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二十三 (1)
卷二十三 (1)
1. 辨南方腳氣所得之由
孫真人云凡四時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跣足當風取涼,皆成腳氣。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則濕熱之氣蒸人經絡,病發必熱而四肢痠疼煩悶。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則濕冷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四肢皆酷冷轉筋。世有勤工力學之士,久坐久立於濕地,冷風來入經絡,不覺成病也。
若欲使之不成病者,初覺則灸所覺處二三十壯,則愈不復發熱。黃帝云:「當風取涼,醉以入房,能成此疾也。」
東垣云:「千金外臺總錄所錄,皆謂南方卑濕霧露所聚之地,其民腠理疏,陽氣不能外固,因而履之,則清濕襲虛,病起於下。此由血氣衰弱,受清濕之邪氣與血並行於膚腠,邪氣盛,正氣少,故血氣澀澀,則痹;虛則弱,故令痹弱。後人名曰腳氣。」針經云:「有道以來,有道以去治之,多以炙𤋲為佳,以導引濕氣外出,及飲醪醴以通經散邪。所制之方,寒藥少,熱藥多,用麻黃、川烏、姜附之屬。
白話文:
孫真人說,四季之中都不應長時間坐在或站著潮濕寒冷的地方,也不應在酒醉後出汗時脫掉衣服,赤腳迎風取涼,這樣會導致腳氣。如果在炎熱的夏天長時間坐在或站著潮濕寒冷的地方,那麼潮濕和熱氣會蒸發在經絡中,發病時會出現熱感和四肢痠痛、疲憊。如果在寒冷的冬天長時間坐在或站著潮濕寒冷的地方,那麼潮濕和寒冷的氣息會進入經絡,發病時四肢會變得冰冷且抽筋。世上有很多努力工作學習的人,長時間坐在或站著潮濕的地方,冷風進入經絡,不知不覺就生病了。
想要不生病的方法是,一開始感覺到不舒服就用艾灸治療,灸二十到三十次,就能痊癒,不再發熱。黃帝說:「迎風取涼,醉酒後進行房事,會導致這種疾病。」
東垣說:「千金方和外臺總錄中提到,這些地方都位於低窪潮濕、霧氣濃密,那裡的人皮膚孔開放,陽氣無法有效保護身體,因此他們踩踏這些地方時,清濕之氣乘虛而入,病症從下肢開始。這是因為血液和氣血衰弱,清濕之邪氣與血液一同流動在皮膚和腠理中,邪氣強大,正氣不足,所以血液和氣血流通不暢,導致阻塞;虛弱的身體使它變得更弱,因此引起腳氣。」針經中說:「使用對症的方法來治療,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艾灸效果最好,以導引濕氣排出,並飲用能疏通經脈、散除邪氣的醣漿。所制的方劑中,寒藥用量少,熱藥用量多,使用如麻黃、川烏、姜附等藥物。」
內經云:『濕淫於內,以苦發之。麻黃苦溫發之者也。』川烏辛熱走而不能守,通行經絡。姜附辛甘大熱,助陽退陰,亦散清濕之邪。又察足之三陰三陽是何經絡所起,以引用藥為主治。復審六氣中何氣客之,治以佐使之藥。孫真人云:『醫者意也,隨時增損,物無定方。』真知言哉。
」
辨北方腳氣所得之由
發明曰:「異法方宜論云:『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俗飲潼酪而肉食。凡飲潼酪者,以飲多速飲為能。經云:「因而大飲則氣逆。」又云:「食入於陰,長氣於陽。今乃反行陰道,是為逆也。」夫乳酪醇酒者,濕熱之物飲之屬也。加以奉養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呴,故下疰於足脛,積久而成腫滿疼痛。
白話文:
內經有言:「體內溼氣過多時,可用苦味的藥物來發散溼氣。麻黃正是苦而溫熱,具有發散作用的藥材。」川烏具有辛香熱烈的特性,能穿透經絡,通行全身。姜附則是辛香甘甜、大熱的藥材,能幫助陽氣驅逐陰氣,同時也能散除清溼邪氣。在瞭解腳部三陰三陽是哪條經絡起始後,可選用相應的藥物作爲主藥。再根據六氣中的哪一種氣導致病症,使用輔助藥物進行治療。孫真人曾說:「醫術在於醫生的判斷與理解,要根據時令和具體情況增減用藥,沒有固定的藥方適用於所有情況。」此話確實深得其理。
對於北方腳氣的病因解析:
發明先生指出:「異法方宜論中提到,北方氣候寒冷且多風,居民多飲用奶酪和食用肉類。大量飲用奶酪的人往往飲得過快,內經中有言:「飲食過多會使得氣逆。」又說:「食物進入陰部,但氣卻在陽部生長。現在反而讓氣進入陰部,這就違背了自然規律。」奶酪、醇酒等都是溼熱的食物,加之生活過於奢華,進一步加重了溼氣。水性潤下,溼氣無法蒸發,因此溼氣累積於腳踝,久而久之形成腫脹和疼痛。」
