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機微義》~ 卷二十一 (1)
卷二十一 (1)
1. 清氣滋陰之劑
局方黃耆六一湯治男女諸虛不足,胸中煩悸,時常消渴,或先渴而後發瘡,或病諸瘡而後渴者,並宜服
方見前
按此肺腎脾三焦命門之劑也
東垣生津甘露飲子治高消大渴,飲水無度,舌上赤澀,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下,腹時脹痛,渾身色黃,目白睛黃,甚則四肢痿弱無力,面塵脫色,脅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忌臀腰背寒,兩尻冷甚
石膏(一錢二分) 人參 炙甘草(各一錢) 白葵(半錢) 麥門冬 蘭香 當歸身(各半錢) 桔梗(三錢) 生甘草 山梔 蓽澄茄(各一錢) 藿香(二分) 全蠍(二個) 升麻 知母(酒製各二錢) 黃連 木香 柴胡(各三分) 白芷 白豆蔻 連翹 薑黃(各一錢) 黃柏(酒拌) 杏仁(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和勻,攤薄曬乾,杵細,食後每二錢,抄於掌中,以舌砥之,隨津唾下,或導以白湯少許
按此肺胃心腎藥也,東垣曰此制之緩,也不惟不成中滿,亦不傳下消矣,三消皆可用
宣明麥門冬飲子治膈消,胸滿煩心,津液干少,短氣多為消渴
知母 甘草(炒) 栝蔞 人參 五味子 生地黃 葛根 茯神 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上㕮咀,每五錢,入竹葉十四片,煎
按此肺腎脾胃藥也
雜方
寶鑑麥門冬湯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即溲
麥門冬(去心) 黃連 冬瓜(各二兩)
上㕮咀,每五錢,水煎服,如無干者,用新者一枚,重三斤,去皮穰,分作十二片,為十二服,每服一片,日三次
酒蒸黃連丸治消渴,飲水無度,至二三升,小便五七十次,發熱,瘦弱,口乾,食已如飢,此名消癉,今用味苦無毒,除熱正氣,消渴,厚腸,消渴之人,脾胃惡濕,黃連為對
黃連淨半斤,酒一升,湯重蒸,伏時曬乾用
上末滴水丸,梧子大,每五十丸,食前溫水下
仁齋加味錢氏白朮散治消渴不能食
木香 五味子 柴胡(各三分) 藿香(一錢) 乾葛(二錢) 白茯苓 甘草(炙) 白朮 人參 枳殼(炒各半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
宣明大黃甘草飲子治男女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五升,煮三沸,去苦水) 大黃(一兩半) 甘草(四兩)
上三味,用井水一桶,同煮軟,盛放冷,令病人食豆,渴飲汁,無時候,食盡病不盡,再如前服,不三次愈矣</
白話文:
[清氣滋陰的藥方]
局方黃耆六一湯用於治療男女各種虛弱、精神不濟,胸口有煩悶感且時常感到口渴,或是先出現口渴然後長出瘡,或者是生病長瘡後才感到口渴的情況,都適合服用。
此方是針對肺、腎、脾三臟和三焦、命門的調理。
東垣生津甘露飲子適用於高度口渴,喝水無度,舌頭紅且乾澀,上下牙齒都有麻木感,舌根硬腫疼痛,吃不下食物,腹部偶爾會脹痛,全身皮膚黃,眼睛的白眼珠也是黃的。嚴重的話,四肢會變得無力,臉色灰暗,肋骨下方會有劇烈的疼痛,常常打噴嚏,容易生氣,厭惡寒冷在臀部、腰部、背部,兩側臀部尤其冷。
藥方成分:石膏、人參、炙甘草、白葵、麥門冬、蘭香、當歸身、桔梗、生甘草、山梔、蓽澄茄、藿香、全蠍、升麻、知母、黃連、木香、柴胡、白芷、白豆蔻、連翹、薑黃、黃柏、杏仁等。
以上成分研磨成細末,用湯浸透的蒸餅和勻,攤薄晾乾,再研成細末,飯後每次服用二錢,放在手掌中,用舌頭舔舐,隨著唾液吞下,或者少量的開水送服。
此方是針對肺、胃、心、腎的藥物。東垣表示,此藥的效應緩慢,不僅不會造成中間部位的脹滿,也不會導致下消。對於三消的症狀都適用。
宣明麥門冬飲子用於治療膈消,胸部滿悶、心情煩躁,身體津液減少,呼吸短促,常常感到口渴。
藥方成分:知母、甘草、栝蔞、人參、五味子、生地黃、葛根、茯神、麥門冬(去心)等。
以上成分切碎,每次五錢,加入十四片竹葉,用水煎煮。
此方是針對肺、腎、脾胃的藥物。
寶鑑麥門冬湯適用於治療口渴,日夜不停喝水,喝下去就立刻尿出。
藥方成分:麥門冬、黃連、冬瓜等。
以上成分切碎,每次五錢,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找不到乾燥的冬瓜,可以使用新的冬瓜一枚,重量約三斤,去皮去籽,切成十二片,作為十二次服用,每次一片,一天三次。
酒蒸黃連丸適用於治療口渴,喝水無度,達到二三升,小便頻繁,達到五七十次,身體發熱,身體瘦弱,口乾,吃完飯後仍然像餓著,這被稱為消癉。現在使用的藥物味道苦,無毒,能消除熱氣,補充正氣,治療口渴,增厚腸道,對於口渴的人,脾胃惡劣濕氣,黃連是對策。
黃連淨半斤,用一升酒,再加湯,重蒸,曬乾使用。
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用水滴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飯前用溫水送服。
仁齋加味錢氏白朮散適用於治療口渴,無法進食。
藥方成分:木香、五味子、柴胡、藿香、乾葛、白茯苓、甘草、白朮、人參、枳殼等。
以上成分切碎,做為一次服用的量,用水煎煮。
宣明大黃甘草飲子適用於治療男女所有口渴無法停止的症狀。
藥方成分:大豆、大黃、甘草。
以上三種成分,用一桶井水,一起煮到軟,然後放置冷卻,讓患者食用大豆,口渴時飲用汁液,不限時間。如果食物吃完但疾病還未痊癒,可以再次按照上述方法服用,通常不需要三次就能痊癒。