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四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 (1)

1. 破血瀉熱補氣之劑

補氣瀉營湯治叚庫使病癘風滿面連頸極癢眉毛已脫,須用熱水沃之稍緩,每晝夜須數次,或砭刺亦緩。予記內經云:癘者榮衛熱胕,治者以銳針刺其腫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如以藥治,當破惡血去熱,升陽去癢,瀉榮運。辛溫散之,甘溫補之,行陽明經,瀉心火,補肺氣,乃治之正也。

升麻 連翹(各六錢) 蘇木 當歸 黃連 黃耆 全蠍 地龍(各三分) 生地黃 黃芩(生各四分) 人參(二分) 甘草(一分半) 桔梗(半錢) 桃仁(三個) 麝香(少許) 胡桐淚(一分) 蠓蟲(去翅足炒三個) 水蛭(炒令煙盡三個) 白豆蔻(二分)

上件除連翹另銼,胡桐淚研白豆蔻為細末,二味另放,麝香蠓蟲水蛭三味為細末另放,都作一服,水二盞,煎入酒一盞,至一盞六分,入連翹煎去滓,再入豆蔻二味並麝香等三味,再熬至七分,稍熱服,早飯後,忌酒面及生冷硬物。

白話文:

這是一種用於破血、清熱和補氣的藥方,主要治療一種名為癘風的疾病,症狀包括臉部和頸部皮膚嚴重發癢,眉毛脫落,患者需頻繁使用熱水敷面以減輕癢感,甚至會透過針灸來緩解。根據內經記載,這種癘風是因為體內營衛氣過熱所導致,治療方式應是利用銳針刺在腫脹處,排出體內的邪氣,直到腫脹消退。若使用藥物治療,應當破除體內的瘀血,清除熱毒,提升陽氣,消除癢感,調節營氣運轉。具體藥方如下:

升麻、連翹各六錢;蘇木、當歸、黃連、黃耆、全蠍、地龍各三分;生地黃、黃芩各四分;人參二分;甘草一分半;桔梗半錢;桃仁三個;麝香少許;胡桐淚一分;蠓蟲三個(去翅腳,炒制);水蛭三個(炒至無煙);白豆蔻二分。

除了連翹需切碎外,其他藥材需研磨成細末,其中胡桐淚和白豆蔻要單獨存放。麝香、蠓蟲、水蛭也要研磨成細末,單獨存放。所有藥材混合後,每次服用時,先用水二杯煮沸,加入一杯酒,煮至剩下一杯六分的量,然後加入連翹煮沸去渣,再加入白豆蔻和其他三種單獨存放的藥材,煮至剩下一杯七分的量,趁熱服用。最好在早餐後服用,避免酒精、辛辣、生冷和堅硬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