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回本書目錄

1. 卷六

2. 泄瀉門 此門宜與滯下者

3. 瀉痢生死脈法

內經云脈細皮寒少氣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虛死,其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脈經云: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又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膿血,脈微小連者生,緊急者死。

脈訣云:下利微小,即為生,脈大浮洪,無瘥日。

白話文:

[瀉痢生死脈診法]

根據內經所述,若見到脈象細弱、皮膚冰冷、呼吸短淺、前後洩瀉,且飲食難以攝入,這被稱為五虛之症,有死亡之虞。但若能進食流質食物如米湯粥類,且瀉瀉停止,那麼病情虛弱的患者仍有可能存活。

脈經記載,若瀉痢時脈象緩慢偶有短暫結象,此為生存跡象;反之,若脈象浮大而快速,則預示死亡。另,若嚴重腹瀉至食物無法消化,且無膿血混於糞便,脈象微弱且細小且連續,為存活之徵兆;若脈象緊急,則為死亡之兆。

脈訣中說,下痢而脈象微小,即為有生存希望;若脈象大且浮動強烈,則病情難以好轉,預示著病況不會改善。

4. 仲景治利大法

5. 東垣治利大法 按此並見滯下門

6. 瀉分寒熱

病機機要云:臟腑瀉利,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陽,久瀉非陰。大便完穀下,有寒有熱。熱者,脈疾身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朮附湯主之。

按此以瀉之久暴分陰陽,正如傷寒之病,始為寒而終則傳變而為熱也。然亦必以脈證參訂焉。

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黃、紅、赤、黑皆以為熱也。大抵瀉利,小便清白不洽為寒,赤色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其利脾氣虛弱,畏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澀者,熱證也。凡穀消化,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

寒泄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傳化失常,穀雖不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云:邪熱不殺穀,然熱得濕則飧泄也。

白話文:

根據「病機機要」所述:臟腑導致的瀉痢症狀,其類型繁多。大多數情況可從風、濕、熱的角度來理解。由此可知,當寒氣較少而熱氣較多時,寒氣通常不會持續太久。因此有說法指出:突然的瀉痢並非由陽氣所致,而長期的瀉痢亦非由陰氣引起。排泄物呈現未消化的穀物,可能與寒氣或熱氣有關。若是熱氣,脈搏會加速,身體會有多餘的動作,聲音洪亮,且排泄急迫,這是由於陽氣過剩。若是寒氣,脈搏會變得沉而細,身體缺乏活力,眼神模糊,食物難以下嚥,鼻息微弱,這時應使用薑附湯治療。如果感到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則應使用朮附湯來調理。

這是以瀉痢的急性和慢性來區分陰陽,如同感冒病症,初期可能是由寒氣引起,但最終可能會轉變成熱性病症。然而,必須結合脈象和症狀進行判斷。

根據「原病式」記載:白色排泄物表示寒氣,青、黃、紅、黑等顏色則顯示熱氣。大致上,瀉痢時,如果小便清白且不多,通常代表寒氣;若小便呈紅色,則代表熱氣。再者,若排泄物保持原本的穀物形態且顏色不變,這表示脾氣虛弱,畏寒,小便清白且不帶刺痛,身體冰冷且不口渴,脈搏緩慢細微,這代表寒氣。反之,即使穀物未被完全消化,但顏色改變而非白色,且伴有煩躁、口渴,小便色紅且排尿困難,這就屬於熱氣的症狀。總的來說,只要穀物能被消化,無論顏色或其他症狀如何,都表明是熱氣。

寒氣導致的瀉痢,穀物通常是無法被消化的。有時候,由於火氣旺盛,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異常,即使穀物未被消化,也會出現急性的瀉痢。仲景曾言:邪熱不會使穀物消化,但當邪熱遇到濕氣,就會造成急性的瀉痢。

7. 論瀉痢有濕有熱有風有寒

機要云:有太陰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久則防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利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

有厥陰經下痢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涕唾膿血,此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汗之。此有表邪縮於內,當瀉表邪而愈。

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急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

白話文:

內容翻譯如下:

機要上說:有種情況是由太陰經受到濕氣影響而導致的水樣腹瀉,特徵是大便稀軟,身體感到沉重,有些許脹滿感,且對食物的味道失去敏感度,如果持續時間過長,有可能轉變為帶有膿血的大便。當脾經的病氣傳至腎臟,這被稱為「賊邪」,因此比較難以治療。如果先出現輕微的腹瀉然後才開始變得嚴重,這種情況被認為是「微邪」,因此較容易康復。這些都是脾臟受濕氣影響所造成的結果。

另一種情況是厥陰經引起的腹瀉不止,其脈象呈現出沉而遲的特徵,手腳冰冷,甚至會出現鼻涕、口水以及大便中含有膿血的情況,這種情況比較難以治療。應使用麻黃湯或小續命湯來發汗,這是因為體內有表面的邪氣被封鎖在內部,需要透過排除體表的邪氣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還有種突然發生的腹瀉,患者會感到全身冰冷,自發性出汗,小便頻繁,大便無法控制,呼吸困難,脈搏微弱,伴有嘔吐,這種情況需立即用強效的藥物進行溫暖治療。例如漿水散就是適用的藥方。

