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補劑

濟生雞蘇散治勞傷肺經,唾內有血,咽喉不利。

雞蘇葉 黃耆 生地黃 阿膠(炒) 貝母 白茅根(各一兩) 桔梗 麥門冬 蒲黃 甘草(各半兩炒)

上㕮咀,每四五錢,入姜煎。

歸脾湯治思慮傷脾,不能統攝心血,以此致妄行或吐血下血。

白朮 茯神 黃耆 龍眼肉 酸棗仁(各一兩) 人參 木香(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上㕮咀,每四五錢,入棗姜煎。

東垣麥門冬飲子治吐血久不愈者。

五味子(十個) 麥門冬(去心) 黃耆(各一錢) 當歸身 人參 生地黃(各半錢)

上㕮咀,水煎服。

金匱赤豆當歸散治先血後糞,此近血也。

赤豆(浸出芽) 當歸

上二味為散,漿水調服。

三因伏龍肝湯治先糞後血,此遠血也。

伏龍肝(半斤) 甘草(炙) 白朮 阿膠 黃芩 熟地黃(各三兩)

上㕮咀,每四五錢,水煎服。

發灰散治小便尿血,或便前便後,亦遠近之謂也。發灰

上一味,每二錢,以米醋二合,湯少許服,井花水調亦得。

玉屑膏治尿血。

黃耆 人參(等分)

上為末,用蘿蔔大者,切一指厚,四五片,蜜淹少時,蜜炙乾盡,蜜二兩為度,勿令焦點,藥末吃,不以時,仍以鹽湯送下。

按以上諸方,平補藥也,然病體亦有寒熱氣積等因不同,用者自宜求責。

白話文:

[補充療法]

濟生雞蘇散:適用於肺部受損,咳嗽帶血,喉嚨不順的情況。成分包括雞蘇葉、黃耆、生地黃、阿膠(炒過)、貝母、白茅根各一兩,桔梗、麥門冬、蒲黃、甘草各半兩(炒過)。這些材料混合後,每次取四到五錢,加入薑一起煎煮。

歸脾湯:針對思考過度導致脾臟受損,無法正常控制心血,可能導致血壓異常或出血的情況。成分有白朮、茯神、黃耆、龍眼肉、酸棗仁各一兩,人參、木香各半兩,甘草(炒過)二錢半。這些材料混合後,每次取四到五錢,加入棗和薑一起煎煮。

東垣麥門冬飲子:適用於長期咳血無法痊癒的患者。成分有五味子十個,麥門冬(去心)、黃耆各一錢,當歸身、人參、生地黃各半錢。這些材料混合後,用水煎煮服用。

金匱赤豆當歸散:適用於排便時先出血後排便的情況,這通常表示出血位置較近。成分是赤豆(需浸泡至發芽)和當歸。將這兩種成分研磨成粉,再以漿水調和服用。

三因伏龍肝湯:適用於排便時先排便後出血的情況,這通常表示出血位置較遠。成分有伏龍肝半斤,甘草(炒過)、白朮、阿膠、黃芩、熟地黃各三兩。這些材料混合後,每次取四到五錢,用水煎煮服用。

發灰散:適用於小便出血,或在排便前後出血的情況。成分是發灰。每次取二錢,用米醋二合和少量湯水服用,也可以用井水調和。

玉屑膏:適用於尿血。成分有黃耆和人參(等量)。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用大蘿蔔切成約一指厚的四五片,浸泡在蜂蜜中片刻,再將蘿蔔烤乾,蜂蜜用量約二兩,但要確保蘿蔔不燒焦。然後服用藥末,無需定時,並用鹽湯送服。

以上各種配方都屬於平補類藥物,然而疾病體質也可能存在寒熱、氣積等不同原因,使用者應自行判斷適合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