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二十四 (4)
卷二十四 (4)
1. 七疝名狀
寒疝其狀,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睪丸而痛,得於坐臥濕地,或寒月涉水,或置雨雪,或坐臥磚石,或風冷處,使內過勞,宜以溫劑下之,久而無子。
水疝其狀,腎囊腫痛,陰汗時出,或囊腫而狀如水晶,或囊癢而操其黃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聲,得於飲水醉酒,使內過勞,汗出而遇風寒濕之氣聚於囊中,故水多令人為卒疝,宜以逐水之劑下之,有漏針去水者,人多不得其法。
筋疝其狀,陰莖腫脹,或潰,或膿,或痛而裡急,筋縮,或莖中痛,痛極則癢,或挺縱不收,或白物如精隨溲而下,久而得於房室勞傷及邪術所使,宜以降心之劑下之。
血疝其狀,如黃瓜在少腹兩傍,橫骨兩端約中,俗云便癰,得於重感,春夏大燠勞於使內,氣血流溢,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劑下之。
氣疝其狀,上連腎區,下及陰囊,或因號哭忿怒則氣鬱之而脹,怒哭號罷則氣散者是也有一治法,以針出氣而愈者,然針有得失,宜以散氣之藥下之,或小兒亦有此疾,俗曰偏氣,得於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陰痿精怯,強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此疝不治,惟築賓一穴言之。
狐疝其狀,如瓦,臥則入小腹,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狐則晝出穴而溺,夜則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來,正與狐相類也,亦與氣疝大同小異,今人帶鉤鈐是也,宜以逐氣流經之藥下之。
㿗疝其狀,陰囊腫縋,如升,如斗,不癢不痛是也,得之地氣卑濕所生,故江淮之間,湫溏之處,多感此疾,宜以去濕之藥下之,女子陰戶突出,雖亦此類,乃熱則不禁固也,不可便謂虛寒而澀之燥之補之,本名曰瘕,宜以苦下之,以苦堅之。
按以上所論,病本經絡之原,至為詳盡,但七疝名固不同,治法當異,然俱用攻下之法,愚竊疑焉,雖仲陽亦曰:肝為相火,有瀉無補,丹溪有曰:肝只是有余,腎只是不足,夫厥陰一經受疝,宜通勿塞,固宜,亦當視其淺深而行之可也,況有邪氣止客於膀胱小腸之經者,若干於少陰腎經,則宜通勿塞之法,可例用乎諸疝治法。
白話文:
[七種疝氣的病症描述]
-
寒疝的情況,睪丸會變得冰冷且結實如石,導致陰莖無法勃起,或是睪丸會感到疼痛。這通常是由於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面上,或在寒冷的月份涉水,或在雨雪中逗留,或坐在冰涼的磚石上,或在風大的地方過度勞累所致。應使用溫暖的藥劑來治療,若拖延下去可能會導致無法生育。
-
水疝的症狀,會出現腎囊腫痛,偶爾有汗水從陰部流出,或睪丸腫大像水晶,或睪丸癢且有黃色分泌物,或按下小腹部會聽到水聲。這通常是由於大量飲水或醉酒,過度勞累,出汗後又遇上風寒濕氣,導致這些氣體聚集在睪丸中,造成急性疝氣。應使用利尿的藥劑來治療,也有用針刺抽水的方式,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正確的方法。
-
筋疝的情況,陰莖會腫脹,可能破皮、化膿或疼痛,肌肉緊縮,或陰莖內部疼痛,疼痛到極點時會感到癢,或勃起後無法收縮,或像精液的白色物質會隨著尿液排出。這通常是由於房事過度或被邪術影響。應使用降低心臟負荷的藥劑來治療。
-
血疝的情況,像黃瓜一樣的腫塊會出現在小腹兩側,橫骨兩端中間的位置,常被稱為便癰。這通常是由於重感冒,春夏季節過度勞累,導致血液和氣體流溢,滲入膀胱,停留不去,形成膿腫,其中膿少血多。應使用調和血液的藥劑來治療。
-
氣疝的情況,上連接腎區,下至睪丸,可能會因為哭泣或憤怒導致氣鬱而腫脹,當情緒平復後,腫脹就會消退。有一種治療方法是用針灸排氣,但這需要技巧。應使用疏散氣體的藥物來治療。小孩也可能有這種疾病,俗稱為偏氣,可能是父親年老或身體不佳,性能力減弱,但還是強制進行性行為,導致孩子在胎中就患病。這種疝氣不治療,只能通過特定穴位來緩解。
-
狐疝的情況,像瓦片一樣,躺下時會進入小腹,站立或行走時會從小腹出來,進入睪丸中。就像狐狸白天出洞排尿,晚上則不會。這種疝氣的移動方式和狐狸很相似,也和氣疝有些許不同。現在人們使用的腰帶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應使用逐氣流經的藥物來治療。
-
㿗疝的情況,睪丸會腫大,形狀像升斗,但不癢不痛。這通常是地氣濕冷所導致的,因此在江淮之間,低窪濕地的地方,這種疾病很常見。應使用去濕的藥物來治療。女性的陰部突出,雖然也是同樣的情況,但這是因為熱氣造成的,不能簡單的認為是虛寒,而使用燥熱或補品。這種病在醫學上稱為瘕,應使用苦味的藥物來治療,以堅固身體。
以上討論的疝氣,病根都在經絡,描述詳細。雖然七種疝氣的名稱不同,治療方法應有所不同,但都用了攻下法,這讓我有些懷疑。雖然張仲景也說:肝是相火,只有瀉沒有補;朱丹溪也說:肝只有餘,腎只有不足。厥陰經受到疝氣影響,應通不要塞,確實如此,但也應該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決定。如果邪氣只停留在膀胱或小腸的經脈,對於影響到腎經的疝氣,通不要塞的方法可以適用嗎?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疝氣的各種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