8. 論暴注屬火

子和云:夫暴注瀉水不已,內經曰:「注下也」,注下水利也,暴速甚者屬火,宜用水調桂苓甘露飲、五苓益元散,或以長流水煎放冷服,涼膈通聖亦能治之。慎不可驟用罌粟殼、乾薑、豆蔻之類,縱瀉止亦轉生他疾,止可分陰陽利水道而已。

按以上所論辨寒熱風濕火等證,所以明六淫之邪皆能為瀉為注者,亦當各隨所淫之邪分而治之可也。

白話文:

子和說:對於突然間嚴重拉肚子不停的情況,《內經》稱之為「暴注瀉水」,也就是急性的腹瀉。如果病情來得又快又猛,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火氣。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水調配的桂苓甘露飲、五苓益元散,或者用大量的流水煮開後放涼服用,涼膈通聖也能對此病有療效。但是千萬不要馬上就用罌粟殼、乾薑、豆蔻這類的藥物,就算止住了腹瀉,也可能會轉而引發其他疾病,這些藥物只能幫助調整體內陰陽平衡和疏通水道。

根據以上的討論,我們要區分出導致腹瀉的各種原因,如寒、熱、風、濕、火等,這是為了更清楚地理解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外在環境因素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導致腹瀉或暴注。對於不同的病因,應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9. 論胃氣下降為飧泄

機要云: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穀。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土,歸於肺,行於百脈而成榮衛。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是為飧泄。久則太陰轉少陰而為腸澼。

白話文:

核心要點說到:脾胃同樣具有濕土的特性,主要負責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當胃氣平和,飲食進入胃中,其中的精華部分會被送往脾臟,再由肺部分配到全身各個脈絡,從而形成營養物質保護我們的身體。但若飲食不慎造成傷害,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損害了胃氣,本該上行的精華反而向下流動,這就形成了飧泄(即餐後立即腹瀉)。長期下來,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太陰經轉變為少陰經,進而引發腸澼(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慢性結腸炎)。

10. 論春傷於風夏必飧泄

機要云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內臟。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脈泄穀不化;重則下痢,膿血稠黏。良方云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蓋風喜傷肝,春時木旺不受邪,反移氣克於脾土。脾既受克,不能運化,因成積滯。夏秋之間,再感暑濕風冷之氣發動而成痢也。

白話文:

核心要點說到春天應該放鬆身體,讓身體活動,這樣肝臟的功能纔能夠旺盛。如果反而保持靜態,就像是在執行秋天的自然法則,肺金會剋制肝木,風邪就會侵入內臟。到了夏天,火氣旺盛而肺金退縮,只剩下火和木旺盛,脾土(脾胃)就會受到損傷。病情輕微的話,會有飧泄,也就是食物沒有消化就排出;病情嚴重的話,就會變成下痢,排出物會有膿和血,且黏稠。

有好的藥方提到,古籍說過:春天如果受風邪影響,夏天一定會有飧泄的情況。因為風邪最易傷害肝臟,但春天的時候肝臟功能旺盛,不容易受到邪氣的侵害,反而會將邪氣轉移到脾土上。脾土一旦受到剋制,就不能正常地進行消化和吸收,導致食物積滯。在夏秋之交,如果再次感受到暑熱、濕氣或風寒,就會引發痢疾。

11. 論飧泄屬風宜汗

子和云飧泄不止,完穀不出,發汗可也。桂枝麻黃湯主之。此證以風為根,蓋風隨汗出也。

按飧泄證機要謂胃氣下流,及春行秋令良方謂春木旺移氣克脾,二論雖殊要之,皆因風木傳變而脾土受邪。爾子和謂風隨汗解,此論固是,然亦須隨其傳變而治,不可執此一法也。

白話文:

子和說,如果出現了飧泄的情況,也就是食物未完全消化就排出,而且一直無法止住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主要使用的藥方是桂枝麻黃湯。這個病的根本原因在於風邪,因為風邪會隨著汗水一起被排出。

進一步解釋飧泄的機制,它主要是由於胃氣向下流動過多,以及在春季的時候,肝氣過盛影響到脾臟,導致脾臟功能失調。這兩種理論雖然角度不同,但都認為是風邪或肝氣影響到了脾臟,使脾臟受到侵害。子和認為風邪會隨著汗水一起被排出,這個觀點固然正確,然而治療時也要根據病情的變化來調整方法,不能只固守一種治療方式。

12. 瀉分三因

三因

嚴氏云:泄瀉一證,經中所謂洞泄、飧泄、溏泄、溢泄、濡泄、米穀注下是也,所因有內外,不內外差殊耳。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云:濕勝則濡泄;寒甚則為泄;暑熱盛之亦為泄;至於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其如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而成泄瀉者,乃脾胃有傷也。