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通評虛實論云:「谷入多而氣少,濕居下也。況潼酪醇酒之濕熱甚於谷者也。」至真要大論云:「太陰之勝,火氣內菀,流散於外,足脛胕腫。飲發於中,胕腫於下,此之謂也。」故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則胃氣不能施行,脾氣不能四布,故下流乘其肝腎,濕流於足脛。加之房事不節,陽盡陰盛,遂成腳氣。」孫真人云:「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亦此意也。」
按此言,北方腳氣為脾之濕氣下乘,加之房事不節而致,當作內因處治,可謂發病機之秘。然南方是證,亦莫不為下虛邪氣乘之故也。以陳無擇所論外感當分風濕寒熱,內臟虛實,所因為治,迥出千金之文。何此理又復具焉?蓋北方此證殊少耳
白話文:
"這是飲食過於滋潤導致的問題。」在《通評虛實論》中提到:「糧食攝入過多但氣息不足,這與濕氣沈降於下有關。加上牛奶、奶酪和濃烈酒類的濕熱比糧食更強。」在《至真要大論》中則說:「太陰之氣過旺,火氣內陷,流散於外,腳踝腫脹。飲食過量於中,腳踝腫脹於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飲食進入胃部後,會散發精氣,上傳至脾臟。脾臟的氣體會分散至肺部,調節水分流通,再往下輸送到膀胱。
水分精氣在全身四布,五經並行,符合四季的節奏,五臟的陰陽平衡,以此作為常態。如果飲食過量,脾胃就會受損,胃氣無法正常運行,脾氣無法廣泛播散,因此會導致濕氣侵入肝腎,濕氣在腳踝聚集。再加上房事過度,陽氣耗盡,陰氣旺盛,就會形成腳氣。」孫真人曾說:「古人很少得這種病,自永嘉南渡以來,衣冠人士中出現這種病的比例越來越高,也是這個道理。」
根據這些話,北方的腳氣是脾氣下陷與房事過度相結合所引起,應從內部進行治療,這可以說是發現了病因的祕密。然而,南方的這種病症,也往往是由於下部虛弱,邪氣乘機而入所造成的。因為陳無擇在討論外感時分為風濕寒熱,內臟虛實,並根據病因進行治療,這與千金之文有所不同。為什麼這種道理又再次得到體現呢?只是因為北方這種病症相對較少罷了。
2. 論腳氣脈證
嚴氏曰:古無腳氣之說,內經名厥,兩漢間名緩風,宋齊之後謂之腳氣,名雖不同,其實一也。初得不覺,因他病乃始發,或奄然大悶,經三兩日方覺之,先從腳起,或緩弱疼痹,或行起忽倒,或兩脛腫滿,或足膝枯細,或心中忪悸,或小腹不仁,或舉體轉筋,或見食吐逆,惡聞食氣,或胸滿氣急,或遍體痠疼,此其候之不同也。其脈浮而弦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
夫腳氣皆由腎虛而生。然婦人亦病腳氣者,必因血海虛,乘七情遂成斯疾。兼今婦人病此者眾,則知婦人以血海虛而得之,與男子腎虛類矣。男女用藥固無異,但兼以治憂恚,藥無不效也。須量人盛衰,微加滋補,不然則氣血日衰,必使年年遇蒸熱而作,理之必然。
白話文:
嚴氏指出:古人並沒有「腳氣」這個說法,而是稱為「厥」,到了兩漢時期稱為「緩風」,到了宋、齊時期開始稱為「腳氣」,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上是同一種疾病。這種病起初不會被察覺,往往在其他疾病的影響下才開始發作,初期可能出現昏厥、意識模糊的現象,經過幾天後才會有症狀。初期症狀通常從腳部開始,可能會感到疲弱、疼痛、麻木,行走時突然跌倒,或者雙腿腫脹,腳或膝蓋變細,心悸,小腹不適,全身肌肉疼痛,這些都是不同的症狀表現。
脈象浮而帶有弦韌感的,可能是風邪引起的;脈象濕潤且軟弱的,可能是濕邪導致的;脈象洪大且頻率快的,可能是熱邪引起的;脈象遲緩且乾澀的,可能是寒邪所致。
腳氣病多由腎虛引起。然而,婦女也會患有腳氣病,這通常是因為血液系統虛弱,加上情緒波動而導致這種疾病。現在婦女患腳氣病的人數眾多,可以得知婦女因為血液系統虛弱而患病,和男性腎虛的情形相似。男女使用的藥物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但加上對情緒焦慮、鬱悶的治療,藥物的療效都很好。必須根據人的身體狀況來調整滋補的程度,否則就會導致氣血日益衰弱,一定會使得每年在炎熱季節病發,這是必然的道理。
陳無擇曰:腳氣不專主一氣,亦不專在一經,故與中風寒暑濕為異耳。兼有所雜生諸病,未易分別,須尋三陰三陽病所在,後察脈虛實為治。自汗走疰為風勝,無汗藥;急掣痛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熱積為暑勝。四氣兼中者,但推其多者為勝,分其表裡以施治也。
