細說明。雖然有蛟蛇、甲殼類動物、頭髮、蝨子、米等七種病症,但這並非確定的名稱,只是偶然因食物影響而引發的疾病。對於婦女而言,癥瘕的形成是由於內外部因素導致五臟的氣血受到傷害。古人將這種疾病稱為長期難愈的疾病,並將蛟蛇等視為生長癥瘕的原因。然而,並不一定需要死板地遵循這些說法,因為這主要還是血液方面的疾病。

蛇發等問題,都是偶然發生的,只是在飲食中不小心中了某些物質,造成假血聚集,因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這就像永徽年間一位僧人因噎症所引起的腹部問題,其中有一個物體,形狀像魚,這就是生癥瘕的例子。

根據這種論述,積聚等問題主要與五臟有關,是分為氣血的問題。並不一定需要嚴格遵循這一說法。然而,生癥瘕也有因外因造成的例子,例如過去徐之才治療腳間出現的蛤精病。如果這樣的情況,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為什麼沒有提到呢?

5. 論婦人腸覃石瘕之積

水脹篇曰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蓋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寶鑑曰:夫膀胱為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矣。今寒客於子門,則必氣塞不通,血壅不流而衃以止之,結硬如石,是名石瘕也。

此氣先病而血後病,故月事不來,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故難經云:「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此之謂也。非大辛之藥不能已,可服見睍丹。

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胃相搏,不得榮,因有所繫瘕,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者,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夫腸者大腸也,覃者延也。大腸以傳道為事,乃肺之腑,肺主衛,衛為氣,氣得炅則泄,寒則凝。

白話文:

【水脹篇所述的石瘕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說:石瘕在女性生殖系統中產生,是因為寒氣侵入子門(即子宮口),導致子門閉塞,氣流通受阻。這樣,身體內的瘀血無法順利排出,積聚並凝固,逐漸增大,形狀像懷孕一樣。月經不會準時來潮,這都是由女性所引起的病症,可以通過導引法使其排出。

【寶鑑指出】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氣流通暢就能正常排泄。當寒氣侵入子門時,必然導致氣流通受阻,血液滯留並凝固,結成堅硬如石的塊狀物,這就是所謂的石瘕。

這表明,氣的障礙在前,血的障礙在後,因此月經不會來潮,是可以透過導引法使它排出的。難經中提到:「任脈的疾病,內部有苦痛結聚,男性會出現七疝,女性則會形成癥瘕」,正是這個道理。這種病症需要使用強烈的辛味藥物來治療,可以服用見睍丹。

【腸覃又是怎麼回事?】 岐伯解釋說:寒氣在腸道外部與胃相結合,血液無法正常循環,因此在某處形成了結塊,聚集了壞死的氣體,從而產生了息肉,進一步導致了腸覃的生成。初生的腸覃形狀類似雞蛋,隨後逐漸增大,最終形成與懷孕相似的形狀,長時間存在的腸覃可能要好幾年才能形成,按壓時感覺堅硬,推動時則會移動。月經通常會準時來潮,這是腸覃的特徵。腸指的是大腸,覃是延伸的意思。大腸的主要職責是傳導食物,它是肺的器官,肺主衛護,衛護是氣的功能,氣受熱時會排泄,受寒則會凝結。

今寒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有所繫止而結瘕在內,貼者其延久不已,是名腸覃也。氣散則清,氣聚則濁結為證,聚所以惡氣發起,瘜肉乃生,小漸益大,至期而鼓其腹,則如懷子狀也。此氣病而血未病,故月水不斷,以時下,本非妊娠,可以此為辨矣。

按此謂石瘕為血壅不流,故月事不來,腸覃為清氣聚而濁結成瘕,故血未病,月水不斷,而知此二積之異。然亦有諸積所致,或有病癰膿而似此二證者,不可不察也。

白話文:

現在,寒冷之邪侵襲大腸,導致衛氣無法充盈,有物質在內部纏繞結塊,長久不愈,這被稱為腸覃。當氣息散開,就會出現清澈的情況;當氣息聚集,則會形成渾濁的結塊,這就是病症的表現。氣息的聚集,是因為惡氣的興起,從而生成瘜肉,逐步增大,到達一定時期,腹部會像懷孕一樣隆起。這種情況表明,只是氣病而非血病,因此月經不斷,按時來潮,但實際上並非懷孕,這可以作為辨別的依據。

按照這樣的說法,石瘕是因血液壅塞不流通,導致月經不來;腸覃是因清氣聚集形成渾濁結塊,所以並未涉及血病,月經不斷。由此可知這兩種積聚的區別。然而,也有其他原因導致的積聚,可能會表現出與這兩種病症類似的症狀,因此不能不加區別地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