但停滯泄瀉一證,直須積滯已消,然後用以斷下藥,今人往往便固止之,多成痢疾者矣。治法先理中焦,次分利水穀,治中不效,然後斷下。

按此三因所分甚詳,但外所淫者既六,而立方止有其二,內之七情為證,而又詳及於治法。

治瀉痢用吐下汗三法

子和云:一僧臟腑不調,三年不效,此洞泄也,以謀慮不決而成。肝主謀慮,甚則兼脾,脾濕不流,乃上湧痰半盆,又以舟車丸、浚川散下數行,仍使澡浴出汗,自爾日勝,一日常以胃風湯、白朮散調養之。

按子和為治,大率多用此三法。洞泄一證,縱其果有積滯鬱結之甚,元氣壯實者,亦不宜驟用此三法,況有積滯雖甚而元氣尤虛者哉?設使果當用此三法者,亦當如仲景察證,以辨其吐汗下者,有可不可下之殊況仲景治痢,又有合下合溫之法焉,此得非孟浪乎?

丹溪論局方用熱藥澀藥治痢之誤

按此見滯下門。

謹按泄瀉一證,古方率以為腸胃虛寒,與風冷乘之為論,故多行澀熱之劑。彼瀉痢者豈無積滯,豈無熱證乎?今觀病機機要所論,有屬寒、屬風濕、屬火之證,此因於外而傷者也。又云:厥陰經動,並胃氣下降為瀉痢。三因所言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此則因於內而傷者也。

外則當調六氣,內則當平五臟。況又有飲食所傷,腸胃停滯所致者,治法各不同也。然更有因胃氣下流而泄者,在法則當升舉;因風而成飧泄者,則當解散;因痰積於上焦以致大腸之不固而泄者,又當去上焦之痰而不治其瀉;因脾胃氣虛而泄者,又當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而泄自止。蓋各求其本而治可也。

白話文:

[瀉分三因]

嚴先生說:腹瀉這個症狀,在醫學古籍裡被稱為洞瀉、飧瀉、溏瀉、溢瀉、濡瀉、米穀注下等,它可能由內外各種因素引起,這些因素之間存在著差異。古籍記載:如果春天時受了風邪,夏天就可能會有飧瀉;又說,濕氣太重會導致濡瀉;極度寒冷或酷暑炎熱也可能引發腹瀉;此外,當情緒波動影響到臟腑功能失調,也會導致溏瀉。例如,飲食沒有節制,過量食用生冷食物而引起的腹瀉,就是脾胃受損的表現。

然而對於停滯性腹瀉,必須等到體內的積滯完全消除後,才能使用止瀉藥物。現在很多人往往一腹瀉就立即服用止瀉藥,結果反而容易演變成痢疾。治療方法應該先調整脾胃,再分別處理水分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問題,如果調整脾胃的方法無效,那才考慮使用止瀉藥。

關於腹瀉的三大原因,這部分的解析非常詳細。但是,外界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有六種,而實際開出的處方卻只有兩種,內在情緒影響的七種情況,雖然在病症描述中提及,但在治療方法上卻沒有具體說明。

治療腹瀉和痢疾可以使用催吐、瀉下和發汗三種方法。

子和醫生提到一個例子,一位和尚的腸胃功能紊亂,持續三年都未見好轉,這是典型的洞瀉,是由於思慮過多無法解決而形成的。肝臟負責思考和計劃,如果肝臟負擔過重,同時影響到脾臟,脾臟濕氣無法排出,就會造成大量痰液的產生。他用舟車丸和浚川散進行瀉下,並讓病人洗浴以促進汗液排出,從此病情逐漸好轉,每天以胃風湯和白朮散調理。

子和醫生的治療方法,大多使用上述三種方法。對於洞瀉這種病症,即使真的有嚴重的積滯和鬱結,如果身體基本健康,也不應立即使用這三種方法,更何況那些積滯雖嚴重但身體虛弱的人呢?如果確實需要使用這三種方法,也應像張仲景一樣,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來判斷是否適合使用催吐、發汗或瀉下。

丹溪醫生討論了使用熱性藥物和收澀藥物治療痢疾的錯誤。

古籍中,對於腹瀉的治療,多認為是由腸胃虛寒或風寒侵襲所致,因此常用熱性和收澀的藥物。但腹瀉和痢疾難道不會有食物積滯或熱毒的問題嗎?從「病機十九條」中可以看出,腹瀉可能由寒、風濕或火熱等因素引起,這是外在因素對人體的傷害。另外,當厥陰經絡運作失常,加上胃氣下降,也會導致腹瀉和痢疾。三因論述中提到的七情影響臟腑氣血平衡,也會導致溏瀉,這是內在因素對人體的傷害。

對於外在因素造成的傷害,應調節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對於內在因素造成的傷害,應調節五臟(心、肝、脾、肺、腎)。此外,飲食過量或腸胃功能障礙也可能導致腹瀉,其治療方法各不相同。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胃氣下降導致的腹瀉,這種情況應使用提升胃氣的方法;由於風邪引發的飧瀉,應採用散風的方法;由於上焦有痰導致大腸功能不穩而引起的腹瀉,應去除上焦的痰而不是直接治療腹瀉;如果是因為脾胃氣虛導致的腹瀉,應補充中氣,提升胃氣,這樣腹瀉自然會停止。總之,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