脈浮為風,緊為寒,緩細為濕,洪數為熱,見於諸陽在外,宜發散;沉而弦者亦為風,沉而緊者為寒,沉細為濕,沉數為熱,見諸陰在內,宜溫利之。若大虛氣之間,作補湯,隨病冷熱而用之。千金方論,但備諸證,不說陰陽經絡所受,從何為治。
白話文:
陳無擇指出,腳氣病並非單純由一種因素引發,也並非專屬某一經脈,因此與中風、寒暑、濕氣等病症有所不同。腳氣病可能伴隨著其他疾病,不易區分,必須尋找三陰三陽病的部位,後再觀察脈象的虛實來進行治療。
自汗、心悸是風邪過盛的表現,無汗則是寒邪過盛;急迫疼痛是寒邪過盛,腫脹沈重是濕邪過盛,煩渴、熱積是暑邪過盛。如果四種氣候因素共同影響,則應根據其中某種因素出現頻率較高的情況判斷其為主因,再分辨表裏以進行治療。
脈象浮動表示風邪,緊繃表示寒邪,緩慢細膩表示濕邪,洪大數跳錶示熱邪。這些表現通常出現在陽經在外,應當發散。沈而弦表示風邪,沈而緊表示寒邪,沈細表示濕邪,沈而數表示熱邪,這些表現通常出現在陰經在內,應當溫和通利。如果出現大虛氣之間的情況,應使用補益湯,根據病人的冷熱情況選擇使用。
千金方理論只準備了各種症狀,但並未說明陰陽經絡所受影響,以及應如何進行治療。
按以上言脈證,但備四氣而已。至於腫焮發瘡泡,為濕熱熱毒之勝;腫而重者,有濕痰勝;或腫或消,兼氣不升降諸例,皆所未詳。陳雲六經證,見後各方下。
白話文:
根據以上的脈象和症狀判斷,只準備了四種氣候應對即可。至於腫脹、紅腫、癢癢長出泡疹,這通常是因為濕熱和熱毒過盛所致;腫脹且沈重,則可能是由於濕痰過盛;或者腫脹與消瘦交替出現,以及氣體不正常升降等各種情況,這些都還沒有詳細說明。陳雲對於六經的診斷,會在下面各個方藥中詳細闡述。
3. 論腳氣主於水濕
發明曰:夫腳氣之疾,實水濕之所為也。蓋濕之害人皮肉筋脈,而屬於下。然亦有二焉:一則自外而感,一則自內而致。其治法自應不同,故詳析而論之。其為病,也有證而無名。腳氣之稱,自晉蘇敬始,而關中河朔無有也。惟南方地下水寒,其清濕之氣中於人,必自足始。
故經曰:「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或者難曰:今茲北方,其地則風土高寒,其人則腠理致密而復多,此疾者,豈是地之濕氣感之而為邪?答曰:南方之疾,自外而感者也。北方之疾,自內而致者也。(二論見前)其自外而入者,止於下脛腫而痛。自內而致者,乃或至於手節也。
經曰:「足脛腫曰水,太陰所至為胕腫。」此但言其自外者也。所治之法,前人方論備矣。自內致者,治法則未有也。
白話文:
發明者說:腳氣這種疾病,其實是由於體內積聚了水分和濕氣所導致的。這些水分和濕氣會影響到皮膚、肌肉、筋絡和脈絡,並且大多會影響到身體的下半部。然而,這類疾病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從外部感染而來,另一種則是從內部產生。對應的治療方法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發明者詳細地分析並論述了這兩種情況。這種疾病的症狀可能沒有特定的名稱,但是「腳氣」這個稱呼是從晉朝的蘇敬開始使用的,而在關中和河朔地區則很少見。只有在南方,由於地下水溫涼,那裡的潮濕氣體侵入人體時,通常會首先影響到腳部。
這正如經典所述:「潮濕之氣侵入虛弱之處,病痛就會從下身開始出現。」有人可能會質疑:現在北方地區,這裡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寒冷,人們的皮膚毛孔密閉且多汗,這種疾病是否是由這裡的潮濕氣體引起?回答是:南方的這種疾病,是從外部感染而來的。而北方的這種疾病,則是從內部產生的。(這兩點在之前的論述中已有提及)當潮濕之氣從外部進入時,只會導致腳踝腫脹和疼痛。而從內部產生的潮濕之氣,則有可能導致手部關節的問題。
經典提到:「腳踝腫脹稱為水腫,這是太陰經絡所到之處的表現。」這只是針對外部感染的情況而言。對於如何治療,前人的藥方已經很全面了。然而,對於由內部產生的潮濕之氣引起的疾病,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法。
謹按前論南北二方腳氣之由己頗詳盡,而發明更具此者。大抵言是證主於水濕而成,故重宣此義,合前二論之旨也。自內致者,古無其法。然觀東垣所出數方,則意例兼備之矣。
白話文:
根據先前的理論,關於南方和北方的腳氣病因已經描述得非常詳細,並且有更深入的發現。大致上來說,這些病症主要源自於水溼,所以重申這個意義,與先前兩篇論述的主旨相符合。從內部引發的病症,在古人並沒有確切的方法。然而,通過觀察東垣提出的幾種方子,可以看出他已經兼顧了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