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二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1)

1. 辨南方腳氣所得之由

孫真人云凡四時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跣足當風取涼,皆成腳氣。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則濕熱之氣蒸人經絡,病發必熱而四肢痠疼煩悶。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則濕冷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四肢皆酷冷轉筋。世有勤工力學之士,久坐久立於濕地,冷風來入經絡,不覺成病也。

若欲使之不成病者,初覺則灸所覺處二三十壯,則愈不復發熱。黃帝云:「當風取涼,醉以入房,能成此疾也。」

東垣云:「千金外臺總錄所錄,皆謂南方卑濕霧露所聚之地,其民腠理疏,陽氣不能外固,因而履之,則清濕襲虛,病起於下。此由血氣衰弱,受清濕之邪氣與血並行於膚腠,邪氣盛,正氣少,故血氣澀澀,則痹;虛則弱,故令痹弱。後人名曰腳氣。」針經云:「有道以來,有道以去治之,多以炙𤋲為佳,以導引濕氣外出,及飲醪醴以通經散邪。所制之方,寒藥少,熱藥多,用麻黃、川烏、姜附之屬。

內經云:『濕淫於內,以苦發之。麻黃苦溫發之者也。』川烏辛熱走而不能守,通行經絡。姜附辛甘大熱,助陽退陰,亦散清濕之邪。又察足之三陰三陽是何經絡所起,以引用藥為主治。復審六氣中何氣客之,治以佐使之藥。孫真人云:『醫者意也,隨時增損,物無定方。』真知言哉。

辨北方腳氣所得之由

發明曰:「異法方宜論云:『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俗飲潼酪而肉食。凡飲潼酪者,以飲多速飲為能。經云:「因而大飲則氣逆。」又云:「食入於陰,長氣於陽。今乃反行陰道,是為逆也。」夫乳酪醇酒者,濕熱之物飲之屬也。加以奉養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呴,故下疰於足脛,積久而成腫滿疼痛。

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通評虛實論云:「谷入多而氣少,濕居下也。況潼酪醇酒之濕熱甚於谷者也。」至真要大論云:「太陰之勝,火氣內菀,流散於外,足脛胕腫。飲發於中,胕腫於下,此之謂也。」故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則胃氣不能施行,脾氣不能四布,故下流乘其肝腎,濕流於足脛。加之房事不節,陽盡陰盛,遂成腳氣。」孫真人云:「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亦此意也。」

按此言,北方腳氣為脾之濕氣下乘,加之房事不節而致,當作內因處治,可謂發病機之秘。然南方是證,亦莫不為下虛邪氣乘之故也。以陳無擇所論外感當分風濕寒熱,內臟虛實,所因為治,迥出千金之文。何此理又復具焉?蓋北方此證殊少耳

2. 論腳氣脈證

嚴氏曰:古無腳氣之說,內經名厥,兩漢間名緩風,宋齊之後謂之腳氣,名雖不同,其實一也。初得不覺,因他病乃始發,或奄然大悶,經三兩日方覺之,先從腳起,或緩弱疼痹,或行起忽倒,或兩脛腫滿,或足膝枯細,或心中忪悸,或小腹不仁,或舉體轉筋,或見食吐逆,惡聞食氣,或胸滿氣急,或遍體痠疼,此其候之不同也。其脈浮而弦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

夫腳氣皆由腎虛而生。然婦人亦病腳氣者,必因血海虛,乘七情遂成斯疾。兼今婦人病此者眾,則知婦人以血海虛而得之,與男子腎虛類矣。男女用藥固無異,但兼以治憂恚,藥無不效也。須量人盛衰,微加滋補,不然則氣血日衰,必使年年遇蒸熱而作,理之必然。

陳無擇曰:腳氣不專主一氣,亦不專在一經,故與中風寒暑濕為異耳。兼有所雜生諸病,未易分別,須尋三陰三陽病所在,後察脈虛實為治。自汗走疰為風勝,無汗藥;急掣痛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熱積為暑勝。四氣兼中者,但推其多者為勝,分其表裡以施治也。

脈浮為風,緊為寒,緩細為濕,洪數為熱,見於諸陽在外,宜發散;沉而弦者亦為風,沉而緊者為寒,沉細為濕,沉數為熱,見諸陰在內,宜溫利之。若大虛氣之間,作補湯,隨病冷熱而用之。千金方論,但備諸證,不說陰陽經絡所受,從何為治。

按以上言脈證,但備四氣而已。至於腫焮發瘡泡,為濕熱熱毒之勝;腫而重者,有濕痰勝;或腫或消,兼氣不升降諸例,皆所未詳。陳雲六經證,見後各方下。

3. 論腳氣主於水濕

發明曰:夫腳氣之疾,實水濕之所為也。蓋濕之害人皮肉筋脈,而屬於下。然亦有二焉:一則自外而感,一則自內而致。其治法自應不同,故詳析而論之。其為病,也有證而無名。腳氣之稱,自晉蘇敬始,而關中河朔無有也。惟南方地下水寒,其清濕之氣中於人,必自足始。

故經曰:「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或者難曰:今茲北方,其地則風土高寒,其人則腠理致密而復多,此疾者,豈是地之濕氣感之而為邪?答曰:南方之疾,自外而感者也。北方之疾,自內而致者也。(二論見前)其自外而入者,止於下脛腫而痛。自內而致者,乃或至於手節也。

經曰:「足脛腫曰水,太陰所至為胕腫。」此但言其自外者也。所治之法,前人方論備矣。自內致者,治法則未有也。

謹按前論南北二方腳氣之由己頗詳盡,而發明更具此者。大抵言是證主於水濕而成,故重宣此義,合前二論之旨也。自內致者,古無其法。然觀東垣所出數方,則意例兼備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